2007年的今天,也就是10月24日18時05分,「長徵三號」甲型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將我國第一枚月球探測器「嫦娥1號」發射升空。
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號衛星進行了第三次近月制動,成功進入月球極月軌道。這是衛星環繞月球飛行的工作軌道,這個軌道為圓形,離月球表面約200千米。
「嫦娥1號」月球探測器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總重量為2.3噸,大小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帆板展開長度18米,預計壽命為1年。
在完成任務後,「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於2009年3月1日下午15時36分開始減速,經過37分鐘的減速,衛星成功墜落在月球的豐富海區域。之所以要墜落,為的是以後不浪費月球軌道資源。
在成就上,「嫦娥1號」首次利用CCD立體相機獲得了120m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三維月球地形圖等科研成果,並且地形圖包含了月球的南北極。在此之前,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獲得過如此詳細的月球三維立體全月圖。
「嫦娥1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第一枚月球探測器,探月工程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工程之後,中國航天活動的第三個裡程碑。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的圓滿成功,樹立了中國航天的第三個裡程碑,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這是中國第一次研製並成功發射本國的繞月探測衛星。第一次實現了環繞月球軌道飛行和科學探測。
很多人都知道「嫦娥5號」探測是在今年年底發射,其實「嫦娥5號」原定於2017年12月發射升空,實現月球取樣並返回地球。但是因為2017年「長徵5號」運載火箭的一次發射失敗直接導致了「嫦娥5號」任務的推遲。
為什麼非得「長徵5號」發射「嫦娥5號」呢?因為嫦娥5號太重了,重達8.2噸。什麼概念呢?以前的「嫦娥3號」是重達3.7噸。中國以往的運載火箭無法運載這麼大的載荷到月球軌道,只有「長徵5號」能夠勝任。在這也可以看到,大型運載火箭的重要性。
據作者朋友向作者透露此次發射的時間將在11月份24日前後發射,而時間會是凌晨2點左右。具體直不直播目前還不知道,但是作者綜合經驗盲猜直播可能性不大。
關於「嫦娥5號」的意義:這是中國的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表面進行自動採樣,首次從月球表面發射探測器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以往我們只是在350公裡左右高度進行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預祝「嫦娥5號」任務圓滿成功!因為作者已經等待3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