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玉兔」「嫦娥」出發——嫦娥三號發射側記

2020-12-04 人民網

原標題:懷抱「玉兔」「嫦娥」出發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2013年12月2日,四川小城西昌再次聚焦世人目光!凌晨1時30分,嫦娥三號探測器從這裡起飛,奔向月球。

  臨近發射時分,記者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附近指定區域,等待那振奮人心的瞬間。

  「各號注意,30分鐘準備!」崇山峻岭間,傳來任務零號指揮員鄢利清沉著響亮的口令聲,三年前的嫦娥二號衛星也是由他下達的點火發射口令。

  遠處,託舉著嫦娥三號探測器的乳白色長徵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正矗立在二號發射塔架上,靜待奔月。

  「各號注意,5分鐘準備!」

  燃料加注手們熟練而小心地為火箭添加「動力」——溫度極低的液氫和液氧,均屬易燃、易爆、有毒氣體,任何一個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發射中止。

  各崗位工作人員進入臨戰狀態:遠控樓內,電測、遙測、外測等系統技術人員,正按規程對火箭做最後的測試檢查;瞄準間裡,科研人員正對火箭姿態進行最後的精瞄;場坪四周不遠處,消防車、安全保障組隨時待命。塔臺上工作人員已經全部撤離。

  「……5、4、3、2、1,點火!」發控臺操作手白春波果斷地按下紅色點火按鈕。

  1時30分,火箭拔地而起,底部噴出橘紅色的火焰,轟隆聲響徹山谷。

  起飛約10秒後,火箭按程序轉彎,向東南方向飛去。

  「發現目標」、「跟蹤正常」……指揮控制中心大廳內傳來來自各個測量站點的報告聲。顯示屏上,火箭飛行的實時動畫盡收眼底。

  器箭分離、太陽能帆板展開,一個個好消息從北京飛控中心傳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振中宣布:嫦娥三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 北京航天城

  12月2日凌晨1時,北京航天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這裡是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任務的飛行控制中心和遙操作中心。

  透過飛控大廳大屏幕,千裡之外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近在眼前。

  「5分鐘準備!」

  總調度洪亮的聲音和大廳擴音器裡傳來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零號指揮員」的聲音幾乎重疊。

  大廳裡,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1分鐘準備!」倒計數開始,人們屏住呼吸。

  「點火!起飛!」

  1時30分,火箭託舉嫦娥三號向蒼穹深處飛去。

  時間一秒一秒滑過,來自地面各方向測控站和遠望號測量船上的數據源源不斷匯聚而來,北京飛控大廳裡,科技人員的大腦跟著面前的計算機一起高速運轉。

  最關鍵的時刻到來了。「器箭分離!」總調度話音未落,激動的人們用雷鳴般的掌聲表達著自己興奮的心情。

  經過長達1140秒的飛行,火箭將嫦娥三號送上了奔月的旅程。

  「嫦娥三號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安靜的飛控大廳裡又一次變成沸騰歡樂的海洋。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02日 09 版)

相關焦點

  • 嫦娥三號攜「玉兔」發射升空
    嫦娥三號攜「玉兔」發射升空 (22/40) "← →"翻頁
  • 嫦娥三號發射成功 玉兔開始登月之旅
    原標題:嫦娥三號發射成功 玉兔開始登月之旅  12月2日1時30分,搭載著嫦娥三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李剛攝   本報西昌12月2日電(特派記者 曹斌)擔負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的嫦娥三號,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展開奔月之旅。  由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組成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總重近3.8噸。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後,「玉兔」號將駛離著陸器進行為期約3個月的科學探測,著陸器則在著陸地點進行就位探測。
  • 嫦娥三號12月上旬擇機發射 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嫦娥三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2013年11月26日,在國防科工局召開的嫦娥三號任務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全球徵名活動結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65萬網友力薦「玉兔」我國第一輛月球車叫什麼名字?在26日發布會上,今天終於有了答案。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是:「玉兔號」。為使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能夠充分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9月25日開始組織了全球徵名活動。
  • 嫦娥落月-祝賀嫦娥三號落月成功
    玉兔驅輪留足跡,嫦娥伸腿立金容。距離十米相拍照,胸前星旗耀眼紅。2007年和2010年10月,嫦娥兩次飛向月球,對月球進行了探測,目標鎖定虹灣區,為實施落月奠定了基礎。2013年12月15日,是中國人民永遠值得記住的日子。因為嫦娥三號懷抱玉兔駕臨月宮,玉兔姑娘踏上了月球這片神秘的土地。一個人,幾十人,千萬人,一步一個腳印……中國的航天事業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 「嫦娥五號」發射前瞻:玉兔號淚目「我壞掉了.」
    嫦娥三號:上一期聊到嫦娥一號順利完成拍攝任務,幫助中國繪製了全世界第一張包含南北兩極的全月圖;之後嫦娥二號又詳盡地對嫦娥三號預定著陸地點進行了探測。可以說兩次任務都是完成的十分順利,為"繞、落、回"三步戰略的第二步開始,增添了極大的信心。
  • 嫦娥三號發射六周年回顧
    六年前的今天,嫦娥三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入軌,陸續開展了「巡天、觀地、測月」科學探測,完成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任務,實現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戰略目標!嫦娥三號探測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個探測器,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 嫦娥三號明天凌晨升空 攜玉兔奔廣寒巡天觀地
    中新社 圖  嫦娥三號  月面軟著陸  中新社 圖  昨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臺環抱嫦娥三號和長徵三號乙增強型火箭,發射場系統進入待命加注發射階段。CFP 圖  經嫦娥三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研究決定,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12月2日凌晨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  嫦娥三號將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各項測試結果正常,已完成全區綜合演練,發射任務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此間的十三年,我國先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及嫦娥四號,完成了獲取清晰、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巡視和月背軟著陸等任務。根據我國「繞、落、回」三步的探月工程計劃,嫦娥五號邁向的正是第三步。
  • 揭秘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關鍵技術
    據航天科工三院新聞發言人黃程友介紹,這一組合的核心部件——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稱得上是「功勳神器」,其產品性能在國內首屈一指,曾先後助力神舟系列飛船的11次飛行任務和嫦娥三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此前,航天科工研製的連接解鎖機構已在嫦娥三號、載人航天工程等任務中成功應用。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它就像飛船的臂膀,毫秒不差、收放自如地將各個艙段按需拆合,保障飛船安全進入軌道運行、返回地球、到達預定著陸點和安全著陸等各關鍵階段。而在此次嫦娥四號任務中,連接解鎖機構再次穩定發揮,讓玉兔二號與嫦娥四號著陸器精準分離,踏上月球開展科研任務。
  • 今天,嫦娥一號發射13周年,玉兔二號工作660天!
    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工作660個地球日,累計行駛565.9米。
  • 今天,嫦娥一號發射13周年,玉兔二號工作660天
    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工作660個地球日,累計行駛565.9米。
  • 嫦娥三號「玉兔之眼」視力如何本月中旬見分曉
    晨報訊(記者 韓娜)嫦娥三號成功發射,也拉開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三號各項數據研究工作的序幕。此前對嫦娥一號、二號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的中科院,此次也將在嫦娥三號任務中,完成「科學產出」的全過程。  嫦娥三號的數據科學研究工作是由地面應用系統完成的。
  • 嫦娥五號「挖土」的同時,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在幹嘛呢?
    就在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成為了一個熱點話題之一,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在月球上,我們還有一個探測器,大概因為著陸的時間比較長,可能關注的人比較少了吧!那就是於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成功,降落於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
  • 「嫦娥三號」搭載「玉兔號」月球車,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
    嫦娥三號(Chang'e 3 detector)是一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登月探測器,於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該探測器屬於嫦娥工程二期,關鍵任務之一是對月球進行局部的精細探測。2011年9月21日,國防科工局透露,嫦娥三號目前正處於初樣研製階段,正在進行大量試驗驗證工作,2012年1月6日,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完成。
  •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攜嫦娥三號聯袂破紀錄
    資料圖: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監視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跡的影像圖。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據介紹,「月球車1號」是世界上第一臺無人駕駛的月球車。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隨嫦娥四號探測器於2019年1月3日共同登陸月球背面。隨後「玉兔二號」月球車沿著斜梯緩緩駛向月面,當天22時22分,「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駛上月球表面,在月背留下人類探測器的第一道印跡。12月3日21時42分,「玉兔二號」月球車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設置,進入第12月夜。截至目前,「玉兔二號」月球車累計行駛345.059米。
  • 嫦娥三號攜玉兔月球車登月意義何在?
    嫦娥三號發射升空畫面 中國國家天文臺:張承民 1、嫦娥三號登月的裡程碑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點火推上太空。「嫦娥三號」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開始了奔向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之旅。嫦娥三號重量約為3780公斤, 搭載的月球車重量約140公斤,比美國和前蘇聯的月球車重量更小,功能也更加齊全。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距嫦娥三號成功發射已整整七年
    我國的嫦娥工程利用這項技術,已先後使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完成了許多重要的月面任務。2013年12月2日,我國第一個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在月球虹灣區成功著陸。
  • 嫦娥之父:相信玉兔號能醒過來工作
    京華時報訊(記者商西)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之父」葉培建昨天表示,相信「玉兔號」月球車能醒過來工作,但能不能走,還要看努力和運氣。葉培建還透露,今年中國將發射嫦娥五號返回試驗器,這將是中國衛星首次嘗試從月球軌道返回。
  • 「嫦娥、玉兔」完成第 23 月晝工作,嫦娥一號發射 13 周年
    IT之家10月24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 23 月晝工作,分別於 10 月 23 日 21 時 40 分和 12 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