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發射六周年回顧

2020-12-04 OFweek維科網

六年前的今天,嫦娥三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入軌,陸續開展了「巡天、觀地、測月」科學探測,完成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任務,實現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戰略目標!

嫦娥三號探測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個探測器,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探測器由月球軟著陸探測器(簡稱著陸器)和月面巡視探測器(簡稱巡視器,又稱玉兔號月球車組成。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當月14日成功軟著陸於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著陸器巡視器分離,並陸續開展了「觀天、看地、測月」的科學探測和其它預定任務,取得一定成果。 2016年8月4日,玉兔號」月球車正式退役。

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軟著陸以來,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其拍攝的月球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首獲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學信息。2016年4月,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拍攝的高解析度全彩照片首次公布,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月球,也給全世界科學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相關焦點

  • 嫦娥三號發射6周年:從初探月球到首登月背,中國航天進步了多少?
    嫦娥三號發射6周年:從初探月球到首登月背,中國航天進步了多少? 嫦娥三號發射
  • 今天,嫦娥一號發射13周年,玉兔二號工作660天!
    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工作660個地球日,累計行駛565.9米。
  • 今天,嫦娥一號發射13周年,玉兔二號工作660天
    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工作660個地球日,累計行駛565.9米。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此間的十三年,我國先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及嫦娥四號,完成了獲取清晰、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巡視和月背軟著陸等任務。根據我國「繞、落、回」三步的探月工程計劃,嫦娥五號邁向的正是第三步。
  • 嫦娥三號成功發射的意義:中國科技發展又一成就
    12月2日凌晨,承載了13億國人登月夢想的「嫦娥三號」搭乘長徵三號乙增強型火箭於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中國教育在線為全國廣大的中小學生整理了一些關於嫦娥三號成功發射意義的文章,僅供參考。
  • 懷抱「玉兔」「嫦娥」出發——嫦娥三號發射側記
    原標題:懷抱「玉兔」「嫦娥」出發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2013年12月2日,四川小城西昌再次聚焦世人目光!凌晨1時30分,嫦娥三號探測器從這裡起飛,奔向月球。   臨近發射時分,記者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附近指定區域,等待那振奮人心的瞬間。
  • 嫦娥三號攜「玉兔」發射升空
    嫦娥三號攜「玉兔」發射升空 (22/40) "← →"翻頁
  • 嫦娥三號發射成功 玉兔開始登月之旅
    原標題:嫦娥三號發射成功 玉兔開始登月之旅  12月2日1時30分,搭載著嫦娥三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李剛攝   本報西昌12月2日電(特派記者 曹斌)擔負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的嫦娥三號,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展開奔月之旅。  由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組成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總重近3.8噸。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後,「玉兔」號將駛離著陸器進行為期約3個月的科學探測,著陸器則在著陸地點進行就位探測。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嫦娥五號發射日期初擬 將於2017年海南發射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規劃為「繞、落、回」三期的中國探月工程,已經圓滿完成二期工程,轉入三期。嫦娥五號作為探月三期工程「主打星」,將於2017年左右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葉培建今日(3月1日)對新華社記者介紹,嫦娥五號將主要實現無人自動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央視新聞發布海報,今日18時將直播火箭發射全程,讓我們預祝長徵五號嫦娥五號十全十美!同時,小編帶你一起回顧「嫦娥」家族的奔月之路!  嫦娥二號:新聞聯播首次被「搶鏡」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10年10月6日,嫦娥二號被月球捕獲,進入環月軌道;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號進入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2012年12月15日,嫦娥二號工程宣布收官。
  • 玉兔二號頻傳喜訊之際,嫦娥六號發射時間也定了,將往返月球南極
    隨同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活動的「玉兔二號」探月車,近段時間,接連傳出多個喜訊。先是上一個月晝期間,玉兔二號在月背探測時發現一種神秘物質,其結構很可能為凝膠狀新型資源,這一發現震動了全球航空界,因為它或許有助於人類進一步了解月球構成。
  • 漲知識|嫦娥四號之後的五號、六號、七號、八號各有什麼使命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發射成功。由於嫦娥一號表現出色,嫦娥二號衛星改作探月第二階段的技術先導星。第二期是「落」,2013年發射攜帶月球車的探測器在月面著陸,對著陸區附近進行區域性詳查。原定通過發射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來完成,其中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後來嫦娥二號也用於這一階段任務,用於突破關鍵技術。
  • 除了嫦娥四號,探月四期還有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將承擔哪些使命?
    自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立項以來,我國先後實施了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嫦娥四號等5次任務,實現「五戰五捷」。探月工程的實施,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深空探測基礎設施,繼美、歐之後建成了全球布局的深空測控網,培養造就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 四型火箭、六次發射 長徵火箭助「嫦娥」九天攬月
    2020年最具「分量」發射此番「長五」送「嫦五」,被視為今年中國最具「分量」的探測器發射任務。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重達8.2噸,是中國目前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探測器。今年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重約5噸;此前中國發射的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重量約為4噸。
  • 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奔月一年了!一起回顧自豪時刻
    2018年12月8日,承載著中國人探月夢想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從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奔向神秘的月球背面。在經歷了26天的太空飛行後, 2019年1月3日,中國人研製的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降落在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內預定的著陸區。人類第一次近距離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
    中新社西昌12月2日電(記者 張子揚)北京時間2日凌晨2點1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三號承擔著中國首次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重任。目前,全球只有美國、前蘇聯成功實施了13次無人月球表面軟著陸;只有美國實現了載人登月,前蘇聯開展了兩次月面無人巡視探測任務。按照計劃,嫦娥三號於12月中旬擇機在月球虹灣地區實現軟著陸,著陸器將就位探測,月球車將開展巡視探測。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明後兩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11次發射任務,包括四艘載人飛船;我國計劃與國際合作論證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嫦娥」系列探月工程歷史回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原標題:我國「嫦娥」系列探月工程歷史回顧【簡介】自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起,嫦娥二號衛星、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陸續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啟程,奔月、繞月、落月,將望月千年的中國與月球的距離越拉越近。
  • 嫦娥五號月底發射!中國人的四個第一次
    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進入第24個月晝,順利工作682個地球日。馬上,嫦娥五號也要奔月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文昌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在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距嫦娥三號成功發射已整整七年
    我國的嫦娥工程利用這項技術,已先後使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完成了許多重要的月面任務。2013年12月2日,我國第一個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在月球虹灣區成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