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嫦娥」系列探月工程歷史回顧

2020-12-05 新華社新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原標題:我國「嫦娥」系列探月工程歷史回顧

【簡介】自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起,嫦娥二號衛星、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陸續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啟程,奔月、繞月、落月,將望月千年的中國與月球的距離越拉越近。2018年12月8日凌晨,西昌這座高原「月亮城」裡,嫦娥奔月劇集「第四季」的序幕正式拉開。下面請跟隨鏡頭,回顧一下四次「嫦娥奔月」。  記者:薛晨、報導員劉常連、劉旭、王玉磊、梁珂巖、劉文勇  編輯:蔡志堅

相關焦點

  • 精彩紛呈的月宮故事:從嫦娥一號到嫦娥5T,我國探月工程亮點回顧
    新華社西昌12月8日電題:精彩紛呈的月宮故事:從嫦娥一號到嫦娥5T,我國探月工程亮點回顧新華社記者胡喆、謝佼、荊淮僑12月8日,嫦娥四號開啟奔月之旅。從嫦娥一號拍攝的全月球影像圖,到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再到嫦娥三號成功實現落月夢想……月球探測工程,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之後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裡程碑,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奔月夢想,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標誌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回顧我國一路走來的探月之旅,可謂精彩紛呈。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央視新聞發布海報,今日18時將直播火箭發射全程,讓我們預祝長徵五號嫦娥五號十全十美!同時,小編帶你一起回顧「嫦娥」家族的奔月之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到月亮上觀光探秘,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的憧憬和追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國人的浪漫想像開始成為現實。  【嫦娥工程,中國的探月之旅啟航】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從此,中國的探月工程誕生了。
  • 我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120秒視頻回顧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落月、採樣精彩瞬間
    120秒視頻回顧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落月、採樣精彩瞬間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02:00)央視新聞12月2日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 嫦娥五號是迄今難度最大的探月任務,為此我國延期了3年才發射
    延期3年後,「嫦娥五號」更成熟了「中國探月工程」就是我國航天領域的發展史,因為整個過程中所有的儀器設備,都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拿這次的「嫦娥五號」來說,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獨立研發的,同時,「嫦娥五號」也是我國第一個無人月面採樣返回的航天探測器。
  • 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伴隨著巨大的火箭轟鳴,肩負著億萬中華兒女的探月飛天夢想,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  探月工程重大專項由國防科工局牽頭組織實施。嫦娥四號任務由工程總體及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組成。
  • 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測器的探月曆程,展望未來十年的探月規劃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並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規劃;「繞」是指繞著月球飛行;「落」就是在指定的地點進行軟著陸;「回」就是帶著土壤從月球回到地球;2007年我們嫦娥一號發射成功,實現了我們探月工程的第一步戰略目標,繞月飛行,整個探測時間長達16個月;2010年嫦娥二號探測器升空
  • 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歷程
    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歷程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探月踏上新徵程。
  • 我國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這其中,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小行星探測任務擬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探月踏上新徵程。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如果這個過程得到圓滿完成,中國的探月工程「繞、落、回」也將圓滿完成。那麼,中國便實現了對月球從全面、局部、深入的探測,在科學理論、技術上取得長足進步,中國探月工程也為人類對月球的探測做出了新的貢獻。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以及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國於2004年正式開始以月球探測為起點的深空探測活動。這是我國在人造地球衛星和載人航天之後的又一個重大的航天項目。回顧我國的探月曆程,在月球探測正式立項之前,我國科學家已經開展了十多年的前期準備工作,可謂是「十年磨劍」。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如果這個過程得到圓滿完成,中國的探月工程「繞、落、回」也將圓滿完成。那麼,中國便實現了對月球從全面、局部、深入的探測,在科學理論、技術上取得長足進步,中國探月工程也為人類對月球的探測做出了新的貢獻。 圖 / 人民日報 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國的探月之旅。
  • 我國探月工程又出新計劃,嫦娥七號赴月球南極,或為載人登月探路
    迄今為止,我國已經進行了4次探月活動,完成了探月工程中要求的第一和第二階段的繞、落、巡的任務目標,很好地檢驗了我國航天技術能力,並對月球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到今年10月份前後,我國將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探測器到月球表面對月壤採樣返回的任務目標。
  • 回顧「繞」「落」「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的偉大壯舉!
    回顧「繞」 「落」 「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的偉大壯舉!我們今天就來簡單回顧一下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的發展歷程。 2004年我國探月任務正式定項,被命名為「嫦娥工程」,月球探測器名為「嫦娥」,月球車被稱為「玉兔」,中繼星叫「鵲橋」,玉兔嫦娥著陸區叫為「廣寒宮」,從2004年開始,嫦娥就已正式向月球進發。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四號將首次到達月球背面,帶你回顧人類探月徵程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球,所以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對它很感興趣。在這一過程中,全球月球探測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 1958~1976年的美蘇空間競賽引發的首次探月高潮階段。當時蘇聯和美國展開了以探月為中心的空間競賽,發射了上百個形態各異的月球探測器,蘇聯有3個系列月球探測器,美國有5個系列月球探測器等。此外,美國還進行過6次載人登月。其主要目的是進行太空爭霸,開展空間探索。
  • 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 預計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探月「嫦娥工程」實現五星紅旗插上月球
    ——紀念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50周年(八)陳 輝中國的探月工程,又叫作「嫦娥工程」,由「嫦娥」系列衛星組成。分為三個階段: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嫦娥是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仙女,據說是神箭手后羿的妻子。
  • 紀錄片《飛吧 嫦娥》:第一時間解密探月工程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3日消息,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將月壤帶回地球,圓滿完成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任務的最後一步。伴隨這一歷史性時刻共同到來的,還有新鮮出爐的關於嫦娥五號的科技解讀。「嫦娥五號」怎麼登月?如何導航?怎樣挖土?
  • 嫦娥五號飛天 開啟探月之旅
    昨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並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湖北力量護送嫦娥奔月黃梅姑娘掌舵火箭運行方向煤油加注團隊一哥來自松滋負責平臺崗位的是武漢小夥據新華社電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