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月底發射!中國人的四個第一次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進入第24個月晝,順利工作682個地球日。馬上,嫦娥五號也要奔月了!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文昌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在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

嫦娥五號計劃11月底發射,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踏出中國探月工程的「繞、落、回」的最後一小步「回」,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

它將力爭實現中國的四個第一次: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1/6,在這種環境下,著陸器如何鑽孔、鏟挖,能不能順利把樣品封裝進上升器,以前沒做過。

首次從月面起飛

以往都是地面固定發射,這次要在月面,以著陸器為平臺發射上升器,怎麼導流、怎麼散熱、如何控制,都是新問。

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上升器發射到月球軌道,要與軌道器、返回器組成的組合體交會對接,把採集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分離,這種太空對接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首次帶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帶著樣品飛向地球,在距地面幾千公裡時分離,最後返回器回到地球。

以往的返回艙都是以第一宇宙速度(7.9公裡/秒)返回,這次是以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秒)返回,速度更高、摩擦更大,返回器的氣動外形、防熱材料、姿態控制都是新挑戰。

回顧已「奔月」之「嫦娥」——

- 2007年 嫦娥一號

我國首顆發射升空的深空探測器,2007年11月26日首次正式發布月球探測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

- 2010年 嫦娥二號

可以飛至1億公裡以外,成為我國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太空飛行器,並得到了國際最高的7米解析度全月圖和月球虹灣地區1.5米高解析度局部影像圖,為嫦娥三號著陸找好了「落腳點」。

- 2013年 嫦娥三號

我國第一個在地球以外的天體軟著陸的無人探測器,拍攝的月面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獲得的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學信息,照片和數據已向全球免費開放共享。

- 2018年 嫦娥四號

世界首個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截至目前工況正常,能量平衡,繼續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展望未來,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

嫦娥七號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資源詳查,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進行綜合探測任務。

嫦娥八號除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和技術利用。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預計 11 月底發射:中國首次可返回的登月發射
    IT之家11月15日消息 據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景區發布,預計「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11月底於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海南文昌擁有中國最接近赤道的航天發射場,在這發射的火箭可以更輕鬆地進入軌道,用於組裝不同量級火箭的總裝廠房是這裡的核心區。目前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 我國首個月球採樣返回器——嫦娥五號,將於11月底發射
    這枚火箭將託舉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飛越卡門線。嫦娥五號嫦娥五號是我國首個天體採樣返回器,它也是我國探月三期工程的收官之作。最多可攜帶4公斤樣品返回地球,這次任務嫦娥5號計劃帶回2公斤樣品。嫦娥五號的採樣器是複合式的,它有深孔採樣器和鏟式採樣器,探測器通過「一鏟一鑽」來採集月球物質。長徵五號遙五火箭(CZ-5 Y5)這是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的六次飛行任務。由於長徵五號前兩次飛行任務的不順利,我國許多重大的發射任務都推遲了,嫦娥五號也受到了影響。
  • 嫦娥五號計劃年底發射 有望實現四個「首次」
    「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在發射場裡,記者第一次見到他時,這個愛跑步的航天專家就像一名戰士,不顧海南的高溫和熱浪,絲毫不敢落下腳步,緊跟在火箭身後,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對於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而言,從立項之初就是用於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月球上去。」黃兵說。「長徵五號火箭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
  • 我們一起等到天亮,嫦娥五號長徵五號發射時間基本定了!
    而嫦娥五號任務的權重也相當高,它是我國月球探測三步走「繞、落、回」中最重要的最後一步,此次發射將驗證中國航天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執行能力,同時也是未來載人登月的一次演練。因為一些原因,原定2017年發射的嫦娥五號一再推遲,直到今年11月底,終於看到嫦娥五號要發射了!
  • 今天發射的嫦娥五號實現四個「首次」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今日凌晨4時30分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中國研製的首個月球無人取樣,並且將樣品帶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中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完成月球取樣的國家,並且完成了中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
  • VR直播見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作為2020年年底令世界矚目的航天大戲,在指揮員的一聲令下,伴隨著一陣巨大的轟鳴聲,發射臺噴出滾滾白煙,壯麗的尾跡雲劃破晨曦中的海南,身臨其境般體驗發射時的地動山搖,感受中國的強大,無不令人熱淚盈眶。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從幾千年前就開始了!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中國人逐夢太空的腳步一直未曾停止。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 BJ40軍團直抵文昌助力中國航空
    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 人類對太空的憧憬與夢想也從未止步。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51年後的11月底中國人自主研發的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即將發射,同時將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的月球表面樣本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力爭實現中國航天四個「首次」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力爭實現中國航天四個「首次」 2020-11-24 18:41:13   來源:央視網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海報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首個實時無人月面取樣返回太空飛行器。它的發射任務,被稱為我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央視新聞發布海報,今日18時將直播火箭發射全程,讓我們預祝長徵五號嫦娥五號十全十美!同時,小編帶你一起回顧「嫦娥」家族的奔月之路!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拉開了我國月球探測「嫦娥工程」的序幕。今年年底,嫦娥五號即將發射登月,採集月球樣品後返回地球。此間的十三年,我國先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及嫦娥四號,完成了獲取清晰、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巡視和月背軟著陸等任務。根據我國「繞、落、回」三步的探月工程計劃,嫦娥五號邁向的正是第三步。
  • 去月球「挖土」咯:今天發射的嫦娥五號實現四個「首次」,下個月將...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今日凌晨4時30分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中國研製的首個月球無人取樣,並且將樣品帶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中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完成月球取樣的國家,並且完成了中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這也是人類繼1976年後首次發射太空飛行器去月球採集回收樣本。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計劃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將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 嫦娥五號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2020年11月24日4:30,中國的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奔赴月球!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分別是:①首次月面自動採樣;②首次月面起飛上升;③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④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嫦娥五號發射日期初擬 將於2017年海南發射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規劃為「繞、落、回」三期的中國探月工程,已經圓滿完成二期工程,轉入三期。嫦娥五號作為探月三期工程「主打星」,將於2017年左右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葉培建今日(3月1日)對新華社記者介紹,嫦娥五號將主要實現無人自動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嫦娥五號任務是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背後,除了月壤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看點
    嫦娥五號初步定於11月底正式發射,本次的嫦娥五號與之前的四臺探測器不同,嫦娥五號將會完成44年來的全球首次月面採樣返回任務。也就是說,本次的嫦娥五號,將會為祖國從月球"帶貨",而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圓夢月球探索的重要歷史時刻。
  • 嫦娥五號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有望實現四個「首次」
    「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在發射場裡,記者第一次見到他時,這個愛跑步的航天專家就像一名戰士,不顧海南的高溫和熱浪,絲毫不敢落下腳步,緊跟在火箭身後,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對於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而言,從立項之初就是用於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月球上去。」黃兵說。「長徵五號火箭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球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沒有一馬平川的起飛地,沒有成熟完備的發射系統。嫦娥五號月面起飛可謂困難重重,不確定性極大,但在航天科技人員的精心控制和引導下,完成了這一載入中國航天史冊的壯舉。  ——「旗開月表」振奮人心。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登月計劃取消不實 嫦娥五號2018年發射
    針對「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的說法,國防科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探月工程按照「繞、落、回」三期規劃,各項工作正常有序展開。「嫦娥三號」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中國的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為期3個月的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
  • 中國探月三期的主任務:發射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器
    (原標題:「四器」組合的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器) 我國探月三期的主任務是發射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