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7、6、5、4、3、2、1、點火!
我宣布!
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各位小夥伴,爽嗎?
哎呦!別打我!
小編只是提前預演一下嫦娥五號發射成功的場景,儘管還未發射,但是我相信嫦娥五號的發射一定是成功的!嫦娥五號任務一定是圓滿完成的!#嫦娥五號將擇機發射#
不確定消息(好吧,其實也很確定了)
搭載著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時間有了,很可能就在今晚到明天凌晨時分。文中有驚喜!
11月17日,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在完成總裝測試工作後,搭載著嫦娥五號的長五遙五火箭經過兩個小時的平穩行駛,順利的抵達文昌發射場一號發射架,進行最後的測試並將計劃在11月下旬進行發射任務。
小編作為航天愛好者當然持續關注著發射時間的確定。大約一周以來,小編每天都在關注著微博和各方新聞。
一周前小編推測很可能就在23/24號,都不許笑,我可是很嚴肅的!
小編並不是無的放矢。
眾所周知,太空飛行器的發射和天氣有一定的依賴性,一個好的天氣對火箭的發射是有利的,而且更加方便對太空飛行器的監控和監測;而惡劣的天氣則可能在發射時對太空飛行器的微小部件產生影響,從而導致火箭發射失敗。
縱觀世界航天發射史,大部分的航天事故都是設備故障導致,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某些部件在發射時受到過大的高低溫差(想像一下零下溫度的部件一瞬間達到上千度高溫)導致出現問題;挑戰者號事故就有一定的天氣因素,一個O型圈在零下的溫度裡失效了,然後發射的一瞬間直接脫落導致燃料洩露,再加上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從而引發事故。(雖然很想給你們放一張挑戰者「放煙花」的圖片「kaixin」一下,但是會不會不吉利,關鍵我怕有人罵我~)
而我們可以看到,海南文昌的天氣在今明兩天相對來說是比較合適的,25號開始海南文昌將會出現新一輪的降雨,而雨天並不是很好的發射天氣,至於下一次晴天也是到了30號之後。
本次嫦娥五號的發射是一項重要的大型發射任務。
我們都知道,明年年初天問一號將抵達火星軌道,作為我國近2年來最重要的發射任務之一,屆時航天測控的資源將大量傾斜到該任務中去。
而嫦娥五號任務的權重也相當高,它是我國月球探測三步走「繞、落、回」中最重要的最後一步,此次發射將驗證中國航天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執行能力,同時也是未來載人登月的一次演練。
因為一些原因,原定2017年發射的嫦娥五號一再推遲,直到今年11月底,終於看到嫦娥五號要發射了!
因此,為了保證兩個任務萬無一失且不會衝突,現在這個時間段發射嫦娥五號是一個很好的時間段。
今天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新聞,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結束了第24月晝的工作進入休眠。
所以,現在將是一個很好的發射探測器到月球正面的時間點。
現在發射的嫦娥五號將在地月轉移軌道飛行大約兩周左右到達月球,而抵達月球軌道減速後則會進入環月軌道;再經過一系列設備調試,這樣的話正好可以在下個月球正面的月晝時間進行著陸任務,並且在12月底之前(預計時間)完成月面採集任務並飛回地球。
而大約明年2月份,天問一號則將抵達火星,因此越早發射嫦娥五號,我們的航天人就能以更好的狀態完成天問一號的火星任務。
再綜合上面小編說的天氣原因,為什麼我推測那個時間就不用多說了吧,關鍵就是任務比較緊,等不起啊!
小道消息
截止23日下午16:40分,小編從各渠道收集的信息顯示,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很可能會在24日凌晨4點-6點期間進行發射任務,而多方媒體轉發的話題不禁讓小編想起了之前天問一號和新載人飛船發射時的情形(和當時一毛一樣的節奏好伐),所以可信度還是較高的。
具體時間猜測僅從網絡收集,有啥出入請直接去「圍脖」噴大V們,本編概不負責!
小編已經訂好了明天凌晨的鬧鐘了,屆時有沒有小夥伴一起來看直播的呢?
希望這次官方能給出發射大廳的實況直播,畢竟好久沒有「真正」聽過火箭發射時那鏗鏘有力的十秒倒數了!
驚喜奉上,到時候別說我沒告訴你們去哪看發射直播!
回顧一下嫦娥五號的資料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最後一步,其計劃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
嫦娥五號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將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
嫦娥五號結構布局
嫦娥五號主要任務是月球取樣返回,它要面對取樣、上升、對接和高速再入等四個主要技術難題。
嫦娥五號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等多個部分組成。
其中著陸器將進行月面軟著陸,並自動進行月面採樣、樣品封裝等操作,將樣品由著陸器的上升段攜帶升空進入月球軌道,與環月軌道上的軌道器對接,將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內部,最後軌道器攜帶返回器點火機動,從環月軌道直接返回地球,返回器將在再入大氣層前分離,最後降落在我國北方的內蒙古草原上。
為了實現科學目標,嫦娥五號將搭載多種有效載荷,主要包括降落相機、光學相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月壤氣體分析儀、月球地熱資源探測器、月壤結構探測儀、採樣剖面測溫儀、巖芯鑽探機和機械取樣器等。
嫦娥五號任務目標
嫦娥五號的第一個科學目標是開展著陸點區的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 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分析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繫。 主要包括:著陸區的地形地貌探測:採樣點周圍形貌與結構構造特徵;撞擊坑的形貌、大小與分布等。物質成分探測:採樣點的物質成分特徵;月壤物理特性與結構;月殼淺層的溫度梯度探測等。
第二個科學目標是對返回地面的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與月巖的物理特性與結構構造、礦物與化學組成、微量元素與同位素組成、月球巖石形成與演化過程的同位素年齡測定、宇宙輻射與太陽風離子與月球的相互作用、太空風化過程與環境演化過程等,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2020年7月,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此前透露,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地點為月球正面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
嫦娥五號,是我國載人登月計劃最關鍵的一步,承載了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從月面起飛、第一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第一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第一次帶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航天工程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它標誌著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後第三個掌握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而嫦娥五號也是中國載人登月計劃的一次試驗,可以說,嫦娥五號的探月過程就是一次小型的無人登月任務。
我們期待著嫦娥五號任務的圓滿完成,祝願「長徵五號嫦娥五號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