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肚子裡」裝著長徵五號火箭的遠望21號、22號船隻安全抵達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現在長徵五號遙五(CZ-5 Y5)火箭正在進行發射前的測試準備工作。
這枚火箭將託舉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飛越卡門線。
嫦娥五號是我國首個天體採樣返回器,它也是我國探月三期工程的收官之作。
月球探測器重約8.2噸,由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返回器組成。最多可攜帶4公斤樣品返回地球,這次任務嫦娥5號計劃帶回2公斤樣品。嫦娥五號的採樣器是複合式的,它有深孔採樣器和鏟式採樣器,探測器通過「一鏟一鑽」來採集月球物質。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的六次飛行任務。由於長徵五號前兩次飛行任務的不順利,我國許多重大的發射任務都推遲了,嫦娥五號也受到了影響。
長徵五號系列火箭是亞洲首個運載能力超過20噸的大火箭。火箭起飛推力1060噸、起飛質量854.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4噸。
根據任務的不同,火箭大致分為兩種結構:「一級半」結構(B型)和「兩級半」結構(基本型)。(半級:助推器)
這次執行嫦娥五號發射任務的火箭為「兩級半」結構的長徵五號基本型。
發射地點:
毫無疑問,長徵五號的發射地點是位於中國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今年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的高密度任務年。
發射時間:
網傳的具體時間是11月23日,信息可靠性較高。總之11月底嫦娥五號就發射了,最遲12月初。
發射:
(遐想中)
迴轉平臺打開……發射倒數,3、2、1!
點火!
程序轉彎……
火箭芯級兩臺氫氧發動機和助推器上的八臺液氧煤油發動機同時工作,釋放出一千多噸推力,託舉火箭加速飛行。
火箭各部分結束工作後依次分離,最後探測器與火箭分離。參考以往嫦娥任務可知,嫦娥五號的太陽能帆板和著陸機構都會在「器箭分離」幾分鐘後打開。
由於長徵五號火箭的推力大,嫦娥五號會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由於長徵火箭的精度高,這次奔月嫦娥五號可能實際只進行一次軌道修正。
探測器在發射幾天後會到達月球附近,之後主發動機點火減速,探測器以被月球引力捕獲,之後探測器會繞月飛行一段時間,並主動降低軌道。到達合適時機後探測器分離成兩部分,著陸器和上升器準備著陸,而軌道器和返回器會留在月球軌道。
這次任務的一些難點:
1、天體採樣封裝,這個我國以前沒有做過。
2、月面起飛,上升器在月面起飛將面臨散熱、導流等問題。且由於燃料有限,上升器飛行不了多長時間,需要儘快與軌道器對接。
3、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由於地月之間的通信延時,地面無法直接控制交匯對接,探測器唯一的數據依靠就是自身的傳感器,然後自己在處理這些數據。
4、等等等……
最後軌道器會攜帶返回器重回近地軌道,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氣層。此前的嫦娥五號T1伺服器已經成功完成了此類驗證。
嫦娥五號就像是一個小型的阿波羅登月飛船。美國國家航天局阿波羅樣本負責人瑞安.齊格勒說道:「中國似乎採取了與我們處理和操持阿波羅號樣品非常類似的方式」雖然存在一些小差異,但這是預料之中的,因為每一次任務都有其獨特性。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後一步。之後中國還有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的計劃。
這些計劃加的一塊就是宏偉的「嫦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