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預計 11 月底發射:中國首次可返回的登月發射

2020-11-23 騰訊網

IT之家11月15日消息 據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景區發布,預計「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11月底於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海南文昌擁有中國最接近赤道的航天發射場,在這發射的火箭可以更輕鬆地進入軌道,用於組裝不同量級火箭的總裝廠房是這裡的核心區。

目前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與此同時,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進行著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

關於 「嫦娥五號」

時間:2020 年 11 月底

地點: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101 工位

載荷: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客戶:國家航天局

重量:8200kg

軌道:地月轉移軌道

IT之家獲悉,「嫦娥五號」探測器,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其計劃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全重 8.2 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將由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 。

力爭實現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 38 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當年它是到月球拍了一張月球表面的照片,這一次亟待出發的嫦娥五號的任務則是要帶月球上的一抔土回來,即將踏出中國探月工程的 「繞、落、回」的最後一小步 「回」,會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 「首次」。

即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四個 「首次」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 1/6,在這種環境下著陸器如何鑽孔、鏟挖,能不能順利把樣品封裝進上升器,以前沒做過,難!

▶首次從月面起飛

以往都是地面固定發射,這次要在月面以著陸器為平臺發射上升器,怎麼導流、怎麼散熱、如何控制,都是新問題。

▶首次在 38 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上升器發射到月球軌道,要與軌道器、返回器組成的組合體交會對接,把採集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分離,看過《星際穿越》的人會知道,這種太空對接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首次帶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帶著樣品飛向地球,在距地面幾千公裡時分離,最後返回器回到地球,以往的返回艙都是以第一宇宙速度(7.9 公裡 / 秒)返回,這次是以第二宇宙速度(11.2 公裡 / 秒)返回,速度更高、摩擦更大,返回器的氣動外形、防熱材料、姿態控制都是新挑戰。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帶你親眼見證中國首次可返回的登月發射,「嫦娥五號」來了!
    從2007年發射了嫦娥一號開始,我們國家的嫦娥飛天之路已經13年了,就在今年的11月份,嫦娥五號也即將出發! 你還記得嫦娥一號當時到月球之後做了什麼嗎?當年它是到月球拍了一張月球表面的照片,這一次亟待出發的嫦娥五號的任務則是要帶月球上的一抔土回來,即將踏出中國探月工程的「繞、落、回」的最後一小步「回」,會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可以說中國航天史即將被刷新。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琳、魏宇晨)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本次任務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 中國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 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中國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 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CC BY-SA 4.0 / Qiuqiuziziz/ Long march 3B lifting off with chang~e 4)(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新華社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中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首次造訪月球陌生地帶並將採樣返回
    2020 年 11 月 24 日凌晨 4 時 30 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運載升空並成功發射,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此外,嫦娥五號本次月球之旅肩負著重要使命 —— 從月球採集樣本並順利返回。如果嫦娥五號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預計年底前發射 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首次造訪月球陌生地帶並將採樣返回
    30 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運載升空並成功發射,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此外,娥五號本次月球之旅肩負著重要使命 —— 從月球採集樣本並順利返回。如果嫦娥五號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我國首個月球採樣返回器——嫦娥五號,將於11月底發射
    最多可攜帶4公斤樣品返回地球,這次任務嫦娥5號計劃帶回2公斤樣品。嫦娥五號的採樣器是複合式的,它有深孔採樣器和鏟式採樣器,探測器通過「一鏟一鑽」來採集月球物質。長徵五號遙五火箭(CZ-5 Y5)這是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的六次飛行任務。由於長徵五號前兩次飛行任務的不順利,我國許多重大的發射任務都推遲了,嫦娥五號也受到了影響。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中新網文昌11月24日電(郭超凱 葉雨恬)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發射瞬間。
  • 嫦娥五號發射圓滿成功 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圖片:國家航天局)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魏宇晨、李琳 通訊員 葉雨恬):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嫦娥五號」預計年底前發射,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
  • 嫦娥五號月底發射!中國人的四個第一次
    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進入第24個月晝,順利工作682個地球日。馬上,嫦娥五號也要奔月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文昌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在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時隔44年再由月球取樣返回 將模擬載人登月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2200秒後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是中國第六次月球探測任務,也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之後首次由月面抓取土壤返回地球,兩次任務相隔44年。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中國開啟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飛往月球採樣周二(11月24日)早上4時30分,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此次發射任務是嘗試將月球巖石樣品帶回地球。如果成功,飛船將於12月中旬返回地球。40多年前,美國和蘇聯把月球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分析。中國的目標是成為第三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講成功執行一系列月球任務。十多年前,任務從幾顆衛星開始。
  • 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系假消息 嫦娥五號2018發射
    原標題:官方否認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嫦娥五號計劃2018年發射 官方否認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嫦娥五號計劃2018年發射   2013年12月7日訊,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就在嫦娥三號任務順利開展、並正為大家勾勒美好的探月前景之時,有媒體報導說,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內部人士透露,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
  • 「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計劃在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於登雲說,嫦娥五號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圖說: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新民晚報訊(特派記者 郜陽 記者 葉薇)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新華社電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挖礦」,沒有發射基地,它該如何返回地球?
    我國的衛星發射中心共有五個,包括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及中國東方航天港,最後一個是海上發射中心的母港,位於我國山東省煙臺海陽市。中國的所有航天探測發射任務都是在這五個發射中心進行,要想把衛星和探測器送入太空就必須掙脫地球的萬有引力,讓它們的飛行速度超過逃逸速度,這樣就可以進入太空。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