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最新消息:嫦娥五號發射日期初擬 將於2017年海南發射

2020-12-05 觀察者網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規劃為「繞、落、回」三期的中國探月工程,已經圓滿完成二期工程,轉入三期。嫦娥五號作為探月三期工程「主打星」,將於2017年左右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

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葉培建今日(3月1日)對新華社記者介紹,嫦娥五號將主要實現無人自動採樣返回。

嫦娥三號運載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劉建忠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嫦娥五號將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而選擇從文昌發射嫦娥五號,一是因為長徵五號火箭尺寸比較大,用內陸發射塔很難解決運輸問題。在文昌發射,火箭運輸可通過海運到海南。二是因為從文昌發射場向東發射,海南往東是大洋。火箭發射,落場區要選擇在人口稀疏的地方。此外,文昌緯度較低,靠近赤道,也有利於航天發射的。

嫦娥五號想像圖

嫦娥五號多項技術突破

探月三期任務將主要實現無人自動採樣返回,嫦娥五號將是任務執行者。葉培建說,嫦娥五號將完成探月工程的重大跨越——帶回月球樣品。

屆時,中國科學家手頭上將首次擁有我們的飛行器帶回來的月球樣品,「那是歷史性時刻。」他說。

和嫦娥三號由著陸器、巡視器組成不同,嫦娥五號由上升器、著陸器、軌道器、返回器組成。嫦娥五號的任務也「難多了」。

葉培建說,在月面取樣完成後要封裝,要求不能有任何可能引起的汙染;要在月面上起飛升空,這將是中國飛行器第一次在地外天體起飛上升;還要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不同,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測控技術難度大、精度高,很難。

嫦娥五號還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秒)的速度,返回地球上的中國可控範圍。「這是我們要突破的關鍵技術之一。」葉培建說。

當前,嫦娥五號研製進展良好,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

葉培建透露,為確保「返回」任務的精確完成,中國將在2014年發射一個嫦娥五號試驗器,飛行到月球附近,繞月球後,從月球返回。

「返回軌道和嫦娥五號一樣,返回器也是一樣。」葉培建說,這將驗證中國是否掌握從月球返回的技術。

嫦娥二號刷新深空探測距離 2029年前後回歸

已成為中國首個太陽系人造小行星的嫦娥二號衛星,日前再次刷新中國深空探測最遠距離,達到7000萬公裡,正奔向更遠的太空。

作為探月二期工程「先導星」,嫦娥二號承擔著為月面軟著陸驗證部分關鍵技術,並對後續預選著陸區實施精確探測的使命。

談及嫦娥二號價值,葉培建認為,它可以測試國產元器件壽命,可以驗證中國測控通信系統的傳輸能力。

「也不排除飛行過程中有新的科學發現。」葉培建說,深空探測中,元器件使用壽命和測控通信能力的驗證對我們今後工作十分需要。

嫦娥二號預計將於2014年7月突破1億公裡。葉培建說,由於嫦娥二號已經是圍繞太陽飛行的小行星,最遠可飛行到離地球3億公裡處;2029年前後將回歸到距離地球700多萬公裡的近地點。

嫦娥二號創造我國深空探測7000萬公裡最遠距離紀錄

嫦娥三號圓滿「落月」 四號將用來做「更創新」的事情

嫦娥三號著陸器和巡視器在月球上安全度過首個月夜,標誌中國圓滿完成探月二期工程。

葉培建評價,嫦娥三號在月球軌道安全降落,精準、漂亮;實現自主避障,創造了落月航天「第一次」的紀錄。此外,中國把巡視器「月球車」安全從著陸器上分離,在月球上行走,成功突破探測器月夜生存技術;還有,嫦娥三號上的科學載荷,獲取了很多新成果。

「由此,中國對月球環境有了比過去更加清楚的認識。」他說。

隨著探月二期的落幕,原本打算用作嫦娥三號備份星的嫦娥四號將發揮什麼作用呢?

葉培建認為,不應該讓嫦娥四號再做與嫦娥三號重複的事情,而應該去做更有創新、更有意義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登月計劃取消不實 嫦娥五號2018年發射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昨天,有媒體報導稱,我國探月工程有重大調整,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對此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說:作為嫦娥五號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我負責任地說,嫦娥五號正加緊研製,2020年前進行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開啟中國探月新篇章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順利發射,十全十美,意味著中國航天事業從此將開啟新的篇章。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他和技術專家的創舉使得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圖中為楊利偉歸來2013年12月15日,「玉兔號」月球車成功踏上月球表面。2016年06月25日,海南省文昌市,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進度喜人,嫦娥五號年內發射,嫦娥七號任務已擬定
    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嫦娥系列發射概況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預定地點。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成功發射升空,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發射在即!時隔50年後人類將再次觸摸新鮮月球土壤
    近日,用於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已啟程從天津出發,經海運前往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根據最新消息,我國將於今年11月24日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然而,剛剛執行完任務的文昌航天發射場,來不及過多的休息,又投入到緊鑼密鼓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準備工作當中。嫦娥五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用於月球採樣返回的探測器。與此前的探月任務不一樣,嫦娥五號在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後,會對月球土壤進行採樣,最終重新點火起飛,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艱辛歷程
    根據探月三期時間表,預計於2017年12月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取樣並返回地球。嫦娥五號由軌道器、上升器、著陸器和返回器組成。這是中國探月工程拿到的第一張「返程票」,標誌著中國探月告別「單程票」時代,為未來嫦娥五號執行更為複雜的返回任務奠定了技術基礎。2015年3月,葉培建院士表示嫦娥五號正在進行研製,進展良好,將按計劃於2017年在海南發射。
  • 最新消息:定了!「嫦娥五號」明天凌晨發射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3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至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
  • 長徵五號火箭已抵海南,或將用於嫦娥五號發射
    前不久,中國公布了自己的空間站建設計劃,將在未來兩年內進行11次發射,於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在軌建設任務。這時候有人要問了,各航天項目已陸續展開,探月工程什麼時候有新動作呢?有關這個問題,現在終於可以說,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 嫦娥五號發射日期已定,將首次月球起飛採樣
    作為當前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也備受大家關注。 11月17最新消息,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已於今天早晨7時40分前後,開始垂直轉運至101發射工位,並計劃於11月24日凌晨擇機發射嫦娥五號。
  • 8噸重嫦娥五號將發射!繞落回三步領先美俄,月球水資源爭奪打響
    編者按:嫦娥五號發射在即,探測器已經抵達文昌發射場,恰好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非常完美!嫦娥五號的發射意味著繞落回三步戰略已經全面實現,在無人探月方向上領先美俄,也意味著月球水資源爭奪打響。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817期近日,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了震撼人心的消息,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於今年年底發射,2020年已經只剩下不到2個月的時間,這說明距離嫦娥五號發射的時間已經非常近了!嫦娥五號並不是一個繞月探測器,其任務是在月面進行軟著陸、採集樣本、從月面起飛、最終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此間的十三年,我國先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及嫦娥四號,完成了獲取清晰、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巡視和月背軟著陸等任務。根據我國「繞、落、回」三步的探月工程計劃,嫦娥五號邁向的正是第三步。
  •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成功
    中新網文昌11月24日電(郭超凱 葉雨恬)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海南文昌:精準氣象預報 確保「嫦娥五號」安全發射
    央視網消息:本月下旬,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文昌發射場首次執行探月任務。11月份,海南短時強降水和颱風時有發生。為了保障火箭順利升空,文昌發射場氣象部門的工作人員已經提前進入,圍繞發射窗口展開精準預測。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距嫦娥三號成功發射已整整七年
    我國的嫦娥工程利用這項技術,已先後使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完成了許多重要的月面任務。2013年12月2日,我國第一個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在月球虹灣區成功著陸。
  • 我們一起等到天亮,嫦娥五號長徵五號發射時間基本定了!
    #不確定消息(好吧,其實也很確定了)搭載著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時間有了,很可能就在今晚到明天凌晨時分。11月17日,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在完成總裝測試工作後,搭載著嫦娥五號的長五遙五火箭經過兩個小時的平穩行駛,順利的抵達文昌發射場一號發射架,進行最後的測試並將計劃在11月下旬進行發射任務。小編作為航天愛好者當然持續關注著發射時間的確定。大約一周以來,小編每天都在關注著微博和各方新聞。
  • 這個月我國將發射首個天體採樣返回器——嫦娥五號
    美國計劃重返月球、中俄計劃在2030年前後載人登月,誰知道科學家們發現了什麼?讓月球逐漸「升溫」。2020年9月中國航天大會如期舉辦,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在大會上表示: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在2020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
  • 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長徵五號點火升空瞬間2020年11月24日凌晨04時30分,伴隨著一聲轟鳴巨響,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騰空而起,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 吳明攝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長徵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去哪?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計劃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將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 嫦娥五號發射三大看點
    3看點 為嫦娥五號定製「專屬座椅」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呼嘯升空。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第6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不同的是,此前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而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是嫦娥四號的2倍有餘,因此要由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胖五」發射,將其直接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記者從一院了解到,此次發射凸顯三大看點。
  • 嫦娥五號預計 11 月底發射:中國首次可返回的登月發射
    IT之家11月15日消息 據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景區發布,預計「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11月底於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海南文昌擁有中國最接近赤道的航天發射場,在這發射的火箭可以更輕鬆地進入軌道,用於組裝不同量級火箭的總裝廠房是這裡的核心區。目前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 我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