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著陸區月球實體命名: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2020-12-0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記者今天(5日)從國防科工局獲悉,國際天文學聯合會2016年1月4日正式批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廣寒宮是嫦娥三號月球著陸點周邊東西寬51.4米、南北長77米區域,包括玉兔號月球車巡視路線及其東側重要地貌,取自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嫦娥和玉兔居住的宮殿」。「紫微」、「天市」和「太微」是緊鄰嫦娥三號著陸點周邊區域三個較大的撞擊坑,取自中國古天文圖中的「三垣」,即紫微垣、天市垣和太微垣。此次成功命名,使以中國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實體達到了22個。

  此次命名過程中,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行星系地名命名委員會表示,鑑於中國在月球探測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邀請一名中國科學家作為月球地名命名委員會的委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李春來研究員成為在該委員會任職的中國科學家。

相關焦點

  • 「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區正式命名「廣寒宮」
    」月球著陸區正式命名「廣寒宮」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經過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4日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體地圖中使用。
  • 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獲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獲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2016-01-05 12:22:50中新社發     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將嫦娥與玉兔的居所命名為「廣寒宮」。中國古代星圖則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分別是「紫微」、「天市」、「太微」。如今,這4個富有想像力的名稱有了現實載體。
  • 月球上真有了「廣寒宮」 嫦娥三號著陸區獲命名
    我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嫦娥與玉兔居住在月亮上的「廣寒宮」,自古讓人遐想。如今,月球上真的有了「廣寒宮」。 經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月4日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 解讀「嫦娥三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張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什麼是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從伽利略使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開始,人們陸續對月球上的一些地形單元進行命名。
  • 廣寒宮「落戶」月球 中國元素月球地名達22個
    」正式「落戶」月球  中國元素的月球「地名」已達22個  經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昨天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自此,廣寒宮就正式落戶月球了。  「廣寒宮」——嫦娥三號月球著陸點周邊方圓77米區域,包括「玉兔」號月球車巡視路線及其東側重要地貌。「紫微」、「天市」、「太微」是緊鄰嫦娥三號著陸點周邊區域3個較大的撞擊坑。  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介紹,嫦娥三號探測器於2013年12月14日實現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開展的科學探測活動獲得大量數據。
  • 嫦娥三號破世界紀錄啦!在月工作時間最長的探測器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餘曉潔、劉斐)「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軟著陸以來,中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遠遠超出我們設想。原本著陸器和月兔號月球車的設計壽命分別是1年和6個月。」
  • 嫦娥三號落月之地被正式命名為「廣寒宮」—新聞—科學網
    「嫦娥」落月之地真成了「廣寒宮」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
  • 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都是什麼 月球命名規則你了解多少
    例如月球上最大的山脈—— 亞平寧山是由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以他的家鄉命名;嫦娥五號這次去的風暴海洋是由義大利的天文學家裡喬利,命名的呂姆克山是以德國天文學家呂姆克命名的。   月球上的許多地方都是以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比如月球正面的哥白尼環形山和克卜勒環形山。月球背面有馮卡門環形山,美國以阿波羅任務命名的環形山,前蘇聯以太空人加加林,命名的環形山等等。
  • 幾千年過去,嫦娥終於能在月亮上落戶了!
    在廣寒宮備受矚目的同時,旁邊那3個隕擊坑也絲毫不甘下風。熟悉中國傳統星空命名方案的朋友,大概不會對紫微、天市和太微這「三垣」感到陌生。說實話,它們出現在我們頭頂的蒼穹已經很久了。與西方的星座對應,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把滿天的繁星編排成彼此相鄰的一簇簇,命名為「星官」。由於星官太多太雜,一定區域內的多個星官就被編入了更大一級的單元,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
  • 月球上多了5個中國名字
    )  2月15日,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在北京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發布嫦娥四號著陸區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著陸點周圍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個環形坑,分別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著陸點所在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命名為泰山。
  • 小行星命名:那些名字是咋上天的
    「早在四五百年前的伽利略時代,月球上很多實體就被命名了,比如靜海、冷海、澄海、豐富海等22個海,還有亞平寧山、高加索山等,那時候的命名是沒有任何規矩的。直到大約1922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面的一個月球實體命名的委員會成立。」歐陽自遠說。   月球上可以命名的實體包括海洋。
  • 月球上的名人牆
    心心指著祖衝之的名字,「中國名人是什麼時候被命名的呢?」「1960年,前蘇聯科學家用祖衝之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一個較小的撞擊坑,這位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七位的南北朝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的中國名人。
  • 玉兔號月球車探測器:靈活高效進行月面巡視探測
    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在月面軟著陸後,其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成功實現了分離,接著進行互相拍照,以及各自的探測工作,其中玉兔號用於在月面進行巡視探測。它們裝在月球車桅杆上,可360°旋轉和90°俯仰拍攝周邊圖像,是一套自主視覺導航系統,可隨時了解前方有沒有障礙等,進而根據實際地形情況自行做出所需的「決策」。其成像方式為彩色成像與全色成像交替切換,成像距離大於3米。其科學目標是對著陸區與巡視區進行月表光學成像,調查巡視區月表地形地貌,研究巡視區撞擊坑和月球地質等。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月球14個實體以中國人名和地名命名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繼14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並發回月球表面照片後,15日4時35分,嫦娥三號著陸器與巡視器成功分離,「玉兔號」巡視器成功駛上月面。嫦娥三號成功落月,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自主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 大國重器命名刻下中國文化烙印丨長江評論
    )「九章」是中國對大國重器又一次充滿濃鬱中國文化意味的命名。2007年,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誕生,經過多方討論,最終它被命名為「嫦娥」。此後,「大國重器」的命名,開始公開向社會徵集。2013年,350萬網友投票命名中國首輛月球車為「玉兔」,2019年發射的暗物質探測衛星,從萬千徵名中篩選出「悟空」。這些在外國人聽起來很奇怪的名字「chang'e」「yutu」「wukong」中,卻飽含著中國人一聽就能明白的浪漫主義。
  • 月球又添5個「中國地名」: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
    人民網北京2月15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5日,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發布嫦娥四號著陸區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 去月球必打卡的5個網紅景點
    月球表面雖然沒有風霜雪雨和江河湖海的秀麗風光,但那裡有廣袤的月海、星羅棋布的環形山、重疊的撞擊坑、神奇的「月球噴泉」,別有一番壯闊動人心弦。如果有一天你也能登上月球,那麼下面這幾個地方是必須要去打卡的……月亮之上廣寒宮「嫦娥三號」降落地被命名為「廣寒宮」毋庸置疑,如果能去月球觀光,大家最想去的地方應該就是「廣寒宮」,那麼,月亮上到底有沒有「廣寒宮」?「廣寒宮」裡有「嫦娥」和「玉兔」嗎?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虹灣地區。
  • 重磅 山東大學凌宗成團隊發現月球新型月海玄武巖
    近日,由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凌宗成副教授帶領的行星科學團隊有關嫦娥三號「玉兔號」月球車月表就位探測數據分析的研究論文在《自然-通訊》(Nature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只有一小部分在月球正面,該盆地保存了原始月殼的巖石,收集這個區域巖石的數據還可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月球的組成,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當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後,還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也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該時期,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也一直牽掛著舉國上下的心神,從升空到脫落地球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