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山東大學凌宗成團隊發現月球新型月海玄武巖

2021-01-15 山東大學

近日,由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凌宗成副教授帶領的行星科學團隊有關嫦娥三號「玉兔號」月球車月表就位探測數據分析的研究論文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該雜誌同時將文章作為亮點研究成果發布新聞稿予以報導。論文題目為:「Correlated compositional and mineralogical investigations at the Chang』e-3 landing site」。




2013年12月,我國成功發射「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這是時隔近40年以來人類太空飛行器再次登臨月球表面巡視勘察。嫦娥三號著陸於雨海北部地區(340.49°E, 44.12°N),最近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已將其命名為「廣寒宮」。


與月球衛星遙感探測不同,「玉兔號」月球車就位巡視勘察可以獲得更為精細可靠的月表物質成分特徵,並為月球遙感研究提供新的「月面真值」。特別是,嫦娥三號著陸於一個直徑約450米的年輕月球撞擊坑−「紫微坑東側的新鮮撞擊濺射物上,因而通過「玉兔號」巡視探測的月壤成分可以揭示該地區年輕月海玄武巖的化學成分特徵。




該項研究綜合採用 「玉兔號」月球車所搭載的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APXS)和紅外成像光譜儀(VNIS)數據解譯嫦娥三號著陸區月壤及其代表的月海玄武巖化學元素含量與礦物成分信息。研究結果表明,與已有Apollo和Luna月球取樣以及月球隕石收集過的月海玄武巖不同,「玉兔號」月球車發現「廣寒宮」附近的月海玄武巖是一種新型月海玄武巖,含有較為豐富的橄欖石和鈦鐵礦礦物。這不僅證實了之前遙感研究的推測,而且更為確切地表明橄欖石礦物成分趨向於富鐵的礦物端元。


該研究聯合採用APXS和VNIS這兩套獨立的月表物質成分探測數據,推導出自洽的礦物成分結果並相互交叉驗證,從而獲得了新型月海玄武巖的可靠的礦物化學信息,為研究月球晚期火山活動和巖漿演化機制提供了新的約束。




該項研究由山東大學作為第一和通訊作者單位,與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等七家單位合作完成。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等課題聯合資助。


來源於山大視點

編輯/張子欽



相關焦點

  • 「玉兔」在月球表面發現新種類的巖石
    在民間傳說當中,玉兔是嫦娥妹妹的寵物;而在現實當中,玉兔號月球車則和著陸器一起,共同組成了嫦娥三號探測器。作為我國目前來說最高精尖技術的結晶,玉兔號除了能夠承受大多數極端環境之外,還配備有紅外成像光譜儀和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等科學探測儀器。
  • 月球「土」特產裡寶藏多:氦-3、古老月巖石、月海玄武巖
    古老月巖石,開發價值高月球表面的各種巖石本身非常有紀念意義,因為它們有最古老的歷史。目前地球上能找到最古老的巖石年齡約為38億年,更久遠的就找不到了。根據同位素的分析結果顯示,月殼高地巖石的形成年齡為42~43億年,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老」的巖石。
  • 所謂的月海 月球上真的有海嗎?是什麼?
    所謂的月海,並非月球上面的海洋。其之所以被稱之為「海」,是因為早期的觀察者,發現到月面有部分地區較暗。
  • 美媒:美科學家解密月球背面為何沒有月海
    由美國航天局「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上萬張照片合成的月球背面圖(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導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9日發表題為《月球的暗面:揭開55年之謎》的文章稱,流星體撞擊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形成大片平坦的玄武巖巖海,即我們肉眼看到的發暗區域
  • 月球上的「海」
    月海是月面上較暗的區域,實際上是無水而廣闊的平原。全月面有22個月海,大多在正面,佔半球面積的一半;背面有3個,佔半球面積的2.5%。
  • 月球面貌的多樣性—「高地與月海」
    在地球上看月球,看起來冷冷清清,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憂傷。滿月的時候,我們用肉眼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球表面的明暗區域,其實那就是宇宙賦予地球豐富多姿的月貌。月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撞擊坑密集的明亮高低以及相對平坦、黑暗的平原區,即月海。
  • 月球地下是什麼?嫦娥四號最新發現,幫助揭示月球數十億年的演化史
    通過探測月球的地層結構,以及撞擊形成的隕石坑和濺射物,人們或許就能了解月球不為人知的歷史。而這些秘密,正在被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逐一揭開。 在一項發表於最新的《科學進展》期刊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院李春來、蘇彥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月兔二號月球車搭載的測月雷達,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結構。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劉智青教授獲此殊榮。劉智青教授長期活躍在實驗強子物理前沿研究領域,曾取得系列國際前沿的成果。2013年,他在BESIII實驗完成博士論文期間,代表合作組發現了新的帶電類粲偶素Zc(3900),被認為是首個具有確切實驗證據的四夸克粒子,並被美國物理學會《物理》雜誌評選為年度"十一項重要成果"首位。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2013年,他在BESIII實驗完成博士論文期間,代表合作組發現了新的帶電類粲偶素Zc(3900),被認為是首個具有確切實驗證據的四夸克粒子,並被美國物理學會《物理》雜誌評選為年度"十一項重要成果"首位。
  • 首次發現月球陽面存在水分子,月球上還有哪些珍貴的寶藏?
    今日美國NASA宣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月球南半球克拉維斯環形山發現了水分子。與以往寒冷的月球背面發現水不同,這是人類首次在月球陽面發現水分子。那麼,月球陽面發現水分子有什麼重大意義?月球上還有哪些值得人類探索的寶藏呢?
  • 發現金星高地由玄武巖構成,過去時光可能根本不像地球
    然而一項新研究指出金星可能根本不曾擁有海,因為其高地巖石由玄武巖構成,而不是經由大量水沉積的花崗巖。如今的金星像一顆地獄星球,被極度濃厚的大氣層覆蓋,其中超過96% 為二氧化碳,導致金星地表平均溫度高達462℃,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
  • 阿波羅飛船登陸的著名月海(圖)
    月海是人們看到的月面上較暗的區域,實際上是無水而廣闊的平原。全月面有22個月海,最大的月海是風暴洋,面積約500萬平方公裡;其次是雨海,面積為88.7萬平方公裡;靜海、澄海、豐富海、危海、雲海、溼海等的面積為7~28萬平方公裡,較小的月海面積為1~5萬平方公裡。1969-1972年,4艘阿波羅飛船先後在靜海、風暴洋、雨海、澄海等區域著陸,航天員們做了大量的地質勘查工作,取回了寶貴的月球樣品。
  • 月球車「玉兔」到底發現了什麼?
    探月工程師費了多少心血才讓玉兔獲得在月球上「到此一遊」的資格,自然得朝著科學意義最大的地方去了。月球的關鍵科學問題包括如下幾個:1、月球的成因(大撞擊假說);2、巖漿洋的演化和月殼的形成;3、月海盆地的形成和玄武巖的噴發歷史;等等。
  • 嫦娥四號重大發現!人類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我國月球深空探測領域取得重大發現,李春來、蘇彥研究員領導的團隊利用嫦娥四號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測月雷達,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地下物質由低損耗的月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
  • 「玉兔」重要發現:打開月球背面「隱秘角落」
    中國科學家基於「玉兔二號」前3個月晝探測數據,獲得月球背面著陸區月壤和淺層結構的重要發現和認識,翻開了月球演化「日記」的全新一頁。9月7日,這項研究成果在《自然—天文》上發表。月球的淺層結構記錄了大型撞擊事件和巖漿噴發的次數、規模以及它們之間的時序關係,是寫下月球30多億年演化故事的天然「日記本」。但迄今為止,人類對其認識仍十分有限,它猶如等待探索的「隱秘角落」。
  • 玉兔 重要發現:打開月球背面隱秘角落
    中國科學家基於「玉兔二號」前3個月晝探測數據,獲得月球背面著陸區月壤和淺層結構的重要發現和認識,翻開了月球演化「日記」的全新一頁。9月7日,這項研究成果在《自然—天文》上發表。例如,月表物質被「撞」出來並向四周拋射,在近距離形成連續的濺射毯,在遠距離形成不連續的濺射條紋。一些大型撞擊事件還可能引起火山噴發,形成玄武巖與濺射堆積物的互層結構。月球表面遭受普遍和強烈的小行星撞擊改造,因此月表物質是不同撞擊事件濺射物的混合。濺射物的石塊大小和堆積厚度又與撞擊事件的規模和距離相關。
  • 「玉兔」重要發現:打開月球背面「隱秘角落」
    中國科學家基於「玉兔二號」前3個月晝探測數據,獲得月球背面著陸區月壤和淺層結構的重要發現和認識,翻開了月球演化「日記」的全新一頁。9月7日,這項研究成果在《自然—天文》上發表。月球的淺層結構記錄了大型撞擊事件和巖漿噴發的次數、規模以及它們之間的時序關係,是寫下月球30多億年演化故事的天然「日記本」。但迄今為止,人類對其認識仍十分有限,它猶如等待探索的「隱秘角落」。
  • 科普 | 「玉兔」重要發現:打開月球背面「隱秘角落」
    中國科學家基於「玉兔二號」前3個月晝探測數據,獲得月球背面著陸區月壤和淺層結構的重要發現和認識,翻開了月球演化「日記」的全新一頁。9月7日,這項研究成果在《自然—天文》上發表。月球的淺層結構記錄了大型撞擊事件和巖漿噴發的次數、規模以及它們之間的時序關係,是寫下月球30多億年演化故事的天然「日記本」。但迄今為止,人類對其認識仍十分有限,它猶如等待探索的「隱秘角落」。
  • 細說來自月球的隕石(二)
    近年來通過月球樣品和月球隕石的研究發現,在月陸區常還含有鎂含量高的月巖,通常與橄長巖、蘇長巖以及純橄欖巖相似的化學成分,而這些通常被認為來自月幔的巖石。月球表面主要4類巖石分布圖根據月球地形特徵,一般將月巖分為月海玄武巖和月陸斜長巖,這在Apollo和Luna探月中,已經得到廣泛的共識。
  • 月球車「玉兔」在月面到底發現了什麼?
    事實上,嫦娥三號於2013年12月14日在月球雨海東北部成功實施的軟著陸,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阿波羅成功登月之後的40餘年裡,人類探測器實現的唯一一次月球軟著陸。這也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世界上第3個獨立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