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上建基地風險極大!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2020-12-06 科普探空使者

人類的探月歷史並不短,由美國充當排頭兵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實現載人登月到現在已經有將近50年的時間,但是大多數人所期盼的月球基地一直都沒有建立起來。近些年來對月球表現出興趣的國家越來越多,中國堅定地執行探月工程,印度多次嘗試發射月球探測器,美國總統去年也聲稱美國將要重返月球。

如果說印度要實現載人登月,那國際聲音一定對此表示質疑,但如果說是美國想要重返月球,那麼其他國家估計都會選擇相信,那麼美國重返月球的目的是什麼呢?根據專業人士的分析,美國想要重返月球的目的除了打造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霸權之外,他們也不再滿足於將太空人送上太空採集樣本,而是要為了之後建造月球基地做準備。

如果人類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會遇到什麼麻煩呢?前段時間有研究指出地球上出現滿月的時候,月球承受了最多的太陽輻射。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滿月時的地球磁場無法完整地將月球保護起來,這就會導致月球幾乎完全暴露在太陽的輻射下。而且在地球上滿月的情況每個月都會出現,所以這將是未來人類建造月球基地的一大難題。

了解太陽的朋友應該知道,太陽輻射中含有大量高能粒子,它們不僅會對太空人的生命造成威脅,還會對月球基地造成衝擊,導致基地內的設備被損壞,因此在月球表面建造移民基地需要承受太陽輻射的風險。當然也有辦法免受這些風險,例如將月球基地建在地下場所。

前段時間美國宇航局通過月球探測器發現了月球表面存在一些細長的痕跡,深入研究後發現那些是月球的熔巖管。熔巖管就是熔漿流淌的通道,地球上也存在這樣的地下結構,而月球的熔巖管要比地球熔巖管更加寬闊,因為月球所產生的引力比地球引力小很多。

月球熔巖管長達幾十公裡,直徑大概在400米左右,如此寬闊的空間適合用來建設月球基地。將月球基地建在熔巖管中有多個好處,首先太空人和基地設備受到太陽輻射的傷害將會大大降低,其次在熔巖管這種相對密封的空間中宇宙的低溫對太空人的生存影響比較小。

當然,這樣的設想總是美好的,而現實總是骨感的,月球熔巖管是否真實存在還有待證實,就算熔巖管存在人類要進入其中進行建設,還需要對該地區的地質結構有所了解。然後建設基地的物資運輸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能夠在月球上就地取材,那麼這個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總而言之,現階段以及不久的未來人類都不太可能建造月球基地,但它可以作為一個目標、夢想驅動著人類不斷向前發展,從而提高航天能力和探索水平。

相關焦點

  • 重返月球風險很大!研究發現,地球磁場可能「罩不住」月球
    據報導,日前,來自於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的科研人員,聯合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地球的磁場在某些時候,並不能完全將地球給罩住。這意味著,月球在這個時候,會遭遇更多的輻射風險,也為人類重返月球增加了新的難度。
  • 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然而除了地球外,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一個。相較於火星,月球似乎更加觸手可及。近日,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聯合國內外科研人員發現了月球暴露於太陽輻射的新模式——月球在滿月期間可能會脫離地球磁場的保護,暴露於高能太陽粒子的輻射風險之中。相關論文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上。
  • 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來源:科技日報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探測火星的徵程正式啟動,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其中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便是移民火星。然而除了地球外,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一個。 相較於火星,月球似乎更加觸手可及。
  • 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然而除了地球外,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一個。  相較於火星,月球似乎更加觸手可及。  近日,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聯合國內外科研人員發現了月球暴露於太陽輻射的新模式——月球在滿月期間可能會脫離地球磁場的保護,暴露於高能太陽粒子的輻射風險之中。相關論文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上。  「地球磁尾的搖擺是太陽風和地球磁層相互作用產生的現象。
  • 月球並不安全!地球磁場無法罩住月球,在那建設基地或成幻想
    但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之後,對世界宣稱美國將會重返月球,至少目前看來還沒有跡象表明美國要準備載人登月了。外界有觀點認為,如果美國再次實現載人登月,那麼這次登月的目的不再僅僅是證明美國還能登陸月球和在月球上收集一些土壤巖石樣本,而是要探究在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可能性。
  • 重返月球進入倒計時,NASA發現難度加大,登月要考慮太陽輻射
    這是因為上世紀美國登月,是為了和前蘇聯進行「太空競賽」,對於登月的要求是上去了就行,而如今則需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進行長期的科研考察,自然也就要面對更大的風險,對於技術、資金方面的需求也更多。新研究發現重返月球或困難重重據報導,在最新一期的《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雜誌上,來自我國山東大學的空間科學團隊,在與國外科研團隊聯合研究後,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表示月球雖然是地球的天然衛星,但是卻並不是時刻都處於地球的磁場保護之中,當滿月出現,月球就會擺脫地球磁場的保護。
  • 月球基地為什麼要建在地下?
    幾十年來,科學家和夢想家們一直都在暢想移民月球的美好願景。從1999《月球基地阿爾法》到月球上的小型採礦殖民地,各種各樣的移民方案充斥著各類銀屏。月球移民可以說是人類未來的合理選擇。月球與我們同在一個星系,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只有23.8萬英裡(38.3萬公裡),因此供給物資的難度相對較低。月球的另外一大吸引力在於,那裡的氦-3含量相對充裕,而這恰恰是核聚變反應堆的理想燃料。許多航天項目都從理論上規劃了一條路徑,希望為人類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月球定居點。中國曾經表示有意在月球背面建立一個基地。
  • 在月球上建基地要做哪些準備?-新華網
    阿波羅計劃曾從月球赤道上取回部分樣本,顯示那裡是異常乾燥的。不過,十年前發現月球極地有水冰的驚天消息,改變了一切。      現在,NASA已經委託幾家公司開發可以攜帶採掘設備的月球探測器,最早明年就開始動工。科學家們認為,月球上的水足夠多,根據目前的數據估計,可能兩極各有100億噸。      大部分的冰都會被採掘出來用作燃料。
  • 在月球建太空基地不是夢,義大利發現月球熔巖管,住裡面可防輻射
    人類進行地外星球探索的目的是尋找一個宜居星球,然後在上面建造移民基地,目前看來火星的希望較大。而在建立火星基地之前,人類同樣需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因為月球基地可以充當人類登陸火星的中轉站。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從行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圖片中發現了月球和火星的地表存在線狀結構,這讓他們聯想到了地球上的熔巖管。很早之前,地質學家就在夏威夷、澳大利亞等地區發現熔巖管的存在,經過長期研究人類已經對地球上熔巖管的形成和特點有所了解,因此看到月球和火星地表的線狀結構後,他們立馬反應認為地下可能存在空腔結構。
  • 地球氧氣竟然能「吹」到月球?科學家發現,月球鐵礦被氧化
    儘管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天體星球,但是我們對於月球的了解卻還是不深,由於月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同時進行的,因此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這無疑加深了月球的神秘感。而在今年九月份,有天文學家更是在月球上發現了赤鐵礦,這讓許多科學家目瞪口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美印三探月器發現月球有水 20年內建月球基地
    美印三個探月器發現月球有水  據英國《泰晤士報》23日報導,自從人類首次踏上月球的土地,並將月球巖石樣本帶回地球以來,科學家一直都認為月球表面乾燥、堅硬。然而,美印三個空間探測器的最新觀測結果將徹底顛覆這種看法,因為它們發現了水遍及月球表面的「確鑿證據」。
  • 月球是空心的?一些科學家稱是外星人建的
    現有的資料已經能證明月球是人造天體,而且它內部是空的。  科學家們發現,月球是一個異乎尋常的天體,它比自然天體的衛星大得多。請看下列數據,地球直徑12756公裡,月球的直徑3467公裡,為地球直徑的27%。火星直徑6787公裡,有兩個衛星,大的一個直徑23公裡,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徑142800公裡,有1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5000公裡,是木星的3.5%。
  • 月球曾經有磁場?科學家研究發現,10億年前月球磁場突然消失了
    月球曾經有磁場?科學家研究發現,10億年前月球磁場突然消失了一項研究表明,曾經的月球和如今的地球一樣,曾經有過很強的磁場,在大約1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突然消失了。科學家從月球巖石上找到了磁場產生的原因,流行或小行星通過撞擊月球形成新的巖石時產生磁場,月球的磁場從一個非常強大的實體,下降到只有0.1微特斯拉。當時月球上的磁場大約是目前地球上磁場的500倍,月球變成如今荒涼、孤冷的樣子可能和失去磁場有著必然聯繫。
  • 月球生鏽了!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了「鐵鏽」,難道月球有氧氣?
    近來一個新的發現令所有的行星科學家感到意外,我們竟然在月球上發現了氧化鐵(Fe2O3),也就是我們在地球上常見的鐵鏽竟然出現在了月球上,而且數量還不少,這些氧化鐵廣泛存在於巖石礦物中。這項研究發表在了《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 如果人類旅居月球,這個細節得先弄清楚
    月球:地球大哥,為什麼我在你的身後躲著,也會覺得「太陽風」凜冽如刀割呢?地球:月亮小弟,我的磁場似乎有些搖擺,中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即使你在我身後,我的磁場有時候也「罩不住」你……6月30日,美國NASA網站以「發現月球暴露於太陽輻射的新模式」為題報導了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相關論文此前刊登在國際期刊《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上。
  • 月球建基地:星際「搬家」有多難
    該計劃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期在月球建立起有人居住、能開採月球礦產資源的基地和月球火箭發射場。那麼,俄羅斯真的有能力在2030年登陸月球嗎?在月球建基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或者形象地說,從一個星球向另一個星球「搬家」到底有多難?
  • 你根本就不了解月球:這種能源秒殺地球-月球,地球,能源,氦-3...
    1996年,科學家發現氦-3具有作為核聚變燃料的非凡性能。科學家發現,氦-3在月球上儲量巨大,估計有100萬噸氦-3嵌附在月球表層,只需加熱到合適的溫度,90%以上的氦-3就會釋放出來。月球基地想像圖據估計,每年只需在月球上開採1500噸氦-3就可滿足全世界的能源需求了;整個月球上氦-3的總儲量,大約可供人類使用700年,這是個多麼誘人的數字啊!
  • 住在月球上不是夢!科學家發現月球熔巖管,其內可以防輻射
    建造火星基地除了要摸清火星的自然環境情況之外,還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因為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因此不少科學家認為,建造火星基地的前提是建造月球基地,而前段時間國外科學團隊的發現似乎可以同時滿足這兩個要求。
  • 月球基地或將夢想成真!科學家發現月球熔巖管,住裡面可防輻射
    所以,有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曲線救國」的辦法,簡單來說,就是先改造月球,將月球改造成人類的第一個太空基地後,再以改造月球的經驗去改造火星。這樣,月球就可以作為人類日後太空旅行過程中的「跳板」,可以幫助人類去往更遠的地方。如今,NASA已經開始了相關的計劃,並且和日本、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展開了合作。
  • 科學家們在月球上發現了水!
    科學家通過裝在波音客機上的天文觀測臺,終於檢測到了屬於水分子的光譜,明確地證實了月球上存在水。自從阿波羅計劃第一次登陸月球後,月球上到底有沒有水一直是困擾著科學家們的難題。2009年,NASA的一項研究在光譜分析上發現了月球水存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