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並不安全!地球磁場無法罩住月球,在那建設基地或成幻想

2020-12-06 科普探空使者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他們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完成了這項壯舉,但在登月項目持續了十幾年之後就戛然而止,到現在還沒有第二個國家的太空人登上月球,美國也還未能實現再次登月。但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之後,對世界宣稱美國將會重返月球,至少目前看來還沒有跡象表明美國要準備載人登月了。

外界有觀點認為,如果美國再次實現載人登月,那麼這次登月的目的不再僅僅是證明美國還能登陸月球和在月球上收集一些土壤巖石樣本,而是要探究在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可能性。根據報導,前段時間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與國外科學團隊共同合作研究,他們發現月球在滿月期無法得到地球磁場的庇護,這會對建造月球基地有什麼影響嗎?

人們在地球上看月亮,由於月球運行的位置不同,因此會出現月牙、月半、滿月等現象。根據研究,當月球運行到產生滿月現象的位置時,它受到太陽的輻射是最多的,而最新研究表明這是因為地球磁場無法在月球滿月的時候將其籠罩住。因此如果未來太空人要在月球表面建造移民基地的話,就不得不考慮如何應對滿月時高強度的太陽輻射問題。

太陽通過釋放出大量的高能粒子來產生輻射危害,如果太空人在建設月球基地時遇到了滿月,那麼他們自身的人身安全會受到威脅。即使有太空衣的防護,強烈的太陽輻射依然會侵入人體造成傷害。其次,高能粒子輻射會對月球基地中的專業設備造成破壞,進而破壞月球基地的建設。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滿月時太陽輻射的傷害呢?從目前的研究看來,只要基地建在月球表面,就無法躲開太陽輻射的損害。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將移民基地建在月球地下,這並非天馬行空的想法,而是有現實依據的。前段時間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分別在月球和火星的地下發現了巨大的熔巖管道,這些管道是火山噴發時打通的。

如今月球和火星都已不再活躍,其地下的熔巖管道也不再流淌著滾燙的熔巖,那裡出現了廣闊的空間。地球上也存在熔巖管道,但是由於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使得月球上的熔巖受到引力的影響小,進而塑造出更加廣闊的管道。目前已經探明的月球熔巖管道直徑至少有6米,這足以用於建設月球基地了。

將月球基地建在地下,一方面可以避免太空輻射的幹擾,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宇宙低溫的影響。當然高能粒子也並非只有害處而無利處,有研究發現高能粒子輻射照射在月球表面後可能會與土壤發生化學反應,然後生成液態水。這種化學反應在理論上是存在的,但實際上還未被發現,希望未來太空人能夠在月球上進行類似的化學反應,就地取材製造出液態水。

相關焦點

  • 重返月球風險很大!研究發現,地球磁場可能「罩不住」月球
    據報導,日前,來自於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的科研人員,聯合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地球的磁場在某些時候,並不能完全將地球給罩住。這意味著,月球在這個時候,會遭遇更多的輻射風險,也為人類重返月球增加了新的難度。
  • 在月球上建基地風險極大!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人類的探月歷史並不短,由美國充當排頭兵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實現載人登月到現在已經有將近50年的時間,但是大多數人所期盼的月球基地一直都沒有建立起來。近些年來對月球表現出興趣的國家越來越多,中國堅定地執行探月工程,印度多次嘗試發射月球探測器,美國總統去年也聲稱美國將要重返月球。
  • 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然而除了地球外,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一個。相較於火星,月球似乎更加觸手可及。近日,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聯合國內外科研人員發現了月球暴露於太陽輻射的新模式——月球在滿月期間可能會脫離地球磁場的保護,暴露於高能太陽粒子的輻射風險之中。相關論文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上。
  • 為啥大國爭先研究月球土壤?除了能源還有月球基地建設
    1.能源與受磁場保護的地球不同,月球被太陽風轟炸並產生大量的氦-3(He-3)。人們認為,這種氫的同位素可以在聚變反應堆中提供更安全的核能,因為它不具有放射性,不會產生危險的廢物。月球上氦-3的含量大約在500萬噸,而100噸氦-3就可以支撐地球一年所有電力消耗。人們是要把這些能源運回地球嗎?不,未來人類是要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一方面在月球上搞科研,另一方面將月球作為太空中轉站和補給站,前往火星或者更遙遠的星球,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能源供應,因此開採月球能源是基地建設的先決條件。2.
  • 今日嫦娥挖土,明朝月球基地!看看月球基地該怎麼造
    月壤在未來的月球基地建設中,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作用很大。但顯然不可能一天到晚都穿著太空衣,在基地內必然要脫去太空衣便於活動。專家計算後發現,需要至少0.5米厚的月壤來提供對輻射的防護。· 微隕石宇宙中大大小小的石頭,隨時都會落向地球和月球。地球的大氣層,能直接將10米以下的隕石燒毀,化成天空中美麗的流星,留下一道耀眼的光芒。
  • 今日嫦娥挖土,明朝月球基地!看看月球基地該怎麼造?
    月壤在未來的月球基地建設中,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作用很大。但顯然不可能一天到晚都穿著太空衣,在基地內必然要脫去太空衣便於活動。專家計算後發現,需要至少0.5米厚的月壤來提供對輻射的防護。 微隕石 宇宙中大大小小的石頭,隨時都會落向地球和月球。地球的大氣層,能直接將10米以下的隕石燒毀,化成天空中美麗的流星,留下一道耀眼的光芒。
  • 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來源:科技日報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探測火星的徵程正式啟動,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其中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便是移民火星。然而除了地球外,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一個。 相較於火星,月球似乎更加觸手可及。
  • 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然而除了地球外,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一個。  相較於火星,月球似乎更加觸手可及。  近日,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聯合國內外科研人員發現了月球暴露於太陽輻射的新模式——月球在滿月期間可能會脫離地球磁場的保護,暴露於高能太陽粒子的輻射風險之中。相關論文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上。  「地球磁尾的搖擺是太陽風和地球磁層相互作用產生的現象。
  • 人類何時能完成月球基地的建設?理想的月球基地可能是什麼樣的?
    人類何時能完成月球基地的建設?就以目前的科學報導暫無非常具體的時間規劃。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建立月球基地會面臨哪些困難?1、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因此建立月球基地會採用全封閉的結構,空氣和水則需要從地球上運輸,或者使用設備通過化學的方法進行生產。
  • 為什麼國際空間站不建設在月球,反而漂浮在地球上空?
    為什麼國際空間站不建設在月球,反而漂浮在地球上空呢?要知道,在地球上空沒有引力的存在,那麼在空間站之上生活的太空人們,必然會有著很多的不便,而建立在月球之上,則會更穩定,而且也有引力的存在。那麼是什麼阻擋了人類在月球建設「空間站」呢?其實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技術問題。
  • 你根本就不了解月球:這種能源秒殺地球-月球,地球,能源,氦-3...
    月球氦3開採基地宏景圖採用氦-3為燃料的核聚變比用氫做燃料進行核聚變還要安全、清潔,效率更高,容易控制,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微乎其微。因此,即使將氦-3核電站建在鬧市區內也是安全的。可惜的是,氦-3在地球上卻難覓蹤影。據估算,氦-3在全世界的總儲量不超過100千克,而且大部分是由核彈頭中的氚衰變而成,即使加上深海氣井和火山氣中氚衰變的氦-3,全世界一年最多也僅能獲得10~20千克。
  • 月球十分荒涼,沒有生命存在,科學家為何想要建設月球基地?
    月球也就是月亮,古代的人們也叫它太陰,玉盤,嬋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距離地球38萬公裡。月球直徑是地球的十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所以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時至今日,人類對於距離地球38萬公裡外的月球已經十分熟悉了。月球上面看不到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跡,它是那樣的孤獨和寂寞,讓人不寒而慄。月球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象,雖然距離地球很近,但是環境並不適合人類生存。雖然如此,為什麼科學家們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探索月球呢?因為月球距離地球距離較近,所以人類想要登陸月球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 建設我的月球基地系列活動之製作月球車將開始
    摘要:3月31日消息,為紀念中國航天60周年,弘揚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識,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動手實踐能力,2016年,中國科技館隆重推出「建設我的月球基地」全年度系列活動。 新浪科技訊 3月31日消息,為紀念中國航天60周年,弘揚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識,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動手實踐能力,2016年,中國科技館隆重推出「建設我的月球基地」全年度系列活動
  • 月球基地建設計劃啟動,基地會怎樣建造?這5點考驗中國
    目前月球基地的能源獲取方式,還暫時只能以太陽能為主。第二:自然水資源的獲取從地球上運輸水源顯然是非常不經濟的做法,而近年來NASA的探索研究結果表明,月球上存在大量的冰,這為人類建設月球基地打開了一道希望之門。
  • 人類離月球基地建設或更快了
    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也看到印度,以色列等國先後發射探測器登陸,但是最終都失敗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登陸月球的困難還是不少。那人類有希望建設月球基地嗎?很明顯,要建立月球基地如今可以說比登月困難很多,在現有的基礎之上,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一樣東西可以適用於月球基地的建設,更加別說建立基地了。
  • 40億年前的月球,到底是如何「守護」地球和磁場消失的原因?
    為何只有地球存在生命?月球上面到底有什麼?說起宇宙不得不提太陽系,太陽風每天都在不停地轟擊地球,那什麼是太陽風呢?其實太陽風就是太陽爆發出的高能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以大約每秒四百公裡的速度轟擊著地球。他們的攻擊會使得地球的大氣發生電離,繼而慢慢地剝離地球大氣層。
  • 月球沒有火箭發射基地,可是登陸了月球,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於是美國提出了載人登月計劃,要知道當時人類可是才剛剛走出地球,太空科技還是非常落後的,那個時候能夠將衛星送入太空已經是了不得的成就了,更不要說將太空人送上月球還要安全地返回地球。這樣的事情在50年足夠吸引人們的眼球,而更多的人則認為美國不可能完成這樣的太空壯舉。
  • 未來人類將建造月球基地?這並非幻想,但需搞定一個致命難題
    看起來似乎很美好,不過,離開地球去月球上生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月球不像地球一樣宜居,而且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月球表面的輻射也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想要移民月球,首先就要搞定月球輻射,否則無異於是「飛蛾撲火」。
  • 月球曾經也擁有磁場
    中國航空報訊:地球生命能順利演化著,除了歸功於地球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外,月球的助力也不可少。NASA發現早年地球曾經共享過月球的磁場,受益於後者磁場與地球磁場相連形成更大的防護罩,幫助當時還不成熟的地球擋掉不少高能太陽風衝擊。
  • 月球基地為什麼要建在地下?
    月球自轉一周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28天。也就是說,月球上的一晚要持續354小時——比地球上的14天還多。如此漫長的夜晚會導致氣溫急劇下降。月球赤道上的晝夜溫差極大,白天高達116攝氏度(240華氏度),夜間低至-173攝氏度(-279華氏度)。倘若把基地建在月球的南極或北極,夜晚時間將會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