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月球來說,我們人類不僅希望能夠開採上面的資源,而且還希望未來能夠定居在月球上。而近些年來,我們也看到了世界各國都在競爭之中,希望登陸到月球上去,按照科學記錄的數據來看,全球總計就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國實現過登陸月球(主要探測器為主)。
而載人登月並不是所有都上去了,也只有美國上去過。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也看到印度,以色列等國先後發射探測器登陸,但是最終都失敗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登陸月球的困難還是不少。
那人類有希望建設月球基地嗎?
很明顯,要建立月球基地如今可以說比登月困難很多,在現有的基礎之上,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一樣東西可以適用於月球基地的建設,更加別說建立基地了。
對於建設月球基地來說,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物質,但是從如今的探索情況來看,很明顯是沒有的,月球非常的乾燥,所以如果真的要建立基地,還得從地球運輸材料上去才可能,不然是沒有辦法建立的。
然而對於這個未來栖息地的建設時,科學家們進行了一個計算,那就是從地球表面運輸0.45公斤到軌道的成本大約是1萬美元,因此可以想像,把所有建造所需的設備和材料運送到月球是不太可能的。
而月球可利用的資源又非常的少,那怎麼辦呢?很明顯需要開發新的材料使用方式才行,所以人類有希望建設月球基地的房子,但是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才可能。
什麼方式可以組建月球基地?
根據《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雜誌報告指出,科學們尋找到了一種「簡單」、「快捷」的一種輔助材料,有可能對建造月球基地有幫助,那就是人類尿液,也就是研究人員們發現,或可利用太空人尿液建造月球基地,這樣就可以減少一部分的運輸材料。
而在尿液之中存在一種物質,那就是「尿素」,用它作為實驗之中的增塑劑列印管子雖然外形不怎麼美觀,但它能承受住非常重的負荷,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材料的穩定性。
在被加熱到80°C之後,研究人員在對管子的電阻進行了測試後發現,在經歷了8次類似於月球表面溫度變化的凍融循環後管子的電阻有所提高。
所以說,這可能是在建立月球基地上的最大一個「突破點」。按照尿液的成分來看,尿素佔比了1.8 %,確實含量還是不低,如今科學研究人員發現了這個問題,那必然可能會給建造月球基地帶來一定的幫助,並且這種不需要直接從地球運輸上去,而太空人們就可以直接排放尿液出來使用。
是不是一定就可以實現建設呢?
很明顯,雖然我們知道人體可以排放出來尿液,但是收集並且使用還很困難,很明顯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實驗還是通過各種混合材料而發現其中的作用,所以說棲息地的建設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才行,畢竟大部分的理想材料還是需要人類去挖掘,或者從地球給運輸上去才行,所以也不一定在最後就一定需要太空人們的尿液去建造。
如果科學家們發現了更加便捷建設方式,那麼也就不需要了,所以如今算是一個可能性的結論,暫時也不明確未來是否真的可以利用上,只能說人類離月球基地建設或更快了。
當然綜合情況來看,既然我們已經從人類身上發現了尿液的作用,確實也有一定的好處,能不能建設成功我們不說,但是對於人類探索月球,建立棲息地的目的還很多,除了開採月球資源之外,未來可能還希望利用月球基地作為「跳板」,然後去火星,火星也是人類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因為「火星移居」目標已經逐步在進入狀態了,我們繼續等待新的研究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