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送去月球的植物成功發芽,那麼人類離改造月球還有多遠!

2020-12-06 逆水思維看世界

導語:我國送去月球的植物成功發芽,那麼人類離改造月球還有多遠!

月球是我們最近的星球,它不僅是我們地球的衛星,同時對地球的的生態和地球軌跡也有相當大的關聯。它不僅能為地球抵禦來自太空的隕石襲擊,同時地球上的潮汐大多也受月球的影響。我國古代也是以月亮的陰晴圓缺訂立了陰曆,從而延用至今。可以說月球對我們現有的文明起到了無法代替的作用。月球同時也是我們對太空探索的基石,由於距離近我們可以通過對月球的探索來了解其他星球。進而對我們人類的星際移民做準備。

地球和太陽及月球

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強大,我國在今年發射的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並且把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作為樣本,將他們的種子和蟲卵帶到月球培育並成功發芽。實現了全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和首次在月球成功培育植物的壯舉。同時也奠定了我國在全世界對宇宙探索中領跑者的位置。那麼我國此次成功在月球培育植物發芽,也為人類未來在月球建造適合人類生存的生態打下了基礎。那麼我們離在月球建造適合人類生存的生態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地球和衛星月球

1、雖然我們成功在月球上培育植物,但離在月球上建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態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我們現在還無法大規模的把人員和設備運輸到太空並且成功降落到月球,而且在月球上建造實驗基地,需要的材料是非常龐大的,還需要考慮到月球的環境因素,和大量的人員操作及其在月球上生存條件。而且月球表面輻射大,引力也只有地球的6分之1,如何讓人類在月球上長期作業等問題還無法解決。

從月球上觀看地球

2、要想在月球上建造能夠適應人類居住的關鍵首先得要有植物,而植物能否存活的關鍵還要看地質和水資源。即便月球的土壤能夠讓植物生長,但水資源依然是個很大的問題。而此次我們送上月球的植物是用的地球的土壤。和模擬植物的生長條件達成的。想要靠月球自身的條件來讓植物存活現在基本是不可能的,即便最後我們能夠攻克以上所有的難題那麼想要月球形成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獨立的生態環境還需要很多年,其中還要考慮是否會對地球造成影響等因素。但這次我們能夠把植物送上月球培育發芽則說明我們以後是可以把月球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外星家園。我們應當循循漸進,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強大,以上的問題會逐步被我們攻克。

月球

月球

結語:我們此次在月球上成功培育植物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但隨著人類的科技水平越來越發達,我們會慢慢的對月球越來越了解,以後肯定會有更多的植物被送往月球進行培育,我國走出的這一小步,必將成為人類的一大步。同時也祝願我國在太空領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

相關焦點

  • 人類月球日:人類的月球旅行還有多遠
    但月在青天,「可望不可即」,1969年7月20日,美國借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實現第一次載人登月,這一日期也被確定為「人類月球日」。但1972年載人登月即告結束,直到50年後的今天,月球旅行一度停滯,美好的未來僅存在於幻想之中。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給全球旅遊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太空旅行項目也仍在開發之中。
  • 人類重返月球還有多遠—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吳季:
  • 中國的棉花種子在月球發芽了~
    ,隨著嫦娥四號一起登上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中,棉花種子成功發芽。▲生物科普實驗載荷裡棉花種子發芽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1月3日成功著陸,開啟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探測之旅。而從登陸的第一天起,其攜帶的生物科普試驗荷便加電開機。
  • 人類離在月球建立大型基地的目標還有多遠?目前仍需解決幾項難題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可見星球,距離地球大約38萬公裡,其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幾千年來關於月球的傳說一直是人類追尋的夢想,特別是在未來數十年後地球能源和資源面臨短缺的情況下,月球上各種礦產資源將可能成為人類新的能源開採渠道之一。
  • 月球離地球有多遠 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導語:雖然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但畢竟是在太空中,其距離還是非常遠的。那麼,具體月球離地球有多遠呢?首先,如果是按照光年單位來算的話,就是千萬分之四光年。這個概念可能有些人很難理解,那麼,我們來換算成千米,看看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多少千米吧。
  • 中國首次在月球實現種子發芽:成功長出棉葉,下次可能送小動物
    距離 2019 年結束還有41天,這一年科技圈發生很多大事:人類首次有太空飛行器登錄月球背面、首次拍到黑洞照片、5G開始商用、氫能源動力汽車......2019 年新年伊始沒幾天,科技圈就迎來當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嫦娥四號登陸月球。2019 年1月3日,中國正式宣布嫦娥四號飛船在月球遠側登陸成功。這是世界第一艘訪問月球遠側(背面)的太空飛行器。
  • 2015年,人類將在月球培育植物
    原標題:2015年,人類將在月球培育植物   植物能否在月球上生長仍是未知之數   美國宇航局(NASA)計劃2015年將羅勒、蘿蔔和水芹的種子送到月球表面,首次嘗試在月球上培育植物。NASA計劃通過一艘名為「月球快遞登陸艇」的商業太空船,把一個名為「月球植物生長箱」的特製容器送往月球,種子被置於該容器中,裡面所攜氧氣可供應10天,足以讓種子發芽和生長。種子將在富含營養素的濾紙片上生長,吸收自然陽光發芽。
  • 月球距離地球有多遠 地球到月球要飛多久
    小時候覺得我們離月亮一定很近,而地球也不大。長大之後才知道世界的寬廣和宇宙的無限。也知道月亮離地球很遠,可是月球離地球到底有多遠呢?  月球的信息科普  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
  • 果然發芽了!在月球表面種土豆棉花,第一個做到的是中國人
    隨著陣陣響徹天際的轟鳴聲炸裂凌晨的寧靜,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於2018年12月8日凌晨2:23,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月球背面探測徵程正式開始,國人威武。2019年1月3日上午10:26,經過26天的飛行,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順利著陸在月球背面,成為人類首顆成功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掌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響圖,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計劃的第二階段,也是繼5年前的嫦娥3號人物成功完成之後,我國深空探測史上的新篇章
  • 中國人在月球上種的棉花發芽了
    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式開啟了我國航天領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此前,「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都成功完成了探月任務。請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究員、「玉兔二號」移動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劉殿富在「造就Talk」講述「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故事。
  • 嫦娥四號即將去月球背面,中國離登上月球還有多遠?
    博科園-科學科普|求贊 求關注「嫦娥四號」即將發射升空,奔赴月球南極-艾託肯盆地,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有什麼看點?月球背面有什麼奧秘?中國載人登月什麼時候能實現?嫦娥三號著陸器嫦娥四號組合體在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完成軟著陸後,進行太陽翼展開並充電等月面初始化工作。月球車與著陸器配合完成巡視器解鎖分離、轉移釋放、駛離等動作,巡視器到達月面。與嫦娥四號巡視器展開互拍,展示國旗。
  • 人類有可能將月球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上的一些國家包括我國在內,對月球實施了一輪一輪的探測,發射了眾多環繞和登陸探測器,美國先後6次共派送了12名太空人登上了月球,使地球上的人們能夠間接地感受到月球表面上的地形地貌和環境特徵。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那麼有沒有可能我們將它改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呢?
  • 嫦娥四號帶種子到月球背面,棉花種子的發芽,引發科學界熱議
    月球則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而月球的自傳與公轉的周期相等,所以人類抬頭賞月,不管何時,所看到的都是月球的正面,月球背面則是永遠背對著地球,而人類第一次看到月球的背面是由前蘇聯的月球3號太空船在1959年所拍攝到的影像。月球背面顯然受到過撞擊,分布有密集的隕石坑。
  • 揭秘 | 六種生物登上月球 為什麼棉花首先發芽?
    1月15日,「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項目團隊發布消息,隨「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中,棉花種子成功發芽。
  • 根據多次對月球的探測,人類有可能將月球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根據人們多次對月球的探測,人們已經很清楚地掌握了月球本身的基本特徵以及表面的環境特點,對比上述生命宜居的條件,我們可以比較明顯地看出月球對於生命體生存的「支撐」程度是怎麼樣的。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那麼有沒有可能我們將它改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呢?一個星球要實現宜居的目的,至少要具備如下幾個特點:有適宜的溫度區間。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官宣
    許洪亮以探月為例進一步說,未來中國要實行嫦娥七號對月球的南極進行探測,俄羅斯也有一個叫做「月球-資源-1」,即LUNA-26的探測,在中俄兩國政府間合作機制下,正準備在這方面開展相關合作。「我們歡迎其他國家與我們共同開展類似像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合作,還有月球以遠的深空探測上,通過開展更多的合作,為增進人類福祉共同作出貢獻。」許洪亮說。
  • 中國人離登月有多遠(圖)
    三步走戰略的實施,中國人實現載人登月的夢想也將逐步實現  1969年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月,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從舷梯的最低一級邁出穿著靴子的左腳,在月球上踩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事隔30多年後,新一輪探月熱潮再起,與上次探月熱時美蘇爭霸不同,和平探測利用與開發月球成為新一輪探月大潮的最強音。  中國「嫦娥一號」衛星帶著億萬華夏兒女的祝願與夢想,度過了近乎完美的迢迢徵旅,終於在距地球38萬公裡的浩瀚太空為世界傳回了「中國版」的月宮「芳容」。歡海歌潮中,人們不禁激動地叩問:五星紅旗何時能飄揚在廣寒宮前?中國人離登月還有多遠?
  • 深觀察|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人類移居月球還有多遠?
    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中部馮·卡門環形山成功著陸。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8日凌晨2點23分升空後,經過110個小時的飛行,12月12日在距離月球僅100千米的位置實現了「太空剎車」,即近月制動,讓太空飛行器減速,使其被月球引力捕獲。
  • 人類月球日,北京天文館約您「一起去月球」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宇宙那麼大,我們什麼時候也能「出門」看看呢?迄今為止,人類還只登上過月球這一個地外天體。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登上月球,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足跡。7月20日也由此成為人類月球日。
  • 月球距離成為「地球」還有多遠?科學家:僅差一步,需要一場屠殺
    所以,為了人類的長遠考慮,我們必須要離開地球。不過,既然火星距離我們很遠,我們想要改造火星很難,為何我們不改造月球,讓月球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呢?其實,早在火星之前,科學家們就將月球當做了人類的太空殖民地之一,並且也有很多人相信,未來人類真的可以到月球上去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