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離登月有多遠(圖)

2020-12-04 搜狐網
  空間探測能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體現  2000年11月,《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明確把「開展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的預先研究」作為我國航天活動的發展目標  隨著「嫦娥」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實施,中國人實現載人登月的夢想也將逐步實現

  1969年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月,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從舷梯的最低一級邁出穿著靴子的左腳,在月球上踩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從那一刻起,登月成為全世界最矚目的話題。

事隔30多年後,新一輪探月熱潮再起,與上次探月熱時美蘇爭霸不同,和平探測利用與開發月球成為新一輪探月大潮的最強音。

  中國「嫦娥一號」衛星帶著億萬華夏兒女的祝願與夢想,度過了近乎完美的迢迢徵旅,終於在距地球38萬公裡的浩瀚太空為世界傳回了「中國版」的月宮「芳容」。歡海歌潮中,人們不禁激動地叩問:五星紅旗何時能飄揚在廣寒宮前?中國人離登月還有多遠?

  帶著這些好奇、懷著一樣悸動的心,記者近日走訪了探月工程的專家們。  

中國人一定要到月球去

  從「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到傳誦千古的《春江花月夜》,從春秋的「四分曆」到近代中國首部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千百年來我國人民對探索月球的奧秘有著矢志不渝的追求,21世紀探月已成為我國科學家的重大責任。國防科工委張慶偉主任日前指出,「嫦娥」探月工程意義重大,它是繼發射地球衛星、突破載人航天技術之後,我國空間科學和技術發展史上的第三個裡程碑,是我國實現深空探測「零的突破」的標誌性工程。實施這一重大工程,是推動我國航天事業持續創新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維護我國應有的月球權益,擴大我國在全球的影響,增強空間競爭力的必然選擇。開展月球探測必將極大地增強全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我國高新技術水平和綜合國力。同時「嫦娥」工程還將為人類深入認識月球以及地球和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作出貢獻。

  我國一向主張月球屬於全人類,月球的資源應由全人類共同分享。因此,我國月球探測活動開展得越好,在有關月球探測與利用的國際協調中,就將擁有更大的發言權,有利於維護我國和「非月球國家」的權益。  

登月是一場複雜的「三級跳」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是目前人類探測與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天體。

  我國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用形象的語言將人類探月活動概括為「探、登、駐(住)」三個階段,並形象地稱之為人類探月的「三級跳」。

  第一跳是去「敲門」,也就是「探」,指無人探月階段,是人類派出無人月球探測器訪問月球、認識月球。它好比是探路,試著敲敲廣寒宮的大門。

  第二跳是去「串門」,也稱登月階段。登月是指航天員登上月球,相當於地球人到月球上去「串串門」,並很快返回地球。

  第三跳是去月球上「小住」一段,也稱駐月階段。「駐(住)月」,包括兩層含義:第一層的「駐」是指航天員帶著設備降落到月球上,短期停留並把設備安置好,然後航天員很快返回地球,而科學設備就「駐」留在月球上,進行長期探測和研究。目前美國、歐洲實施的月球計劃正在向「駐」月這個目標邁進;第二層的「住」是指在月球上建設短期有人的月球前哨站或永久性的月球基地,人類可以住在月球上生活和工作,全面開發、利用月球資源。  

「繞落回」是奔向登月的基石

  中國已經成功地把航天員送上了太空,為什麼不能一步跨越,實現載人登月呢?

  欒恩傑總指揮告訴記者載人登月是大事,人如何適應深空環境對我們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嫦娥」工程讓我們邁出了走向深空探測的第一步。欒總說:「我把它概括成繞、落、回三個字,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奔月路線圖。我們計劃用15年時間,走完紮實的三步。但要實現載人登月還需經過長期艱苦細緻的試驗和準備」。

  「首先是衛星繞月探測,就是到月球去,了解月球的環境和概貌,攻克包括深空測控、軌道設計、衛星三體定向、數據接收、處理等技術,這是第一步。第二步,進行月球軟著陸,探測器要下到月面,不但要下去,還要跑一跑、動一動,並在月球上過夜。月球晝夜溫差300多度,要在上面過夜對設備是極大的考驗。第三步,要從月面採樣返回。如果說,"嫦娥"一期工程的訪客只能在離月球表面200公裡處殷情遙望月球的話,那麼,"嫦娥"二期工程的信使則將著陸擁抱月球,而"嫦娥"三期工程的使者更是在探望月球之後,為我們從38萬公裡以外帶回月球贈送的禮物」。

  「走完這紮實的三步,我們對月球的探測,技術手段就基本具備了。我們既可以去,又可以落,還可以返回。在這麼一種技術條件下,考慮好人的生命保障問題,就可以載人。中國人是一定要登上月球的,但是一定要具備技術條件和技術水平才能去,否則就是"單程票"(只能去不能回)」。欒總深邃的目光透過初冬的薄霧,仿佛已穿行在浩瀚星河之中。

  據悉,「嫦娥」二期工程總體方案的研究、分析、論證工作目前基本完成,預計至2015年前後實現首飛。「嫦娥」三期工程科學目標的研究已經鋪開,具體的科學探測任務也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優選,預計將在2020年前後完成。隨著我國大推力運載火箭技術、高性能載人登月飛船,太空對接、著陸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突破,發展規劃載人登月探測活動,進而開展「駐(住)」的後續探測階段,將不是一個夢想。

  (責任編輯柴永忠 圖片合成石巍)

相關焦點

  • 月亮離我有多遠? 如此詩意的中考作文題難不難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中考語文結束後,中考作文題《月亮離我有多遠?》就成為熱議的焦點。記者隨機問了幾位學生對作文題的感覺。一位男生說,一開始看到,我還以為發錯考卷,考的是科學題呢,不過還算好些,準備的一些材料也用得上。而一位女生則顯得異常苦惱:「作文題好難!腦細胞想沒了都不知道怎麼寫,害得試卷後來都沒寫完。」
  •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絕版現場圖!人類離太空到底有多遠?
    生命有多長,未來有多遠?今天,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嘗試探測宇宙深空,這是一場漫長而艱巨的時代使命。我們離太空究竟有多遠?實際上,我們正身居於此,人類的想像遠比科技發達,科技畢竟也是人類意識的結晶。當我們仰望星空,星空同樣也在俯視著我們。我們嘗試與她對話,也許正是在叩問我們人類自己。人類還要走多遠,還能走多遠?我們可以停滯嗎?還是我們一直處在相對時空?答案是否定的。
  •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號作者: 永無極限 08-28 10:33 【#地球距離火星有多遠#】光每秒鐘的傳播距離大約是30萬公裡,如果從一束光想從地球射到月球,需要花費1.25秒,而射到火星需要3分02秒。宇宙到底有多浩瀚,這個視頻看起來更直觀更震撼...
  • 2015年浙江溫州中考滿分作文賞析:月亮離我有多遠
    請以「月亮離我有多遠?」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少於600字(寫成詩歌不少於16行);③不得套寫、抄襲(包括本卷中的材料);④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解讀】  2015年溫州中考作文《月亮離我有多遠?》是全命題作文。
  • 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嫦娥5號之後,還有嫦娥6號等後續著陸月球探測採樣等任務,但人們的目光已經移向無人探月階段圓滿結束之後的我國載人登月任務,我國至今掌握了多少技術,還差什麼條件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複雜的嫦娥5號任務 今後,我們將有機會近距離觀看嫦娥5號採回的月壤。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但考慮到未來的載人登月需求,我們確定了目前的方案,目的在於進行更多的技術驗證。」隨著嫦娥五號任務的圓滿成功,隨著載人登月論證工作的推進和相關技術的積累,中國離實現載人登月的目標越來越近。登月模式有多種,選擇適合國情的模式非常重要。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嫦娥五號採樣順利完成後,距離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2月17日)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就載人登月計劃進行了回應。
  • 中國人離信息高速路有多遠?它是中國第一家IT公司,卻被用戶罵垮
    可能現在的90後、00後們早就已經習慣了有網絡的日子。然而對於一些年齡更大的人來說,很長一段時間網際網路都是一個很新奇的玩意兒。時間倒回到20年前,那個時候的人們應該很難想像,在未來網絡將會如此的發達,人們的生活也因為網際網路而變得如此的方便,另外還會有這麼多人因為網絡而致富。
  • 太陽,它到底離地球有多遠?答案你不會想到
    我們不知道它有多大,我們也不知道它有多遠。繞行太陽的我們距它大約1億5千萬千米,事實上,由於我們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形,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在最近的地方,地球離太陽1億4千7百萬千米;而最遠的距離則會達到1億5千2百萬千米。太陽系中的距離太大,以至於天文學家使用這個距離作為測量標準,從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就此被稱為天文單位。
  • 人類重返月球還有多遠—新聞—科學網
  • 月亮離我們有多遠?
    那麼,地球離月亮到底有多遠?雷射測月又是怎麼回事?  地月雷射測距  歷史上第一次測量月地距離的是希臘天文學家西帕恰斯,他利用月食測量了月地距離,根據掠過月面的地影曲線彎曲情況,能顯示出地球與月亮的相對大小,再運用簡單的幾何學原理,便可以推算出月亮到地球的距離。  西帕恰斯得出,月亮到地球的距離幾乎是地球直徑的30倍。
  • 中國科幻離輝煌有多遠?
    聊點科技【中國科幻離輝煌有多遠?】繼《三體》《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還能不能更加「解渴」?這是科幻領域在「十四五」期間要作答的一張考卷。在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吳巖看來,目前在科幻作品內容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沒有大的差異,同樣關注人工智慧、量子技術等新變化,但我們需要一些有特色的、不同的作品,這才是科幻創新的本質。 該如何破題?
  •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來源 | 較高端人類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原標題:《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 地震離我們有多遠?
    地球破面圖地球的內部結構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為其中有9次發生在亞洲,傷亡人數最多的發生在中國,在發生在中國的三次地震當中,共有130萬人因此喪生。另外兩次的大規模地震,發生在1100年前的伊朗,根據口頭和書面記載,大約35萬人在這兩次地震中喪生。
  • 探測器飛出太陽系人類到底能飛多遠(圖)
    一個讓人們既好奇又興奮的問題是:人類到底能飛多遠?    名副其實的「先驅者」    目前,人類發射的「星際遊子」中飛得較遠的有四位:「先驅者」10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它們都是人類派往銀河系的大使。其中「先驅者」10號太空探測器是名副其實的先驅者,它不僅是4位「星際遊子」中發射最早的一位,而且是人類發射的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
  • 美國登月摽上中國,但中國不是蘇聯
    由於技術上的準備不足,一般認為美國在2028年之前無法實現新的載人登月。但彭斯卻提出5年之內的重返月球計劃,這種限時實現載人航天項目的事情只在冷戰時期有過,它意味著很高的安全風險,因而無疑是個瘋狂的計劃。
  • 嫦娥五號歸來後,載人登月離我們還有多遠?
    那麼,五姑娘探月回來後,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馬上可以開始載人登月的動作了呢?其實情況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樂觀。六十年代,美國土星五號發射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時候,正處於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階段,傾全國之力發展航天,光土星五號的研發費用就達到了將近500億美刀,而當年美國的GDP也不過8000億美刀。
  • 中國離北極有多遠
    中國離北極有多遠  一旦同意北極理事會成員國的主權要求,北冰洋的國際海底將縮小為現在的九分之一左右,即從288 萬平方公裡縮小到34萬平方公裡  《望東方周刊》記者錢亞平 | 上海報導  「時五月二十四日,夜半十一時
  • 【寧強】京雄世貿港離地鐵有多遠??
    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高明《喜晴》:「刺桐花開山雨晴,綠樹上有黃鸝鳴。杖藜出門看山色,恰見小池新水生」高翥《春日北山二首》其一的「拆桐花裡畫眉啼」,《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小集》卷七十三作「拆桐」,今人著作中提到則多作「刺桐」。清李調元《南越筆記》至謂:「高翥詩云:『春色滿山歸不得。
  • 人類離在月球建立大型基地的目標還有多遠?目前仍需解決幾項難題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阿波羅11號搭載著三名太空人首次實現人類登月的偉大創舉後,經過了數十年的探索研究,人類對月球的了解和認知不斷的深入,近年來又多次發射探月衛星,這些都為今後人類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或開採礦物資源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