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何時能完成月球基地的建設?理想的月球基地可能是什麼樣的?

2020-12-04 科幻之家CN

人類何時能完成月球基地的建設?就以目前的科學報導暫無非常具體的時間規劃。

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建立月球基地會面臨哪些困難?

1、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因此建立月球基地會採用全封閉的結構,空氣和水則需要從地球上運輸,或者使用設備通過化學的方法進行生產。

2、月球上的食物供給問題,如果是小型基地則需要從地球上運輸,造價會很高昂,如果建設生態艙在月球上種植植物或許是個解決辦法,此前人類在國際空間站進行的植物種子培育和一些動物試驗,可以提供重要的實踐經驗。

3、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所以需要設置日光輻射防護裝置,同時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保障能源供給。

4、建立月球基地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

建立月球基地有哪些價值?

1、可以成為人類探索太空的跳板。

2、可以給太空飛行器補充能源和物資。

3、可以開發月球上的礦產資源。

4、可以進行一系列的科學實驗以及太空人探索訓練等。

5、可以開發太空旅遊等商業項目。

6、可以進行部分移民。

7、可以建設地球太空防禦系統。

相關焦點

  • 人類離月球基地建設或更快了
    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也看到印度,以色列等國先後發射探測器登陸,但是最終都失敗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登陸月球的困難還是不少。那人類有希望建設月球基地嗎?很明顯,要建立月球基地如今可以說比登月困難很多,在現有的基礎之上,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一樣東西可以適用於月球基地的建設,更加別說建立基地了。
  • 今日嫦娥挖土,明朝月球基地!看看月球基地該怎麼造?
    月壤在未來的月球基地建設中,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作用很大。阿波羅17是最後一艘在月球登陸的太空船。1972年12月10日,當阿波羅17接近月球時,登陸艙駕駛員哈裡森·施密特看到月球表面出現一處閃光,之後不久他又看到一次閃光。施密特認為,這是連續兩次流星撞擊事件。這可能是人類第一次肉眼觀察到流星對月球的撞擊。
  • 今日嫦娥挖土,明朝月球基地!看看月球基地該怎麼造
    月壤在未來的月球基地建設中,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作用很大。阿波羅17是最後一艘在月球登陸的太空船。1972年12月10日,當阿波羅17接近月球時,登陸艙駕駛員哈裡森·施密特看到月球表面出現一處閃光,之後不久他又看到一次閃光。施密特認為,這是連續兩次流星撞擊事件。這可能是人類第一次肉眼觀察到流星對月球的撞擊。
  • 月球基地建設計劃啟動,基地會怎樣建造?這5點考驗中國
    ,那麼月面上豐富的氦3資源,足以成為人類建設大型基地甚至月球城市的能源來源,當然,這一點僅是科學界的遠期設想。基地所需礦產資源的獲取在月球基地建設的初級階段,月球自身礦產資源暫時沒法利用。但隨著技術發展及基地的一步擴大,利用月球礦產進行建設是必然之選。從目前的探測來看,月球礦藏極為豐富,地球上常見的17種元素,月球上比比皆是,而且就在月球地表淺層,開採極為方便和容易。只要人類的開採和冶煉設備能送上去,月球的礦產資源就能得到充分利用。
  • 人類建造月球基地究竟有多難?
    這部電視劇對當時年輕時代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留下了深刻印象,2017年8月,馬斯克披露了他們在月球建造人類基地的計劃,並將其命名為「月球基地阿爾法」,這個名字源自電視劇《太空:1999》中的太空月球基地。馬斯克在推特上稱,這部電視劇並未帶給觀眾轟動效應,但是他個人非常喜歡。據悉,並非只有SpaceX公司制訂了人類登月計劃。
  • 月球基地為什麼要建在地下?
    月球移民可以說是人類未來的合理選擇。月球與我們同在一個星系,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只有23.8萬英裡(38.3萬公裡),因此供給物資的難度相對較低。月球的另外一大吸引力在於,那裡的氦-3含量相對充裕,而這恰恰是核聚變反應堆的理想燃料。許多航天項目都從理論上規劃了一條路徑,希望為人類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月球定居點。中國曾經表示有意在月球背面建立一個基地。
  • 月球十分荒涼,沒有生命存在,科學家為何想要建設月球基地?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觸到了月球,也因此開啟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新篇章」。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十一號載人計劃啟動。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並且在月球表面踩下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月球腳印。阿波羅計劃前後進行了11年,一共有12名人類登陸了月球。
  • 未來,月球是否會成為人類最理想的天文觀測基地?
    人們並不滿足於此,仍在尋找更為理想的天文觀測基地,目光直指月球。衛星天文觀測及其缺陷有著悠久歷史的天文學,就其觀測方式來講,經歷了從肉眼觀天到望遠鏡觀測(始於1609年),從可見光觀測到多波段觀測(始於1930年代初期),以及從地面觀測到空、司觀測(始於1960年)三大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
  •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月球基地的作用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實施方案完成後,將在月球建立科學考察站,並進一步為中國人踏上火星奠定堅實的科技與技術基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表示,未來載人航天的發展趨勢是載人月球探測,並在月球上建立自己國家的基地。
  •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月球背面建設太空基地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利用月球引力場在其背後建立太空基地,距離地球約27.7萬英裡。這裡將作為載人航天的基地,而且也是載人火星探險的起點,目前位於地球近地軌道上的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只有230英裡。
  • 為啥大國爭先研究月球土壤?除了能源還有月球基地建設
    月球上氦-3的含量大約在500萬噸,而100噸氦-3就可以支撐地球一年所有電力消耗。人們是要把這些能源運回地球嗎?不,未來人類是要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一方面在月球上搞科研,另一方面將月球作為太空中轉站和補給站,前往火星或者更遙遠的星球,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能源供應,因此開採月球能源是基地建設的先決條件。2.
  • 美國宇航局2024年建月球基地 能長駐180天(圖)
    基地太空人能長駐180天  美國宇航局將使用兩種車輛登陸月球,一種為「獵戶座」號月球探險車,另一種為全功能月球車。全功能月球車幾乎可以在月球任何一種地形著陸。首先,美國2008年將發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為後續的月球基地建設等鋪路。2009年試驗登月太空船,2014年進行「獵戶座」號月球探險車的有人駕駛飛行試驗。
  • NASA最新發現:月球上發現水的存在,或將有利於月球基地建設
    據英國《獨立報》當地時間10月30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月球上確實發現了水,或將有利於未來人類對太空的進一步探索,以及後續月球基地建設。這一發現挑戰了我們對月球表面的理解,並提出了與深空探測相關的資源的有趣問題。 這可以用於前往月球的人類,並在那裡建立一個永久的月球基地,正如美國宇航局所希望的那樣。它還可以幫助創造燃料,以便在太陽系的其他地方旅行。 美國宇航局希望在2024年前往月球,帶著50多年來的第一個人,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女性。
  • 高一地理教案:《月球基地應該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那麼月球基地應該是什麼樣子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向月球發射一艘宇宙飛船,代價已經十分高昂,建造月球基地將花費更大的成本。因此,到目前為止,月球基地還處在一般性探討階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發展,我們人類有能力來實現這個夢想,「嫦娥奔月」的成功是我們實現這個夢想的有力動力。
  • 人類登陸月球後是怎麼返航的,難道月球上有火箭發射基地?
    但時至今日,仍舊有人好奇,想要將太空人送入到月球必須需要用火箭助推,但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基地,那太空人究竟是怎麼返回地球呢?地球的逃逸速度牛頓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他在世時,曾經提出過一個思想實驗,他認為如果有一個理想的大炮,將該大炮架設在高山上,然後發射炮彈,按理說炮彈會呈拋物線一樣,先是向前飛一段距離,然後會重新落到地面上。
  • 建設我的月球基地系列活動之製作月球車將開始
    摘要:3月31日消息,為紀念中國航天60周年,弘揚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識,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動手實踐能力,2016年,中國科技館隆重推出「建設我的月球基地」全年度系列活動。 新浪科技訊 3月31日消息,為紀念中國航天60周年,弘揚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識,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動手實踐能力,2016年,中國科技館隆重推出「建設我的月球基地」全年度系列活動
  • 月球並不安全!地球磁場無法罩住月球,在那建設基地或成幻想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他們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完成了這項壯舉,但在登月項目持續了十幾年之後就戛然而止,到現在還沒有第二個國家的太空人登上月球,美國也還未能實現再次登月。但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之後,對世界宣稱美國將會重返月球,至少目前看來還沒有跡象表明美國要準備載人登月了。外界有觀點認為,如果美國再次實現載人登月,那麼這次登月的目的不再僅僅是證明美國還能登陸月球和在月球上收集一些土壤巖石樣本,而是要探究在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可能性。
  • 用3D技術改造月球?NASA與建築公司合作,共同搭建月球基地
    ,或許未來人類會採用新的建造技術。其次,月球沒有大氣層的保護,表面直接暴露在宇宙環境中,這導致月球表面遭受太空輻射和宇宙低溫的影響,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建築的建造工作是一個難題。月球上的挑戰還有很多,比如能源供應、食物供應等等,只能逐個逐個地去探索解決的可能性。 NASA與商業公司展開了什麼樣的合作?
  • 用3D技術改造月球?NASA與建築公司合作,共同搭建月球基地
    為了探索建造月球基地的可能性,NASA之前就舉辦過一些設計比賽,目的是徵集民間一些優秀的想法。跟據外媒報導,近期NASA與美國一家建築技術公司展開合作,打算探討3D列印技術在月球基地建造中應用的可能性。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這次,人類將不再滿足於蜻蜓點水的逗留,志在發展真正的月球據點。在選址問題上,各國紛紛瞄準人類從未涉足的月球南極:這裡有豐富的水資源,可以產生氫氣和氧氣;這裡長期黑暗,減少宇宙和太陽輻射的傷害;這裡遭遇微小隕石和極端溫度的風險也更小。至於月球基地的具體怎麼建設,一個熱門思路是開採月球本地資源,在機器人的幫助下進行3D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