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月球風險很大!研究發現,地球磁場可能「罩不住」月球

2020-08-13 奇點使者

據報導,日前,來自於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的科研人員,聯合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地球的磁場在某些時候,並不能完全將地球給罩住。

這意味著,月球在這個時候,會遭遇更多的輻射風險,也為人類重返月球增加了新的難度。這項研究成果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雜誌上。



地球磁場可能「罩不住」月球

雖然如今人類在太空領域的探測研究,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了很多年,不過,一直到今天,除了月球之外,人類仍然沒有踏上過其它星球,就連火星,雖然多年來一直都是人類的重點研究對象,而且從上世紀開始也被稱作是「第二地球」,但是人類想要登陸火星,仍然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

提到登月,我們都知道,在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一共成功進行過6次載人登月,為人類從月球上取回了非常寶貴的樣本數據。不過,自從美國阿波羅計劃終止之後,至今為止,美國仍然是地球上唯一登陸過月球的國家。



進入到21世紀,伴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俄羅斯等很多國家都想要進行載人登月,美國也準備重返月球,不過,重返月球卻並不容易,因為人類的登月任務,已經由「登上去就行」變成了「長期月球實地考察+建造月球基地」。

所以,想要重返月球,就需要先將人類在月球上可能會遇到的風險搞清楚。在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當滿月出現的時候,月球就會暴露在太陽的高能粒子輻射之中,並且會暫時脫離地球的磁場保護。

如果這個時候有科研人員在月球上,那麼,他們將會承受來自於太空中的高能粒子輻射風險,會威脅到身體健康和個人安危。



滿月期登月的危險有哪些?

每個月,月球都會迎來滿月,所以,並不是我們選擇非滿月時期登陸月球就可以的,畢竟日後月球會成為人類的第一個太空基地,科研人員可能會長期在月球上生活工作,就好像生活在空間站中的科研人員一樣。

科學家表示,如果在月球上遇到滿月期,首先就對探月的各種設備器材都會造成損壞,這個時候的儀器傳回的數據也都不再精準,就連圍繞著月球運行的探測衛星,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會就此報廢。

而對於月球上的人類來說,如果穿著的防護服不足以抵擋高能粒子輻射的侵蝕,那麼,這些輻射就會危害到人類的細胞,不僅會癌變,甚至還會危及生命。



高能粒子輻射只有害無利?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非常可怕,也知道了重返月球的難度係數是非常大的,那麼,滿月時因為月球擺脫地球磁場而發生的高能粒子輻射,真的就百害而無一利嗎?

科學家表示,雖然當地球的磁場「罩不住」月球的時候,抵達月球的太陽輻射倍增,但是,這些輻射在與月球表面的土壤相遇發生化學反應後,竟然也會在月球表面形成液態水,這些對於人類來說,都可以成為日後在月球上可以利用的資源。



當然,前提條件是,我們可以準確搞清楚高能輻射形成水的原理,以及它沉積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找到避免滿月期因為太陽輻射而損壞設備、危害人體的辦法,這樣,就可以將弊端轉換為「利器」,讓它為我們所用。

此外,科學家也表示,既然目前已經得知月球在滿月期的時候會輻射激增,那麼,只需要通過觀測月球不同運行時期的輻射情況,進行詳細的梳理,那麼,就可以像地球上的天氣預報一樣,日後當人類抵達月球,也可以在月球上進行「月球天氣預報」。



這樣,就可以做到及時預警,當高能輻射來襲,月球表面的科研人員就可以提前做好預防,將損失減到最小化,並立刻藏身於隔絕輻射的掩體之中。

下一步,科研團隊將繼續採集月球的空間環境數據,希望可以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研究,將月球的天氣活動規律掌握得更加準確,可以讓太空人、科研人員等登月變得更加安全,也為人類日後建造月球基地提供相關的幫助。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8月7日文章《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相關焦點

  • 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然而除了地球外,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一個。相較於火星,月球似乎更加觸手可及。近日,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聯合國內外科研人員發現了月球暴露於太陽輻射的新模式——月球在滿月期間可能會脫離地球磁場的保護,暴露於高能太陽粒子的輻射風險之中。相關論文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上。
  • 在月球上建基地風險極大!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如果說印度要實現載人登月,那國際聲音一定對此表示質疑,但如果說是美國想要重返月球,那麼其他國家估計都會選擇相信,那麼美國重返月球的目的是什麼呢?根據專業人士的分析,美國想要重返月球的目的除了打造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霸權之外,他們也不再滿足於將太空人送上太空採集樣本,而是要為了之後建造月球基地做準備。
  • 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來源:科技日報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探測火星的徵程正式啟動,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其中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便是移民火星。然而除了地球外,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一個。 相較於火星,月球似乎更加觸手可及。
  • 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然而除了地球外,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一個。  相較於火星,月球似乎更加觸手可及。  近日,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聯合國內外科研人員發現了月球暴露於太陽輻射的新模式——月球在滿月期間可能會脫離地球磁場的保護,暴露於高能太陽粒子的輻射風險之中。相關論文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上。  「地球磁尾的搖擺是太陽風和地球磁層相互作用產生的現象。
  • 重返月球進入倒計時,NASA發現難度加大,登月要考慮太陽輻射
    在計劃中,NASA計劃2024年重返月球,此後2028年前後建造月球空間站,之後建造月球上的人類基地,並且日後將月球作為人類登陸火星的「跳板」,幫助人類從月球開始,展開自己的太空之旅。可能一些朋友會說,美國早在1969年,就已經成功登月了,為何如今重返月球卻變得困難,需要多國聯合呢?
  • 人類為什麼要重返月球?月球是資源儲備庫
    是什麼阻擋著我們重返月球的腳步?令人意外的是,登月最大的阻礙之一,來自於月球上的那些微小的塵埃——月塵。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團隊稱,其研發的、原本用於衛星部件的塗層,也可以應用於太空衣上,希望能讓太空人同電子設備一樣共同抵禦月塵的「攻擊」。
  • 月球並不安全!地球磁場無法罩住月球,在那建設基地或成幻想
    但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之後,對世界宣稱美國將會重返月球,至少目前看來還沒有跡象表明美國要準備載人登月了。外界有觀點認為,如果美國再次實現載人登月,那麼這次登月的目的不再僅僅是證明美國還能登陸月球和在月球上收集一些土壤巖石樣本,而是要探究在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可能性。
  • 月球曾經有磁場?科學家研究發現,10億年前月球磁場突然消失了
    月球曾經有磁場?科學家研究發現,10億年前月球磁場突然消失了一項研究表明,曾經的月球和如今的地球一樣,曾經有過很強的磁場,在大約1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突然消失了。科學家從月球巖石上找到了磁場產生的原因,流行或小行星通過撞擊月球形成新的巖石時產生磁場,月球的磁場從一個非常強大的實體,下降到只有0.1微特斯拉。當時月球上的磁場大約是目前地球上磁場的500倍,月球變成如今荒涼、孤冷的樣子可能和失去磁場有著必然聯繫。
  • 月球早期的磁場幫助保護了地球大氣層?
    月球很可能使我們的地球大氣層免受了40億年前,來自更活躍的太陽的傷害,從而導致它的磁場早已消失。地球的磁場,月球可能也有磁場雖然今天月球沒有明顯的磁場,但最近阿波羅任務帶回的巖石樣本的證據表明,在42億至34億年前,當時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是現在的兩倍多,它的磁場至少是現在的兩倍。
  • 研究表明,月球上的輻射水平是地球上的200倍
    月球經常受到宇宙輻射的轟擊,而且不像地球有磁場保護它的安全,月球表面沒有保護措施來防止這些潛在的危險粒子。現在,一項研究首次測量了月球上的輻射水平,發現其輻射水平是地球上的200倍。然而,專家表示,對於月球的長期探索來說,這些水平仍然是安全的。
  • 如果人類旅居月球,這個細節得先弄清楚
    月球:地球大哥,為什麼我在你的身後躲著,也會覺得「太陽風」凜冽如刀割呢?地球:月亮小弟,我的磁場似乎有些搖擺,中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即使你在我身後,我的磁場有時候也「罩不住」你……6月30日,美國NASA網站以「發現月球暴露於太陽輻射的新模式」為題報導了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相關論文此前刊登在國際期刊《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上。
  • 地球上的生命:我們可能要感謝月球現已不復存在的磁場
    若沒有強大的磁場,行星就無法維持可呼吸的大氣層——這對我們已知的生命而言無疑是個壞消息。最近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雜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大約 40 億年前生命正孕育之時,月球上的磁場曾經可能保護過我們地球的大氣層。只不過,如今,月球磁場已經消失。現在,地球自己有強大的全球磁場,可以保護大氣層和低軌道衛星免於嚴酷的太陽輻射的危害。
  • 地球上的生命:我們可能要感謝月球現已不復存在的磁場
    最近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雜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大約40億年前生命正孕育之時,月球上的磁場曾經可能保護過我們地球的大氣層。只不過,如今,月球磁場已經消失。  探測古代磁場  新的研究調查了地球和月球的早期磁場之間可能的相互作用。但是,探測這些古老的磁場並不容易。科學家想到,可以向古老巖石尋求幫助。
  • 每日科普|安全探月,地球磁場這把「保護傘」也不靠譜?
    然而除了地球外,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一個。相較於火星,月球似乎更加觸手可及。近日,山東大學空間科學團隊聯合國內外科研人員發現了月球暴露於太陽輻射的新模式——月球在滿月期間可能會脫離地球磁場的保護,暴露於高能太陽粒子的輻射風險之中。
  • 月球磁場曾「挺身而出」,為了保護地球?
    我們唯一的長期衛星——月球的情況似乎更為複雜。近日,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上的新研究表明,現在已經消失的月球磁場可能曾經保護了地球的大氣,從而可能對40億年前生命的誕生產生了影響。在大約4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甚至比如今的地球磁場更強大,然而,到了32億年前,月球磁場強度突然下降到了弱場狀態。最終,它隨著時間神秘地消失了。
  • 研究發現月球正在生鏽,這可能是地球的錯!怪不得它要遠離地球
    月球正變得微紅,這很可能是地球的錯。最新的研究發現,地球的大氣層可能導致月球生鏽。鐵鏽,也被稱為氧化鐵,是一種紅色的化合物,當鐵暴露在水和氧氣時會形成。鐵鏽是釘子、大門、大峽谷的紅色巖石,甚至火星上常見的化學反應的結果。
  • 月球輻射是地球200倍,登月太空人罹患癌症和不孕症風險將大大...
    月球輻射是地球200倍,登月太空人罹患癌症和不孕症風險將大大增加  olivia chan • 2020-09-27 15:20:55 來源:前瞻網
  • 月球磁場曾「挺身而出」,為了保護地球?-虎嗅網
    我們唯一的長期衛星——月球的情況似乎更為複雜。近日,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上的新研究表明,現在已經消失的月球磁場可能曾經保護了地球的大氣,從而可能對40億年前生命的誕生產生了影響。在大約4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甚至比如今的地球磁場更強大,然而,到了32億年前,月球磁場強度突然下降到了弱場狀態。最終,它隨著時間神秘地消失了。
  • 研究發現月球曾存在磁場!科學家:因為古人看到的月亮比現在大!
    其實古人看到的月亮比我們現在看到的要大,而這件事的起因是從阿波羅號回來的巖石樣本中發現的。當阿波羅太空人帶回月球巖石樣本時,科學家驚訝地發現其中一些居然是有磁性的。而這些便證明了月球曾經跟地球一樣具有磁場,我們知道,星球的磁場是由於導電材料(例如液態鐵)的流體運動引起的。
  • 研究發現:月球如何保護地球免受毀滅性的太陽輻射
    現在,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月球可以充當太陽輻射的防護罩,以便我們的星球在過去能夠保持其大氣層,因此可以使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得以發展。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席科學家,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吉姆·格林說:「月球似乎為地球提供了實質性的保護屏障,可抵禦太陽風,這對於我們的星球在此期間能夠維持其大氣至關重要。在一份聲明中。研究人員模擬了大約40億年前地球和月球的磁場。他們發現兩個天體都共享一個巨大的磁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