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月球,它作為地球的衛星,也是浩瀚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自從1969年,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表面,人類的太空夢也從那一刻起,開始被點燃,特別是進入到21世紀之後,人類對於月球,想要得到的也更多。
人類想要將月球改造成太空基地
提到人類的太空基地,很多人都會想到是火星,雖然改造火星在目前來看還是遙遙無期,不過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火星移民」就已經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不過,改造火星是非常困難的,畢竟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人類連登陸火星都做不到,而且就連發射火星探測器,成功率也不足50%。
所以,有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曲線救國」的辦法,簡單來說,就是先改造月球,將月球改造成人類的第一個太空基地後,再以改造月球的經驗去改造火星。
這樣,月球就可以作為人類日後太空旅行過程中的「跳板」,可以幫助人類去往更遠的地方。如今,NASA已經開始了相關的計劃,並且和日本、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展開了合作。
改造月球很容易嗎?
其實,雖然月球距離地球很近,人類在登月、探月上的經驗也非常豐富,不過事實上,改造月球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因為月球是完全真空的環境,它每時每刻都承受著巨大的,來自於太陽的各類輻射,所以,想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首先就需要解決的,就是月球的輻射問題,否則人類日後即使真的移民月球,也不能在脫掉太空衣的情況下,在月球上生活。
此外,即使月球和地球很近,從地球上運輸物資前往月球,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本、耗時、人力等的需求都是巨大的。
所以,近年來科學家們也一直希望可以在月球上做到就地取材,這樣不僅成本消耗更低,而且成功率也更高。
科學家發現月球上的可防輻射結構
前段時間,來自於義大利的科學家在研究月球探測器傳回的月球地表結構後,發現月球上很可能存在著熔巖管,這就意味著,月球實際上是自帶防輻射結構的。
什麼是熔巖管呢?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在熔巖流內部自然形成的,類似於管道的一種地質結構。它的表殼不僅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而且因為非常的堅硬,也可以成為天然的防護裝置,內部是可以保證生命生存的。
所以,在這次義大利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月球上的熔巖管之後,發現它的構造和地球的熔巖管是一樣的,這意味著,日後人類改造月球,只需要在熔巖管中建造基地就可以了。
而且通過研究發現,月球上的熔巖管非常多,這意味著,建造月球基地或將夢想成真,人類也有可能移民月球,並通過月球,去往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