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要去月球或者火星生活要住在哪裡呢?一般來說都是要在地下建立基地的,因為可以有效地抵禦太空的輻射,免受表面風沙的影響,也易於保溫。
今天看到了一個研究,這個研究發現在月球和火星上遍布著非常多的熔巖管道,很有可能成為人類以後登上月球和火星的居住地。那這個熔巖管道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可能成為認為在太空理想的居住地呢?
熔巖管這名字一聽肯定和火山有脫不開的關係,事實也是如此,熔巖管位於地表的下方,是由火山爆發期間的熔巖流所形成的天然管道。
我們可以想像當火山噴發的時候,熔巖流過,它的表面冷卻較快,因此形成了固體的硬殼,而中間的熔巖流過速度快,溫度高,管道就這麼形成了。當火山噴發開始停止之後,熔巖的供給就沒有了,熔巖繼續向下流動之後,隧道就變空了。
實際上,一個管道系統是可能由多個管道共同組成的,就是當主熔巖管形成之後爆裂,因此能夠找到一些同心狀或者放射狀的熔巖管。
熔巖管一般都是因為出現了坍塌,漏出了「天窗」之後才被發現的。
地球上的熔巖管寬度一般是14-15米之間,但是大多數的管道遠達不到這麼大,深度的話一般是在地下1-15米。但是這個管道它可能非常的長,可能有18公裡,甚至更多。熔巖管在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網絡。
最大熔巖管的高度和寬度大約都是40米,就像一個特別大的高速公路隧道一樣。
多方證據表明,在月球和火星上熔巖管是非常常見的,而且它們的熔巖管從寬度和深度上來看都完勝地球上的管道。
月球的巨型管道甚至讓杜拜的最高塔哈利法塔望洋興嘆(162層,828米),而且它的天窗足足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
火星的熔巖管至少是地球的80倍大,直徑一般是在40-400之間。月球的熔巖管就更加宏偉了,可能是地球熔巖管大小的300到700倍,直徑可能在500-900米之間。可見,這兩個星球上的熔巖管都比地球大得多,規模甚至大得難以想像。
因此在月球的熔巖管理建造一個小城市似乎是綽綽有餘的。
為什麼這兩個地方的熔巖管規模比地球大那麼多呢?可能是由於火星和月球的重力都比地球小,以及火山運行方式的差別。
利用熔巖管得天獨厚的優勢,當人類到達了火星或月球之後就不用再花大力氣去挖掘地表。而且熔巖管在這兩個星球中都有很好的防火作用,甚至還有很多礦產可待挖掘。
但事實上,熔巖管的改造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開發熔巖管也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內部的玄武巖非常的鋒利,地勢也非常的陡峭。
不過等到人類能去火星或者月球開挖洞穴還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
事實上,人類為了未來去開發火星和月球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雖然現在連太空人登陸尚且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很多人也認為現在談「居住」為時尚早了,你覺得呢?
熔巖管是在火山噴發的過程中由熔巖流過所形成的管道,往往是在地面坍塌後露出天窗才被發現的。我們的地球上也有類似的管道,但是規模遠遠小於火星和月球上的,可能是由於重力的原因導致熔巖流速的變化,以及不同星球上火山噴發的不同。
雖然熔巖管可能是人類理想的居住地,但是實際上它內部非常陡峭而且石頭非常尖銳,這對人類後續的開發都有很大的挑戰。當然談這個還為時尚早,現在人類更應該做的是了解這兩個星球上的熔巖管分布,爭取不久的未來能夠去洞穴探險。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