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和火星地下的神秘熔巖管,體積龐大遠超你的想像……

2020-08-12 光明網

分享一篇文章。

圖為月球上熔巖管內部景象的藝術渲染圖。這些熔巖管可以屏蔽宇宙射線,且體積可達地球熔巖管的1000倍。

行星科學家們指出,月球和火星地表下方的熔巖管體積十分龐大,足以容納未來太空探索的行星基地。

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與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火星與月球數十億年前形成的地下穴洞展開了分析,這些穴洞可以屏蔽宇宙輻射,並且這些熔巖管的體積可達地球上的1000倍。

該團隊也對地球上的類似熔巖管展開了測量,用來估算其它行星地表下方熔巖管的體積。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熔巖管位於月球上,最寬處直徑達304.8米,長度超過40公裡,足以容納一座小鎮那麼大的太空基地。

該團隊利用多臺行星際探測器,對月球和火星上熔巖管的大小和規模進行了估測。

月球上的熔巖管之所以比地球上大,是因為月球上的引力弱得多,對月球形成早期、在其中流動的熔巖的影響也小得多。地球上可以找到熔巖管,但根據行星際探測器拍攝的高清圖像顯示,月球和火星的地表下方也存在這種結構,熔巖管存在的跡象往往是通過觀察到線條狀空腔結構、以及擠壓形成的扭曲坍塌鏈推斷出來的。

月球與火星上的熔巖管形態與地球上的很相似,尤其是夏威夷、加那利群島和澳大利亞的熔巖管。科學家已經對地球上的熔巖管展開了大量研究,並利用這些研究結果來估測其它星球上熔巖管的大小、形狀和規模。

研究人員利用數字地形模型,測量並收集了月球和火星上坍塌鏈(即坍塌的熔巖管)的大小和形態學數據。這些數據是通過衛星圖像、以及多臺行星際探測器攜帶的雷射測高器測得的。接著將這些數據與地球上類似坍塌鏈的地形數據、以及對蘭薩羅特島和加拉帕戈斯島的熔巖管內部的雷射掃描結果進行了比較。這些數據幫助進一步確定了坍塌鏈與完整的地下穴洞之間的關係。

圖為地球、月球和火星上不同熔巖管的形成方式。

研究人員發現,火星與月球熔巖管分別比地球的上熔巖管寬100和1000倍。月球和火星上較低的引力、以及低引力對早期火山活動的影響或許能解釋它們的熔巖管為何比地球上大那麼多。這麼寬的熔巖管在月球地下可超過40公裡長,極其適合在其中開展地下探索和建立聚居地。

這些熔巖管空間開闊,環境穩定,可以為人們提供很好的保護,並且足以容下一整座小鎮。最重要的是,雖然月球熔巖管規模龐大,但由於月球上引力較弱,因此頂部結構仍然相當穩定。這意味著平原下方的大部分熔巖管都完好無缺。在馬裡厄斯丘陵的觀測結果顯示,觀察到的坍塌鏈也許是由小行星撞穿了熔巖管壁造成的。我們也許可以由此進入這些巨大的地下穴洞。這些熔巖管還可以穩定地屏蔽宇宙射線和太陽輻射、以及行星表面常見的微隕石撞擊。

研究人員利用包括3D建模在內的多種技術,追蹤了其它天體上熔巖管的軌跡。

作者們發現,月球上的熔巖管可達30米寬、40公裡長。

在全球各地,人們充分動用自己的創造力,試圖設計出能夠幫助人類安全「殖民」其它星球的方法,但都遭遇了重重挑戰。這些方法可謂花樣繁多,包括用3D列印技術將月壤製成可用的材料、以及用於抵禦隕石和輻射的蜂巢狀結構等等。而熔巖管最大的好處在於,它可以免去修建的麻煩,還有可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晝夜溫差較小的環境。

各國空間局如今都對行星上的洞穴和熔巖管產生了興趣,因為它們或許可以幫我們朝未來的月面探索邁出第一步。研究人員還指出,這項研究為行星探索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將火星和月球的地表下方作為探索重點。

自2012年來,歐空局與包括博洛尼亞和帕多瓦大學在內的一些歐洲大學合作開展了兩項太空人培訓項目,主要關注點便是對地下系統的探索與行星地質學。培訓地點包括蘭薩羅特島上的熔巖管。共有來自五個空間局的36名太空人接受了在洞穴中徒步行走的培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月球和火星地下熔巖管體積龐大 或可容納未來人類太空基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行星科學家們指出,月球和火星地表下方的熔巖管體積十分龐大,足以容納未來太空探索的行星基地。  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與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火星與月球數十億年前形成的地下穴洞展開了分析,這些穴洞可以屏蔽宇宙輻射,並且這些熔巖管的體積可達地球上的1000倍。  該團隊也對地球上的類似熔巖管展開了測量,用來估算其它行星地表下方熔巖管的體積。
  • 月球和火星上地下熔巖管體積龐大 或可容納未來人類太空基地
    北京時間8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行星科學家們指出,月球和火星地表下方的熔巖管體積十分龐大,足以容納未來太空探索的行星基地。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與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火星與月球數十億年前形成的地下穴洞展開了分析,這些穴洞可以屏蔽宇宙輻射,並且這些熔巖管的體積可達地球上的1000倍。
  • 義大利研究指火星月球有地下熔巖管 足可容納人類基地
    義大利研究指火星月球有地下熔巖管足可容納人類基地(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世界多地專注太空探索任務,展望人類未來將在月球火星上定居,不過要定居的話,首要條件是如何創造人類可在其中生活的結構及免受輻射等影響。
  • 熔巖管是什麼?為什麼可能成為人類在火星和月球的居住地?
    如果人類要去月球或者火星生活要住在哪裡呢?一般來說都是要在地下建立基地的,因為可以有效地抵禦太空的輻射,免受表面風沙的影響,也易於保溫。火星和月球上的熔巖管多方證據表明,在月球和火星上熔巖管是非常常見的,而且它們的熔巖管從寬度和深度上來看都完勝地球上的管道。
  • 火星和月球都有足夠大的地下熔巖管 可容納人類基地
    世界各地科學家和遠見卓識的人都預見到了人類未來將在月球和火星上殖民。在殖民化實現之前,必須回答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如何創造人類可以在裡面生活的結構,並在這兩個地方免受輻射和缺乏適合居住的大氣層影響。 來自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熔巖在火星和月球地下形成的地下空洞。他們已經確定,它們足夠寬闊,可以容納行星基地。
  • 火星和月球都有足夠大的地下熔巖管 可以容納人類基地
    世界各地科學家和遠見卓識的人都預見到了人類未來將在月球和火星上殖民。在殖民化實現之前,必須回答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如何創造人類可以在裡面生活的結構,並在這兩個地方免受輻射和缺乏適合居住的大氣層影響。來自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熔巖在火星和月球地下形成的地下空洞。他們已經確定,它們足夠寬闊,可以容納行星基地。
  • 月球和火星自帶「人類基地」,科學家找到熔巖管,它適合人類居住
    據報導,來自義大利的行星科學家在經過多年的觀測研究後,發現月球、火星的地表之下,竟然和地球一樣,存在著大量的熔巖管,這些熔巖管都是天然的防護基地,未來也可以成為人類移民月球、火星後的生活基地。這也意味著,如果日後人類有機會重返月球,如果想要在月球上建造長期科考生活的基地,是可以生活在這些熔巖管之中的。火星上也是如此,在2007年,NASA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火星探測器傳回的一張火星表面照片,發現火星上存在著一個150平方米左右的黑色區域,最終通過研究分析,認為這個區域中是存在著地下熔巖管的。
  • 月球火星地下藏著巨大熔巖管,能容下摩天大樓,未來太空人住裡面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火星和月球表面下方的熔巖管可能分別比地球上的熔巖管寬100倍和1000倍,這可以為未來的太空人提供庇護並創造探索機會。熔巖管是熔巖從硬化表面下的火山噴口流出而形成的洞穴。在地球上,這些熔巖管可以在夏威夷,加那利群島,澳大利亞和冰島找到。
  • 月球和火星上的熔巖管能成為我們的新家嗎
    如果我們決定離開地球,月球熔巖管是人類住區的可靠選擇,因為它們的大小、範圍和相對保存,研究人員分析了月球、火星和我們自己星球上的這些結構,他們在最近發表的「地球科學評論」的研究中得出結論。義大利研究小組分析了地球上坍塌和完整熔巖管的三維圖像,試圖將它們與火星和月球上這些地質構造的所有可用衛星照片進行比較。
  • 在月球建太空基地不是夢,義大利發現月球熔巖管,住裡面可防輻射
    根據報導,來自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的研究團隊對火星和月球地下的熔巖管展開調查分析,最終認為這些熔巖管是人類建造基地的不二之選。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從行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圖片中發現了月球和火星的地表存在線狀結構,這讓他們聯想到了地球上的熔巖管。很早之前,地質學家就在夏威夷、澳大利亞等地區發現熔巖管的存在,經過長期研究人類已經對地球上熔巖管的形成和特點有所了解,因此看到月球和火星地表的線狀結構後,他們立馬反應認為地下可能存在空腔結構。
  • 月球和火星上的熔巖管能成為我們的新家嗎?
    如果我們決定離開地球,月球熔巖管由於其大小,範圍和相對保存而成為人類定居的堅實候選者,對月球,火星和我們自己星球上的這些結構進行分析的研究人員在最近的研究中得出結論, 由《地球科學評論》出版。義大利研究人員分析了地球上坍塌且完整的熔巖管的3D圖像,試圖將它們與火星和月球上這些地質構造的所有可用衛星圖片進行比較。
  • 研究發現,火星和月球上巨大的熔巖管可能是生命的家園
    一項新發表的研究表明,在人類進一步探索宇宙的過程中,月球和火星表面下的熔巖管道大到足以成為行星基地的所在地。研究指出,這些試管的大小可能是地球上的100到1000倍,可以保護人類免受宇宙輻射。這些管道可能有30米寬,40千米長。
  • 月球地下或存在巨大熔巖管道,科學家稱可作人類永久基地
    熔巖管是一個受保護的地下通道,不會出現劇烈的溫度變化,同時免遭輻射轟炸和隕石撞擊。由於這些優勢的存在,它們能夠充當未來月球探險家的棲息地。格林在接受太空網採訪時說:「我們可以建造地下公路,將熔巖管連接在一起。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如果能夠利用熔巖管,我們將顛覆探月的現狀。」
  • 科學家發現人類移民月球及火星的新棲息地 熔巖洞穴
    最近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結論,他們發現火星和月球的火山熔巖洞穴寬度可能分別是地球上熔巖洞穴的100倍和1000倍,這可以為地球上的太空人提供庇護所和探索機會。在地球上,這些熔巖洞穴存在於夏威夷、加那利群島、澳大利亞和冰島等地。它們的直徑從33到98英尺不等。月球和火星上的熔巖洞穴可能超過25英裡,這是根據衛星圖像、雷達數據、太空飛行器觀測到的塌陷熔巖洞穴的天窗,以及月球和火星上熔巖洞穴的數字地形模型得出的。
  • 住在月球上不是夢!科學家發現月球熔巖管,其內可以防輻射
    ,月球基地可以充當人類進擊火星的中轉站,人員和物資都可以在月球得到中轉,然後運往火星進行基地建設。火星地下的熔巖管進行研究,並最終認為月球和火星地下的熔巖管可以作為建造星際移民基地的合適場所。但月球的熔巖管和地球的熔巖管存在較多的不同之處,比如長度和空間大小。
  • 上千個月球熔巖管被發現!可抵擋宇宙射線,人類移民月球就住那裡
    畢竟月球不像地球,它是完全真空的環境,太空輻射是非常可怕的,人類不穿防護服,是根本無法在月球上生存的,而且月球的重力僅為地球的六分之一左右,人類想要在月球上生存,也需要克服重力帶來的影響。幸運的是,這個問題,在最近已經得到了解決,因為科學家們已經確認,在月球的地層之下,存在著至少上千個熔巖管,這些熔巖管未來就是人類移民月球後的家。
  • 熔巖管道,將是火星生命和人類的庇護所
    形成中的熔巖管道熔巖通道不僅存在於地球,也存在於月球和火星上,以及其他有火山活動的行星。2009年,美國環月球飛行器在經過馬呂斯山地區時,拍下一張一個塌陷的熔巖管道天井的照片。首先熔巖管道的巖壁上可能保存著各種各樣關於火星演化的地質證據,例如熔巖管的巖壁可以顯示出熔巖流動的證據,強烈的流星撞擊的證據,甚至更多人類無法想像的地質現象,而這些是地表火星探測器無法觀察的。研究這些巖壁不僅能揭示火星的演化歷史,而且也能揭示地球的歷史。
  • 月球基地或將夢想成真!科學家發現月球熔巖管,住裡面可防輻射
    不過,改造火星是非常困難的,畢竟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人類連登陸火星都做不到,而且就連發射火星探測器,成功率也不足50%。所以,有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曲線救國」的辦法,簡單來說,就是先改造月球,將月球改造成人類的第一個太空基地後,再以改造月球的經驗去改造火星。這樣,月球就可以作為人類日後太空旅行過程中的「跳板」,可以幫助人類去往更遠的地方。
  • 月球與火星上呈現巨大的熔巖管道
    熔巖管道是火山活動時,由於在熔巖流表面冷卻速度比內部更快而形成的管道狀地質結構,在 地球上很常見。近些年,對於月球和火星的探測圖像表明,在這兩顆星球上,熔巖管道也不稀罕。而在最近一篇發表在《地球科學評論》上的文章中提出,這些熔巖管道結構遠比地球上的要大,並且有可能成為未來移居月球或者火星的候選地。
  • 為什麼第一個人類殖民地會在月球上?但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一位太空專家表示,人類將在月球上建立第一個太空殖民地,但是月球殖民地將會和你想像的完全不同。自1972年阿波羅時代結束以來,人類一直夢想著離開地球軌道,在恆星中找到第二個永久的家。如果人類的意志和資源能夠集中起來實現這一夢想,人類最早在2023年就能在太空定居。在下一個十年結束之前,人類在月球上生活真的很令人興奮,而且非常可行。然而,月球殖民地不會建在月球坑坑窪窪的表面,而是建在深深的地下。我個人認為第一個人類永久居住地將在月球熔巖管道中,因為它更容易居住,你可以住在相對安全的地下,還可以利用太陽能在溫室裡種植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