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一直都有著衝出地球移居其它星球的想法。一方面是考慮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早晚會被用完,另一個方面人類不希望局限在地球中,希望能夠跳出地球探索整個宇宙的奧秘。
科技不斷進步,月球基地稱為人類第一目標
近400年間,人類的科技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已經有多國能夠發射宇宙飛船,甚至將太空人帶入太空。今年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也開始了對火星的進一步研究。
依照目前來看,人類短期內仍舊無法衝出太陽系,想要移居的話,也只能在太陽系中尋找類地星球。然而,在太陽系所謂的宜居帶中,金星、水星的外部環境都極為惡劣,探測器很難在上面進行探測,更不用說人類選擇在上面生存了。
翻來選取,人類最終將目光落在了火星上,也許在若干年後,火星將是人類的第一個真正的移居星球。
然而,畢竟火星距離地球距離較遠,科學家們一直都希望能將月球作為踏板,讓人類可以進行補給,更方便於地球、月球、火星之間的穿梭。
根據這個想法,科學家們最終設想,希望能在月球上建立一個人類的長期基地,供人類進行落腳補給和科研。
月球熔巖管是人類月球基地的不二之選
雖然科學家們早就有在月球上建造基地的想法,可由於月球上存在宇宙輻射,超低的溫度等多個原因,想法始終沒能實現。
不久前,義大利科學家發現在月球和火星的表面上,都存在現狀結構,很可能就是我們說的地球上的熔巖管。經過圖片的反覆比照和研究,該科學家認為,月球和火星上同樣存在熔巖管,而且可能還比地球上的熔巖管要大得多。
月球和火星都比地球的質量要小,可它們的熔巖管為什麼還會比地球大呢?因為月球和火星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對月球和火星上巖溶管的約束力自然也就小得多。
根據科學家測算,月球上的熔巖管最大長度可達40公裡,寬度近300米,如此大的空間,足夠人類在這裡建立一個小型的太空基地。而且火星上的熔巖管比月球上的還要大,結構十分穩定。
將太空地基建在熔巖管裡可抵消太空輻射
熔巖管的最大好處便是,位置處在比較深的地下,可以將來自宇宙中的各種輻射幾乎完全抵消,更適合人類的居住。
當然了,人類要想將太空基地建在熔巖管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地球上的建築材料運到月球上。然而由於引力、施工問題等諸多原因,很多地球上的建築材料即使運到了月球上也很難施工。
最終,科學家提出可以利用3D列印技術,事先設計好圖紙,然後將3D印表機運到月球上,可以直接在月球上列印出一個太空基地來。目前,已有國家組織太空人員模擬地下管道的結構開始生活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