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基地將誕生,科學家找到最佳地點,可防宇宙輻射

2020-08-30 宇宙行者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一直都有著衝出地球移居其它星球的想法。一方面是考慮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早晚會被用完,另一個方面人類不希望局限在地球中,希望能夠跳出地球探索整個宇宙的奧秘。



科技不斷進步,月球基地稱為人類第一目標

近400年間,人類的科技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已經有多國能夠發射宇宙飛船,甚至將太空人帶入太空。今年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也開始了對火星的進一步研究。

依照目前來看,人類短期內仍舊無法衝出太陽系,想要移居的話,也只能在太陽系中尋找類地星球。然而,在太陽系所謂的宜居帶中,金星、水星的外部環境都極為惡劣,探測器很難在上面進行探測,更不用說人類選擇在上面生存了。



翻來選取,人類最終將目光落在了火星上,也許在若干年後,火星將是人類的第一個真正的移居星球。

然而,畢竟火星距離地球距離較遠,科學家們一直都希望能將月球作為踏板,讓人類可以進行補給,更方便於地球、月球、火星之間的穿梭。

根據這個想法,科學家們最終設想,希望能在月球上建立一個人類的長期基地,供人類進行落腳補給和科研。

月球熔巖管是人類月球基地的不二之選

雖然科學家們早就有在月球上建造基地的想法,可由於月球上存在宇宙輻射,超低的溫度等多個原因,想法始終沒能實現。

不久前,義大利科學家發現在月球和火星的表面上,都存在現狀結構,很可能就是我們說的地球上的熔巖管。經過圖片的反覆比照和研究,該科學家認為,月球和火星上同樣存在熔巖管,而且可能還比地球上的熔巖管要大得多。



月球和火星都比地球的質量要小,可它們的熔巖管為什麼還會比地球大呢?因為月球和火星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對月球和火星上巖溶管的約束力自然也就小得多。

根據科學家測算,月球上的熔巖管最大長度可達40公裡,寬度近300米,如此大的空間,足夠人類在這裡建立一個小型的太空基地。而且火星上的熔巖管比月球上的還要大,結構十分穩定。

將太空地基建在熔巖管裡可抵消太空輻射

熔巖管的最大好處便是,位置處在比較深的地下,可以將來自宇宙中的各種輻射幾乎完全抵消,更適合人類的居住。



當然了,人類要想將太空基地建在熔巖管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地球上的建築材料運到月球上。然而由於引力、施工問題等諸多原因,很多地球上的建築材料即使運到了月球上也很難施工。



最終,科學家提出可以利用3D列印技術,事先設計好圖紙,然後將3D印表機運到月球上,可以直接在月球上列印出一個太空基地來。目前,已有國家組織太空人員模擬地下管道的結構開始生活訓練。


相關焦點

  • 月球基地或將夢想成真!科學家發現月球熔巖管,住裡面可防輻射
    提到月球,它作為地球的衛星,也是浩瀚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自從1969年,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表面,人類的太空夢也從那一刻起,開始被點燃,特別是進入到21世紀之後,人類對於月球,想要得到的也更多。
  • 在月球建太空基地不是夢,義大利發現月球熔巖管,住裡面可防輻射
    ,對此許多科學家想出了各種設計方案。這些熔巖管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們位於地下,幾乎可以屏蔽所有宇宙輻射,因此如果人類把基地建在熔巖管內 對熔巖管的發現為人類建造移民基地提供了新選擇雖然人類距離開始建造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還有較長的時間距離,但是許多科學家已經開始設想要在哪裡建造基地,建造什麼樣的基地。由於月球和火星的自然環境惡劣,很多原材料都無法直接充當建材,因此有人提出了利用3D列印技術來列印出建造基地所需的材料。
  • 中國將在月球南極建科學基地!最佳地點為什麼是這裡?
    一方面,永久光照區可以為月球著陸器以及未來的科學研究基地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供應,同時可以保證科學探測設備獲得寶貴的熱能。另一方面,那些很少被太陽照射到的地方,由於輻射劑量遠遠低於月球低緯度地區,因此可以保留許多原始的物質,比如水冰和其它一些容易揮發的化學元素。
  • 住在月球上不是夢!科學家發現月球熔巖管,其內可以防輻射
    ,月球基地可以充當人類進擊火星的中轉站,人員和物資都可以在月球得到中轉,然後運往火星進行基地建設。因此不少科學家認為,建造火星基地的前提是建造月球基地,而前段時間國外科學團隊的發現似乎可以同時滿足這兩個要求。
  • 在測量月球輻射之後,發現人類可以長駐
    再看宇宙中的其它星球,科學家們在尋找宜居行星的道路上,衡量的關鍵一點,就是這顆星球上是否有類似於地球的大氣層存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意味著這顆星球暴露在宇宙之中,會不斷接收各類超強輻射,生命也根本無法在上面誕生。
  •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月球背面建設太空基地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利用月球引力場在其背後建立太空基地,距離地球約27.7萬英裡。這裡將作為載人航天的基地,而且也是載人火星探險的起點,目前位於地球近地軌道上的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只有230英裡。
  • 月球地下或存在巨大熔巖管道,科學家稱可作人類永久基地
    月球地下可能存在一個巨大的熔巖管網絡。直徑0.6英裡(約合1公裡)以上的月球熔巖管結構非常穩定,可以作為人類的永久性基地。如果能夠棲身這些熔巖管,未來的探月太空人便可應對嚴酷的月球環境。
  • 月球和火星自帶「人類基地」,科學家找到熔巖管,它適合人類居住
    據報導,來自義大利的行星科學家在經過多年的觀測研究後,發現月球、火星的地表之下,竟然和地球一樣,存在著大量的熔巖管,這些熔巖管都是天然的防護基地,未來也可以成為人類移民月球、火星後的生活基地。類似的結構也存在於月球的月海區域周圍,特別是在2011年的時候,印度的科學家們在月球上發現了一個長度約為1.7公裡的熔巖管結構,並且通過分析,認為這個月球上的熔巖管可以起到避免太空輻射、躲避月球極端氣候環境等的作用。
  • 月球和火星地下熔巖管體積龐大 或可容納未來人類太空基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行星科學家們指出,月球和火星地表下方的熔巖管體積十分龐大,足以容納未來太空探索的行星基地。  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與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火星與月球數十億年前形成的地下穴洞展開了分析,這些穴洞可以屏蔽宇宙輻射,並且這些熔巖管的體積可達地球上的1000倍。  該團隊也對地球上的類似熔巖管展開了測量,用來估算其它行星地表下方熔巖管的體積。
  • 是否可以將整個城市都移居到月球或火星的熔巖隧道?
    科學家發現火星上有許多非常大的熔巖隧道,它們的頂部有的跟帝國大廈一樣高。月球上也有非常多,非常大的熔巖隧道,它們的高度比杜拜的哈利法塔還高,它們的天窗也有足球場那麼大。這些非常寬的地下大洞穴,可以擋住太陽的輻射損害,未來可以作為人類的基地,科學家說。熔巖隧道是地表下的一個通道,它是火山爆發時,急速流動的熔巖衝刷形成的。
  • 月球和火星上地下熔巖管體積龐大 或可容納未來人類太空基地
    北京時間8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行星科學家們指出,月球和火星地表下方的熔巖管體積十分龐大,足以容納未來太空探索的行星基地。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與帕多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火星與月球數十億年前形成的地下穴洞展開了分析,這些穴洞可以屏蔽宇宙輻射,並且這些熔巖管的體積可達地球上的1000倍。
  • 月球基地關鍵性建築材料找到了,那就是太空人的尿
    除了月球軌道站外,他們還計劃在月球表面建立基地。但是,這需要合適的建築材料來保護太空人免受輻射和真空的侵害,同時材料還要足夠穩定以能承受強烈的溫度波動、微隕石和輻射。在科學家們尋找這種材料時,他們誕生了一個奇怪的想法:太空人的尿液可以幫助在月球上建造建築物,結果,實驗證明該想法真的非常靠譜。
  • 月球終於發現外星人真實基地 似金字塔!
    40年來,對此從不回應的阿姆斯特朗,終於在登月40周年紀念日即將來臨的時候開了尊口:「月球上有外星人基地,他們希望地球人離開月球。阿波羅太空人們在月球上共同目擊了那個外星人基地,並且,錄像膠捲上也留下了那個基地的影子。」而據海軍情報局的米爾頓?坎普說:「那裡有外星人基地和極其巨大的採礦現場,還有在後來的目擊報告書裡寫成『母航』的巨大的外星宇宙船。
  • 藍色月球2018:超級血月地圖顯示觀看月全食的最佳地點!
    「超級藍血月」預計將是三個主要的月球事件的組合:一個藍月亮,一個超級月亮和一個月全食。藍月亮是罕見的——它每兩年半就會上升一次——但上一次的藍月亮全蝕是在150年前發生的。現在它又被一個超級月亮和血月連接起來。
  • 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一個適合人類移民的「完美地點」
    據科學家稱,火星上的地下隧道可能是這個星球上第一個人類基地的完美自然藏身之處。火星上的這些隱藏空間,在位於一個名為「Hellas Planitia(赫拉斯盆地)」的區域之下,這裡將有助於保護太空人免受火星表面溫度的巨大波動和破壞性輻射的影響。實際上,航天專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火星上建立太空棲息地的完美地點,這是美國宇航局計劃在未來20年內面臨的挑戰。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在選址問題上,各國紛紛瞄準人類從未涉足的月球南極:這裡有豐富的水資源,可以產生氫氣和氧氣;這裡長期黑暗,減少宇宙和太陽輻射的傷害;這裡遭遇微小隕石和極端溫度的風險也更小。至於月球基地的具體怎麼建設,一個熱門思路是開採月球本地資源,在機器人的幫助下進行3D列印。
  • 美國科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確鑿證據
    原標題:美國科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確鑿證據   美國科學家17日宣布,他們發現了原初引力波穿越嬰兒宇宙留下的印記,這是宇宙剛剛誕生時急劇膨脹的首個直接證據。引力波是在100年前由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現象,這一發現將最終補上宇宙誕生圖景中最後一片缺失的拼圖,幫助解答宇宙誕生之謎,被認為是諾貝爾獎級別的重大成果。
  • 未來人類將建造月球基地?這並非幻想,但需搞定一個致命難題
    進入到21世紀,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是非常快的,如今的人類不僅計劃著重返月球、登上火星,同時也計劃著在月球上建造人類第一個「太空基地」,並且未來將月球作為「跳板」,去往其它星球。
  • 月球是引力波觀測站的理想地點
    除了偵察該地區的資源,為建造月球基地做準備,這些飛行任務還將測試在月球遠端進行各種科學調查的可能性。兩位著名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卡蘭·賈尼博士和哈佛大學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主任亞伯拉罕·勒布教授認為,可以在月球遠端進行引力波天文學研究。他們解釋了引力波月球宇宙學天文臺將如何成為探索最豐富和最具挑戰性頻率的引力波的理想選擇。
  • 今日嫦娥挖土,明朝月球基地!看看月球基地該怎麼造
    月壤在未來的月球基地建設中,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作用很大。國際規定放射性職業工作者年全身輻射上限為20毫希沃特。如果太空人在月球呆上一年,200倍的月球輻射水平雖不至於致命,但顯然會遠超出安全值。但顯然不可能一天到晚都穿著太空衣,在基地內必然要脫去太空衣便於活動。專家計算後發現,需要至少0.5米厚的月壤來提供對輻射的防護。· 微隕石宇宙中大大小小的石頭,隨時都會落向地球和月球。地球的大氣層,能直接將10米以下的隕石燒毀,化成天空中美麗的流星,留下一道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