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登月可期,美媒有點著急了

2020-12-02 光明網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1月30日發表題為《從嫦娥月球「挖土」 看美中太空競爭》的報導,報導指出嫦娥五號無人探測任務的複雜度證明了中國航天能力的巨大進步。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探月工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30日實現在月球附近組合體分離,中國離成為第三個從月球獲取月壤和巖石樣本的國家的目標更近一步。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

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據新華社報導,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環月軌道上飛行。如果順利,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在月球著陸,目標是採集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

按計劃,上升器將攜帶封裝好的樣本回到月球軌道,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由返回器攜帶樣本,軌道器攜帶返回器返回地球。在進入地球軌道後,與軌道器分離的返回器將獨自返回地球。整個任務預計共需23天左右。

中國在2004年立項的嫦娥探月工程規劃包括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步驟。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任務是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的最後一步。

分析認為,嫦娥五號無人探測任務的複雜度證明了中國航天能力的巨大進步,該任務一旦取得成功,將為未來的載人登月和建造基地目標提供助力。

印度防務問題專家、目前居住在美國的太空政策與地緣政治學者娜姆拉塔·戈斯瓦米說,嫦娥五號將讓中國「提高對軌道交會和對接技術的掌握,特別是在他們計劃載人登月的這一關頭」。

中國很早就表現出對自主獲取月球地質樣本的濃厚興趣。按計劃,嫦娥五號將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附近著陸,這是人類之前未曾造訪的區域。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國防預算分析項目和太空安全項目總監託德·哈裡森說:「從月球上更多不同的地方採集樣本將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月球上的資源,未來開採這些資源可能會帶來一些經濟價值。」

儘管中國與美國的太空優勢地位目前還有一定距離,但專家認為中國的探月工程正在穩步取得進展。

不過,美國政府的重返月球項目可能因政權更迭而「失寵」。美國總統川普去年表示,希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4年以前再次將美國太空人送到月球。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個目標難以實現。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是否會繼續支持登月目前還不明朗。分析認為,拜登政府將把NASA的科研重點放在對地球的觀測研究上,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不是會不會延後的問題,而是延期多久的問題。

中國已經擬出了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的初步日程。中國把2030年作為載人登月的目標,同時計劃2021年至2030年間建立基本型的月球科研站,並在2036年至2045年間建成綜合型的月球基地,屆時人類可以長期駐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參考消息

相關焦點

  • 美媒關注:嫦娥月球「取土」載人登月可期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1月30日發表題為《從嫦娥月球「挖土」 看美中太空競爭》的報導,報導指出嫦娥五號無人探測任務的複雜度證明了中國航天能力的巨大進步。全文摘編如下:中國探月工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30日實現在月球附近組合體分離,中國離成為第三個從月球獲取月壤和巖石樣本的國家的目標更近一步。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
  • 美媒關注:嫦娥月球「取土」 載人登月可期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1月30日發表題為《從嫦娥月球「挖土」 看美中太空競爭》的報導,報導指出嫦娥五號無人探測任務的複雜度證明了中國航天能力的巨大進步。全文摘編如下:中國探月工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30日實現在月球附近組合體分離,中國離成為第三個從月球獲取月壤和巖石樣本的國家的目標更近一步。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國載人登月將成現實 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寄託著中國人對月球的美好願望。如今距離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已過去半個世紀,美國總統川普提出要「重返月球」,中國也在著手推動載人登月項目。 實現載人登月,必須要解決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兩大難題。
  • 美媒腦洞大開: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會不會演變成載人火星飛船?
    《大眾機械》發表文章稱,中國上周成功試射了神秘的新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文章援引《南華早報》的報導稱,這次發射的信息極度保密,可能是為了隱藏其採用的尖端技術。文章稱,《南華早報》引用了一位消息人士的觀點,他認為新飛船有點像美國實驗性的X-37B太空梭。
  • 中國載人登月
    根據相關規劃,中國載人登月工程規劃2014年左右在深空探測領域,將把十幾噸的太空飛行器送到地球軌道,2020年前後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因長徵五號稍作延遲)。嫦娥奔月載人登月技術上已經成熟這就和蘇聯月球採樣的直接回有著明顯不同,中國在月球軌道實現交會對接。很明顯在進一步驗證軌道對接技術和為載人登月做準備。
  • 印度公布太空食譜,載人登月信心滿滿?中日專家給出同一評價
    但是美媒評論稱,印度不斷宣稱「航天大國」的決心,但恐怕是步子邁得太大。 在去年印度向月球發射了月船2號探測器,一旦成功將成為全球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但是最後關頭卻失敗了。今年印度打算捲土重來,預計在今年11月再度發射月船三號探測器,不過這次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預先打好了預防針稱,也有可能推遲到明年。
  • 「嫦五」返回方式獨特 載人登月未來可期
    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就嫦娥五號登月專訪了航天專家、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焦維新表示,這次嫦娥五號登月將面臨3大難點,為避免返回時的高溫和巨大的過載加速度對返回艙造成損害,返回艙將採取「打水漂」的方式穿過大氣層。而中國此前已經做了相關的實驗和周密的準備,焦維新對於飛船的成功返回非常有信心。焦維新還透露,目前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為載人登月做各項準備。
  • 中國載人登月開啟倒計時,兩個登月計劃誰更優?
    而以當前全球的科技水準,如果一個國家能實現載人登月,毫無疑問是該國掌握人類最高科技的直觀體現。  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第一階段圓滿完成,接下來即將開啟第二階段——載人登月!  中國繞月工程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曾指出,中國最早2025年可實現載人登月。  而中國科學院的計劃,是在2030年左右完成中國人登月的壯舉。  如此看來,十年之內,中華民族就能實現數千年來的夢想,登上月球。
  • 科學的質疑與阿波羅載人登月的真假
    最近在頭條上有不少大V的質疑美國50年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是造假的文章,深有點體會,我來談談我的一些看法。無論是誰,尤其是大V,要有點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在科技專業領域,在非本人的專業技術領悟,發表主觀質疑之前,至少應該了解或諮詢一下該專業領域主流專家的意見和態度。否則容易誤導大眾,造成社會思想混亂和誤人子弟。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未來載人登月可期!
    這背後凝聚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三江九部科研人員的智慧與汗水。嫦娥五號國旗平面運動包絡將近2000mm×900mm,整個系統的重量只有1公斤。美國之音電臺網站:中國探月工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30日實現在月球附近組合體分離,中國離成為第三個從月球獲取月壤和巖石樣本的國家的目標更近一步。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中國在2004年立項的嫦娥探月工程規劃包括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步驟。
  • 從中國探月到載人登月分析:3000噸級火箭缺失是登月最大障礙
    長徵5號只要2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距離載人登月還是有差距,因此登月只能寄託於長徵9號超大火箭。長徵9號已經在研發中,2019年3月,長徵9號一級發動機燃氣發射器-渦輪泵測試成功,研發成功後起飛質量將超過4000噸,可將140噸貨物送到近地軌道,比美國的土星五號還要強大。
  • 中國計劃在月球南極建科研基地 美媒:選址有點意思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美媒稱,據報導,中國計劃「大約10年」內在月球建造一個科學研究基地。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4月24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一項公開聲明中說,中國國家航天局有意在月球的南極地區建立研究站。這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69-1972年6次成功的「阿波羅」登月活動有些不同。
  • 中國登月策略調整,921火箭扛大旗,或可提前5年載人登月
    不過要想實現載人登月那麼大的工程,依靠長徵-5號運載火箭還是遠遠不夠的。,其中最重要則是在最新登月方案中,沒了長徵-9號重型運載火箭的身影,轉而由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又稱921火箭)扛起中國載人登月任務的大旗。
  • 美媒稱下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或是中國人
    比如,有人認為上個世紀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自始至終就是一場騙局,美國根本就沒有能力與實力實現真正載人登月。也有人認為,現在的美國已經拿不出那麼多的錢來進行載人登月項目等等。據此前相關報導,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希望美國在2024年前重返月球,把先前的時間表提前了4年。
  • 沒有官方信息,一步步推中國載人登月時間,至少不會是2030年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一直是個熱點疑問,許多的航天愛好者也都非常期待這天的到來。是2030年嗎?還是2028年?甚至是2025年?呃……都不可能的。那麼中國什麼時候才會進行載人登月?比如美國的載人登月:1961年5月,美國時任總統甘迺迪在美國國會上提出美國要在60年代末,把美國航天員送上月球的載人登月計劃「阿波羅計劃」從而贏了美蘇太空爭霸。請求美國國會撥款來支持這項世界大工程,最終美國國會通過了該提案,前前後後一共撥款250億美元給NASA實施該計劃。其實美國之所以不再登月原因就是因為國會停止了撥款。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剛發射成功,美媒就來亂彈琴:或是太空武器
    9月4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我國載人航天專用運載火箭長徵二號成功將一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在軌開展多項試驗性任務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官方宣布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登月不會為上而上
    中國後續會否進行載人登月?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稱,中國航天嚴格執行「一張藍圖繪到底」。目前依照中國政府的計劃,後續兩年內將首先著手打造地球軌道的空間站建設。至於載人登月,目前的初步意向是先搞關鍵技術攻關,待空間站建設任務結束後再規劃論證。此外他坦言:「我個人估計,中國搞載人登月,也不會像美蘇爭霸期間,為了上而上。
  • 中國徵服月球!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不得不說,可以登陸月球的「玉兔」,是中國登月實力的最直接體現,我們只需將登月主體從探測器變為太空人即可;就載人飛行技術而言,從神舟五號開始,中國的載人航天已經實現七次。在一系列的飛行中,我們的太空人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試驗,太空飛行器生活體驗,艙外太空行走等。
  • 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時,美太空人插上的國旗,如今怎樣了?
    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時,美太空人插上的國旗,如今怎樣了?在中國的古老神話中,嫦娥、玉兔、吳剛、桂樹等一直與月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也讓月球也成了人類最好奇的星球之一。1自從美國在1969年登月之後,每成功實現一次載人登月就在月球上插上自己國家的國旗,目前在月球上有6面國旗,那麼,它在月球待了半個世紀,現在又將會如何呢?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2011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表示,中國將選擇有限目標,分步開展深空探測活動。那麼,在完成了「繞落回」任務之後,屬於深空探測第一步的中國探月工程,將怎麼走下去呢?2010年,在「嫦娥二號」探月之際,中國探月工程首席專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稱:「月球南極有望成為載人登月的著陸點,依據載人登月的三個可能時間表,我國載人登月最早可能在2020年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