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公布太空食譜,載人登月信心滿滿?中日專家給出同一評價

2020-12-06 騰訊網

月船2號「遺照」

隨著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逐漸加快,太空競爭也愈發激烈。一直以來,印度都擁有著太空強國夢,印度完成了反衛星實驗,火星探測器也曾到達火星附近軌道,並且還有一箭108星的記錄……可以說印度在太空領域還是相當有實力的。但是美媒評論稱,印度不斷宣稱「航天大國」的決心,但恐怕是步子邁得太大。

在去年印度向月球發射了月船2號探測器,一旦成功將成為全球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但是最後關頭卻失敗了。今年印度打算捲土重來,預計在今年11月再度發射月船三號探測器,不過這次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預先打好了預防針稱,也有可能推遲到明年。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確實令人佩服,但是1年時間找出問題再重新設計解決問題很顯然不夠,印度還是有些操之過急。

ISRO主席西萬

印度除了探月任務,還有一個更艱巨的任務便是載人登月。近日據印媒報導稱,ISRO主席西萬詳細描述了該國的首次載人航天任務,被稱為「加甘揚」,預計到明年的年底完成。如果印度能成功完成載人航天任務,將可能成為全球第4個獨自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報導還指出,這次還詳細介紹了國防食品研究實驗室準備的食品包括蛋卷、黑綠豆米餅、咖喱燉蔬菜和印度炒飯等。還將提供類似於烤箱烹製的事物,以及為太空人量身定製的特殊包裝和容器。連太空人在太空的食譜都準備好了,看來印度人這次真是信心滿滿。但隨後西萬的一句話,可能會讓印度走向失敗。

印度太空人食譜

一直以來,印度在太空領域都在尋求俄羅斯、美國等國的幫助,這次俄羅斯幫助訓練其太空人以及乘員艙內建立生命支持系統,太空人的太空服也將由俄羅斯設計。目前4名印度候選太空人已經開始在俄羅斯接受訓練,然後將回印度,在印度自主設計的乘員艙和服務艙內訓練。一般情況下,在太空人確定後還要訓練4年左右時間,但這次印度載人航天任務似乎相當著急,太空人訓練時間直接減半,連2年都不到。

同時西萬還指出,雖然載人的運載火箭已完成設計,只不過還是「紙上談兵」,暫時還沒有建造完成,就在最重要的運載火箭都還沒搞定的時候,印度已經開始急著準備太空人的食譜了,上一步還沒做好就想著下一步,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可能是印度走向失敗的原因,無論哪個領域都是如此。據悉,印度的GSLV.MK3重型火箭的外殼相當特立獨行,並不像其他國家那樣選擇鋁鋰合金或鋁鎂合金,而是直接用不鏽鋼。該型火箭原本用的4米芯級液氧發動機、S-200大型助推器都是很先進的技術,但是由於材料問題其自身重量高達640噸,但有效載荷卻只有10噸,這個載人火箭的性能的確是太空人的「噩夢」。

還冒著水汽的太空人服

事實上,印度曾計劃搭上美國太空梭完成載人航天,但是美國的太空梭卻爆炸了。直到現在美國太空人也必須藉助俄羅斯火箭才能進入太空,而歐洲、日本、加拿大都必須依靠國際合作才能展開載人航天活動。

對於印度這一野心勃勃的航天計劃,中日專家給出同一評價。中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對於資金、技術實力有限的印度而言,要想實現載人航天更是困難重重,需要國際合作和舉全國之力過年奮鬥才有希望。同樣觀點一致的還有日本專家評價稱:印度在資金、技術和國家組織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航天大國夢想如「紙巨人」那般脆弱。(晶晶)

相關焦點

  • 上太空也要吃咖喱 印度載人航天斥資1千億,太空人食譜曝光
    印度太空人食譜 圖源:印度斯坦時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本月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了近幾年載人航天計劃的規劃及進展。若取得成功,印度將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獨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隨著載人航天計劃的迅速推進,太空人食譜等更多的細節被印度媒體披露出來。早在2018年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裡紅堡出席印度獨立日慶祝活動時首次宣布,計劃在2022年前實現載人航天計劃。據《印度斯坦時報》的最新消息,印度將於2021年12月前往太空。
  • 印度專家曾說,在2015實現載人登月,如今過去五年現狀如何?
    為了探索這個宇宙,人類發生了火箭走出了地球,並且慢慢的發展出了載人航天,航天登月、火星登陸」之後,印度方面就宣布要在2008年用無人飛船登月。到了2005年,神舟六號升空再次刺激到了誰的不知道哪一根神經,印度的計劃再次修改,宣布2020年要實現載人登月。
  • 「太空大戰」激化?美國載人登月計劃提前施行
    【家電網HEA.CN 10月18日微信原創】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即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分三步走,整個任務將耗資280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已將這一登月計劃列為優先發展事項。
  • 嫦五剛完成月壤採樣,印度求助俄羅斯花費14億​,準備載人登月
    嫦五完成月壤採樣,印度突然公開重要計劃,先登月後載人航天專家介紹,接下來完成採取月壤的嫦娥五號就會按照原計劃,啟動返回地球的任務。該任務環節將決定成敗,一旦能順利將月壤封裝帶回地球,且不管帶回多少,都算成功。而無人探測器登月取土返回地球任務,將會保障國內下一步載人登月順利實施。
  • 航天局回載人登月時間表 比印度還「晚」15年?
    航天局回載人登月時間表 比印度還「晚」15年?、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航天局回載人登月
  • 印度載人航天不甘落後:欲2022年前與中國平起平坐
    參考消息網1月21日報導新媒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主席希萬表示,如果印度能在2022年前如期完成載人航天任務,屆時將在載人航天領域與中國平起平坐。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21日報導,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主席希萬近日表示,儘管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有其獨特優勢,但印度在該領域並不遜色於中國。他說,如果印度能在2022年前如期完成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宇宙飛船」(Gaganyaan)計劃,屆時將在載人航天領域與中國平起平坐。
  • NASA公布不登月球原因!需要支持?專家:希望中國加入太空俱樂部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月球的探索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目標,今年以來,月球一直是我們討論的話題,主要就是因為有印度和以色列兩個國家發射月球探測器特別是印度,「月船-2」號就僅2.1公裡就著陸了,最後還是難以避免失敗的結果,直接性失聯硬著陸了,最後連NASA也不知道它掉在了什麼地方,原計劃2018年4月發射的月船二號,多次推遲到今年9月,還是難免公布失敗,至今官方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 載人登月是假的?真相還要等多久?
    但50年過去了,關於載人登月的質疑聲一直不斷,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載人登月是假的。小編認為,從目前公布的資料看,可以肯定要麼美國載人登月是假的,要麼美國人公布的資料是假的,背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圖①可見,太空人頭盔中有一人影,人影沒有頭盔,悠閒地站在月球上,就象攝影師助手。
  • 中國載人登月可期,美媒有點著急了
    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據新華社報導,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環月軌道上飛行。如果順利,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在月球著陸,目標是採集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
  • 美媒關注:嫦娥月球「取土」載人登月可期
    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據新華社報導,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環月軌道上飛行。如果順利,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在月球著陸,目標是採集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
  • 美媒關注:嫦娥月球「取土」 載人登月可期
    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據新華社報導,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環月軌道上飛行。如果順利,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在月球著陸,目標是採集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太空食譜」再添新品
    此外,新一代載人飛船還具有神舟飛船所不具備的物資下行能力,可以把空間站內大量的實驗成品帶回地面;在用途方面,新一代載人飛船兼顧不同軌道的要求,進行型譜化設計。不僅可用於和未來的空間站對接,擔當太空「通勤巴士」,還可承擔深空探測的使命。「太空食譜」此次也發生了「重量級」的變化。
  • 印度載人飛船亮相!網友:和中美俄飛船比較,印度這是「猴版」呀
    目前世界上可以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國家只有三個,就是中國、美國、俄羅斯,但是印度也有一個航天大國夢,看到我國在載人航天方面成績斐然,所以也要搞載人航天活動,不過該國的載人航天計劃從2009年啟動以來,至今還沒有太空人飛上太空。
  • 星際飛船剛剛落地爆炸,彭斯公布18名登月太空人名單,專家:怎麼上太空
    1969年土星5號搭載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隨後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登月任務,在此期間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麥可·克林斯,巴茲·奧爾德林三位太空人參與其中,其中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為首次登月的人類
  • 已經沒有能力單獨登月,美國宣布與日本合作,開展聯合載人登月
    近年來,美國對太空事業又產生了熱情,開始大力發展航天工程,計劃在2024年的時候,重新返回月球,並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對於美國的這個計劃,各方的反應不大相同,有的人就非常認可美國的計劃,並給予了高度評價。而有的人則質疑美國計劃的真實性,認為美國這是在玩「星球大戰」的老把戲,想通過太空競賽削弱競爭對手。
  • 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成功執行一系列月球任務後,(中國)信心應該很強。中國最近發射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完成首次月背軟著陸,此前任何航天國家都沒有完成過。不得不說,可以登陸月球的「玉兔」,是中國登月實力的最直接體現,我們只需將登月主體從探測器變為太空人即可;就載人飛行技術而言,從神舟五號開始,中國的載人航天已經實現七次。在一系列的飛行中,我們的太空人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試驗,太空飛行器生活體驗,艙外太空行走等。
  • 為實現載人登月,美國、蘇聯花了多少錢?
    為搶在蘇聯之前載人登陸月球,美國共投資250多億美元幾任美國總統對登月重視程度不同,決定了登月計劃的曲折命運美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水星計劃」,需要解決人類在外層太空長期停留,以及從月球返回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問題,耗資約4億美元;第二階段是「雙子座計劃」,需要解決太空飛行器對接、太空人太空行走等問題,耗資約12.8億美元;第三階段
  • 載人登月還需邁過新一代大推力火箭等三道難關
    相對於國際輿論呈現的樂觀,中國航天人則顯得格外謹慎——  「根據我國公布的航天白皮書,目前我國已開始載人登月關鍵技術的攻關。」年過花甲的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葉培建院士接受採訪時說:「至於具體什麼時候能去,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胡浩透露:「備受關注的載人登月計劃仍未正式立項。」
  • 印度載人航天計劃雄心勃勃,動口不動手沒用
    印度的許多研發項目存在不少的問題,先進軍備項目往往屢次推遲,但是在高科技領域的研發工作,印度依然是不可低估的存在,尤其是在航天技術領域,目前印度也算是航天領域的大國了,如今也顯得是信心十足,在航天領域欲與「天宮」比高下!
  • 載人登月、火星基地、火箭送物流,中國航天大會透露了這些信息
    每一年的航天大會都會吸引國內外航天工作者和愛好者的關注,今年的大會也是乾貨滿滿,不僅公布了載人登月新方案,甚至還有地火經濟圈、自主學習的人工智慧火箭等重大構想。中國目前正在進行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論證,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將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登月艙分別發射至環月球軌道,再進行對接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