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關注:嫦娥月球「取土」 載人登月可期

2020-12-0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1月30日發表題為《從嫦娥月球「挖土」 看美中太空競爭》的報導,報導指出嫦娥五號無人探測任務的複雜度證明了中國航天能力的巨大進步。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探月工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30日實現在月球附近組合體分離,中國離成為第三個從月球獲取月壤和巖石樣本的國家的目標更近一步。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

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據新華社報導,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環月軌道上飛行。如果順利,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在月球著陸,目標是採集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

按計劃,上升器將攜帶封裝好的樣本回到月球軌道,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由返回器攜帶樣本,軌道器攜帶返回器返回地球。在進入地球軌道後,與軌道器分離的返回器將獨自返回地球。整個任務預計共需23天左右。

中國在2004年立項的嫦娥探月工程規劃包括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步驟。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任務是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的最後一步。

分析認為,嫦娥五號無人探測任務的複雜度證明了中國航天能力的巨大進步,該任務一旦取得成功,將為未來的載人登月和建造基地目標提供助力。

印度防務問題專家、目前居住在美國的太空政策與地緣政治學者娜姆拉塔·戈斯瓦米說,嫦娥五號將讓中國「提高對軌道交會和對接技術的掌握,特別是在他們計劃載人登月的這一關頭」。

中國很早就表現出對自主獲取月球地質樣本的濃厚興趣。按計劃,嫦娥五號將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附近著陸,這是人類之前未曾造訪的區域。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國防預算分析項目和太空安全項目總監託德·哈裡森說:「從月球上更多不同的地方採集樣本將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月球上的資源,未來開採這些資源可能會帶來一些經濟價值。」

儘管中國與美國的太空優勢地位目前還有一定距離,但專家認為中國的探月工程正在穩步取得進展。

不過,美國政府的重返月球項目可能因政權更迭而「失寵」。美國總統川普去年表示,希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4年以前再次將美國太空人送到月球。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個目標難以實現。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是否會繼續支持登月目前還不明朗。分析認為,拜登政府將把NASA的科研重點放在對地球的觀測研究上,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不是會不會延後的問題,而是延期多久的問題。

中國已經擬出了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的初步日程。中國把2030年作為載人登月的目標,同時計劃2021年至2030年間建立基本型的月球科研站,並在2036年至2045年間建成綜合型的月球基地,屆時人類可以長期駐留。

相關焦點

  • 美媒關注:嫦娥月球「取土」載人登月可期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1月30日發表題為《從嫦娥月球「挖土」 看美中太空競爭》的報導,報導指出嫦娥五號無人探測任務的複雜度證明了中國航天能力的巨大進步。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據新華社報導,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環月軌道上飛行。如果順利,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在月球著陸,目標是採集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
  • 中國載人登月可期,美媒有點著急了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1月30日發表題為《從嫦娥月球「挖土」 看美中太空競爭》的報導,報導指出嫦娥五號無人探測任務的複雜度證明了中國航天能力的巨大進步。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據新華社報導,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環月軌道上飛行。如果順利,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在月球著陸,目標是採集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
  • 科學的質疑與阿波羅載人登月的真假
    最近在頭條上有不少大V的質疑美國50年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是造假的文章,深有點體會,我來談談我的一些看法。無論是誰,尤其是大V,要有點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在科技專業領域,在非本人的專業技術領悟,發表主觀質疑之前,至少應該了解或諮詢一下該專業領域主流專家的意見和態度。否則容易誤導大眾,造成社會思想混亂和誤人子弟。
  • 嫦娥五號登月取樣,中國載人登月啥時候能實現?總師:時間問題
    實際上,在我國航天科技發展的今天,實現探測器登月取土已經不是難事,大家更為關注的是中國的載人登月何時實現。要知道,美國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阿波羅計劃已經實現6次成功登月,而我國至今還未完成一次。 對於這個大家更為關注的問題,我國載人航天飛船系統設計總師張白楠就曾當面回應:「中國的載人登月研究從未間斷
  • 「嫦五」返回方式獨特 載人登月未來可期
    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就嫦娥五號登月專訪了航天專家、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焦維新表示,這次嫦娥五號登月將面臨3大難點,為避免返回時的高溫和巨大的過載加速度對返回艙造成損害,返回艙將採取「打水漂」的方式穿過大氣層。而中國此前已經做了相關的實驗和周密的準備,焦維新對於飛船的成功返回非常有信心。焦維新還透露,目前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為載人登月做各項準備。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趙小津表示,在完成「繞、落、回」三步之餘,中國還規劃了探月四期。2018年12月發射的嫦娥四號是探月四期的首次任務。在飛行近1個月後,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著陸於月球背面,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後續,探月四期還規劃論證了三次任務。
  • 中國載人登月
    根據相關規劃,中國載人登月工程規劃2014年左右在深空探測領域,將把十幾噸的太空飛行器送到地球軌道,2020年前後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因長徵五號稍作延遲)。在探月方面,2020年前將實現「回」地任務,即飛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來,還取一些東西帶回地球,並計劃在2030年前後實現航天員登月。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未來載人登月可期!
    今天,#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引發關注。據央視報導,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近月點環月軌道。點火起飛前,還實現了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
  • 嫦娥取土回地球這件事不簡單,從不同視角看都有很多看點
    嫦娥取土回地球這件事不簡單,從不同視角看都有很多看點:1、月亮表面上好像失去約2公斤土,地球的幾百公斤著陸器卻留在了月球上,對月球來說是大大的躺賺。2、從人類角度看,這是人類的第10次月球採樣行動,其中有6次是美國的阿波羅載人探月任務中共取月土、月巖約381.7千克,在1978年美國向中國贈送了其中的1克。前蘇聯3次無人登月行動中共取月土330g。
  • 美媒:以色列放棄第二次登月計劃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非營利的以色列太空登陸組織宣布,它將放棄發射第二個月球探測器的計劃。今春早些時候,以色列的首個月球探測器在登陸月球表面時墜毀。當時,以色列太空登陸組織表示它將嘗試第二次登月,但其官方推特帳戶25日發的一條推文說,其團隊將放棄登月計劃,但將繼續建造「創世紀2」號太空飛行器,以實現另一個目標。據美國「臨界點」網站6月25日報導,今年4月11日,「創世紀」號飛船首次嘗試登月,但在就要著陸月球表面前墜毀,未能成功著陸。
  • 德媒關注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有望開採未來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
    但最受關注的是月球。兩個即將到來的任務不僅服務於政治和軍事目的,而且也將探索未來的潛在能源和原材料來源。4年前繼「嫦娥一號」後中國首輛月球車「玉兔」號又在月面行走。預計到2020年還將有另外兩輛月球車登陸月球:其中一項任務是在月球背面登陸。第二項任務是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讓機器人車輛出倉採集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
  • 什麼時候可載人登月?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代表人類首次登月並採集回了月壤樣本。時隔半個世紀,中國終於也要採集月壤了。按照計劃,我國將於11月24日凌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擇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通過鏟取、鑽取兩種方式,採集月球樣品並帶回地球。  我們為什麼要萬裡迢迢去月亮上「挖土」?這些樣品能發揮什麼作用?《科技周刊》記者採訪到天文專家,一起去探尋「挖土」背後的故事。
  • 【每日動態】日美載人登月/人工智慧/新型光電桅杆 等
    1日美達成合作意向十年內日本將實現載人登月未來,將重點關注著陸時間、人數和活動細節。美國太空人將根據「阿耳忒彌斯計劃」於2024年登月,這是自「阿波羅計劃」以來的首次載人登月。2019年,日本政府決定參加美國的月球探索計劃,併合作建立月球軌道的小型空間站,將其用作登陸月球的中轉站。在軌道基地的建設中,日本將於2023年發射包括一臺可以為小型住宅提供電力的發電設備等各種補給。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些技術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針對人們關心的中國載人登月規劃問題,吳豔華表示,中國載人航天
  • 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時,美太空人插上的國旗,如今怎樣了?
    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時,美太空人插上的國旗,如今怎樣了?在中國的古老神話中,嫦娥、玉兔、吳剛、桂樹等一直與月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也讓月球也成了人類最好奇的星球之一。1自從美國在1969年登月之後,每成功實現一次載人登月就在月球上插上自己國家的國旗,目前在月球上有6面國旗,那麼,它在月球待了半個世紀,現在又將會如何呢?
  • 嫦娥五號取月球土樣本若與美國相差甚遠, 能證明美國登月造假嗎
    除了中國之外,美國、蘇聯、歐盟以及日本都對月球發射過探測器,但是真正實施過載人登月的只有美國(美國、蘇聯都取回過月球土)。美國為了炫耀載人登月成功,曾經贈送過中國1克月球土。月球土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無奈美國太過於吝嗇,好在本次我國即將自行取回月球土。假如中國取回的月球土與美國贈送的成分相差甚遠,是否能夠說明美國載人登月造假呢?暫且拋開這個問題不談,先看看嫦娥五號肩負的任務都有哪些?
  • 美媒稱下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或是中國人
    今年的7月20日正值美國阿波羅登月50周年,近來的美國媒體除了圍繞紀念阿波羅登月計劃50周年大作文章、回味四五十年前美國登月的輝煌外,就是在感嘆美國太空人何時會再次登上月球,下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會是哪國太空人等等。
  • 若嫦娥五號取月球土樣本與美國相差甚遠,能說明美國登月造假嗎?
    除了中國之外,美國、蘇聯、歐盟以及日本都對月球發射過探測器,但是真正實施過載人登月的只有美國(美國、蘇聯都取回過月球土)。美國為了炫耀載人登月成功,曾經贈送過中國1克月球土。月球土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無奈美國太過於吝嗇,好在本次我國即將自行取回月球土。假如中國取回的月球土與美國贈送的成分相差甚遠,是否能夠說明美國載人登月造假呢?
  • 距離上次載人登月已過48年,嫦娥五號為何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完成了首次載人登月。自1969年7月21日的阿波羅11號至1972年12月11日的阿波羅17號,人類先後6次載人登月,如今已經過了48年。整整48年,不管是NASA還是世界其他機構,為何沒有再次載人登月?如今,我國已經是世界大國,為何嫦娥五號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其實類似的空間自主交匯對接在我國過去的神舟系列已經成熟應用,但都是在地球軌道進行,地面站和人造衛星可提供精準測距、定位、導航服務,可在月球軌道上這些資源則匱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