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載人飛船亮相!網友:和中美俄飛船比較,印度這是「猴版」呀

2020-10-03 科普大世界

目前世界上可以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國家只有三個,就是中國、美國、俄羅斯,但是印度也有一個航天大國夢,看到我國在載人航天方面成績斐然,所以也要搞載人航天活動,不過該國的載人航天計劃從2009年啟動以來,至今還沒有太空人飛上太空。

不過印度人也沒有閒著,時不時地發出來一些關於載人航天方面的消息,在今年2月份,4名印度太空人前往俄羅斯加加林太空人培訓中心進行專業訓練,6月份時,雖然印度多項航天計劃都受到疫情的影響而推遲,但卻宣稱首個人類太空飛行任務「加甘亞安(Gaganyaan)」的發射將不會受到影響,力爭按計劃在明年12月就可以發射。

今年7月份,印度公布了本國自主製造的宇宙飛船,從其「露臉」亮相的圖像和數據資料來看,它採用了兩艙式結構,讓人意外的是其重量僅有3噸,其體積只有10.7立方米,返回艙的體積為6立方米,裡面最多能乘坐3人,但最多只能在太空中停留7天。

而我國的神舟號載人飛船的總重量是7.9噸,採用軌道艙,推進艙,返回艙「三艙一體」的結構,返回艙內部空間為6.3立方米,裡面也可以乘坐三名航天員,其中神舟十一號在太空中執行任務時在軌時間最長為32天。

從各項參數比較來看,印度的載人飛船就像是簡化版或者「刪減版」飛船。與我國、美國和俄羅斯的第一代載人飛船相比較,印度的第一代載人飛船要小得多,難怪有網友看了印度的載人飛船後稱:這飛船是「猴版」呀!

而目前我國和美國都已經試飛了新一代大容量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其中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船長8.8米,重達21.6噸,裡面可以承載7人,在太空中的在軌時間也要長得多,該飛船將被用於未來我國的載人登月或登火任務。

印度的載人飛船之所以如此袖珍,被認為和印度現有的火箭推力較小的因素有關,目前印度的最大推力火箭還不如我國用來發射神舟號飛船的長徵二號f型火箭的推力大,所以它的載人飛船也就不敢造那麼大了。


參考資料:
《時報熱點》8月15日文章《揚言明年發射載人太空飛船的印度,為啥今年沒動靜了?原因出來了》

相關焦點

  • 印度計劃年底將美女機器人送入太空,2022年前將發射載人宇宙飛船
    印度雖然一直被我國網友嘲笑,但是其實在這一塊,印度並不算太差,也算是一個航天大國,畢竟能發射火箭的國家就那麼十幾個。與日本、歐洲各國側重發展某一航天領域不同,印度也希望和中美一樣,擁有自己獨立完整的太空計劃。
  • 印度太空人去俄羅斯學習!印度太空飛船故障頻發,付出了很多代價
    印度一直想努力成為製造業大國,可是「印度製造」實在不讓人放心。印度媒體多次報導,印度飛機發生墜毀,這都是「印度製造」質量不過關的表現,就連印度的航母也發生大火。很多網友稱印度為「神奇」的國家,這些「馬虎」的工業製造能力,也是印度「神奇」的一部分。這沒有阻擋印度成為航天大國的決心,他們也想實現登月,積極發展航空航天技術。
  • 印度載人航天計劃受挫,首次無人飛行任務被迫推遲
    根據印度媒體的說法,這一工作的完成,也意味著這些印度太空人具備了在載人飛船中執行太空任務的資格。據印度報業託拉斯(PTI)在17號發布的報導顯示,儘管太空人的培訓獲得了很大的進展,「加甘揚」計劃的飛船發射任務卻遇到了大麻煩。
  • 中美俄新一代載人飛船為什麼唯獨我國有保守的整流罩存在?
    現階段中美俄相繼公布了自家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計劃,中美兩國更是率先開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發射試驗活動。但是從各家公布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設計方案來看,只有美國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和波音的CST100載人飛船直接拋棄了傳統的整流罩設計,飛船本體直接對接在火箭頂端發射。
  • 印度正在與NASA就關鍵技術進行談判,載人飛船能夠按時升空嗎
    雖然印度在航天領域有50多年的經驗。然而,載人航天的經驗是有限的。 印度航天局只能硬著頭皮上。現在,印度航天局,也叫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宣布,已與多個國家和各個方面合作,幫助印度的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現在在與美國進行談判,如果能獲得一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安全相關的關鍵技術,那是最好不過了。「考慮到Covid-19已經影響到任務的時間表,印度希望通過使用一些已經準備好的技術來加快完成任務。
  • 印度推出未來太空計劃,不僅有載人飛船,還要發展空天飛機
    首先在運載火箭方面,推出了未來的PPT火箭,擠滿了整個屏幕,可以說各種火箭應有盡有,不過在這些火箭中僅有PSLV、GSLV和LVM3在現有的運載火箭中,雖然起飛重量不小,但運載能力卻很一般,據說是由於材料技術不達標,只得採用不鏽鋼打造箭體,這也導致了雖然火箭看起來很雄壯,運載能力很小。
  • 印度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倒計時,還在找法國尋求支援呢
    印度航天保持著相當不錯的水平,在國際上也是相當有名的,如今正在試圖挑戰高難強度,已經上馬了印度的載人航天項目,讓人奇怪的是,在2020年的時候,人們發現印度竟然還在尋求與法國進行載人航天技術領域的合作關係,不禁讓人想問,這是臨陣補課嗎?
  • 中國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俄羅斯聯盟飛船,到底哪家強?
    現如今,中美俄三國都進入了載人飛船的時代,隨著美國「龍」飛船成功將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載人航天領域再次進入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和俄羅斯聯盟飛船的對比上,哪一款更強更先進呢?NO.1,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
  • 揚言明年發射載人太空飛船的印度,為啥今年沒動靜了?原因出來了
    印度這幾年在航天領域的投入非常大,登陸了月球南極,發射高解析度衛星甚至還揚言在2021年計劃載人太空飛行。但是印度的航天實力真的有印度說的這麼「牛」嗎?其實對於印度的航天事業一直都有一些質疑聲,懷疑印度之所以大力發展航天事業是因為有其他國家在背後支持。
  • 解讀印度登月失敗原因:恐怖15分鐘乃首創,從未影響中美俄三國
    所謂的「恐怖的15分鐘」是印度首創,來自火星著落提到的「恐怖的七分鐘」。當前能夠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但中美俄的科學家從來沒有提到登月還有恐怖的15分鐘,這說明印度在登月方面技術不成熟,當然做不出這道題。
  • 十張圖看懂:為何SapceX載人飛船停止發射川普會氣急敗壞
    俄媒報導稱,兩天前美國首個商業載人航天飛船發射計劃在發射前15分鐘被緊急叫停,這讓特意來到甘迺迪發射中心的川普一家十分的尷尬。令川普生氣的是,俄羅斯的的飛船可以升空,而美國不行。選擇5月28日發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1959年5月28日,美國將兩隻猴子(羅猴艾布爾和鼠猴貝克)載入「朱庇特號」火箭發射入太空,並成功返回。所以,在這一有重要意義的日子無法發射,自然令川普難以接受。
  • 神舟載人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在長徵-2F捆綁式火箭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2F載人航天火箭。在發射點火十分鐘後,船箭分離,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 太空競賽加劇,俄羅斯準備搭乘中美飛船探索太空,究竟有何目的?
    毋庸置疑,中美俄堪稱世界航天俱樂部三大巨頭。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兩國甩開的跡象。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羅戈津表示,俄羅斯的目標是在載人航天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太空人不僅準備好乘坐美國的,也準備好乘坐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往太空。為什麼要搭乘中美的飛船探索太空呢?原因有這麼兩個。一是,中美的飛船有其獨特優勢。神舟系列飛船已經進行過多次載人飛行,這證明它非常穩定。就拿神舟六號來說,它是一款多功能任務型飛船。
  • 太空競賽加劇,俄羅斯準備搭乘中美飛船探索太空,究竟有何目的?
    毋庸置疑,中美俄堪稱世界航天俱樂部三大巨頭。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兩國甩開的跡象。為什麼要搭乘中美的飛船探索太空呢?原因有這麼兩個。一是,中美的飛船有其獨特優勢。神舟系列飛船已經進行過多次載人飛行,這證明它非常穩定。就拿神舟六號來說,它是一款多功能任務型飛船。
  • 印度四名太空人出發!唯一太空飛船故障頻發,令全世界捏了把冷汗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8日的報導稱,印度四名太空人此前已經出發前往俄羅斯,這四名印度太空人將在俄羅斯太空人大隊受訓。此前印度媒體報導稱,印度計劃在2021年12月派遣本國機組前往太空,該機組由2名男性和1名女性組成。
  •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快速對接
    2020-10-14 23:41:55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莫斯科10月14日電(記者李奧)俄羅斯「聯盟MS-17」載人飛船14日升空,約3小時後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完成對接,將3名太空人送上空間站。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網站消息,搭載「聯盟MS-17」飛船的一枚「聯盟-2.1a」型火箭於莫斯科時間14日8時45分(北京時間14日13時45分)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後進入預定軌道。在與運載火箭分離後,「聯盟MS-17」飛船按快速對接模式繞飛地球2圈,追上國際空間站,並與其「黎明」號實驗艙順利自動對接。
  • 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原標題: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4日報導,俄羅斯凱爾迪什研究中心日前宣布了一項大膽的計劃,將在未來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進行星際探索,探索範圍延伸至火星之外的天體目標。   這一科研中心目前正在建造可以在7個月內抵達火星的動力火箭。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圓滿成功,再來盤點一下國外載人飛船的情況
    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不斷突破,會有更多的載人飛船投入運行,推動世界載人航天事業進一步跨越發展。載人飛船是人類進入太空的重要工具,在載人航天活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當前,國外僅有俄羅斯「聯盟MS」一型飛船處於服役狀態,俄、美等國均依靠該飛船實現地面與國際空間站的往返。
  • 美國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和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相比哪個更強
    b型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返回,5月30日已開艙檢測,說明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已經進入了實體發射試驗和檢測階段,如今美國的龍飛船首次載人發射成功,那麼它和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相比,兩者哪一款更強更先進呢?以前的載人飛船都使用逃逸塔作為救援手段,但載人「龍飛船」可利用自帶的8臺「超級天龍座」發動機系統進行逃逸,當火箭出現故障的時候,飛船啟動自身攜帶的發動機,就可以將自己推離火箭,這也使得該飛船具有了火箭發射過程中的全程逃逸功能,逃逸後後啟動自行降落系統,就可以安全的返回地面,所以該飛船的安全性能也是很有保障的。
  • 「太空巴士」的競逐,航天大國爭相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
    5月5日,隨著一聲巨響,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騰空而起。約488秒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驚豔亮相引發了航天界的高度關注。隨著載人登月、載人深空探測熱潮的再度興起,各航天大國或航天強國均認識到現有的載人飛船已經無法滿足要求,需儘快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因此,中美俄等國均在大力研製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並取得了相當進展,一些型號初步具備應用飛行能力。若此次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整個任務順利完成,意味著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研製工作取得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