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2020-11-22 人民網陝西站

原標題: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4日報導,俄羅斯凱爾迪什研究中心日前宣布了一項大膽的計劃,將在未來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進行星際探索,探索範圍延伸至火星之外的天體目標。

  這一科研中心目前正在建造可以在7個月內抵達火星的動力火箭。而所謂的太空飛船可以在著陸48小時後再次起飛,據稱科學家們對這一新系統的研發工作自2009年便開始啟動。

  俄羅斯宇航局宣稱已製造出氣冷式裂變核反應堆,為火箭的等離子體推進器提供動力。儘管技術上可以得到實現,但許多人都對俄羅斯的計劃持懷疑態度,特別是在保障核動力火箭的安全性方面疑慮頗多。

  俄羅斯宇航局稱,火箭運行將不需要太陽能或太陽能電池,核裂變反應堆將為火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保證航天飛船可以進行星際探索。

  凱爾迪什研究中心負責人弗拉基米爾 科什拉科夫說:「登陸火星的任務在不遠的將來就可以達成,但是我們志不在此。我們的引擎可以勝任一系列目前看起來像科幻小說情節的太空任務。續航性是首位的,我們必須研發每進行10次飛行任務只需保養或修理1次的引擎。」

  雖然凱爾迪什研究中心目前還未宣布飛船發射日期,但是已充分肯定飛船的發射將會徹底改變目前的航空航天業。

  (實習編譯:張培倫 審稿:李宗澤)

(責編:谷妍、鄧楠)

相關焦點

  • 中國完成核動力載人快速火星飛船方案研究 採用大功率核電推進
    ,提出了適用於載人火星飛船的、短期內實現地火往返飛行的空間大功率核電推進系統方案,並完成了適用於火星表面起降的推進系統方案的設計與優化,在國內首次完成核電推進系統模型建立和優化設計工作,研究成果得到了相關專家的高度認可。
  • SpaceX星艦計劃拉開序幕 目標火星以及更遠
    SpaceX星艦計劃拉開序幕  目標火星,以及更遠  近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布了新一代火箭的藍圖:被稱為「星艦」(Starship)的下一代重型運載火箭,將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航天運載器。
  • 俄計劃2025年前載人登月 2035年飛火星
    當地時間8月31日,俄羅斯航天署署長佩爾米諾夫宣布,俄制定出到2040年的太空探索計劃,包括2025年實現載人登月,此後在月球建永久基地,以及2035年之後載人飛往火星等。    按照這個計劃,俄羅斯準備在2025年前讓太空人進行登月之旅,然後於2027年至2032年間在月球建立永久考察基地。佩爾米諾夫說:「根據我們的估計,我們可以在2025年前準備就緒,實現登月載人飛行。」     一旦在月球設立基地,俄羅斯便可以利用月球作為遠徵火星的跳板,希望在2035年後開始載人火星之旅。
  • 俄載人登月計劃:太空人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
    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向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致以新年祝賀時,宣布制訂統一探月計劃,已經成立的專門機構將由他本人掛帥。他表示,新年前做出了「制訂統一專項探月計劃」的決定。為此,俄航天已成立專門機構。
  • 核動力飛彈、核動力轟炸機 揭秘美蘇瘋狂核競賽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兩個超級大國不斷推出各種核動力巡航飛彈、核動力轟炸機甚至核動力宇宙飛船,人類一度被籠罩在「核烏雲」中。綁架全人類的核動力巡航飛彈普京公布俄羅斯的核動力巡航飛彈項目之後,西方立即聯想到美國的同類項目——「冥王星」大型核動力巡航飛彈。這種號稱擁有無限續航力的戰略武器,正是美蘇瘋狂核軍備競賽的產物。
  • 俄研製核動力宇宙飛船 一個半月飛抵火星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 外媒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總經理謝爾蓋·基裡延科宣布,公司正在研發能夠在一個半月內抵達火星的核動力裝置。 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網站3月2日報導報導,這是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和俄聯邦航天署聯合研製的核動力裝置,它能夠完成各種機動飛行,進行減速和加速。
  • 俄航天局長:馬斯克核平火星計劃背後,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當地時間5月27日,俄聯邦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在「索洛維約夫直播」節目中表示,美國SpaceX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用核彈轟炸火星計劃,其實是美國掩飾太空軍事化、將核彈送入太空的陰謀。「我們知道,在這一個蠱惑性計劃的背後藏著一個陰謀:將核武器送入太空。」羅戈津說。俄航天局局長指出,核平火星的計劃是非人道的,俄羅斯將會全力制止美國人這麼幹。
  • NASA 核動力火箭2035年奔赴火星!我們離太空「核時代」還有多遠?
    按 NASA 的計劃,「毅力號」火星車將在大約 20 天后登陸火星,尋覓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回顧 2020 年,對於 NASA 來說,由核動力驅動的「毅力號」火星車成功發射,絕對是一大歷史性航天事件。而展望未來,NASA 對於火星的探索仍將繼續,新興的硬核技術也正在投資、催生當中——NASA 宣布,將與商業公司共同研發核動力發動機,未來地球人研究甚至奔赴火星將會藉助核的力量,而這一宏偉目標會在 2035 年前實現。何為核動力火箭?
  • 如何在太空中飛到更遠?科學家:造核動力飛船
    理想很美好,但回到我們不願面對的現實,目前我們能向太空發送的好像很有限,往近了說是衛星載人飛船或登月火箭,往遠了說只有探測器。為什麼?因為我們不夠快。以目前的技術我們飛到月球需要三天,這沒什麼,可以實現載人任務。但飛到火星卻需要6到8個月,飛到冥王星需要12年,飛的還只是個探測器。如果換做是人會怎麼樣?
  • 俄媒:俄正研製核動力宇宙飛船 一個半月飛到火星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 外媒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總經理謝爾蓋·基裡延科宣布,公司正在研發能夠在一個半月內抵達火星的核動力裝置。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網站3月2日報導報導,這是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和俄聯邦航天署聯合研製的核動力裝置,它能夠完成各種機動飛行,進行減速和加速。
  • 載人龍拉開新一代飛船序幕,飛船最終打敗了太空梭?
    太空梭之後,美國又「退回」到飛船的路線。從2004年開始,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又計劃研發一種新型飛船,足以將航天員送往比近地軌道更遠的地方。這就是後來的「獵戶座」,迄今尚未載人試驗。 近地軌道上的載人往返,也選中飛船方案。
  • 第4176回:獵戶座飛船戰神號,星座計劃載人探索
    這是原有星座計劃中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2020年將人類再次送往月球,並接著徵服如火星等太陽系內目標。米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在2011年進行最後一次太空梭發射之後,用該飛船來執行載人航天任務。其首次任務被定於在2015年執行,之後將用於訪問國際太空站。如果商業軌道運輸服務出現問題無法使用,則該飛船將會替代執行國際空間站的後勤運輸任務。此後,獵戶座飛船將會作為載人月球及火星計劃中的一個關鍵裝備。
  • 航天五院提出載人快速火星飛船核電推進方案
    火星飛船想像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中國航天網12月23日報導,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和總體部合作,在科技部「863」課題「核動力太空飛行器總體技術和安全研究」的支持下,順利完成了「空間大功率核電推進方案」研究工作,這是我國在新型推進技術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 NASA 核動力火箭 2035 年奔赴火星!我們離太空「核時代」還有多遠?
    「如果想要儘快奔赴火星,核動力推進系統可以派上用場。」|圖來源於原文章按 NASA 的計劃,「毅力號」火星車將在大約 20 天后登陸火星,尋覓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回顧 2020 年,對於 NASA 來說,由核動力驅動的「毅力號」火星車成功發射,絕對是一大歷史性航天事件。
  • 中國計劃2040年完成核動力太空梭 美驚嘆落後中國40年
    一家中國航天公司更發下豪語,要在2040年之前,開發出核動力太空梭。美國知名流行科技Engadget網站11月16日報導,中國太空計劃的主要承包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為中國的太空計劃發起了一個遠大的目標,直到2040年。計劃包括開發低成本且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重型運載火箭、太空旅遊,還有核動力太空梭。
  • 核動力飛船——打破魔咒,讓我們的太空航行不只限於地月系統
    以目前的技術我們飛到月球需要三天,這沒什麼,可以實現載人任務。但飛到火星卻需要6到8個月,飛到冥王星需要12年,飛的還只是個探測器。核動力飛船所以遠距離的太空航行是不適合用化學燃料推進的,那我們就只能被困在地月這個小圈子中了嗎?並不是,我們還有核動力飛船。
  • 美國要造核動力飛船 最快只需3個月抵達火星
    比傳統太空飛行器快一倍美國國家航天委員會委員、BWX技術公司執行長雷克斯·格夫登說,核動力發動機有望使太空飛行器用3到4個月時間抵達火星,比最快的傳統化學動力太空飛行器快大約一倍。BWX技術公司是美國政府主要核部件和燃料供應商。太空人深空旅行時間越久,受到的輻射量越多。布裡登斯廷說,使用核動力太空飛行器,可以通過減少輻射來保護太空人健康。
  • 俄羅斯正在研製開發穿越星際空間的載人飛船項目
    據悉,開發載人飛船《鷹》號遨遊星際空間是俄羅斯航天火箭技術研發中令人人期待的一個最新科研項目之一。首艘飛船將藉助於《機庫-A5》助推火箭計劃於2023年從東方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在接受《俄羅斯宇宙》雜誌社的採訪中,飛船項目總設計師伊戈爾 哈米茨介紹了《鷹》號飛船的相關技術性能。
  • NASA研發核動力太空飛船,最快3個月到火星
    IT之家8月24日消息 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Jim Bridenstine近日表示,美國將研發下一代核熱推進技術(核熱推進),估計旅程時間可縮短一半,而採用這一動力系統的太空飛船最快可以在3-4個月時間內抵達火星。
  • 專家稱移居太空可能性越來越高 火星或成首選(全文)
    因為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船大約重50噸,所以飛得更遠、載人更多的載人火星飛船會更重。美國、俄羅斯和歐洲針對火星登陸進行的研究表明,登陸火星任務最合適的人數應為4人或6人,這表明需要設計一個相當大的飛船來提供4或6個人在漫長的任務執行過程中所需要的生存環境以及氧氣、食物、水、燃料等物資。如果大批量移民的話,飛船搭載的人數還會更多,火箭的負重載荷就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