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四名太空人出發!唯一太空飛船故障頻發,令全世界捏了把冷汗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8日的報導稱,印度四名太空人此前已經出發前往俄羅斯,這四名印度太空人將在俄羅斯太空人大隊受訓。此前印度媒體報導稱,印度計劃在2021年12月派遣本國機組前往太空,該機組由2名男性和1名女性組成。
-
印度載人飛船亮相!網友:和中美俄飛船比較,印度這是「猴版」呀
目前世界上可以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國家只有三個,就是中國、美國、俄羅斯,但是印度也有一個航天大國夢,看到我國在載人航天方面成績斐然,所以也要搞載人航天活動,不過該國的載人航天計劃從2009年啟動以來,至今還沒有太空人飛上太空。
-
上太空也要吃咖喱 印度載人航天斥資1千億,太空人食譜曝光
印度太空人食譜 圖源:印度斯坦時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本月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了近幾年載人航天計劃的規劃及進展。若取得成功,印度將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獨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隨著載人航天計劃的迅速推進,太空人食譜等更多的細節被印度媒體披露出來。早在2018年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裡紅堡出席印度獨立日慶祝活動時首次宣布,計劃在2022年前實現載人航天計劃。據《印度斯坦時報》的最新消息,印度將於2021年12月前往太空。
-
印度航天員在2022年進太空靠譜嗎?俄羅斯全程支援不怕失敗
印度在航天技術領域有著相當不錯的水平,如今正在試圖進入載人航天領域,現在許多人在討論一個問題:印度航天員在2022年進太空,到底靠譜嗎?從目前的情況看,成功的機率還是非常大的,印度在航天技術領域的表現一直相當不錯,雖然進度並不是這麼想的那麼快,但是也絕對不能說慢成就也不能說低,在這個項目上已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
俄羅斯開始為四名印度太空人製作太空衣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子公司Glavkosmos的新聞處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俄方已開始為4位印度太空人製作太空衣。據此前消息,俄方將對4名印度太空人進行培訓,還將為印方載人任務製造舷窗、飛船座椅和太空衣。俄方對印方太空人的培訓已於2019年2月10日開始,預計將於2021年初結束。
-
印度正在與NASA就關鍵技術進行談判,載人飛船能夠按時升空嗎
NASA和ISRO一直在探索人類太空飛行計劃的長期合作關係,這可能是個開始。」如果談判變成合作,那麼美國將成為第三個幫助印度載人航天的國家。截至目前,四名印度航天員正在俄羅斯接受培訓,俄羅斯也開始為太空人生產定製的太空衣,而法國航天局也與印度合作。
-
印度要送機器人上太空:與俄機器人有「親緣關係」?
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8日報導,俄羅斯駐印度大使尼古拉庫達舍夫表示,印度打算送上太空的人形機器人,與此前俄羅斯「費奧多爾」有「親緣關係」。據《印度報》早前報導,印度打算在載人發射前進行兩次無人發射任務,讓人形機器人代替太空人升空。這兩次無人發射可能會分別在2020和2021年進行。庫達舍夫指出:「我知道,印度航天計劃的主要部分,是為準備落實『加岡揚』(Gaganyaan)任務進行的無人飛行。飛船將搭載某個人形機器人。」
-
印度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倒計時,還在找法國尋求支援呢
如果論起來的話,印度自己的載人航天項目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按照原定計劃,在2020年12月將進行首次無人的發射,即便有所推遲,印度載人航天飛船發射依然處於倒計時,還在找法國尋求支援呢,這似乎有點意外了。
-
印度計劃年底將美女機器人送入太空,2022年前將發射載人宇宙飛船
17年前的2003年10月15日,神州大地上一片歡騰,我國的神舟五號飛船順利發射,成功的將我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送上太空!從那一刻開始,我國就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然而17年過去了,直到今天也還沒有第四個可以獨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
全國要圓宇航夢,印度爭氣不蒸饃
印度媒體又刊發了「新」消息,不過這個「新」只是個新修改的計劃而已,總理莫迪宣布計劃2022年要將一名太空人送入太空。這個「宏偉」的計劃,是希望在建國75周年之前給世界一個大大的驚喜。說起印度的航天事業,他還是起步比較早的,在前蘇聯的技術援助下,1984年,印度就實現了太空人進入太空,相比我國算是起了個大早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天空是蔚藍色,宇宙是黑暗的,是閃亮的,是無限的,是畏懼的,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存活了將近50億年,和宇宙相比,地球微不足道,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工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如今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成為最後唯一的希望
-
印度邁出重要一步,2年後將把人送上太空,全球第四指日可待
,由他們負責培訓的印度首批共4名太空人,目前正在該國的加加林航天員培訓中心接受相關的訓練。而相關培訓工作的完成,也意味著這些印度太空人具備了在載人飛船中執行太空任務的資格,並在太空軌道中飛行7天的時間。
-
在我國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前,竟然有20多個國家的太空人進入太空!
時至今日,進入太空還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自從2003年我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上天后,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有11位太空人14人次進入了太空,他們分別是:1、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
撞向地球的英雄:明知飛船有203處故障,升空就回不來,他還是去了
隨後,前蘇聯發明了載人航天飛船,將太空人尤裡·加加林送入太空。「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的出現,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探索奧秘的願望,也開拓了載人航天的新時代。這個身份使得他在1959年9月蘇聯第一批太空人的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蘇聯最早的一批太空人之一。1964年10月,蘇聯發射「上升一號」,科馬洛夫等三位太空人駕駛飛船繞地球飛行16圈,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進入太空。
-
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呆了一個月,然而印度網友不屑:人家美國呆了快12...
本文經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兔子公社(guanchahome)」 周五(18日)下午,在軌飛行33天後,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標誌著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最新一艘聯盟號飛船:俄羅斯的第一次+美國的最後一次
我們記得,2014年3月聯盟號飛船TMA-12M原定採用6小時快速對接,但由於飛行姿態控制系統故障導致錯過軌道交會,只得臨時調整為兩天後對接。這對於委身於逼仄的聯盟號太空人來說,無疑是不小的身心考驗。只是為了保險起見,NASA今年上半年以1.7億美元購買聯盟號兩個艙位(2020年10月14日發射MS-17、2021年4月1日發射MS-18),確保「一旦美國本土載人飛船因故無法順利飛行」狀況下,美國太空人仍能夠往返國際空間站,以便保證各項太空任務持續下去。現在看來,MS-17任務美國已經用掉一張船票,MS-18任務美國沒有動用餘下一張船票,估計要作廢。目前該任務名單只有三名俄羅斯太空人。
-
俄羅斯Skybot F-850機器人「太空人」,即將飛向太空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將於今晚向國際空間站發射一臺人形機器人「Skybot F-850」,該機器人由「聯盟號」MS-14宇宙飛船進行運載,Skybot F-
-
印度人:中國太空技術落後,印度全面領先,甚至比美國更強大
但是這次長五B火箭成功創紀錄地首飛,卻被印度人看不起,並且聲稱印度遙遙領先,哪裡來的底氣?印度遙遙領先,真的假的?隨著這次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升空,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拉開序幕,並且根據規劃,我國將在2022年前後建立空間站,建成後將至少運營10年,在太空給自己安個家的這一點,印度已經做到了嗎?
-
上世紀50年代,部分太空人進入太空後,因飛船故障沒能返回地球
上世紀50至60年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充滿了激情,首次進入太空和登上了月球,不斷取得輝煌的成就,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還有在月球上邁出一小步的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都是人們敬仰的英雄,然而,太空探索的路是坎坷的,有很多太空人因飛船故障一去不復返。
-
空間站拍到宇宙飛船遇到故障落回地球的畫面,眾人表示震驚!
人們一直嚮往著環遊太空,能夠在浩瀚的宇宙當中遨遊,在之前科學技術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只有看著夜空嚮往這件事情,但是現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情況下,乘坐飛船前往太空已經不再是夢了,不過現在也不能就說明科技已經進不到所有人都能去進行太空旅行,還是需要有一定的技術支持,以及太空人本身的身體素質在才能很好的進行太空旅行的,所以也不是我們想去就能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