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是蔚藍色,宇宙是黑暗的,是閃亮的,是無限的,是畏懼的,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存活了將近50億年,和宇宙相比,地球微不足道,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工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如今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成為最後唯一的希望!
世界上第一個建立空間站的並非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的「國際空間站」,1986年2月20日,蘇聯將設計好的「和平號空間站的核心艙」發射升空,這是人類首個第三代空間站,本質上是蘇聯建造的一個軌道空間站,1991年蘇聯解體,後來被俄羅斯接管,一直到2001年3月23日成功墜入地球大氣層,掉落在南太平洋海域中,從此結束了它在太空中的日子。當初蘇聯太空人克裡卡列夫在1991年5月18日乘坐TM-12號飛船飛向了這座「和平號空間站」,在裡面居住長達311天。可見蘇聯的空間站技術是十分優越的,但是無奈最終解體,而這位太空人成為太空中最後一名蘇聯人!
空間站的作用對人類在太空中的科研工作擁有很大的幫助,當蘇聯自主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之後,美國立馬眼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又如何,如果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空間站稱霸太空才會更進一步。在1980年美國將建立空間站計劃在戰略防禦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到1994年開始建造「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階段。「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一共分為三個階段,1994年-1998年為建設期的第一個階段;1998年-2001年是第二個階段;2001年-2006年是建設空間站的最後一階段。
「國際空間站」是由六個國際太空機構聯合完成,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以及巴西,唯獨沒有中國,空間站是每個國家夢寐以求的地方,難道中國不願意參加嗎?當然不是,中國曾經提出過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但是卻被美國一口否決。美國的小心思相信大家應該都十分清楚,時時刻刻在提防中國。
自從國際空間站投入運行之後,確實完成諸多的實驗,效果顯著,但是在2018年8月30日,國際空間站出現輕微漏氣,站內的太空人進行及時修補。但是經過那次漏氣之後,空間站故障頻發,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院士就此分析聲稱:「國際空間站已經開始散架,在2024年面臨退役」。4年後國際空間站即將迎來告別會,而那時中國自主研發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唯一的希望。2010年,中國自主建設的天宮空間站已經開始投入建設階段,預計在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雖然規模沒有國際空間站宏偉,但是卻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座空間站。
美國得知中國的計劃之後,便申請加入中國天宮空間站的建設,結果中國也給否決了,針對這一「否決」,俄羅斯表示:「幹得好!」,因為美國不僅沒有更加先進的建設空間站的技術,而且加入天宮的建設很有可能不懷好意!現如今留給國際空間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屆時美國只能幹巴巴地看著中國天宮的建成而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