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2020-12-06 趣說科學

天空是蔚藍色,宇宙是黑暗的,是閃亮的,是無限的,是畏懼的,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存活了將近50億年,和宇宙相比,地球微不足道,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工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如今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成為最後唯一的希望!

世界上第一個建立空間站的並非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的「國際空間站」,1986年2月20日,蘇聯將設計好的「和平號空間站的核心艙」發射升空,這是人類首個第三代空間站,本質上是蘇聯建造的一個軌道空間站,1991年蘇聯解體,後來被俄羅斯接管,一直到2001年3月23日成功墜入地球大氣層,掉落在南太平洋海域中,從此結束了它在太空中的日子。當初蘇聯太空人克裡卡列夫在1991年5月18日乘坐TM-12號飛船飛向了這座「和平號空間站」,在裡面居住長達311天。可見蘇聯的空間站技術是十分優越的,但是無奈最終解體,而這位太空人成為太空中最後一名蘇聯人!

空間站的作用對人類在太空中的科研工作擁有很大的幫助,當蘇聯自主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之後,美國立馬眼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又如何,如果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空間站稱霸太空才會更進一步。在1980年美國將建立空間站計劃在戰略防禦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到1994年開始建造「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階段。「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一共分為三個階段,1994年-1998年為建設期的第一個階段;1998年-2001年是第二個階段;2001年-2006年是建設空間站的最後一階段。

「國際空間站」是由六個國際太空機構聯合完成,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以及巴西,唯獨沒有中國,空間站是每個國家夢寐以求的地方,難道中國不願意參加嗎?當然不是,中國曾經提出過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但是卻被美國一口否決。美國的小心思相信大家應該都十分清楚,時時刻刻在提防中國。

自從國際空間站投入運行之後,確實完成諸多的實驗,效果顯著,但是在2018年8月30日,國際空間站出現輕微漏氣,站內的太空人進行及時修補。但是經過那次漏氣之後,空間站故障頻發,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院士就此分析聲稱:「國際空間站已經開始散架,在2024年面臨退役」。4年後國際空間站即將迎來告別會,而那時中國自主研發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唯一的希望。2010年,中國自主建設的天宮空間站已經開始投入建設階段,預計在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雖然規模沒有國際空間站宏偉,但是卻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座空間站。

美國得知中國的計劃之後,便申請加入中國天宮空間站的建設,結果中國也給否決了,針對這一「否決」,俄羅斯表示:「幹得好!」,因為美國不僅沒有更加先進的建設空間站的技術,而且加入天宮的建設很有可能不懷好意!現如今留給國際空間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屆時美國只能幹巴巴地看著中國天宮的建成而懊悔不已!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會成為太空「獨苗」嗎?
    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空間站嗎?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航天部門籤署協議,將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推遲到了2024年,而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投入運行,那麼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我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嗎?
  • 天宮將是唯一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為何不再建一個?
    和所有的太空飛行器一樣,空間站也是有服役年限的,現在正在近地軌道運行的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在2024年左右服役期滿,屆時有可能退役停止運行,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並沒有再建國際空間站的計劃話雖如此,儘管目前空間站所能發揮出的作用有限,但如果失去了空間站,的確會給人類的太空探索帶來不便,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考慮再建呢?因為即使國際空間站退役,人類也不會失去在太空的落腳之地,因為中國正在計劃建造一個自己的空間站,天宮。
  • 太空研究項目轉向中國,國際空間站將被廢棄
    據俄羅斯通訊社11月3日的報導稱:俄羅斯第一頻道宣布,將舉行全俄羅斯公開比賽,選出一位女主角,在2021年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電影。此消息一出,就讓人十分驚訝了,這將會是人類第一次真實地在外太空拍攝電影,也是國際空間站上首次迎來不屬於太空項目研究純屬紀錄的電影拍攝,這是國際空間站眼看著就不行了,之後的廢物利用吧!
  • 國際空間站出現「散架」,4年後或將停用,中國空間站將接棒
    前言:國際空間站已經運行了近20年,它剩餘的壽命已經沒幾年了。科學家本來還希望延長它的壽命,但是國際空間站總是出現毛病,再過幾年或許就會退役了。來自俄羅斯的專家表示道,國際空間站已經出現了「散架」,表層出現眾多「小孔」,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
  • 強行續命的國際空間站出故障,天宮將成唯一空間站?
    強行續命的國際空間站出故障,天宮將成唯一空間站?在2014年,來自全球各個國家的航天機構負責人,在美國的華盛頓召開了一次有關太空探索的會議。本該「壽終正寢」的國際空間站再出故障現在各個國家往國際空間站上砸的錢已經超過一千億美元了
  • 國際空間站或在2024年停用!外媒:未來兩年,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建設
    甚至在最終將漏氣點鎖定在俄羅斯的「星辰」艙後,又計劃在艙內貼塑膠袋查找漏氣點。但就算是找到了漏氣點,這個漏氣點也被堵住了,又能怎麼樣?環球網10月7日報導,國際空間站在2000年,迎來首批太空人入駐後,如今已經運行了將近20年。
  • 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加入,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美國後來發射的太空梭還專門設計了和平號空間站的對接口,以便和和平號對接運送物資和人員。在十五年的時間裡,先後有十二個國家的一百三十五名太空人到過和平號空間站進行考察和試驗。到了九十年代後期,和平號空間站的電子設備嚴重老化,共發生了一千五百多次故障,其中一百處故障一直未能解決。用遍體鱗傷來形容毫不過分。
  • 相差20多年上天,天宮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的區別在哪裡?
    其實,國際空間站早在1993年就開始立項,是由美國和俄羅斯共同發起的,然後有日本,歐盟等16個國家共同參與,一起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的總體設計,1998年11月,完成所有的製造和測試,正式發射入軌。中國也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進入太空的國家。第二步:實現載人飛船與空間飛行器的對接,2011年11月3日 ,神舟8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中國載人航天首次交會對接圓滿成功。
  • 存在巨大隱患 國際空間站上出現神秘小孔 或在2024年停用
    國際空間站現在正面臨著巨大的漏氣危機2019年9月份國際空間站查出有空氣少量洩露,到了今年的8-9月,洩露速度已經擴大了5倍,每天洩露的空氣從270克增加到1.4公斤。經過排查,最終發現在國際空間站的表層出現了小孔,洩露地點在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空間站或成唯一?別再被雞血文忽悠了
    近幾年,「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屆時中國的空間站或將成為唯一服役的空間站」這一則消息在航天愛好者圈裡成為了熱議的話題,也成為國人引以自豪的一件事,但事實是不是這樣的,今天學長來跟大家客觀分析分析,這事「它靠不靠譜!」
  • 國際空間站恐提前退役,將自己設計空間站
    所以早在1983年就有人提出了一個設想建造國際空間站,之後以俄羅斯、美國為首,多國合作建造了這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際空間站。而現在這個國際空間站也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齡,美國本還想著延遲這個空間站的使用,而現在俄羅斯要拋棄美國一個人玩!國際空間站恐提前退役,將自己設計空間站。
  • 18國獲批入駐中國空間站——天宮空間站,美國也想加入卻被拒
    根據2014年美國宇航局(NASA)和俄羅斯宇航局(Roscosmos)達成的協議,從1998年開始建設,重達420噸,活動空間達到1200立方米的國際空間站運營時間將會至少持續到也就是說在那之後,太空中可能只剩下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可供使用。截止到目前,中國已先後收到了27個國家的申請,在經過仔細評估後,批准了18個國家入駐天宮空間站的資格。
  • 央視「官宣」:中國空間站2年後將完成建設
    ,專家:已經面臨退役事實上,國際空間站為美國等國家服務至今,已經瀕臨退役邊緣了。12年,對於空間站來說,的確已經瀕臨退役的邊緣,就在此前8月,國際空間站剛剛就爆發了一場漏氣事故。所以,美國方面已經做出計劃,預計讓國際空間站在2024年退役。不過也有諸多專家認為,就按照如今的情況來看,或許都根本撐不到2024年。
  • 國際空間站面臨散架,西方將目光投向中國,天宮號建成時間已確定
    作為已經服役近20年的國際空間站,如今正在迎來職業生涯的最後時刻。從2000年接收首批太空人直到現在,國際空間站究竟還剩餘多少使用壽命,已經成為了航天界都在熱議的話題。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國際空間站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小問題,並且這些問題正在讓空間站面臨「散架」。
  • 國際空間站漏氣顯「報廢危機」?唯一替代品在中國,2022年建成
    很遺憾16個國家中沒有中國,因為一來中國當初經濟落後,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太過燒錢;二則是美國反對中國加入,警惕中國成為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大國。不得不說,美國有時候眼光很毒辣,中國的確有潛力成為世界強國,並且在美國百般打壓下還是壯大了。16個國家合作而成的國際空間站當然是個好東西,在科學研究和開發太空資源等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甚至有地球無法提供的優越條件。
  • 國際空間站再次發生漏氣事件,看來距報廢不遠了,坐等天宮空間站
    「星辰」艙再次發現漏氣現象,據稱目前他們已經將故障排除。這已經不是國際空間站第一次出現漏氣事件了,早在2018年國際空間站就已經檢測到了有氣體洩漏,最終經過排查他們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MS-09」飛船上發現了一個2毫米的洞。無獨有偶,在大約一個月之前,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國際空間站上發現了輕微的空氣洩露,而洩露的艙段很可能就在美國艙段,只不過還沒有威脅到太空人的生命安全。
  • 對比美俄等十六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的主要區別在哪
    年11月國際空間站才正式發射入軌,但在空間站的所有成員中,並沒有來自中國的航天機構。就在美國招攬各國共建國際空間站、將我們拒之門外時,1992年9月,我國正式布局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計劃,第一步是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第二步實現載人飛船與空間飛行器的對接。第三步便是建造發射載人空間站,這便是天宮空間站。
  • 誓要打破中國天宮壟斷,美國下令研發新空間站,直接部署月球軌道
    ,由於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所以美國下令研發新空間站,並且直接部署月球軌道,誓言打破中國天宮壟斷。圖為宇宙空間站眾所周知,目前成功實現載人航天並建造宇宙空間站的國家數量十分有限,主要為中美俄三個大國,雖然歐洲和日本也參與到了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項目
  • 國際空間站老化嚴重,俄羅斯有意自己單幹,與中國合作或是良策
    在人類探索外太空的進程中,國際空間站承擔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作為國際空間站項目的創始國之一和中流砥柱,俄羅斯的作用無需贅言。然而,自2014年以來,俄羅斯就多次揚言要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不久前,俄羅斯赫魯尼切夫科研生產聯合體副總裁弗拉基米爾·索洛夫耶夫更是提到了2024年這個時間節點。
  • 進入天宮空間站17國名單確定,美國被拒之門外,網友:報應來了
    ,由我們自行研製的「天宮」號國際空間站計劃將在2022年投入使用。而屆時將會有17個國家的23個機構將在「天宮」號空間站進行科研工作。同時,援引環球網的報導,此次「天宮」號空間站的總規模約為66噸,其中此次科研項目主要集中在9大主流領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