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俄羅斯等16個國家共同建造的。很遺憾16個國家中沒有中國,因為一來中國當初經濟落後,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太過燒錢;二則是美國反對中國加入,警惕中國成為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大國。不得不說,美國有時候眼光很毒辣,中國的確有潛力成為世界強國,並且在美國百般打壓下還是壯大了。
16個國家合作而成的國際空間站當然是個好東西,在科學研究和開發太空資源等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甚至有地球無法提供的優越條件。就是東西雖好,也有個使用年限,不可能一直完好如初。
據俄媒報導,在8月,國際空間站就發生了氧氣洩漏事件,每天大概有超過200克氧氣洩漏到太空,但是要在空間站排查出直徑約為0.1毫米的小孔實在是太為難了,因此這個問題拖到現在也沒有得到解決,只能初步將小孔定位在俄羅斯的「星辰」服務艙。
其實去年的時候,國際空間站就被查出了漏氣問題,但是今年的8、9月份漏氣問題更加嚴重之後,航天員們才關閉艙門以檢查封閉性。起初,俄羅斯航天員華格納發現並封堵了服務艙中的兩個漏氣孔,但是漏氣依然在繼續。載人航天計劃執行主任謝爾蓋克裡卡廖夫表示,航天員如果長時間無法解決洩漏故障問題,就需要向空間站輸送更多的空氣。目前,因為國際空間站有氧氣供應,不會威脅到航天員的生命安全,但是還是讓外界擔憂空間站的運行狀態,漏氣問題會不會持續加重到無法挽救的地步呢?
國際空間站是從1998年開始服役的,原定服役時間是15到20年,現在明顯已經超過服役時間。現在的規劃是讓其在2024年正式退役,國際上還有不少人建議延長至2030年。這似乎是要把國際空間站榨乾最後一滴血。但是這次的漏氣事件讓人們意識到,國際空間站已經垂垂老矣,「報廢危機」近在咫尺。
這個16個國家合作的國際空間站不太行了,但是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卻快要站起來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航天航空事業也在高歌猛進,長徵七號、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嗖嗖嗖」地往天上發,為中國空間站研製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全體航天人拼盡全力,力爭在2022年左右完成空間站建造任務,替代國際空間站。
鑑於當前俄美雙方關係緊張,幾乎不可能聯合建設新的空間站;美俄各自現在新建空間站也趕不上中國,那到2022年,中國極大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當年不能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再過兩年,將會擁有自己的空間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白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