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漏氣顯「報廢危機」?唯一替代品在中國,2022年建成

2020-10-12 大國新科技


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俄羅斯等16個國家共同建造的。很遺憾16個國家中沒有中國,因為一來中國當初經濟落後,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太過燒錢;二則是美國反對中國加入,警惕中國成為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大國。不得不說,美國有時候眼光很毒辣,中國的確有潛力成為世界強國,並且在美國百般打壓下還是壯大了。

16個國家合作而成的國際空間站當然是個好東西,在科學研究和開發太空資源等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甚至有地球無法提供的優越條件。就是東西雖好,也有個使用年限,不可能一直完好如初。

據俄媒報導,在8月,國際空間站就發生了氧氣洩漏事件,每天大概有超過200克氧氣洩漏到太空,但是要在空間站排查出直徑約為0.1毫米的小孔實在是太為難了,因此這個問題拖到現在也沒有得到解決,只能初步將小孔定位在俄羅斯的「星辰」服務艙。


其實去年的時候,國際空間站就被查出了漏氣問題,但是今年的8、9月份漏氣問題更加嚴重之後,航天員們才關閉艙門以檢查封閉性。起初,俄羅斯航天員華格納發現並封堵了服務艙中的兩個漏氣孔,但是漏氣依然在繼續。載人航天計劃執行主任謝爾蓋克裡卡廖夫表示,航天員如果長時間無法解決洩漏故障問題,就需要向空間站輸送更多的空氣。目前,因為國際空間站有氧氣供應,不會威脅到航天員的生命安全,但是還是讓外界擔憂空間站的運行狀態,漏氣問題會不會持續加重到無法挽救的地步呢?

國際空間站是從1998年開始服役的,原定服役時間是15到20年,現在明顯已經超過服役時間。現在的規劃是讓其在2024年正式退役,國際上還有不少人建議延長至2030年。這似乎是要把國際空間站榨乾最後一滴血。但是這次的漏氣事件讓人們意識到,國際空間站已經垂垂老矣,「報廢危機」近在咫尺。

這個16個國家合作的國際空間站不太行了,但是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卻快要站起來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航天航空事業也在高歌猛進,長徵七號、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嗖嗖嗖」地往天上發,為中國空間站研製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全體航天人拼盡全力,力爭在2022年左右完成空間站建造任務,替代國際空間站。

鑑於當前俄美雙方關係緊張,幾乎不可能聯合建設新的空間站;美俄各自現在新建空間站也趕不上中國,那到2022年,中國極大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當年不能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再過兩年,將會擁有自己的空間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白羊)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一直漏氣,會不會偏離航向?不會,但會提早報廢
    那麼現實中的的國際空間站會因為漏氣改變航向嗎?答案並不會改變,但是會提早報廢太空站。,只要在工作期內不會逃逸或者跌落就行了 大有說國際空間站又漏氣,這就像20多年的老房子了,不出點問題都覺得沒人常駐在裡邊一樣;早在2004年11月,美俄太空人福阿萊和卡列裡準備睡覺時,突然收到地面消息「空間站正在失壓」
  • 國際空間站再次發生漏氣事件,看來距報廢不遠了,坐等天宮空間站
    這已經不是國際空間站第一次出現漏氣事件了,早在2018年國際空間站就已經檢測到了有氣體洩漏,最終經過排查他們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MS-09」飛船上發現了一個2毫米的洞。無獨有偶,在大約一個月之前,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國際空間站上發現了輕微的空氣洩露,而洩露的艙段很可能就在美國艙段,只不過還沒有威脅到太空人的生命安全。
  • 國際空間站漏氣已超1年,太空人仍未找到漏氣源頭
    ,我國當時是有計劃參與到國際空間站項目的,但是遭到了美國的強烈反對,美國認為國際空間站有軍事用途,所以反對我們的加入,雖然我們沒能夠加入到國際空間站項目,但是這幾年我們正在建造自己的空間站,預計中國製造空間站在2022年建成,我們國家不反對任何國家的加入,即使曾經給我們造成慘重傷害的日本,在這一點上,美國的做法實在是太沒風度了。
  • 國際空間站又出現漏氣,想維修卻不易,為何「艾特」起中國來?
    但是,這個空間站最近又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據美媒報導稱,近日,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出現漏氣現象,迫使三名太空人由美國艙轉移到了俄國艙,雖然這次漏氣沒有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但修理起來還是有點困難的,這也讓很多人紛紛@起中國來,關我們什麼事?原因很簡單,因為國際空間站服務年限即將到期,計劃在2024年退役,而這次漏氣雖然是小問題,但是據相關領域的專家稱,這種小故障也會有較大的維修難度。
  • 國際空間站再漏氣,比預想還要糟糕,西方將目光看向中國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發言人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艙再次被發現漏氣,發言人表示,目前情況對於國際空間站內的太空人的生命健康並不構成威脅。然而這個從1998年開始服役的空間站近期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博士向媒體表示:「如果國際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是很有希望延長使用期。
  • 國際空間站運行到2024年希望破滅?中國將成為唯一
    實際上,這並非國際空間站首次漏氣,早在2018年,國際空間站上就曾監測到有氣體洩漏,經過排查,工作人員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MS-09」飛船上,發現了一個直徑約2毫米的洞。第二次是在2019年9月,當時曾查出有空氣少量洩漏。
  • 國際空間站或2024年停用,中國空間站將接棒,27國申請合作
    國際空間站最初計劃使用至2015年,但隨後其工作期限延長至2020年,然後再延至2024年。目前,項目參與國正在考慮將國際空間站的運作延長至2028-2030年的可能性。,2018年8月,對接在國際空間站上的「聯盟MS-09」飛船出現漏氣,太空人在飛船軌道艙的艙壁上發現長度近2毫米的裂縫,當時進行了緊急修補,漏氣原因至今沒有查明。
  • 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同時期全球唯一的空間站。
    現在國際空間站最初計劃使用至2015年,但隨後其工作期限延長至2020年,然後再延至2024年。目前,項目參與國正在考慮將國際空間站的運作延長至2028-2030年的可能性。然而近年以來,國際空間站頻繁漏氣,2018年8月,對接在國際空間站上的「聯盟MS-09」飛船出現漏氣,太空人在飛船軌道艙的艙壁上發現長度近2毫米的裂縫,當時進行了緊急修補,漏氣原因至今沒有查明。
  • 國際空間站或在2024年停用!外媒:未來兩年,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建設
    國際空間站這段時間鬧出來的亂子可不小,在國際空間站漏氣後,為了找到漏氣點,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又是利用細紙條查找漏氣點,又是提議藉助聽診器來尋找漏氣點。甚至在最終將漏氣點鎖定在俄羅斯的「星辰」艙後,又計劃在艙內貼塑膠袋查找漏氣點。但就算是找到了漏氣點,這個漏氣點也被堵住了,又能怎麼樣?環球網10月7日報導,國際空間站在2000年,迎來首批太空人入駐後,如今已經運行了將近20年。
  • 報告,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中國空間站有可能成為太空唯一空間站
    美國國際空間站在2024年或者最晚2028年落幕,為什麼會落幕最關鍵原因就是缺少資金支持。參與空間站的國家經歷金融危機以及今年的新冠疫情,都已經沒有精力出資出物。美國新一代空間站目前還在圖紙階段遙遙無期,太空在2022年以後,中國空間站將有可能成為太空唯一空間站!
  • 計劃2022年建成:院士詳解中國空間站"天宮" 技術有望超越國際空間站
    資料圖:2018年1月26日央視《創新中國》節目播出了大量我國載人空間站的畫面。楊利偉介紹,我國發射首個核心艙到空間站完全建成,需十幾次發射,其中最主要的發射有三次,即發射核心艙和先後發射兩個實驗艙,其中計劃於2019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載人空間站核心艙。若進展順利,中國將於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空間站。圖為中國空間站示意圖。
  • 中國即將建成國際空間站,航空實力居世界第一的夢想就要實現了
    阿爾法空間站現在的人類唯一建成的國際空間站,名字為阿爾法,意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空間站。這一國際空間站將在2024年左右正式宣告退休, 屆時中國的太空空間站將會成為世界唯一存在太空的空間站。事實上,到了2020年,殘破不堪的國際空間站就已經是事故頻頻,多次發生漏氣事故,很難想像,國際空間站能夠以殘破之軀再堅持四年的時間,這似乎代表了世界各國人都會老當益壯地堅持勞作的一種精神,每個人都會不斷地工作,直到迎來最終的結局。
  • 中國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已開始「散架」
    【僑報網綜合訊】媒體6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得到消息,2022年前後,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在明年到後年兩年的時間裡,通過11次飛行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之後航天員要長期在軌駐留,還要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這次必須求助於中國,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俄: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據媒體報導,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分析稱,國際空間站已經開始散架,很有可能在2024年停止使用,對此有俄羅斯網友表示:看來剩下的時間不多了,而在國際空間站老化的同時,中國天宮空間站即將完成建設,屆時或將取代國際空間站成為唯一,看來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的國家這次必須求助於中國。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美早就知道空間站在漏氣?美航天局:2019年就已發現,一直未處理
    作為人類航空航天領域一次非常成功的技術合作典範,國際空間站自1998年建成以來,為人類開展太空物理研究、生物技術探索、空間技術開發與驗證、地球科學教育與普及等活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服役超過20年之後,國際空間站也開始老態初顯,出現了一系列問題。近日,國際空間站部分艙段出現「漏氣」,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 中國笑到最後,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專家表示最多撐到2024年
    不過,就在中國航天不斷傳出好消息之際,曾經拒絕中國加入的國際空間站卻遇到了大麻煩。最近國際空間站表層甚至出現了小孔,這種形勢下必須做好準備,它可能最多撐到2024年,在這之後國際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約寧指出,國際空間站目前並非面臨著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不斷冒出各種小問題,開始「散架」。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據路透社莫斯科8月20日報導,當地時間周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表示,國際空間站的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艙段度過,以尋找空間站內的漏氣源頭。
  • 國際空間站漏氣 後果嚴重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將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並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