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妙!國際空間站運行到2024年希望破滅?中國將成為唯一

2020-10-08 俯瞰全球

國際空間站上的俄羅斯艙段漏氣嚴重

全球都在熱切關注,國際空間站表層出現「小孔」,這讓人懷疑將其使用期限延長到2024年以後的可能性。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向媒體表示,:「如果國際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

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不是國際空間站的某些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他補充道:「無論說什麼,從原則上講,很明顯的是,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國際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駐站航天員在排查漏氣點

近期,國際媒體紛紛關注國際空間站的漏氣問題,並為長時間無法確定漏氣點而焦急。到了6日早上,太空人們已經弄清楚,洩漏的地方是「星辰」號服務艙(Zvezda),也就是該站俄羅斯一側的主模塊,但仍然沒有確定艙內洩漏的源頭。

實際上,這並非國際空間站首次漏氣,早在2018年,國際空間站上就曾監測到有氣體洩漏,經過排查,工作人員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MS-09」飛船上,發現了一個直徑約2毫米的洞。第二次是在2019年9月,當時曾查出有空氣少量洩漏。

因老化而出現的密集小洞開始漏氣

現在的漏氣是第三次,洩漏時間是從今年8~9月份開始的,在洩露速度擴大到5倍之後(從每天270克增加到1.4公斤),有關部門才開始重視查找起來。幾經周折,才發現洩漏地點位於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目前國際空間站的失壓速度為每8小時1毫米汞柱。

雖然這對國際空間站的隊員沒有危險,也不影響空間站在載人狀態下的飛行,但是由此形成的恐懼心理,卻始終籠罩在各國以及駐站隊員的心頭。而且,不斷的洩漏空氣,也需要不斷補充,這就為補給飛船增加了負擔。

國際空間站有可能在2024年後墜入地球

如果把三次漏氣連起來算,那麼國際空間站的漏氣問題已經存在了近2年,而各國均無法解決這一問題。要命的是,這並非是一般的機器設備故障,俄羅斯專家現在已確定,漏氣原因主要是國際空間站的艙段主體結構已達壽命期,站體上開始出現大量0.6~0.8毫米的推測孔洞或裂紋,而且數量會越來越多,也不容易發現。

綜合評估,俄羅斯專家認為經過修修補補,國際空間站雖然可以繼續勉強運行下去,但卻無法徹底修補,預判最多可運行到2024年,什麼延壽到2030年純屬扯淡。

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全球唯一在軌運行的

這個誕生於1998年的所謂國際空間站,最初計劃使用至2015年,但隨後將其壽命期限延長至2020年,然後又延長至2024年。目前,項目參與國正在考慮將國際空間站的運作延長至2028~2030年的可能性。不過,這次的漏氣將打破這一計劃,繼續延長國際空間站壽命的規劃將不得不終止。

而早在至少5年前,中國就在建造空間站時揚言,「天和」空間站將是2020年後地球唯一的空間站。但在國際空間站延壽後,這一說法不再成立。如今,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建成,也需到2024年後,才能成為全球唯一在軌的空間站。

(軍評陳光文於2020.10.07)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不妙,俄航天專家:或在2024年停用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不妙……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太空上有幾個空間站?中國空間站或將在2024年成為唯一的空間?
    大家經常會聽到太空人在太空空間站上執行任務,那你知道太空空間站是什麼嗎?全世界有幾個太空空間站?先來介紹一下空間站,空間站又被稱為太空站或航天站,它是一種在距離地面高度較低的軌道上,一般是2000千米以下的近圓形軌道上長時間運行。能讓太空人巡航,並進行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
  • 俄專家稱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最多撐到2024年,中國笑到最後
    1998年由16個國家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終於在2010年投入使用,而國際空間站也成為了有史以來,規模、耗時、涉及國家之多的國際合作,為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做出巨大的貢獻。國際空間站在太空中漂泊運行了十年有餘,已經逐漸變老,各個方面也出現了問題,起初計劃在2015年停止使用,不過之後又被延長到2020年,而後又再延長到2024年,而現如今計劃還要延長到2028年附近,不過根據國際空間站現在情況,實在堪憂啊。
  • 國際空間站或2024年停用,中國空間站將接棒,27國申請合作
    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近日宣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不是空間站的某些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被中國拒絕後,美媒開始擔憂國際空間站,美網友:最後的希望破滅
    》的報導,該報導內容表示:國際空間站是獨一無二的,此前,從來沒有任何人能在軌道上建造如此之大的太空飛行器,並且還能夠運行這麼長的時間。,從而結束20年的在軌運行,不僅如此,我們從國際空間站上獲取的大部分價值很可能也會因此而化為烏有,由此可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花費1000億至1500億美元獲得的科研成果將會付之東流,不僅如此,俄羅斯專家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國際空間站或在2024年停用!外媒:未來兩年,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建設
    甚至在最終將漏氣點鎖定在俄羅斯的「星辰」艙後,又計劃在艙內貼塑膠袋查找漏氣點。但就算是找到了漏氣點,這個漏氣點也被堵住了,又能怎麼樣?環球網10月7日報導,國際空間站在2000年,迎來首批太空人入駐後,如今已經運行了將近20年。
  • 美國波音公司獲得NASA支持國際空間站運行合同至2024年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波音公司7月16日發表聲明稱,公司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關繼續支持國際空間站運行至2024年的合同,價值9.16億美元。聲明稱,「波音將提供技術支持服務,為國際空間站的運行提供資源和人員並具體負責國際空間站的許多系統的運行」。波音公司自1993年起成為NASA在保障國際空間站運行方面的主要承包商。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空間站或成唯一?別再被雞血文忽悠了
    近幾年,「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屆時中國的空間站或將成為唯一服役的空間站」這一則消息在航天愛好者圈裡成為了熱議的話題,也成為國人引以自豪的一件事,但事實是不是這樣的,今天學長來跟大家客觀分析分析,這事「它靠不靠譜!」
  • 美國專家:將國際空間站運行期限延長到2030年將很困難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專家、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研究員喬納森∙麥克道威爾認為,將國際空間站的運行期限延長到2030年將很困難。麥克道威爾對衛星通訊社稱:「我認為將國際空間站的運行維持到2030年將很困難,但它的運行時間應比到2024年稍長一些。
  • 在2024年的時候全世界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難道是真的?
    其實對於在2024年的時候全世界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難道是真的?這一問題先來說一下答案,到2024年根本不可能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雖然是由美國主導,但是從中也是有十多個國家進行參加,美國目前只是計劃讓空間站在2024年退役。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會成為太空「獨苗」嗎?
    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空間站嗎?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航天部門籤署協議,將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推遲到了2024年,而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投入運行,那麼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我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嗎?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據報導,約寧表示,「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
  • 國際空間站出現「散架」,4年後或將停用,中國空間站將接棒
    前言:國際空間站已經運行了近20年,它剩餘的壽命已經沒幾年了。科學家本來還希望延長它的壽命,但是國際空間站總是出現毛病,再過幾年或許就會退役了。來自俄羅斯的專家表示道,國際空間站已經出現了「散架」,表層出現眾多「小孔」,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
  • 中國笑到最後,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專家表示最多撐到2024年
    空間站,作為一種能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因其體積龐大,機構複雜,且擁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因此成為航天強國的一個重要象徵。在近日,我國公布了空間站建造進度與計劃,在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火箭發射,到2022年基本完成在軌建設。
  • 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中國空間站有可能成為太空唯一空間站
    美國國際空間站在2024年或者最晚2028年落幕,為什麼會落幕最關鍵原因就是缺少資金支持。參與空間站的國家經歷金融危機以及今年的新冠疫情,都已經沒有精力出資出物。美國新一代空間站目前還在圖紙階段遙遙無期,太空在2022年以後,中國空間站將有可能成為太空唯一空間站!
  • 天宮將是唯一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為何不再建一個?
    當前唯一在太空中運行的空間站就是國際空間站了,它是由多個國家的太空機構合作建造的,其中就包括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加拿大國家航天局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所有的太空飛行器一樣,空間站也是有服役年限的,現在正在近地軌道運行的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在2024年左右服役期滿,屆時有可能退役停止運行,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並沒有再建國際空間站的計劃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據報導,約寧表示,「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他表示,這些問題不是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約寧指出,目前的裂縫會找到、控制住並修理好,但此後可能會出現新問題,這意味著寄希望於國際空間站無故障運行沒有根據。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或在2024年停用
    「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  據報導,約寧表示,「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他表示,這些問題不是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  約寧指出,目前的裂縫會找到、控制住並修理好,但此後可能會出現新問題,這意味著寄希望於國際空間站無故障運行沒有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