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上有幾個空間站?中國空間站或將在2024年成為唯一的空間?

2020-12-04 古今奇聞雜談

大家經常會聽到太空人在太空空間站上執行任務,那你知道太空空間站是什麼嗎?全世界有幾個太空空間站?

先來介紹一下空間站,空間站又被稱為太空站或航天站,它是一種在距離地面高度較低的軌道上,一般是2000千米以下的近圓形軌道上長時間運行。

能讓太空人巡航,並進行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因為空間站是不具備返回地球的能力的,所以空間站必須具備齊全人類生活的設備。

最初是出現在1869年由美國最受尊敬的雜誌《大西洋月刊》裡一篇關於「用磚搭建的月球」文章裡。

後來,隨著蘇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和德國科學家赫爾曼·奧博特對空間站展開了設想之後,空間站的模樣被展示得越來越清晰了。

前蘇聯因為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搶先對月球的捷足先登,在這場太空將賽中落敗了,所以之後才把精力轉向了空間站的建設上。

大家都知道,建立空間站並不僅僅是為了探索太空,更重要的是,誰最先徵服了太空,誰就有話語權。空間站能直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

所以由前蘇聯製造的人類首個太空站「禮炮1號」在1971年4月19日發射升空了,不過可惜的是,在大概6個月後,它墜軌在大氣層中被燒毀了。

而且悲傷的是,3名太空人乘坐「禮炮1號」上的聯盟號飛船返回地球時,因為返回艙上的平衡閥出現了異常,導致太空人們全體犧牲。

之後美國科學家們對太空站進行了更加仔細的研究和試驗,想要在登月後一鼓作氣,逐漸甩掉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和載人飛船,而建設永久性的航天站等設備。

所以在1973年發射了「天空實驗室號」空間站。它總共接待了3名太空人,進行了270多項研究試驗,拍攝了18萬張太陽活動的照片,4萬多張地面照片等等工作。

在1979年7月11日進入大氣層被燒毀。

1976年2月17日,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被建成了,它是首個可讓人類長期居住的空間站研究中心。

是世界上著名的空間站之一,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太空人都去拜訪過,該空間站為人類服役到了2001年。

之後的「國際空間站」從1998年開始建設,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於2010年終於誕生了。

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而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了。

目前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天宮空間站」,天宮空間在目前還在計劃之中,它的建造時間預計在2020年到2025年間,預計能夠在2022年前後建成並開始運營。我們很快就能拭目以待了。

而且「國際空間站」預計在2024年退役,所以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會在2024年後成為在軌的唯一空間站。

大家要知道,空間站是給非常燒錢的東西,小編就拿「國際空間站」舉個例子,它每年的維護成本高達三四十億美元,而且即便不計入發射和研製成本,一年都要花費兩三百億人民幣,它的存在可以說是止虧不賺的。

所以後期很難還會有其他國家能夠像我國一樣特立獨行。還是開始那句話,對於太空的探索研究越深入,在未來就有更多的話語權。

對於太空空間站,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中國空間站有可能成為太空唯一空間站
    美國國際空間站在2024年或者最晚2028年落幕,為什麼會落幕最關鍵原因就是缺少資金支持。參與空間站的國家經歷金融危機以及今年的新冠疫情,都已經沒有精力出資出物。美國新一代空間站目前還在圖紙階段遙遙無期,太空在2022年以後,中國空間站將有可能成為太空唯一空間站!
  • 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同時期全球唯一的空間站。
    現在國際空間站最初計劃使用至2015年,但隨後其工作期限延長至2020年,然後再延至2024年。目前,項目參與國正在考慮將國際空間站的運作延長至2028-2030年的可能性。然而近年以來,國際空間站頻繁漏氣,2018年8月,對接在國際空間站上的「聯盟MS-09」飛船出現漏氣,太空人在飛船軌道艙的艙壁上發現長度近2毫米的裂縫,當時進行了緊急修補,漏氣原因至今沒有查明。
  • 天宮將是唯一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為何不再建一個?
    和所有的太空飛行器一樣,空間站也是有服役年限的,現在正在近地軌道運行的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在2024年左右服役期滿,屆時有可能退役停止運行,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並沒有再建國際空間站的計劃話雖如此,儘管目前空間站所能發揮出的作用有限,但如果失去了空間站,的確會給人類的太空探索帶來不便,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考慮再建呢?因為即使國際空間站退役,人類也不會失去在太空的落腳之地,因為中國正在計劃建造一個自己的空間站,天宮。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空間站建設有什麼意義?
    這個熱議一出現之後,確實讓我們想起了美國曾經對我國的封鎖,對我國的技術打壓等等,如今的次此舉確實能夠讓美國可能感覺到,中國不需要美國一樣可以建立一個獨立的空間站,有較強的航天實力。所以如今可以肯定的是已經有17國獲批加入。而如今的國際空間站是有16個國家聯合建造,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所以中國空間站的如今參與國已經超過了國際空間站的數量。
  • 國際空間站運行到2024年希望破滅?中國將成為唯一
    他補充道:「無論說什麼,從原則上講,很明顯的是,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國際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實際上,這並非國際空間站首次漏氣,早在2018年,國際空間站上就曾監測到有氣體洩漏,經過排查,工作人員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MS-09」飛船上,發現了一個直徑約2毫米的洞。第二次是在2019年9月,當時曾查出有空氣少量洩漏。
  • 在2024年的時候全世界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難道是真的?
    其實對於在2024年的時候全世界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難道是真的?這一問題先來說一下答案,到2024年根本不可能只剩下中國的太空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雖然是由美國主導,但是從中也是有十多個國家進行參加,美國目前只是計劃讓空間站在2024年退役。
  • 強行續命的國際空間站出故障,天宮將成唯一空間站?
    強行續命的國際空間站出故障,天宮將成唯一空間站?在2014年,來自全球各個國家的航天機構負責人,在美國的華盛頓召開了一次有關太空探索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之前,當時的美國就曾宣布,支持將國際空間站的壽命延長到2024年。在會議上,美國的負責人興高採烈地說,在未來美國希望各個國家的夥伴能一如既往的努力合作,國際空間站的延期使用,將有助於美國和世界航天界完成更多更重要的目標!
  • 國際空間站或2024年停用,中國空間站將接棒,27國申請合作
    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近日宣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不是空間站的某些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2024我國或將不是唯一擁有空間站國家,美國2021年要建太空酒店
    我國首個正式的空間站「天宮號」即將發射,將於2022年底前建設完成,2024年或將成為唯一一個在軌空間站,引起了世界的關注。然而,太空已經開始轉向商業時代,不少私營企業紛紛表示要進入太空,而且還要建造商業空間站。不但如此,更有一家美國企業表示要建造一個太空酒店!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會成為太空「獨苗」嗎?
    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空間站嗎?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航天部門籤署協議,將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推遲到了2024年,而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投入運行,那麼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我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嗎?
  • 美俄共建「深空門」空間站登陸火星,美畏懼中國空間站主導這領域
    在此前,俄羅斯媒體報導,中俄兩國將在10月籤訂一個史無前例的太空合作計劃,涉及太空探索和人類再次登月。如果該協議能夠最終完成,俄羅斯將左右逢源,成為太空探索方面的贏家。不過,「深空門」空間站目前還只是一個概念,目前都沒有進入實質的設計階段,不排除這是美國為了防止俄羅斯同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深度合作,而做出的一項欺騙性策略。
  • 中國太空未來規劃,2024年將建成空間站,第三批航天員科學家
    ,我國空間站或者是世界空間站建設的怎麼樣。,等到這兩步都完成之後,我國就會去建造一個永久的大型空間站,這一個永久的空間上建設完成之後他就能夠讓空間應用得到永久性的照料。我國在2020前已經完成了前兩步,那未來就會有一個新規劃今天主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中國太空未來規劃,2024年建成空間站,第三批航天員全是科學家。
  • 美國太空壞消息不斷,中國天和空間站建造在即,NASA只能幹著急
    按照計劃,國際空間站將在2024年退役,不過如今美國的空間站卻不斷傳來壞消息,此前在空間站已經多次發生了氣體洩漏事故,其中的美國籍太空人被迫轉移至俄羅斯艙段避險,不過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正在航天領域飛速發展,9月2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眾議院再次渲染了中國太空威脅論。
  • 中國太空未來規劃,2024年將建成空間站,第三批航天員都是科學家
    ,我國空間站或者是世界空間站建設的怎麼樣。,我國就會去建造一個永久的大型空間站,這一個永久的空間上建設完成之後他就能夠讓空間應用得到永久性的照料。 我國在2020前已經完成了前兩步,那未來就會有一個新規劃今天主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中國太空未來規劃,2024年建成空間站,第三批航天員全是科學家。
  • 中國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已開始「散架」
    【僑報網綜合訊】媒體6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得到消息,2022年前後,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在明年到後年兩年的時間裡,通過11次飛行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之後航天員要長期在軌駐留,還要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中國即將建成的空間站為何各國想爭搶加入
    隨著科技進步,中國在太空領域已有一席之地,國際空間站曾經是全球唯一在軌的太空站,中國曾經非常想加入,並且尋求合作的機會,可是都被美國拒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想要進行太空探索,必須自己搞太空站。而國際空間站到2024年,就該結束自己的使命。
  • 全球唯一空間站要「易主」?美國緊急喊話:中國,我們合作吧
    從上世紀60年代起,美國和當時的"老大哥"蘇聯就在大氣層外"打"得不亦樂乎,空間站建設的PK也沒有斷過。蘇聯先發、美國跟上,70年代的近地軌道上,就有蘇聯的禮炮號和美國的天空實驗室兩個空間站。在空間站建設這件事兒上,美國絕對算得上"來得早"。
  • 中國自己建造的空間站能比得上國際空間站嗎
    自1971年開始,人類經歷了4代空間站。目前,還在地球軌道上漂浮的國際空間站是第四代空間站,它的大小在420噸級左右。而我國的天宮空間站的建設目標為第三代,它的大小大約為80-100噸級,但是我們還留有許多可擴展的接口,可以擴展成100多噸級的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將成全球唯一 俄歐可進但一國直接被拒絕
    國際空間站主要有六個航天機構主導研發,其中包括美國、歐洲、日本、俄羅斯和巴西以及加拿大,另外參與該計劃的還包括11個歐洲國家,國際空間站的總重量達到423噸,長度為110米,寬88米,幾乎相當於2個足球場的大小,在距離地表面400公裡的高空運行,基本上在90分鐘可繞地球一圈,可容納7名太空人長期同時工作和生活,可以說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太空基地,實際上作為一個航天大國,中國在美蘇太空爭霸時期
  • 國際空間站或在2024年停用!外媒:未來兩年,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建設
    甚至在最終將漏氣點鎖定在俄羅斯的「星辰」艙後,又計劃在艙內貼塑膠袋查找漏氣點。但就算是找到了漏氣點,這個漏氣點也被堵住了,又能怎麼樣?環球網10月7日報導,國際空間站在2000年,迎來首批太空人入駐後,如今已經運行了將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