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經常會聽到太空人在太空空間站上執行任務,那你知道太空空間站是什麼嗎?全世界有幾個太空空間站?
先來介紹一下空間站,空間站又被稱為太空站或航天站,它是一種在距離地面高度較低的軌道上,一般是2000千米以下的近圓形軌道上長時間運行。
能讓太空人巡航,並進行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因為空間站是不具備返回地球的能力的,所以空間站必須具備齊全人類生活的設備。
最初是出現在1869年由美國最受尊敬的雜誌《大西洋月刊》裡一篇關於「用磚搭建的月球」文章裡。
後來,隨著蘇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和德國科學家赫爾曼·奧博特對空間站展開了設想之後,空間站的模樣被展示得越來越清晰了。
前蘇聯因為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搶先對月球的捷足先登,在這場太空將賽中落敗了,所以之後才把精力轉向了空間站的建設上。
大家都知道,建立空間站並不僅僅是為了探索太空,更重要的是,誰最先徵服了太空,誰就有話語權。空間站能直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
所以由前蘇聯製造的人類首個太空站「禮炮1號」在1971年4月19日發射升空了,不過可惜的是,在大概6個月後,它墜軌在大氣層中被燒毀了。
而且悲傷的是,3名太空人乘坐「禮炮1號」上的聯盟號飛船返回地球時,因為返回艙上的平衡閥出現了異常,導致太空人們全體犧牲。
之後美國科學家們對太空站進行了更加仔細的研究和試驗,想要在登月後一鼓作氣,逐漸甩掉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和載人飛船,而建設永久性的航天站等設備。
所以在1973年發射了「天空實驗室號」空間站。它總共接待了3名太空人,進行了270多項研究試驗,拍攝了18萬張太陽活動的照片,4萬多張地面照片等等工作。
在1979年7月11日進入大氣層被燒毀。
1976年2月17日,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被建成了,它是首個可讓人類長期居住的空間站研究中心。
是世界上著名的空間站之一,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太空人都去拜訪過,該空間站為人類服役到了2001年。
之後的「國際空間站」從1998年開始建設,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於2010年終於誕生了。
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而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了。
目前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天宮空間站」,天宮空間在目前還在計劃之中,它的建造時間預計在2020年到2025年間,預計能夠在2022年前後建成並開始運營。我們很快就能拭目以待了。
而且「國際空間站」預計在2024年退役,所以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會在2024年後成為在軌的唯一空間站。
大家要知道,空間站是給非常燒錢的東西,小編就拿「國際空間站」舉個例子,它每年的維護成本高達三四十億美元,而且即便不計入發射和研製成本,一年都要花費兩三百億人民幣,它的存在可以說是止虧不賺的。
所以後期很難還會有其他國家能夠像我國一樣特立獨行。還是開始那句話,對於太空的探索研究越深入,在未來就有更多的話語權。
對於太空空間站,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