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將是唯一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為何不再建一個?

2020-07-28 科學信仰


天宮將是唯一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為何不再建一個?

從人類抬頭仰望星空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人類與太空必將結下不解之緣。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人類一直試圖揭開宇宙的奧秘,在以天圓地方思想所主導的時代,中國的古人就試圖通過觀察星宿的變化來預測天氣,就連著名的《孫子兵法》之中也有關於星宿變化與天氣關係的描述。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的誕生,人類逐漸認識到了宇宙的真實面貌,於是對於太空的興趣就更為濃厚了,單純的觀測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的好奇之心,人類立志要到宇宙中去,而這真的實現了。現而今,人類已經發射了各種各樣的太空飛行器,它們有的徘徊於近地軌道,有的直接奔著太陽系外而去,僅在地球軌道運行的衛星數量就已經超過了上千顆。而在各種太空飛行器之中,有一個無人不知,那就是空間站。

天宮將是唯一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為何不再建一個?


當前唯一在太空中運行的空間站就是國際空間站了,它是由多個國家的太空機構合作建造的,其中就包括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加拿大國家航天局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國際空間站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擁有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權。那麼空間站到底有什麼用呢?無論是現在,還是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和研究都離不開空間站,空間站的本質是一種體型龐大的太空飛行器,藉助於空間站,人類可以實現較長時間的太空工作和生活,這是其它太空飛行器所無法辦到的,而且一旦未來空間站加入了重力模擬系統,那麼則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宇宙基地。總之,空間站功能眾多,是人類進行宇宙探索和研究所不可或缺的。

天宮將是唯一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為何不再建一個?


和所有的太空飛行器一樣,空間站也是有服役年限的,現在正在近地軌道運行的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在2024年左右服役期滿,屆時有可能退役停止運行,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並沒有再建國際空間站的計劃。

如此重要的太空飛行器,為何不再建一個呢?這可能是多方面原因所決定的,首先,建造空間站這樣體型龐大的太空飛行器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所耗費的資金是無比巨大的。當年在建造國際空間站的時候,最初的預算就達到了1600億美元,而這也是國際空間站由多國合作完成的原因之一,因為如此龐大的預算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在整個計劃的進行過程中,實際消耗的資金量已經達到了預算的4倍,而維護空間站,每年大約還要消耗300億美元。

天宮將是唯一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為何不再建一個?


想要達成如此龐大的國際合作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因為即使是由多國合作,每個參與國所耗費的資金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不再建國際空間站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建造空間站的性價比並不是特別高。的確,空間站本身是一種功能眾多的太空飛行器,可以為人類的宇宙探索和研究提供諸多幫助,但由於人類現有的航技術天水平限制,空間站所能發揮出的功能還是相對有限的,目前國際空間站的主要功能就是培育太空種子以及進行有限的太空研究。

話雖如此,儘管目前空間站所能發揮出的作用有限,但如果失去了空間站,的確會給人類的太空探索帶來不便,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考慮再建呢?因為即使國際空間站退役,人類也不會失去在太空的落腳之地,因為中國正在計劃建造一個自己的空間站,天宮。

天宮將是唯一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為何不再建一個?


如果計劃進展順利,天宮空間站將可能在2024年完工,而這一年正好是國際空間站的退役之年。

如果國際空間站退役,屆時中國很可能會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也已經實現了全球組網,而建造空間站標誌著我國的航天事業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而之所以要建造空間站,從戰略上也是出於對太空探索的考慮。

在天宮空間站建造完成之後,它將會代替國際空間站為人類的宇宙探索事業而服務。現在已經有很多國家傾向於與中國進行合作,希望未來能夠通過藉助天宮空間站來完成各種宇宙探索與太空實驗。人類邁向宇宙的步伐是不可阻擋的,所以進行太空布局、發展航天事業是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

相關焦點

  • 強行續命的國際空間站出故障,天宮將成唯一空間站?
    強行續命的國際空間站出故障,天宮將成唯一空間站?在2014年,來自全球各個國家的航天機構負責人,在美國的華盛頓召開了一次有關太空探索的會議。也就是說,建造於1998年的國際空間站,已經是壯士暮年了!目前第一個國家空間站頻頻發生故障,而美國新一代的空間站還在「草稿紙」上,為什麼美國這麼重視的國際空間站,卻「斷後」了呢?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天空是蔚藍色,宇宙是黑暗的,是閃亮的,是無限的,是畏懼的,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存活了將近50億年,和宇宙相比,地球微不足道,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工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如今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成為最後唯一的希望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會成為太空「獨苗」嗎?
    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空間站嗎?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航天部門籤署協議,將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推遲到了2024年,而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投入運行,那麼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我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嗎?
  • 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同時期全球唯一的空間站。
    作為擁有400多噸、十幾個艙段的大型太空飛行器,國際空間站的問題在於許多小器件因為時間原因,陸續出現問題,這也是安德烈∙約認為國際空間站或將在2024年停用的原因。美俄將從現在到2026年左右研發並建造「深空之門」空間站;另一方面,從2020年左右至2030年左右,將建成「深空飛船」,並在月球軌道進行為期一年的火星模擬飛行。至此,月球軌道空間站作為一個中轉和補給站建造完成,並將主要用來測試和完善用於深空探索的太空飛行器——深空飛船。
  • 太空上有幾個空間站?中國空間站或將在2024年成為唯一的空間?
    因為空間站是不具備返回地球的能力的,所以空間站必須具備齊全人類生活的設備。最初是出現在1869年由美國最受尊敬的雜誌《大西洋月刊》裡一篇關於「用磚搭建的月球」文章裡。後來,隨著蘇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和德國科學家赫爾曼·奧博特對空間站展開了設想之後,空間站的模樣被展示得越來越清晰了。
  • 外媒:中國公布天宮空間站計劃,可與國際空間站相媲美
    六月初有外媒報導稱,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建設天宮空間站的新計劃,預計這個中國即將建成的新空間站(CSS)將在未來與16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ISS)相「媲美」。在長五B首飛完成後,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還有11次發射任務,最終將通過這11次發射任務建造完成天宮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空間站或成唯一?別再被雞血文忽悠了
    近幾年,「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屆時中國的空間站或將成為唯一服役的空間站」這一則消息在航天愛好者圈裡成為了熱議的話題,也成為國人引以自豪的一件事,但事實是不是這樣的,今天學長來跟大家客觀分析分析,這事「它靠不靠譜!」
  • 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加入,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但是美國方面的底線是中國可以出資,但是不能共享空間站的技術。這樣中國最終退出了國際空間站項目,轉而發展自己的空間站。而起初美國也是要限制俄羅斯參與的,但是在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後,美國在當時已經沒有太空梭運送太空人往返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只能尋求俄羅斯的幫助,讓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和進步號飛船運送太空人和物資。這就要求美俄共享部分空間站技術,於是俄羅斯就參與到了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中來。
  • 我國將建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卻「開始散架」,俄稱其四年後或停用
    國際空間站是美俄歐日等16個國家主導的一個國際性航天項目,也是太空中最大的人造物體,總重量已達420噸左右,長達109米,寬度也有70多米,內部加壓空間有916立方米,其本質上是一個可以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運營以來已經取得了諸多的科研成就。
  • 國際空間站恐提前退役,將自己設計空間站
    所以早在1983年就有人提出了一個設想建造國際空間站,之後以俄羅斯、美國為首,多國合作建造了這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際空間站。而現在這個國際空間站也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齡,美國本還想著延遲這個空間站的使用,而現在俄羅斯要拋棄美國一個人玩!國際空間站恐提前退役,將自己設計空間站。
  • 天宮一號退役,降落在太平洋,西方媒體:中國人將改寫歷史
    ,在近幾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落入南太平洋的中部區域,大部分的器件再進入大氣層已經燒毀,天宮一號的銷毀也為我國的空間站畫上了完美的句號,為我國下一代的空間站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據美國近日的報導中國空間站在近日已經墜回地球,但是中國新空間站的建設卻在更加迅速的進行。
  • 中國自己建造的空間站能比得上國際空間站嗎
    自1971年開始,人類經歷了4代空間站。目前,還在地球軌道上漂浮的國際空間站是第四代空間站,它的大小在420噸級左右。而我國的天宮空間站的建設目標為第三代,它的大小大約為80-100噸級,但是我們還留有許多可擴展的接口,可以擴展成100多噸級的空間站。
  • 為何外國不再建個空間站,非要加入中國空間站?他們有什麼預謀
    為何外國不再建個空間站,非要加入中國空間站?他們有什麼預謀浩瀚的宇宙是神秘而強大的存在,裡面有著很多人類所不知道的世界,人類雖然一直都在探索著這個神秘的宇宙,但是對於宇宙的了解和發現卻是少之又少,這也就更加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
  • 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中國空間站有可能成為太空唯一空間站
    美國國際空間站在2024年或者最晚2028年落幕,為什麼會落幕最關鍵原因就是缺少資金支持。參與空間站的國家經歷金融危機以及今年的新冠疫情,都已經沒有精力出資出物。美國新一代空間站目前還在圖紙階段遙遙無期,太空在2022年以後,中國空間站將有可能成為太空唯一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將停用,我國天宮空間站即將上線,多國申請合作
    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是前蘇聯發射的「禮炮一號」,後來又發射了多個版本。美國也不甘示弱,在空間站方面也大力發展。後來,由於空間站的維護實在太昂貴了,各國決定合作,共同運營一個國際空間站。1998年,第一個國際空間站發射升空。
  • 相差20多年上天,天宮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的區別在哪裡?
    天宮空間站將要發射運營的消息振奮人心,我國終於完成了航天空間站從無到有的突破,打破了被長期封鎖的格局。第三步:建造發射載人空間站,按預計規劃,天宮空間站將於2022年左右建成升空從「三步走」計劃的實施情況來看,我國走的每一步都非常穩,每一步都是通過10年左右的時候來準備,實施再完成。
  • 印度獲準進天宮空間站而美國被拒絕,其被拒的原因是什麼?
    天宮空間站建設進程上來,目前有多個國家申請加入該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先前天宮空間站在獲準印度進入後卻果斷拒絕了美國,NASA叫屈自己被不公平對待,不料遭俄羅斯怒懟:被拒絕完全是合情合理,對此有人好奇印度被獲批進天宮空間站而美國被拒絕,其被拒的原因是什麼
  • 中國空間站將成全球唯一 俄歐可進但一國直接被拒絕
    198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裡根提出了國際空間站的設想,經過將近十餘年的探索和設計,直到1991年前蘇聯解體、俄羅斯加盟之後,國際空間站的項目才正式啟動,1998年國際空間站初步投入使用,而後經過美俄等多國十多年的努力,2011年12月最後一個組件發射升空後,國際空間站完成了所有的組裝工作。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空間站建設有什麼意義?
    主要就是出現了不少網友說的那樣——此舉「揚眉吐氣」了,為何這樣說?其實是發生了這樣的一個事情。這個熱議一出現之後,確實讓我們想起了美國曾經對我國的封鎖,對我國的技術打壓等等,如今的次此舉確實能夠讓美國可能感覺到,中國不需要美國一樣可以建立一個獨立的空間站,有較強的航天實力。
  • 中國空間站與當年將中國拒之門外的國際空間站有何不同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在建的空間站與在軌飛行的國際空間站有什麼不一樣天宮空間站中國載人空間站被稱為天宮空間站,預計2022年建成投入運轉。2016,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2016年,神舟十一號載人艙發射與天宮二號對接。2017年,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完成與天宮二號對接和推進劑補加試驗。2020年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的長徵五號B發射成功。預計2021年空間站核心艙完成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