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在全球範圍之內,太空競爭可以說越來越明顯,但是具有實力建設太空基地或者空間站的國家可以說非常少,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包括如今也是如此,其實也並沒有多少國家的航天實力非常強。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綜合性實力較強,而如今我國也在跟隨世界的步伐,進入到了航天大國的行列,一次又一次的衛星發射,國際航天大項目的建設等等,讓全球都是刮目相看。
而在2020年,我國正在建設的一個太空項目,又受到了世界性的關注,那就是「中國空間站」,我們又稱之為「天宮空間站」。主要就是出現了不少網友說的那樣——此舉「揚眉吐氣」了,為何這樣說?其實是發生了這樣的一個事情。
這個熱議一出現之後,確實讓我們想起了美國曾經對我國的封鎖,對我國的技術打壓等等,如今的次此舉確實能夠讓美國可能感覺到,中國不需要美國一樣可以建立一個獨立的空間站,有較強的航天實力。
當然本身來說,如今的國際空間站也沒有中國在裡面。根據介紹,被大家說的中國「被拒絕加入國際空間站」,其實根據公開的報告指出,我國不僅沒有被拒絕過,實際上也沒有申請過,所以這裡大家可能存在一些誤區。
但是本次,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是可以肯定地說,就是這樣,當然本次拒絕美國的理由還有,並不是說我們怎麼樣,不願意美國進入到我國空間站之中,而是因為,美國團隊參與申報的項目在科學價值和技術層面沒有達到我國規定的標準。也就是說美國的「科學項目」不符合我國的規定標準,所以這裡才拒絕了,就看未來真正在運行的時候,美國會不會改變項目,然後符合我國標準再加入。
根據2019年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與聯合國進行大規模的國際合作——批准了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加入我國空間站的第一批科學實驗項目。所以如今可以肯定的是已經有17國獲批加入。而如今的國際空間站是有16個國家聯合建造,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所以中國空間站的如今參與國已經超過了國際空間站的數量。
在2020年5月的時候,我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之後,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就已經奠定了重要基礎,如今我們只需要全力備戰建設任務即可,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預計是在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所以離建設成功的計劃時間越來越近了。
我國這次的空間站的建設也將可能迎來一個「唯一」,因為國際空間站不延長使用壽命,那麼很可能就在2024年退役。也就是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空間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所以這個「唯一」會不會出現,就看後面國際空間站的情況了,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國際空間站不退役,我國擁有了自己的空間站,做什麼太空研究都是非常方便的,完全不用依靠別人了。
空間站的成功建設,意義可以說非常多了,我們就簡單說幾個就行。
第一、如今空間站的建設成功都是合作建設,而我國的空間站是我國獨立建設,這說明什麼問題?我國有獨立完成空間站建設的能力,相比其他國家的部分能力來說,可能更強一點,這體現了我國航天實力的進步。
第二、中國空間站將會成為太空研究的重要一部分,例如:未來我們要走向太空,那麼就可以利用空間站來研究「太空食物」,「培育優良物種」等等,以便在未來進入到太空的時候,具有一定的基礎可以說更加適合生存。
第三、促進新型清潔能源開發、改善地球環境。如今的地球生態環境這麼差,如果持續下去,地球將可能不適合人類居住,而人類如果能夠研究出一些新型清潔能源開發,那麼改善地球生態環境就「指日可待」了,就看有沒有這方面的研究能力了。
這就是給大家介紹3個點,當然還有更多,例如空間材料研究應用,生物項目研究等等,這些都可以放在國際空間站上去研究,所以空間站的作用力非常大,我們也期待中國空間站早點建設完成,未來我國將完全掌握空間站的運行和國外合作的項目事件,如何研究項目我們都是具有充足的空間。再也不用擔心太空研究實驗室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