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拒絕美國加入中國空間站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外界高度的關注。此前有媒體披露,美國向中國提交了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的申請,但是被中國無情駁回。大多數不知情的人以為,中國之所以拒絕美國,是因為當年在國際空間站研發運行之初,美國同樣拒絕了中國的請求。如今是角色互換,中國有意對美國實施報復。
但事實並非如此。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之所以拒絕美國,是因為美國的太空科研項目未達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曾做過介紹,從科學角度來看,美國的項目未達到要求標準。
在外媒詢問中美航天領域合作前景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林西強表示,遺憾的是,美國國會出臺的有關法案禁止美方在航天領域與中國開展合作。早在中國空間站項目啟動之初,中國便誠摯要求其他國家加入。同時中國還制定了一套完整、高標準的準入制度,對其他國家的申請進行篩查。
據悉,中國空間站項目"入會"的標準有四個,一是符合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太空基本原則;二是項目的科學意義必須突出,可以帶動人類整體航天科技的發展,以及其他領域內科學技術的協同進步;三是項目必須有可行的操作性,且不會威脅空間站的運行;四是可以自行承擔科研經費。
在上述四個高標準的指引下,中國不僅不會輕易拒絕其他國家的申請,而且敞開項目的大門,熱烈歡迎其他國家。中國不像美國那麼小家子氣。截止目前,已經有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成功入選中國空間站第一批科學實驗項目。
中國鄭重承諾,在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太空基本原則的指導下,願意與其他國家在航天科技領域和外太空資源和平利用方面,展開積極的合作。中國不會刻意排除任何一個國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目前並沒有披露美國的申報項目,但是從美國當前開發太空的一系動作來看,極有可能觸及了中國空間站項目遴選標準的前兩條。
自美國太空探索起步以來,美國90%以上的航天項目全部是服務於軍事領域。像"阿波羅"登月計劃、GPS全球定位系統等項目,均是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產物。2017年美國重啟登月計劃以來,川普也曾揚言要在月球建立軍事基地。這與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太空基本原則背道而馳,中國將美國拒之門外也就不足為奇了。
眼下中國的空間站項目建設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今年5月,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為後續的空間站建設鋪平了道路。按照計劃,中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正式建成,隨後將為其他國家提供空間實驗場所等服務,進入正式運營階段。
反觀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將於2024年壽終正寢,正式退出舞臺。到時候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全球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雖然之前有傳聞稱當年美國拒絕了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請求,目前且不論這一消息的真偽。
中國拋棄前嫌,不會平白無故拒絕美國的請求。但是如果美國不放棄稱霸太空的野心,心術不正,那麼美國將徹底無緣中國空間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