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於太空的探索需求也越來越高,而對於太空探索,需要藉助一些必須要的工具,比如說運載火箭,宇宙飛船等等。在這些當中,作用最為突出的當屬空間站,因為它能夠為太空人提供一個長期工作的場所。此前,國際上都十分依賴國際空間站提供的條件來對太空進行探索,但隨著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所發揮的作用也正在一點點消失。而且對於很多國家來說,迫切需要投入到新空間站的研發,因為一旦國際空間站退役,這些國家就將面臨沒有空間站可用的局面。近段時間,有媒體爆料出美國正在向中國申請加入空間站,對此我國表示拒絕。
這一消息迅速燃爆全網,因為這也是美國在空間站項目上首次求助於別的國家,而且第一次被拒絕。不知道對美國來說,是何種感受。對此我國專家表示,之所以拒絕美國,是因為他們的技術不達標,其實換句話來說,就是他們的技術我們已經看不上了。綜合各路消息來看,目前我國已有明確的未來計劃,計劃在2年內,或將讓中國空間站投入運營使用。在接下來的2年時間裡,將會進行高強度的發射計劃,預計總數在11次左右,如此高強度的發射計劃在世界上還是首次。
目前的情況是全球共有27個國家向我國發出加入空間站項目的申請,但是在通過資格審查等一系列因素之後,真正獲得批准的有18個國家。在所有申請加入國家的序列中,美國的名字赫然在列,但很可惜,被我國一紙駁回。儘管我國解釋稱是因為美方技術不達標,但美媒堅持稱,我國是為了報當年「一箭之仇」。事情還要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說起,當時美國的國際空間站項目舉行的是如茶似火。當時我國為了能加入到這個項目中來,準備了很久,並且準備了很多材料。
但是當我國興高採烈的準備加入國際空間站時,等來的卻是美國冷冰冰的拒絕。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上的成就,已不再被美國牽著鼻子走了。美國所謂的歐美標準已不再是我國所羨慕的,因為我們自己制定的標準,我國自己說了算。所以美國想要加入我國的空間站計劃,拿著他們的那一套標準來顯然是不行的。得按照我們的標準,但美國現在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被拒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