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我國載人航天專用運載火箭長徵二號成功將一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在軌開展多項試驗性任務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官方宣布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基於這顆神秘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前和返回後官方披露的有限信息,外界猜測大概率可能是我國的一種自行設計研發的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也可能是高度自動化的太空梭,不過到現在為止官方沒有對相關猜測進行過回應,使得這顆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神秘感依舊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對這顆神秘太空飛行器的興趣非常濃烈,外國專家也亦是如此。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當天,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研究人員喬納森·麥克道威爾刊發了一篇文章,對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相關用途進行了猜測。
喬納森·麥克道威爾認為中國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用途可能與SpaceX公司的「龍」飛船相似,但也可能是美國X-37B那樣的無人太空梭或者是用於載人飛行的太空梭,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中國會用這款太空飛行器,幫助中國太空人往返於地球與太空之間。
相對於美國航天領域專家對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客觀評價,同一天美國TheDrive網站發表的一篇報導則顯得有些胡亂彈琴的感覺。這家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發射的新型太空飛行器可以被稱之為「中國版的X-37B」,因為它只是X-37B或歐洲航天局「太空騎士」太空梭的仿製品。
除了強調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一個仿品以外,TheDrive網站還明裡暗裡的暗示這可能是一款中國軍方打造的太空武器,該網站稱中國發射的新型太空飛行器具備攜帶載荷返回地球,並執行各種其他專業任務的能力,因此受到了各個國家軍方的高度重視。
其實美媒將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看作是X-37B或「太空騎士」太空梭的仿製品一定都不意外,畢竟在他們看來美國才是航天領域的領導者,而且中國也不具備自行設計研發空天飛機的實力,所以只能照著其他領先國家的「藥方抓藥」以彌補自己存在的短板。
另一種可以確定的可能性則是美媒「酸」了要知道美國雖然有多架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梭,但發展至今因為種種原因全部退役,後又因為資金短缺等原因導致該項目無法重啟,因此才在中國發射成功之後表現出了一股極其不屑而又掩蓋不了「酸」味的樣子。
當然美媒所鼓吹的「太空武器」論還是應該引起我國的重視,原因在於美媒能夠提出如此敏銳的觀點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美軍可能正在研發類似的武器,如果研發成功這在美國對我國躍躍欲試的大背景下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國需要提早準備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