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參考消息網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5月5日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引發境外媒體關注。

多項航天任務取得進展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6日報導,中國5日宣布太空計劃取得重大進展,發射了先進火箭,並測試了用於執行探月和空間站任務的載人飛船試驗船。長約53.7米、起飛質量約849噸的長徵五號B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迎來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任務的「開門紅」,拉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

辦公室說,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及載人飛船試驗船和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是北京在兩年內建設一個載人空間站並在2030年首次完成載人登月計劃的基石。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著中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首飛成功為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此次成功發射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的太空計劃。中國在過去10年裡大步追趕美國,努力提升其太空超級大國地位。

北京計劃在兩年內完成設計規模為100噸、有3名航天員駐留的空間站的建設,並在10年內將首批航天員送上月球。

中國還計劃7月利用長徵五號完成一個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這將是中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嘗試登陸火星。

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如果中國依照計劃在2020年發射首個長期空間站模塊,那將意味著,它在不到20年裡追趕上美國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到為國際空間站發射首個模塊的近40年曆程。」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5日報導,中國航天機構說,5日用長徵五號B重型火箭成功發射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此次試飛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是中國載人航天項目「第三步」的序幕。此次發射標誌著中國兩大太空探索雄心——建造空間站和探索火星任務——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作為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的改良版,長徵五號B火箭搭載了旨在取代神舟飛船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今後,它將運送航天員至計劃中的近地軌道空間站。

中國的其他太空雄心包括火星探索,以及在未來10年內讓航天員登陸月球。在火星任務中,包含無人軌道飛行器和火星車的天問火星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火箭發射,預計該探測器需要7個月的時間抵達火星。

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說,中國今年將啟動有關任務,發射日期可能在7月。

新型飛船性能全面升級

據奧地利《新聞報》網站5月5日報導,中國想運行自己的空間站並飛向月球。它在通往夢寐以求的太空強國的道路上測試了新型運載火箭和新型飛船。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5日成功發射。

此次試驗被視為中國雄心勃勃的航天計劃的裡程碑。中國希望在航天領域成為強國,它希望在2022年前後啟用自己的空間站並在長期計劃中飛向月球。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能兼顧近地軌道和深空探測任務,可搭載6名航天員。

中國媒體援引航天科技五院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慶的話報導稱,「此次任務旨在驗證新飛船再入返回控制、防熱以及回收等一系列技術」。

報導稱,自2011年太空梭退役以來,美國官方就不再擁有自己的飛船。從那以後,美國需要和俄羅斯一起執行航天飛行任務把航天員送往國際空間站。

中國自1999年以來已經測試過多艘飛船。美國智庫國際預測公司的航天系統專家卡特·帕爾默說:「中國航天未來取決於航天計劃的雄心有多大,不過『超越月球』的任務將是可能的。」

另據法新社北京5月5日報導,從1999年開始,北京已經發射了多艘神舟飛船。5日發射的飛船更安全、更快速、更耐高溫、更長(8.8米)、更重(約22噸),能夠搭載更多太空人(6人而非3人),並且可以部分重新利用。這些特點為中國打開了新前景。

關注中國空間項目的獨立分析師陳藍(音)強調:「這次飛行是重要的一步。新飛船將讓中國在載人航天飛行領域比日本和歐洲更具優勢。」

要到達太空中更遠的地方,主要應做到兩點:掙脫地心引力的極快速度、應對極端高溫的更好保護。中國的新飛船理論上具備這兩個條件。這次試射主要將檢測其熱防護與返回大氣層的能力等。

此外,據德新社北京5月5日報導,中國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B新型火箭將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此次飛行將對中國最大可承載6名太空人的載人飛船進行測試。

成功測試火箭和載人飛船是中國雄心勃勃的航天計劃的重要先決條件。中國計劃飛往月球、火星並建造空間站。

長徵五號B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0噸,是世界上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之一,可比肩美國的德爾塔IV型重型火箭或獵鷹9號火箭以及歐洲的阿麗亞娜5型火箭及俄羅斯的質子-M運載火箭。在長20.5米、直徑5.2米的火箭整流罩中放置的是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它將進入近地軌道,然後高速返回地球。

據稱,此次飛行將驗證再入地球大氣層的關鍵技術,如熱防護、再入控制和群傘減速回收等。中國的神舟飛船此前利用火箭噴嘴緩衝著陸,但這種方式對航天員的衝擊較大。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長8.8米、直徑5米。如果只承載3名太空人,則還可裝載500公斤貨物。返回艙可重複使用多達10次。

中國空間站兩年後建成

據美聯社北京5月6日報導,中國官員說,計劃在大約兩年內發射4艘載人飛船並發射同樣數量的貨運飛船,以完成其長期空間站的建設工作。中國剛剛用最新重型運載火箭發射了一艘新飛船。

中國載人太空項目發布的這一聲明進一步鞏固了它在太空探索領域與美國、歐洲、俄羅斯和一些私營企業競爭的抱負。

中國早些時候發射過一個試驗性空間站。中國計劃建造一個擁有多個艙的更大設施,以追趕國際空間站的規模。

去年,中國迅速發展的太空計劃取得了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就。它的一個太空飛行器降落在人類很大程度上尚未探索過的月球背面。中國還計劃向火星發射著陸器和火星車。

中國的太空計劃發展迅速,尤其是自2003年首次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以來。中國還一直尋求與歐洲和其他地方的太空機構進行合作。然而,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美國禁止了與中國的大多數太空合作,阻止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促使中國逐步發展自己的空間站。

另據法新社北京5月5日報導,中國5日發射了新型的火箭和飛船試驗船,這是按照國際空間站模式建設中國空間站的關鍵一步,也是載人登月飛行計劃的「護照」。

飛船的主要用途是將航天員送入計劃在2022年前後建成的空間站,隨後還將實現載人登月飛行。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指出,在一系列測試之後,試驗船將於8日返回地球。

長徵五號B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指揮長張學宇表示,此次發射加強了中國太空計劃後續任務的「信心與決心」。

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包括一個核心艙與兩個實驗艙,其在太空的組裝應當從明年開始,到2022年完成。

5日發射任務的另一個新穎之處在於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該火箭可以負載22噸進入太空。它將用來運載未來空間站的不同部分。

中國在2019年初成為全球首個在月球背面投放探測器的國家。它希望在十幾年內將本國航天員送上月球並在那裡建設一個基地,還計劃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

此外,據德新社北京5月5日報導,明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預計會將建設中國空間站所需的核心艙及其他部件送入太空。如果國際空間站按計劃於2024年關閉,屆時中國將是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但也有人猜測,國際空間站或將延長運行時間。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被用於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發射時間為今年7月或8月。火星探測器預計於明年2月抵達火星。該探測器名為「天問」,源於中國古代詩人屈原的同名長詩。

今年底,長徵五號還計劃參與一次登月任務。在中國航天史上,嫦娥五號飛船將首次從月球帶回巖石樣本。

相關焦點

  • 中國開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9月21日由中國政府批准實施,代號「921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是中國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戰略工程。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 中國空間站建造拉開序幕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自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以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先後組織實施16次重大飛行任務,全部取得成功。
  • 「三步走」「齊步走」:中國航天闖出自強路
    熟悉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歷程的朋友知道,此項新突破是中國「太空製造」的一大步,但只是中國載人航天漫漫徵程中的一小步。長徵五號B火箭剛剛完成首飛,成功把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預定軌道,不僅驗證了該火箭是名副其實中國航天「大力士之最」,而且通過試驗,驗證新飛船再入返回控制、防熱以及回收等一系列技術,正式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載人航天 大幕再啟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大劇「第三季」的連臺好戲即將登場,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從此更近一步。在這個「五一」小長假,一個全新起航的夢想,正是中國航天人獻給勞動者的最好禮物。最後一步,關鍵一步「膀大腰圓」的體型雄壯威武,乳白色的箭體上水汽繚繞……作為「胖五」家族的第二位成員,發射塔架上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家族特徵相當明顯。
  • 我國目前最大的太空飛行器,核心艙運抵文昌,中國空間站任務拉開序幕
    近些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可以說在世人面前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在載人航天方面,還是在月球探測方面,中國航天人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中國人的航天夢遠不止於此,近日,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就傳來了一則令國人振奮的消息。
  • 優勢與挑戰並存 揭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現狀
    在經歷連續兩次發射任務失敗後,北京時間5月5日,中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同時也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從波折中誕生的921計劃中國航天事業起始於1956年,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1970年4月,時任中國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就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
  • 中國拉開行星探測序幕,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進入準備階段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人類即將開啟火星探測的序幕。據報導今年除了中國,還有美國和阿聯都將發射火星探測器。據悉7月14日,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正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以下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載荷組合體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 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拉開序幕,印度人卻看不起,哪裡來的底氣?
    要說最近最振奮人心的消息,就是5月5日,在長徵五號B火箭的託舉下,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一次新飛船新火箭的成功升空,標誌著中國將在太空安個家,並且還為他通上了往返的公交車。但是這次長五B火箭成功創紀錄地首飛,卻被印度人看不起,並且聲稱印度遙遙領先,哪裡來的底氣?
  • 中國航天的2020:豐收之年
    中國北鬥系統的建成歷經 26 年,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試驗系統北鬥一號,第二步是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北鬥二號,第三步是覆蓋全球的北鬥三號。1994 年,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即北鬥一號)立項。6 年後,通過發射 2 顆衛星,建成北鬥導航試驗系統,主要在中國境內提供定位導航服務。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核心艙初樣運抵文昌 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即將拉開序幕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截至2020年1月20日,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2020年中國航空航天的重大高光時刻
    在這一年裡,從北鬥衛星系統的全球組網到嫦娥五號探月取土成功返回,中國航天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不斷地突破進取,在航天航空事業上不斷書寫神奇。在連續兩年摘得全球航天發射榜冠軍頭銜之後,今年中國航天又繼續開啟超級模式。下面我們就來回顧2020年航天的重大高光時刻。新年航天開門紅。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載人飛船 神舟 載人航天工程 交會對接 航天...
    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
    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 天宮一號「回家」 中國載人航天向空間站進發
    (拼版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4月2日公布,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北京時間當天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為中國航天特別是載人航天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的這一英雄太空飛行器,就此告別太空,完美謝幕。
  • 中國載人航天能力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呢
    就在最近這兩天,我們中國航天再次傳來捷報喜訊。5月5日18時,在我國的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潛心研發的第一枚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順利點火升空,將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模擬船及其他部件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這一消息可以說標誌著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目前已經圓滿達成了首戰告捷,同時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拉開第三部章節序幕的一大裡程碑式節點。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來源:江程傑5月5日18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歷程:靠自主創新實現飛天夢想
    中新網6月16日電 今日傍晚,神舟九號飛船搭載三名航天員成功發射升空,中國實施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大幕已經拉開。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20年之際,航天人再度吹響建設自己的空間站的前進號角。  載人航天是繼「兩彈一星」之後中國的又一重大工程,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 助力「小胖子」飛天 上海航天試驗隊勝利凱旋
    5月5日晚18點,在舉世關注的目光中,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場首飛成功,一舉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之第三步----建造空間站的序幕。胖五B的成功飛天,也凝聚了上海航天人的智慧與心血,今天下午參與此次任務的上海試驗隊勝利凱旋。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來源:江程傑5月5日18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將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長徵五號B型火箭首次(遙一)發射,中國新型載人飛船首次正式發射演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了有著舉足輕重意義的&34;!一、為什麼需要新火箭、新飛船?1992年9月21日,中國啟動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即著名的&34;。按照計劃,該工程可分為&34;、&34;和&34;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