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這兩天,我們中國航天再次傳來捷報喜訊。5月5日18時,在我國的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潛心研發的第一枚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順利點火升空,將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模擬船及其他部件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
這一消息可以說標誌著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目前已經圓滿達成了首戰告捷,同時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拉開第三部章節序幕的一大裡程碑式節點。
在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傳來的同時,有一些關鍵的小細節卻值得我們一一對比推敲,比如說世界載人航天實力大幅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新飛船載幾個人?
載人航天飛船能運載多少太空人進入太空,這個能力屬性直接關乎到整個航天工程的發展進度。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中國要開始構築宇宙空間站,那麼就需要有運載能力更強的載人飛船,儘可能多地一次性把更多航天員和航天設備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外太空。
所以載人航天飛船運載能力的大小,直接關乎到我們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下一階段構築空間站計劃的具體推行進度,在這一點上我們中國的最新型載人航天飛船對比美俄的在航天飛船如何,是比較引入關注的一點。
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了載人航天工程的國家,蘇聯空軍出身的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是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人類,一度領先世界的蘇聯載人航天工程即便到了今天的俄羅斯身上,也依舊保持著世界先進水平位居第一梯隊當中。
俄羅斯目前所擁有的性能最好載人航天飛船為聯邦號載人航天飛船,此款載人航天飛船最大負載狀態下重達22000千克也就是22噸,可至多將6名太空人一次性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外太空。
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擁有較小一號、最大負載狀態下重約7.2噸的載人航天飛船聯盟號,可至多將三名太空人一次性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外太空。
值得一提的是,聯盟號航天飛船也是俄羅斯參與國際空間站合作項目的主要發射飛船,國際空間站的日常維護、新太空人交接工作時常由聯盟號飛船來完成,迄今為止聯盟號飛船已經將包括美俄在內的多國太空人送入過太空,總體來說性能可靠且較為先進。
美國的最新型載人航天飛船為「星際客機」計劃,這也是目前世界上限定載員最多的載人航天飛船,按照設計指標來說能夠把7名太空人送入外太空,在世界範圍內堪稱最強。
據目前已有的資料消息可知,我國的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的核定載員為7人,與美國的「星際客機」計劃保持相同指標、數量一致,這也代表著我國在即將開始的空間站建設計劃中能進展更為順利,強大的運載能力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即便對比美俄這兩個航天大國也絲毫不落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