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能力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呢

2020-05-07 一起來玩雨

就在最近這兩天,我們中國航天再次傳來捷報喜訊。5月5日18時,在我國的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潛心研發的第一枚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順利點火升空,將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模擬船及其他部件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

這一消息可以說標誌著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目前已經圓滿達成了首戰告捷,同時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拉開第三部章節序幕的一大裡程碑式節點。

在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傳來的同時,有一些關鍵的小細節卻值得我們一一對比推敲,比如說世界載人航天實力大幅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新飛船載幾個人?

中國載人航天能力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呢

載人航天飛船能運載多少太空人進入太空,這個能力屬性直接關乎到整個航天工程的發展進度。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中國要開始構築宇宙空間站,那麼就需要有運載能力更強的載人飛船,儘可能多地一次性把更多航天員和航天設備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外太空。

所以載人航天飛船運載能力的大小,直接關乎到我們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下一階段構築空間站計劃的具體推行進度,在這一點上我們中國的最新型載人航天飛船對比美俄的在航天飛船如何,是比較引入關注的一點。

中國載人航天能力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呢

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了載人航天工程的國家,蘇聯空軍出身的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是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人類,一度領先世界的蘇聯載人航天工程即便到了今天的俄羅斯身上,也依舊保持著世界先進水平位居第一梯隊當中。

中國載人航天能力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呢

俄羅斯目前所擁有的性能最好載人航天飛船為聯邦號載人航天飛船,此款載人航天飛船最大負載狀態下重達22000千克也就是22噸,可至多將6名太空人一次性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外太空。

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擁有較小一號、最大負載狀態下重約7.2噸的載人航天飛船聯盟號,可至多將三名太空人一次性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外太空。

值得一提的是,聯盟號航天飛船也是俄羅斯參與國際空間站合作項目的主要發射飛船,國際空間站的日常維護、新太空人交接工作時常由聯盟號飛船來完成,迄今為止聯盟號飛船已經將包括美俄在內的多國太空人送入過太空,總體來說性能可靠且較為先進。

中國載人航天能力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呢

美國的最新型載人航天飛船為「星際客機」計劃,這也是目前世界上限定載員最多的載人航天飛船,按照設計指標來說能夠把7名太空人送入外太空,在世界範圍內堪稱最強。

據目前已有的資料消息可知,我國的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的核定載員為7人,與美國的「星際客機」計劃保持相同指標、數量一致,這也代表著我國在即將開始的空間站建設計劃中能進展更為順利,強大的運載能力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即便對比美俄這兩個航天大國也絲毫不落下風。

相關焦點

  • 中國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俄羅斯聯盟飛船,到底哪家強?
    現如今,中美俄三國都進入了載人飛船的時代,隨著美國「龍」飛船成功將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載人航天領域再次進入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和俄羅斯聯盟飛船的對比上,哪一款更強更先進呢?NO.1,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載人飛船 神舟 載人航天工程 交會對接 航天...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簡介  1992年9月21日,中國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作為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裡程碑,「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神舟二號」: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  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中國第二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至此,飛船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7天。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5日成功發射。此次試驗被視為中國雄心勃勃的航天計劃的裡程碑。中國希望在航天領域成為強國,它希望在2022年前後啟用自己的空間站並在長期計劃中飛向月球。新一代載人飛船將能兼顧近地軌道和深空探測任務,可搭載6名航天員。
  • 中國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2030年載人登月?還只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空間更大,能坐6-7人新一代載人飛船相比」神舟「飛船內部空間更大,可同時容納6-7名航天員或3名航天員加上500kg貨物。目前仍然只有三國擁有載人航天能力中國自2003年楊利偉進入太空以來,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能自主載人進入太空的國家。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例如,中國載人航天&34;長徵2F發射了11艘神舟飛船和2艘實驗性質小型空間站,可它的整流罩直徑僅為3.8米、最大近地軌道運力8.6噸,神舟飛船只能搭乘3名航天員進入太空,且各項能力有限,已經慢慢無法滿足中國航天人&34;的下一步夢想。此刻,我們亟需新火箭和新飛船。
  • 科普|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是湖南人
    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世界將再一次聚焦中國酒泉。但你們知道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竟是咱們湖南長沙人。 2012年神舟九號飛船發射升空後,已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的周建平,自己計算好時間,看著飛船從北京的上空飛過。 數十年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令人矚目。自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已成功發射10艘飛船,實現12人次的航天員前往太空並安全返回,而周建平逐漸成為一名深度參與者和後來的把關人。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俄羅斯聯盟飛船,誰更為先進?
    趣味探索訊 在2020年裡,載人飛船一下子成為全世界「熱點」,因為我國近日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並在67個小時後成功返回地面,美國SpaceX載人龍飛船在今年通過NASA最嚴格測試,準備在5月27日將美國兩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如今,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僅有三個,中國、美國、俄羅斯,中國有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有SpaceX載人龍飛船,俄羅斯有聯盟號飛船。
  • 美國載人飛船對接空間站,地面控制中心一片歡呼,俄羅斯笑而不語
    美國商業公司研製的SpaceX載人龍宇宙飛船,在11月17日實現了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這次的「成員1」任務是在11月15日夜間7點27分進行發射,經過27個小時的飛行,通過機械手的操作,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進行了連接,隨後4名太空人依次進入了國際空間站,自此國際空間站已經有了7名太空人,正常情況下國際空間站最多只有6名太空人,為此其中1人不得不在載人龍飛船中居住近。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例如,中國載人航天「神箭」長徵2F發射了11艘神舟飛船和2艘實驗性質小型空間站,可它的整流罩直徑僅為3.8米、最大近地軌道運力8.6噸,神舟飛船只能搭乘3名航天員進入太空,且各項能力有限,已經慢慢無法滿足中國航天人「星辰大海」的下一步夢想。此刻,我們亟需新火箭和新飛船。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圓滿成功,再來盤點一下國外載人飛船的情況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載人航天的持續發展,主要航天國家、優勢商業航天企業紛紛開展新型載人飛船的研製或論證工作。除俄羅斯「聯盟MS」飛船外,美國大力推動「載人龍」飛船、「星際客船」等新一代商業飛船的研製工作,並取得重要進展;圍繞載人月球探測活動,美國正在發展「獵戶座」飛船,俄羅斯也加緊研製新一代的「雄鷹」飛船。
  • 2次航天發射失利之後,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中國上一次進行載人航天任務,還是2016年10月17日的神舟11號,在近20年的光陰裡,逐步實現了無人到有人、單人到多人,以及出艙和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的突破,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獨立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
  • 「胖五」新成員搭載新一代飛船首飛成功,開啟中國航天「超級模式...
    2中國正式邁入「空間站時代」藏在火箭頂部整流罩內,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上天開啟了中國載人航天的全新階段。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到來不僅是對美國、俄羅斯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追趕,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的推進也需要新一代的飛船承擔往返任務。
  • 飛天神舟:中國載人飛船
    「神舟二號」飛船2001年1月10日發射升空後,共在太空飛行6天18小時,繞地球飛行108圈,於2001年1月16日晚上7時22分成功返回預定主著陸場。此次「神舟二號」飛船發射,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向實現載人航天飛行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 「太空巴士」的競逐,航天大國爭相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
    隨著載人登月、載人深空探測熱潮的再度興起,各航天大國或航天強國均認識到現有的載人飛船已經無法滿足要求,需儘快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因此,中美俄等國均在大力研製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並取得了相當進展,一些型號初步具備應用飛行能力。若此次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整個任務順利完成,意味著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研製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 SpaceX龍2飛船成功載人首飛,世界載人航天迎來第四位玩家
    ,全世界僅有三個國家,蘇聯/俄羅斯、美國和中國,掌握了載人航天能力。其中,隨著2011年7月19日美國太空梭執行完最後一次任務退役後,美國失去了從本土出發的載人航天能力,只能依靠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SpaceX此次任務,從NASA傳奇發射架LC-39A出發,這裡見證了阿波羅登月和太空梭計劃的成功。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
    作為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裡程碑,「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神舟二號」: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中國第二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至此,飛船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7天。
  • 新載人飛船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再邁重要一步
    (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三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此次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船發射是5月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升空的,這幾乎是全中國航天人心中最重要的大事,因為發射成功意味著中國的載人工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同時中國憑藉著先進的航天技術也同時成為了世界頂尖的航天大國
  • SpaceX龍2飛船成功載人首飛,世界載人航天迎來第四位玩家
    ,全世界僅有三個國家,蘇聯/俄羅斯、美國和中國,掌握了載人航天能力。其中,隨著2011年7月19日美國太空梭執行完最後一次任務退役後,美國失去了從本土出發的載人航天能力,只能依靠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SpaceX此次任務,從NASA傳奇發射架LC-39A出發,這裡見證了阿波羅登月和太空梭計劃的成功。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順利著陸!外國人:這次中國航天用實力說話
    圖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回首5月5日「長徵五號」 B型運載火箭的點點滴滴,相信有不少人都覺得壯觀、震撼,而對於剛剛從疫情陰霾中走出來的中國來說,也迫切需要這樣的一針「興奮劑」來鼓舞全國人民的士氣。圖為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成功返回隨後,帶著同胞們的信任,中國航天今天給我們又帶來了另一個喜訊。據最新消息稱,這次由長徵5B型火箭搭載升空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已於今天下午13時49分,順利降落在位於巴丹吉林沙漠戈壁的東風著陸場上,成功完成任務。
  • 中國新一代飛船2020年出徵,一次載7人看齊太空梭,可用於登月
    2020年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黃金之年,除了在7月份將使用長徵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之外,10月底還將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不過,在此之前,2020年上半年,我們還將使用長徵五號乙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船。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微博就公布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情況,稱「太過先進,無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