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之路!新載人飛船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再邁重要一步

2020-05-09 谷火平


逐夢之路!新載人飛船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再邁重要一步

《人民日報》5月9日電訊稱,我國第三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於5月8日下午13時49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的東風著陸場中的預定地點著陸,這也標誌著這次的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逐夢之路!新載人飛船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再邁重要一步

(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三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此次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船發射是5月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升空的,這幾乎是全中國航天人心中最重要的大事,因為發射成功意味著中國的載人工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同時中國憑藉著先進的航天技術也同時成為了世界頂尖的航天大國。

《人民日報》表示,新一代的載人飛船主要面向於載人月球探測和空間站運營,通過顯著提升運載能力和推進裡程,中國即將擁有更加先進的往返太空的運載工具。

逐夢之路!新載人飛船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再邁重要一步

(新一代火箭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再邁重要一步)

對於任何一個大國而言,除了發展軍工業和經濟實力,航天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最重要的載人航天技術,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因素。冷戰初期美蘇就在太空層面爭得好不熱鬧,1961年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第一個進入太空,這也讓蘇聯一下子成為了世界航天領域的開拓者和先驅者。

美國也不甘示弱,同樣是1961年美國也將太空人艾倫·巴特利特·謝潑德送入太空,由於美國的&34;MR3飛船的升空日期是5月5日,而蘇聯的&34;飛船則是4月12日,所以美國略晚於蘇聯成為了第二個掌握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逐夢之路!新載人飛船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再邁重要一步

(中國航天技術僅用了20年時間,就迎來了突飛猛進)

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已經過去了60年時間,美蘇以及之後的美俄不斷你來我往,在競爭中將航天技術推向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峰,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除了美蘇(俄)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望其項背,除了中國。

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是全世界近20年來有目共睹的,中國也是各國眼中的&34;。從1992年提出&34;太空發展戰略至今,僅過去了28年,而真正的&34;火箭直到1999年才首次升空,滿打滿算,從中國航天真正開始飛速發展至今也就過去了21年。

逐夢之路!新載人飛船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再邁重要一步

(黎明時分的火箭發射場)

雖然中國載人航天技術起步晚,但是僅用了11年時間就成功實現載人工程的第一步——將太空人送上太空!2003年10月15日,&34;運載飛船搭載著中國第一名太空人楊利偉進入太空,與美蘇相隔42年,中國成為了第三個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緊接著,中國向外界展示了,何為&34;,2008年&34;首次實現太空行走;2011年&34;發射,中國將研製的首個載人空間實驗平臺發射升空,開始在興建空間站的道路上做出第一步大膽的嘗試。

逐夢之路!新載人飛船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再邁重要一步

(中國在甘肅建立的&34;)

而老牌太空強國——美國和俄羅斯如今似乎已經風光不再,不僅載人發射任務陷入停滯,就連火箭發射都夠嗆,如今國際空間站的接送人員和貨物補給全部依賴於俄羅斯的&34;號火箭的運載,從上世紀60年代使用至今的&34;號顯然不能一直使用下去。而美國乾脆放棄了載人航天,隨著太空梭的退役,NASA只能依賴於私人太空公司——SpaceX,將自己肩頭載人航天的重任卸下。

逐夢之路!新載人飛船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再邁重要一步

(俄羅斯的&34;號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31號火箭發射臺上升空)

這麼看來中國愈戰愈勇的載人航天技術發展勢頭,必將使得中國在不遠的將來超過美俄,成為真正的載人航天&34;。

相關焦點

  • 中國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6年10月17日早晨7點30分28秒,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一號由長徵2F遙十一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自2013年完成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之後,時隔三年再次進行載人航天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任務總指揮張又俠宣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2次航天發射失利之後,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計劃於4月下旬由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為我國空間站及後續載人航天任務研製的。據悉,新一代載人飛船將力爭實現返回艙可重複使用10次,並逐步降低成本。在研發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時候,航天員系統也開展了長期載人飛行綜合模擬驗證、出艙活動水下驗證等大型地面試驗。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的初選工作已完成,艙外航天服正在進行飛行產品生產。
  • 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球,科研人員一陣歡呼
    據環球時報5月8日報導,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穿越大氣層返回地球,準確返回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意味著新飛船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各地人民紛紛在網上留下賀電,這對於國人來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消息!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圓滿成功,再來盤點一下國外載人飛船的情況
    就在昨天(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被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成功,將開啟新的太空探索之旅
    稿源: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簡稱五院)自行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探索浩瀚宇宙新的一步。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
    新華社酒泉5月8日電(李國利、鄧孟)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8日13時49分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成功返回!新一代飛船開啟載人航天新篇章,向世界一流前行
    返回艙離地面越來越近,6個氣囊打開,落地緩衝,平穩著陸,飛行試驗任務圓滿成功!返回艙平穩著陸的那一刻,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大廳裡,熱烈的掌聲頓時響徹整個大廳。5月8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降落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預定區域,這標誌著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圓滿成功,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開啟了新的篇章。
  • 長徵五號B靜待出徵 新飛船逐夢天宮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4月初,一張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組裝的照片再次引起熱議。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 剛剛,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現場珍貴畫面曝光!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飛船載人艙試驗很成功,載貨艙雖有異常但技術領先美俄
    (長徵五號B發射成功)此次航天發射我們的任務主要有兩個,除了進一步驗證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技術成熟程度之外,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測試新飛船。根據大量的研究數據來看,一款航天飛船如果能夠持續使用10次以上的話,單次的發射成本就會降到最低值。5月8號下午2點左右,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成功降落在&34;著陸場,標誌著首次測試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載人飛船 神舟 載人航天工程 交會對接 航天...
    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 逐夢九天 縱橫蒼穹—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紀實
    在之後的很多年裡,戚發軔經常對團隊成員說:「首先要問一問自己,敢不敢坐自己研發的飛船?」很多人並不知道,當時神舟一號飛船上大部分重要部件都沒有備份,因此每個細節都必須確保萬無一失。為達成這一目標,來自全國110多家科研院所、3000多家協作單位的數十萬科研人員付出了全部心血。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也是全國各行業大協作的結晶。
  • 一分鐘了解我國載人航天的發展階段
    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使楊利偉成為了中國飛天的第一人,同時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取得關鍵性的成功,這意味著中國的載人航天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也是世界載人航天的一個新時代。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搭載著三名太空人(航天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成功發射升空,同時實施了我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並進行了一項新技術試驗——伴隨飛行的試驗,為我國載人航天技術再跨越了重要的一步。
  • 劍指登月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到底有多牛?
    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長徵五號B火箭不僅有直徑5米的芯一級主箭體,還捆綁有4個直徑達3.35米的助推器,箭體總長近54米,這種結構使其成為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系列火箭。據報導,它將為我國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奠定基礎。
  • 逐夢九天 縱橫蒼穹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紀實
    在之後的很多年裡,戚發軔經常對團隊成員說:「首先要問一問自己,敢不敢坐自己研發的飛船?」很多人並不知道,當時神舟一號飛船上大部分重要部件都沒有備份,因此每個細節都必須確保萬無一失。為達成這一目標,來自全國110多家科研院所、3000多家協作單位的數十萬科研人員付出了全部心血。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也是全國各行業大協作的結晶。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如果中國依照計劃在2020年發射首個長期空間站模塊,那將意味著,它在不到20年裡追趕上美國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到為國際空間站發射首個模塊的近40年曆程。」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5日報導,中國航天機構說,5日用長徵五號B重型火箭成功發射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此次試飛取得了圓滿成功。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太空食譜」再添新品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為全面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 飛天神舟:中國載人飛船
    在全國各有關部門和科技人員的大力協同下,航天科技人員僅用7年的時間就攻克了載人航天的三大技術難題,即研製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載人飛船的安全返回技術,建造了載人太空飛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統。隨著各項工程進度順利,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並成功著陸,圓滿完成「處女之行」,揭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的序幕。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重溫航天英雄的「太空日記」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並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最新成果,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最新成就。
  • 【新中國史】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我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夸父逐日的動人神話、牛郎織女的悽美故事,以及敦煌壁畫中千姿百態的飛天圖景,可見飛天夢一直在華夏民族的血液裡,激勵有志之士去實現。  20世紀50年代,中國百廢待興。1956年2月,著名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向中央提出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同年3月,中央決定組建專門從事火箭、飛彈的研究機構,中國航天事業由此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