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五號B靜待出徵 新飛船逐夢天宮

2020-11-25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4月初,一張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組裝的照片再次引起熱議。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長徵五號B火箭不僅有直徑5米的芯一級主箭體,還捆綁有4個直徑達3.35米的助推器,箭體總長近54米,這種結構使其成為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系列火箭。據報導,它將為我國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奠定基礎。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圖片來源於微博)

從1992年開始,我國正式開展載人航天計劃,陸續將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送入太空。2003年,我國首個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掀開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新篇章。

中國航天超級2020模式下發射活動有望突破40次

據統計,2019年我國全年發射運載火箭34次,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我國航天將會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相關發射有望突破40次。此次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發射可謂是這種「超級模式」中的「重頭戲」,意義重大。

「超級模式」中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到底有多牛?

相較於神舟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性能更加先進,可兼顧近地軌道和深空探測任務。更重要的是,新飛船具備大容量、多用途、可重複使用的「超級特性」。新飛船的外觀和結構更簡潔,從「神舟」由返回艙、服務艙和軌道艙的三艙結構,改為倒錐形大直徑返回艙加服務艙的兩艙結構,其搭載能力也從「神舟」最多3人提升至6-7人。

據悉,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直徑4.5米,長度近9米,重量超過20噸。與此同時,新飛船還擁有「載人+載物」的強大本領,並且可重複使用,從而降低了飛船的使用成本和載人航天的運營成本。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星辰大海康師傅攜手航天共築中國夢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航天在載人航天、衛星通信、火箭技術等多個領域全面開花,「北鬥」指路、「天宮」覽勝、「墨子」傳信、「嫦娥」問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不僅增強了我國在航天領域的「硬實力」,也提升了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而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也一直不斷前行,與中國航天事業共同成長,助力航天夢的實現。

航天科普展為青少年傳遞食品安全知識

航天精神需要薪火相傳,航天科技更需要應用拓展。據介紹,自2017年康師傅正式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以來,就一直積極推動航天科普教育,讓消費者、尤其是青少年見識了航天科普在高科技加持下的無限趣味性,更是通過對食品安全的實證解析讓大家明白了生活處處有科普。比如為航天而生的FD技術就為方便麵行業帶來了福利。FD技術的發明本來是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也能吃到蔬菜補充維生素,後來,這一技術廣泛應用於方便麵中的蔬菜包。康師傅更藉助FD技術升級了產品的品質,自2015年起投資3億元建造了規模宏大的FD冷凍乾燥工廠,用安全可靠的先進航天科技鎖住純淨無汙染蔬菜的鮮甜與高品質肉類的營養。除了FD技術,在超高端產品速達麵館創新研發上,康師傅在航天科技RP技術的加持下,更好地提升了產品的口味。而對於一直被妖魔化的方便麵與防腐劑的謠言,科普展現場則用實驗的方式解析了「方便麵無需防腐劑」的科學原理。

STEAM課上,老師以速達麵館料包示例科普航天科技的應用

藉助航天科普展,康師傅不僅展現出中國製造的成果,更表達出航天品質賦能消費者現代好生活的決心。為了深化航天戰略合作,康師傅還與航天科研機構聯合成立「航天方便食品聯合實驗室」,將聚焦在功能型、營養型方便食品和飲料的研發上取得新突破,使康師傅在產學研合作上再攀新峰。

隨著國家推動航天強國戰略,航天科技創新才是提升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作為航天事業合作夥伴的康師傅,不斷通過航天科普展向下一代傳承航天精神的同時,更注重將航天科技與民生應用進行深度對接,使航天標準融入到食安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以產業報國,傳承中華飲食文化,努力讓康師傅的產品成為中國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於5月5日傍晚發射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於今天18時,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首次飛行任務。相關報導:長徵五號B靜待出徵 新飛船逐夢天宮4月初,一張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組裝的照片再次引起熱議。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經過了近30年發展,整個工程已經歷了兩型火箭(長徵2F和長徵7號)、11艘神舟載人飛船、1艘天舟貨運飛船、兩批航天員和兩個天宮目標飛行器/空間實驗室的巨大成功。中國以極低的成本、最高效率地利用有限任務次數,完成了天宮空間站建站的全部準備,可謂是人類航天史上的奇蹟。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經過了近30年發展,整個工程已經歷了兩型火箭(長徵2F和長徵7號)、11艘神舟載人飛船、1艘天舟貨運飛船、兩批航天員和兩個天宮目標飛行器/空間實驗室的巨大成功。中國以極低的成本、最高效率地利用有限任務次數,完成了天宮空間站建站的全部準備,可謂是人類航天史上的奇蹟。
  • 一掃失利陰霾,長徵五號順利出徵太空,還帶著幾項驚喜
    年5月5日晚18時,在海南文昌,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攜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順利升空,為接下來中國一系列太空探索任務打下夯實的基礎。長徵五號據悉,長徵五號的預研啟動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是為了滿足我國進一步航天發展需要,而研發的重型運載火箭。
  • 科技日曆 |「神八」追吻「天宮一號」八周年,長徵五號「大火箭...
    而在8年前和3年前的同一天,「神八」追吻「天宮一號」、長徵五號「大火箭」首飛成功這兩項成就同樣讓世界矚目。「神八」追吻「天宮一號」2011年11月3日,8年前的今天,「神八」與此前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了空間交會對接。這是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也是突破和掌握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的一次關鍵之戰。
  • 我國將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 長徵五號初樣優化
    此後,「天宮一號」可以被改造為一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共分「三步走」。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通過神舟五號、六號已圓滿完成,把中國航天員送上天,完成了多人多天飛行,而且能準確回到預定地點;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這一階段要攻破四項技術關鍵;為第三步的空間站建設做技術準備。
  • 長徵五號B新年新任務,這一次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天和號」核心艙全長16.6米,直徑4.2米左右,重20-22噸,由節點艙、生活控制艙和資源艙構成,它將為航天員提供長期居住環境,支持航天員在軌駐留、載人和貨運飛船對接停靠,並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等。天和號是天宮空間站的核心艙。
  • 嫦娥五號年底升空長徵七號天舟一號蓄勢待發將與天宮二號對接
    網絡配圖嫦娥五號年底升空引關注!目前,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蓄勢待發,即將奔向太空,與天宮二號對接。長徵五號又將迎來兩次大考,第一次將承擔把實踐十八號試驗衛星送上太空的任務;第二次將實施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完成我國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的重大使命。
  • 長徵五號成功復飛終極奧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芯一級吊裝此次發射的實踐-20號衛星也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火箭運力有多大,航天舞臺就有多大」,該衛星依託新一代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研製,該平臺最大起飛重量為、明年9月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明年四季度嫦娥五號月球採樣飛船、緊隨其後還有構建天宮空間站的天和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夢天號實驗艙等一系列重大載荷都將由長徵五號發射升空。
  • 天宮空間站12次發射計劃公開!澄清兩個誤解,新國際空間站誕生
    天宮空間站經常被形容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天宮確實不小,它由天和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夢天號實驗艙、天舟貨運飛船、神舟載人飛船、巡天光學艙組成,一期建成規模即可達百噸級,未來還將視需求再拓展。
  • 長徵5乙運載火箭抵達發射場,5月5日發射,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又稱「胖五」,它是我國為了滿足進一步航天發展需要,而研發的重型運載火箭。未來我國的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的深空探測計劃,都將會使用到長徵五號火箭系列。據悉,在4月29日的時候,長徵5號乙運載火箭就樹立在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上,準備發射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 從「新」出發,解碼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那些新特點新功能
    再問蒼穹 從「新」出發椰風碧海,巨箭聳立;馴火牧天,撼山動地。看!長徵火箭再度出徵,中國航天以奮進的姿態走到一個新的歷史坐標。
  • 我國立項研製"長徵七號" 天宮一號明年發射
    昨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我國已經立項研製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此外,梁小虹還表示,將於明年把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送進軌道的長二F(改)火箭已經出廠,即將進行合練。
  • 發揚「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
    一枚枚長徵火箭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一次次騰空而起,在這裡踏上了問鼎蒼穹的宇宙航程。從「兩彈一星」的偉大創舉,到「天宮」攬勝、「嫦娥」奔月,再到「北鬥」指路、「長五」飛天……中國航天事業每一步跨越,都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堅定支撐。
  • 神舟十一號飛船後天對接天宮二號 兩航天員駐留30天
    17日7時30分,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 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於2天後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牽手」太空,景海鵬和陳冬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太空駐留。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第2次應用性飛行。 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後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就在剛剛(5月5日下午6點),我國搭載新型無人飛船的長徵5號B火箭發射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順利送入軌道!因為就在今年的3月中旬進行發射的長徵7號甲和4月上旬進行的長徵3號乙兩次火箭發射均遭遇了失敗,對我國航天事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這次發射成功重新的振奮了我們的精神及自信心!也正是因為最近的火箭發射失利,原計劃4月24日發射的長徵五號B,推遲到5月5日才開始。
  • 張楠:不斷逐夢,再次助力嫦娥奔月
    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將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是我國探月工程乃至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當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攝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趙薇)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5次與神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 2次航天發射失利之後,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B運載火箭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中國空間站由天宮」核心艙、兩個空間實驗室(既夢天、問天)三艙組成,核心艙前部的5個對接口平時與一艘神舟飛船、夢天、問天以及貨運飛船天舟對接,最後留有1個對接口供太空人出艙活動使用。
  • 「胖五」長徵五號成功發射後:我們的徵途是星辰...
    IT之家12月28日消息 北京時間12月27日20:45,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十號衛星。2000多秒後實踐二十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三次發射,也是時隔兩年多後再次執行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