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飛船後天對接天宮二號 兩航天員駐留30天

2020-11-23 觀察者網

新華社甘肅酒泉10月17日電 天宮遊太空,神舟赴星河。17日7時30分,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 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於2天後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牽手」太空,景海鵬和陳冬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太空駐留。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兩名航天員在返回艙內,狀態良好

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和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出徵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第2次應用性飛行。

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後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在返回艙內進行發射前最後準備的航天員

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獨立飛行1天後返回至著陸場,天宮二號轉至獨立運行軌道,繼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技術試驗,並等待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到來。

目前,天宮二號正運行在距地面393公裡的近圓對接軌道,設備工作正常,運行狀態良好,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長徵二號F 遙十一火箭與之前發射神舟十號的長徵二號F 遙十火箭技術狀態基本一致,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與可靠性,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

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7次飛行。

【航天員「一老一新」:景海鵬搭檔陳冬】

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是「一老一新」搭配,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在任務中,他們互為備份,他們均具備飛船駕駛、組合體管理、手動交會對接,以及故障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能力。

景海鵬第三次飛天開創新紀錄

生於1966年10月的景海鵬,在「五十而知天命」時展開他的第三次飛天。這也開創了中國人飛天的新紀錄。2008年和2012年,他分別執行了神舟七號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具有豐富的飛行經驗。景海鵬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

中國第二批男航天員「首飛」

今年38歲的陳冬2010年5月正式成為中國第二批航天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大隊三級航天員,上校軍銜。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中國第二批航天員中首個飛天的男航天員。

10月16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景海鵬(左)、陳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出席記者見面會。

【此次任務要幹點啥?有三方面主要任務】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第三次發射任務,神舟十一號任務「承上啟下」: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神舟」與「天宮」合體飛行30天】

神舟十一號飛船入軌後,2天內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期間,2名航天員將按照飛行手冊、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進行工作和生活,按計劃開展有關科學實驗。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撤離天宮二號,並於1天內返回至著陸場,天宮二號轉入獨立運行模式。

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出徵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這是航天員景海鵬(左)、陳冬在出徵前揮手。

【天宮二號目前狀態怎麼樣?】

9月15日發射的天宮二號,已經在軌運行1個多月了,目前狀態良好,各分系統和設備工作正常。自9月22日開始,按計劃開展了部分空間試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天宮二號已經調整至高度393公裡的近圓交會對接軌道,建立起交會對接姿態和載人環境。經評估確認,「天宮二號」滿足載人交會對接和航天員駐留的要求,已經做好了與神舟十一號飛船交會對接的準備。

10月16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景海鵬(左)、陳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出席記者見面會。 新華社記者李剛攝圖片來源:新華網

【航天員33天「天上生活」 有哪些看點?】

神舟十一號2名航天員,將在軌飛行時間33天,是中國迄今位置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他們在太空中的工作與生活有哪些看點?

航天員每天工作多久?

任務中,航天員將實行每周6天、每天8小時的工作制,他們在天上與我們在地面實行同樣的作息時間,也就是白天8小時工作,晚上要休息。

航天員吃些啥?

此次任務進一步豐富了航天食品,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保健性食品等近百種,食譜周期達到5天,膳食結構也更加科學;同時還考慮了一些個性化需求,食品的感官接受性也增強了。這些食品可以滿足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的能量攝入和營養需求。

身體不舒服怎麼辦?

飛行期間將綜合利用醫療詢問、基本生理指標檢查、尿常規檢測、心肺功能檢查等手段,定期對航天員實施健康狀態評估;飛行期間,將更加注重艙內微生物控制,並配備了預防治療藥品和相關醫療器械,以此來確保航天員健康。此外,本次任務首次建立起天地遠程醫療支持系統,通過天地協同會診,來解決航天員在軌「看病」問題。

10月16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景海鵬(左)、陳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出席記者見面會。 新華社記者李剛攝圖片來源:新華網

太空中怎麼鍛鍊身體?

此次任務配備了防護裝備和鍛鍊設備,儘量降低失重對航天員帶來的不利影響。比如:航天員可以使用套帶,來解決飛行初期出現的頭暈、鼻塞等不適反應;通過使用拉力器和自行車功量計鍛鍊、工作時穿著企鵝服,對心肺功能下降、對肌肉萎縮和骨丟失等進行綜合防護。

航天員怎麼緩解壓力?

針對本次飛行任務時間長的特點,加大心理支持力度。在專業心理醫生的支持、親情交流和航天員團隊支持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技術支持手段。比如:研製了基於虛擬實境技術的心理舒緩系統,升級了天地信息交流系統,方便航天員與地面雙向溝通、可以傳遞郵件,可以與親朋好友進行音頻、視頻交流,以此來緩解航天員的壓力,保證航天員的心理健康。

「天上的實驗」有哪些?

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後,將開展多項在軌試驗,凸顯了人在載人航天活動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比如,飛行中航天員將在軌接受醫學超聲檢查,地面可以實時檢測航天員心肺功能,這在中國航天飛行中是第一次;他們在軌將參與多項科學試驗,比如更換空間材料製備樣品,進行太空植物栽培試驗等;還有就是在軌進行典型的維修操作,驗證人機協同的操作技術。

科普活動同樣精彩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飛行期間,開展的科普活動也很精彩。比如隨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的,有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的3個獲獎項目,航天員將在軌完成這些實驗,這些實驗將幫助中小學生掌握和了解在微重力環境下事物的狀態變化。此外,飛行任務期間,還將開展多項展示性的活動,比如「太空日記」、「家書載夢」、「挑戰不可能」等,這些活動都會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和興趣。

相關焦點

  • 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據新華社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按流程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8月13日從北京空運至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
  • 神舟天宮對接成功-神舟十一號成功牽手天宮二號
    在凌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經多次變軌,成功尋找到了天宮二號,並在自主導引控制下來到距離天宮二號5公裡的地方。
  •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今年發射 兩名航天員將在太空中期駐留
    原標題: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今年發射 兩名航天員將在太空中期駐留 中國2020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造   昨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對外發布,我國將分別於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飛船。其間,神舟十一號飛船將搭乘兩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進行人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另外,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正測試,將於2017年在海南文昌發射,並將於2020年前後完成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
  • 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太空對接成功!
    據央視新聞,今天凌晨,神舟十一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對接成功!景海鵬和陳冬入住天宮二號後,將在組合體內生活30天,開展大量科學實驗工作,成為中國史上時間最長的太空駐留飛行任務。據資料介紹,天宮二號和神十一是在距離地球393公裡的太空相約,兩個比子彈速度還要快8倍的空中飛行器安全可靠無誤差地對接在一起。按照計劃,天宮二號是中國首個真正的空間實驗室。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是「目標飛行器」,其任務的主要目標是突破交會對接技術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先期技術驗證。
  • 神舟與天宮成功對接 航天員已進入天宮二號
    神舟十一號是在經過5次變軌後,到達天宮二號後方約52公裡左右的位置,兩個8噸重的「大傢伙」進入自動控制狀態,由飛船加速追趕天宮二號。為了安全起見,兩個「大傢伙」在距離5公裡、400米、120米和30米共四個停泊點處減速調整。在神舟、天宮追追停停的過程中兩名航天員並沒有閒著,他們首先回到返回艙穿上航天服並將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艙門關上。
  •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神舟十一號為何沒有女航天員?
    9月14日上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向記者介紹,目前天宮二號已經完成和火箭的對接,狀態非常好。天宮二號身負哪四大任務?天宮二號被稱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也是目前我國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個太空飛行器。朱樅鵬介紹,天宮二號將在太空完成四大任務。首先是和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將在天宮二號上進行中期駐留。
  • 神舟十一號將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
    央廣網酒泉10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劉禕辰 王亮)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入軌後,兩天內將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兩名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專家表示,航天員在太空中將有100多種食品供選擇,這些食品採用特殊包裝,最長可保存1年時間。
  • 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 航天員踏上返回之旅
    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航天員即將踏上返回之旅
  • 揭秘神舟十一號飛船的兩大核心任務
    10月17日7時30分,中國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入軌後將與天宮二號在高度為393公裡的近圓對接軌道交會對接,構成組合體。2名男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組合體運行第30天,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分離,航天員乘返回艙返回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神舟十一號飛船航天員是誰?景海鵬陳冬資料介紹
    神舟十一號飛船太空人:景海鵬、陳冬  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出徵 將實現太空中期駐留
    &nbsp&nbsp&nbsp&nbsp光明日報酒泉10月17日電(記者溫慶生 見習記者章文)17日上午4時許,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出徵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圓夢園廣場舉行。此次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景海鵬和陳冬從問天閣受命出徵,開啟令全體國人自豪的「飛天」之旅。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一號今早在太空對接成功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一號今早在太空對接成功 中新網 發表於 2016-10-19 08:37:23   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飛船於北京時間19日凌晨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2名航天員安全返回
    vid=397383  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於子茹)記者今天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接待一名航天員
    ,此後,它將承載著兩名航天員在太空生活30天,實現航天員中期駐留。這一次,將有兩名男航天員乘坐神舟十一號進入太空,在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完成交會對接後,兩名航天員最終會進入天宮二號內生活30天。而上一次任務,乘坐神舟十號進入天宮一號在裡面生活的是三名航天員,還有一名是女航天員,甚至在更早些時候,乘坐神舟九號進入天宮一號的也是兩男一女三名航天員,那麼,這一次,為什麼少了一名女航天員?
  • 總設計師: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總設計師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喆華 李瑞 王晶)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本次任務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此後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回家啦!
    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完成了一個月的太空生活後順利回到地球。至此,中國空間探索歷史上的裡程碑式「33天徵途」完美收官。昨天上午,兩位航天員就開始忙著為回家做最後的準備。
  •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 將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對接
    約58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備份產品的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全長10.4米,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設計在軌壽命不小於2年,主要任務是接受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訪問,開展空間科學實驗,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相關關鍵技術。
  • 張高麗觀看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實況並宣讀賀電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觀看飛船返回實況並宣讀了賀電。  神舟十一號飛船於10月17日7時30分,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期間,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了一次自動交會對接,2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內開展了為期30天的駐留,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完成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追隨神舟飛船軌跡:神舟十一號邁入第四階段
    寫在前面  10月17日7時30分,一聲驚雷響徹戈壁,長徵二號F型火箭運載著神舟十一號飛船,掙脫大地的束縛,直衝天際。自此,神舟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員。  任務: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後,經過2天的追逐和5次變軌,與天宮一號成功實施空間交會對接。
  • 神舟十一號發射目的:為天宮二號提供運輸服務
    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今天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透露,神舟十一號發射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