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與天宮成功對接 航天員已進入天宮二號

2020-11-23 參考消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兩名航天員向全國人民問好

中新網10月19日電 綜合消息,神舟十一號飛船於北京時間19日凌晨3點半左右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在合體3個小時後,兩名航天員已經進駐天宮二號,並將按計劃開展空間科學實驗。

從相繼成功發射到「天神之吻」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9月15日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已在軌運行一個多月。天宮二號有效載荷進入太空後,陸續進行了加電自檢、在軌初始狀態設置和初步功能測試,各有效載荷和在軌支持設備運行正常,性能穩定,狀態良好。

神舟十一號是於10月17日清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生升空,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今天凌晨,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實現了成功交會對接。

今天的交會對接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包含一系列的步驟,讓兩個8噸多的「大傢伙」在太空中以每秒7.9公裡左右的飛行速度下完美對接在一起,過程無異於是在太空中穿針引線。

神舟十一號是在經過5次變軌後,到達天宮二號後方約52公裡左右的位置,兩個8噸重的「大傢伙」進入自動控制狀態,由飛船加速追趕天宮二號。為了安全起見,兩個「大傢伙」在距離5公裡、400米、120米和30米共四個停泊點處減速調整。

在神舟、天宮追追停停的過程中兩名航天員並沒有閒著,他們首先回到返回艙穿上航天服並將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艙門關上。等到在相距120米的停泊點處,兩名航天員處於隨時備份狀態,準備手動控制幹預。到相距30米的停泊點處,神舟十一號飛船伸出捕獲索,伸到天宮二號卡板上面,捕獲索慢慢收縮,將飛船和天宮慢慢拉近,然後進行交會對接。

凌晨3時24分,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環接觸,在按程序順利完成一系列技術動作後,對接機構鎖緊,兩個飛行器建立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

在成功對接3個小時之後,航天員逐步打開軌道艙前艙門、天宮二號實驗艙艙門後,景海鵬順利進入天宮二號,成為第一個進入天宮二號的航天員。幾分鐘後,陳冬也進入天宮二號。兩人在天宮二號裡向全國人民問好。

合體三十天:四大類十六項在軌試(實)驗

在神舟十一號發射之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介紹說,此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另外開展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在今天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後,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其間,兩名航天員將按照飛行手冊、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進行工作和生活,按計劃開展有關科學實驗。

據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介紹,航天員系統策劃了四大類十六項在軌試(實)驗,包括腦機交互技術在軌適用性研究、植物栽培關鍵技術驗證、在軌味嗅覺變化規律研究、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在軌飛行對航天員視功能影響研究等。

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將撤離天宮二號,並於1天內返回至著陸場,天宮二號轉入獨立運行模式。

境外媒體關鍵詞:夯實基礎、邁步、崛起

國際主流媒體廣泛關注中國的這次航天任務,稱這意味中國向建成國際空間站的目標又往前邁一大步。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說,兩次發射任務將引領中國進一步開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太空探索任務。

埃菲社則指出,此次飛行任務將為中國在2022年前後完成第一個空間站建設的計劃夯實基礎。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一步是航天員上天;第二步是航天員出艙,實現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並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第三步則是發射長期在軌運行、長期載人飛行的空間站。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將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階段任務的完成。

香港《文匯報》則指出,神舟十一號的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探索試驗即將進入新階段。

韓聯社評論稱,目前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足以與美國、俄羅斯等老牌航天強國比肩,神舟十一號的發射將為中國實現建成空間站的目標奠定良好基礎。韓國YTN電視臺則稱,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加速崛起。

外媒也關注到這是「中國時間最長載人飛行」。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稱,執行此次神舟十一號航天任務的2名航天員將在軌工作約一個月時間,是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向著中國在2022年左右建成第一個宇宙空間站又邁進了一步。報導強調,中國堅持以和平為目的,大力發展航天事業。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神舟天宮對接成功-神舟十一號成功牽手天宮二號
    在凌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經多次變軌,成功尋找到了天宮二號,並在自主導引控制下來到距離天宮二號5公裡的地方。
  • 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據新華社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按流程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8月13日從北京空運至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
  • 神舟十一號將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
    央廣網酒泉10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劉禕辰 王亮)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入軌後,兩天內將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兩名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專家表示,航天員在太空中將有100多種食品供選擇,這些食品採用特殊包裝,最長可保存1年時間。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一號今早在太空對接成功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一號今早在太空對接成功 中新網 發表於 2016-10-19 08:37:23   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飛船於北京時間19日凌晨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
  • 神舟十一號飛船後天對接天宮二號 兩航天員駐留30天
    ,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和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目前,天宮二號正運行在距地面393公裡的近圓對接軌道,設備工作正常,運行狀態良好,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長徵二號F 遙十一火箭與之前發射神舟十號的長徵二號F 遙十火箭技術狀態基本一致,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與可靠性,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 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7次飛行。
  •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中國將穩步進入空間站建設階段
    北京時間19日凌晨3點多,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實施了交會對接。這是中國首次模擬未來空間站的交會對接方式,即載人飛船利用自身機動能力去主動追蹤空間站。這次交會對接的成功為我國未來建設自己的空間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報導,此次交會對接主要分為如下4個步驟完成。由神舟十一號經歷5次變軌進入天宮二號的運行軌道;兩名航天員回到飛船返回艙,封閉返回艙與軌道艙的艙門,換上航天服,做好一些列的準備工作。
  •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當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攝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趙薇)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5次與神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 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太空對接成功!
    據央視新聞,今天凌晨,神舟十一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對接成功!景海鵬和陳冬入住天宮二號後,將在組合體內生活30天,開展大量科學實驗工作,成為中國史上時間最長的太空駐留飛行任務。據資料介紹,天宮二號和神十一是在距離地球393公裡的太空相約,兩個比子彈速度還要快8倍的空中飛行器安全可靠無誤差地對接在一起。按照計劃,天宮二號是中國首個真正的空間實驗室。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是「目標飛行器」,其任務的主要目標是突破交會對接技術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先期技術驗證。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實驗艙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實驗艙 (9/10) "← →"翻頁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趙薇 宗兆盾)23日10時07分,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準操控和張曉光、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成功對接 連接形成組合體
    新華網北京6月13日電(記者趙薇)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5次與神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神舟十一號為何沒有女航天員?
    9月14日上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向記者介紹,目前天宮二號已經完成和火箭的對接,狀態非常好。天宮二號身負哪四大任務?天宮二號被稱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也是目前我國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個太空飛行器。朱樅鵬介紹,天宮二號將在太空完成四大任務。首先是和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將在天宮二號上進行中期駐留。
  • 第54集 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
    神舟五號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這個飛船標誌著我國成為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是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一座裡程碑。  時至今日,神州載人飛船在新時期也被賦予了新任務。「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的成功對接,標誌著我國已經基本掌握了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對後續的天宮二號,也就是第二代空間實驗室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接待一名航天員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喆華 李瑞 王晶)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本次任務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
  • 總設計師: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總設計師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喆華 李瑞 王晶)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本次任務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此後
  •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 將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對接
    約58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備份產品的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全長10.4米,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設計在軌壽命不小於2年,主要任務是接受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訪問,開展空間科學實驗,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相關關鍵技術。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當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6月13日拍攝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顯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王永卓 攝  6月13日拍攝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顯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的模擬畫面
  • 天宮二號再入成功!中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於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晚間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圓滿完成,我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成功!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成功!天宮二號不僅是我國未來空間站的雛形,也承擔了大量科研試驗和任務,比如說培育太空蠶寶寶。據蠶的提供單位中國農業大學透露,天宮二號上的6隻蠶寶寶中,已經有5隻在太空吐絲結繭,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實驗目的,即觀察蠶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是否能夠吐絲,以及吐絲行為是否與重力有關。飛船返回地球後,科研團隊將觀察這些「太空蠶」吐絲的行為是否有變化,研究這些變化能否改進家蠶養殖技術。
  •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今年發射 兩名航天員將在太空中期駐留
    昨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對外發布,我國將分別於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飛船。其間,神舟十一號飛船將搭乘兩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進行人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另外,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正測試,將於2017年在海南文昌發射,並將於2020年前後完成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