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01年1月十日凌晨成功發射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圖為太空飛行船箭分離的模擬情景。
東方網9月29日消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今日發射升空。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簡介
1992年9月21日,中國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目前,工程已完成了第一步任務和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的七次飛行任務,正在集中力量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為實施第三步戰略任務做準備。
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目標包括: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和服務技術;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組合體的建造和運營技術;開展較大規模和較高水平的空間科學應用;為開展載人登月等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等。
「神舟一號」:實現天地往返重大突破
1999年11月20日凌晨,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鮮為人知的是,這枚載人航天工程的「先鋒官」,竟是由地面試驗用的電性能測試飛船臨時改裝而成的。作為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裡程碑,「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神舟二號」: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
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中國第二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至此,飛船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7天。圍繞著飛船的測控和回收,中國航天測控人員決戰太空,展開了緊張的工作。
「神舟二號」是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個艙段組成。其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它的發射完全是按照載人飛船的環境和條件進行的,凡是與航天員生命保障有關的設備,基本上都採用了真實件。
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2003年五號十五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圖為運載火箭點火瞬間。
「神舟三號」:載人航天安全性提高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於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號」飛船搭載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呼吸和血液循環等重要生理活動參數。飛船工作正常,預定試驗目標全部達到,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與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相比,「神舟三號」飛船的發射,在運載火箭、飛船和發射測控系統上,採用了許多新的先進技術,進一步提高了載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號」:突破中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
2002年12月,「神舟四號」在經受了零下29攝氏度低溫的考驗後,於30日0時30分成功發射,突破了中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2003年1月5日,飛船安全返回並完成所有預定試驗內容。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神舟四號」飛船是第四艘無人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飛行中,飛船相繼完成了對地觀測、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實驗和空間天文和空間環境探測等任務。
「神舟五號」:中國首位航天員進太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舟五號」21小時23分鐘的太空行程,標誌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許,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神舟六號」:實現「多人多天」飛行任務
2005年10月12日,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後,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
「神舟六號」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這也是世界上人類的第243次太空飛行。飛船進行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飛行試驗,完成了中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
「神舟七號」: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5日,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神舟七號」飛船載有三名太空人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神舟七號」飛船候補梯隊航天員分別為陳全(指令長)、費俊龍、聶海勝。主要任務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
27日,翟志剛身著中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中國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神舟八號」:將與「天宮一號」實現對接
隨著「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將依次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
3月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對外宣布,2011年下半年將發射神舟八號飛船,實施中國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飛行試驗。
「神舟八號」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神舟號飛船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李頤黎透露,「神舟八號」是不載人的,並有很重大的改進,但現在尚未對外公布。
按照工程交會對接階段的任務規劃,「神舟九號」是否載人,要等到「神舟八號」後對任務全面評估才能決定。「神舟十號」目前計劃是載人飛行。另據透露,「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的對接中,有望出現女太空人的身影。目前,兩名中國女航天員已經在進行相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