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最大的太空飛行器,核心艙運抵文昌,中國空間站任務拉開序幕

2020-12-04 飛龍觀察

近些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可以說在世人面前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在載人航天方面,還是在月球探測方面,中國航天人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中國人的航天夢遠不止於此,近日,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就傳來了一則令國人振奮的消息。

據觀察者網1月20日的報導稱,日前,我國目前最大的太空飛行器——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經先後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據了解,此次運抵文昌的空間站核心艙以及新一代載人試驗飛船,將分別參與長徵五號B 運載火箭的首飛任務,但在此之前兩者之間還需一段時間的合練測試,讓彼此之間各方面的功能配合緊密,事實上,此次空間站核心艙和載人飛船與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次配合,也就意味著中國空間站任務正式拉開序幕。

據悉,中國首個空間站核心艙命名為「天和」,其主要扮演的角色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它的體型龐大,長度近17米,最大直徑達到4.2米,可以支持3名太空人在艙內長期駐留,其發射時的重量能夠達到22.5噸,這也是目前為止,我國所研發的最大的太空飛行器。

除此之外,此次另外一個讓外界吃驚的是新一代的載人航天飛船,此艘飛船的研發不僅是為我國在未來空間的在軌建造做準備,同時也是對未來中國載人登月等任務探探路。此試驗飛船全長8.8米,主要用於驗證再入軌控制、群傘減速回收以及氣動熱防護等方面的關鍵技術是否達到了預定的要求,據相關人士透露,該試驗飛船同時還具備好安全,高可靠和適應多任務的特點。

現如今,文昌發射場的各項設備都已到位且狀態良好,相關的合練任務也有安然有序的進行,而根據事先安排的計劃,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會與2月份正式運抵文昌發射場,屆時,合練任務也將予以正式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對於中國來說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年」,在這一年,中國不僅要落實「嫦娥探月」工程「三步走」中最後關鍵一步,還要展開一段火星探測之旅,而現在中國空間站也將邁入實質性階段。由此可見,中國的航天夢將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相關焦點

  • 核心艙初樣運抵文昌 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即將拉開序幕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截至2020年1月20日,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運抵文昌...
    新華社海南文昌1月20日電(李國利、鄧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0日透露,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運抵發射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0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截至2020年1月20日,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核心艙已基本完成測試工作,航天員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IT之家1月3日消息 據央視新聞報導,我國將於今年(2021 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 B 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圖源:中國載人航天官網,下同中國空間站又稱天宮空間站,最終目標是在低地軌道自主建設一個常駐的 60 至 180 噸級的大型空間站,目前已有 17 國 9 個項目入選中國空間站首批科學實驗名單。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重量達22噸,全球首次使用電推發動機太空飛行器
    說到空間站,蘇聯作為全球第一個發射空間站的國家,在1986年發射「和平號」空間站,工作12年之後於1999年開啟無人自動駕駛,最終在2003年墜入大氣層燃燒分解。此後便是美國聯合多個國家打造國際空間站,也是目前唯一成熟的空間站。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
    ,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兩者最大區別在於整流罩,長徵五號的整流罩長度大約12.3米,而長徵五號B火箭的整流罩長度達到20.5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火箭整流罩。中國空間站建設拉開帷幕季啟明表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的圓滿成功,迎來了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任務實施的「開門紅」,拉開了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
  • 我國將於明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新華社長沙12月25日電(李國利 任海根)我國計劃2021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而後接續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出席交接儀式時表示,我國將於明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 我國首個空間站目前仍未開始發射,2022年還能不能按時完成?
    5個模塊中最大的當屬「天和號」核心艙,全長約16.6m,最大直徑4.2m,發射質量約22.5t。核心艙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太空人居住的地方,可支持3名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天和」核心艙今年年初時候已經運抵海南文昌,但是發射核心艙的長徵五號火箭目前還沒有任何信息。根據以往習慣,長徵五號發射某個載荷前,都至少提前2個月來到文昌發射場。
  • 天舟一號運抵文昌,計劃4月中下旬發射! 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收官之戰揭開序幕
    一文裡面說道今年中國航天三大任務兩個在文昌執行其中,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計劃2017年4月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由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發射根據新華社消息「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已運抵文昌↓↓↓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13日安全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計劃於4月中下旬由長徵七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第二髮長徵五號B型火箭,將送空間站核心艙上天
    天和一號我國最早計劃將在今年年底發射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2020年1月20日,經過了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安全運抵文昌空間站初樣產品將參加發射場合練。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來源:參考消息網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5月5日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引發境外媒體關注。多項航天任務取得進展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6日報導,中國5日宣布太空計劃取得重大進展,發射了先進火箭,並測試了用於執行探月和空間站任務的載人飛船試驗船。
  • 文昌航天發射場:明年承擔我國空間站建設階段發射任務
    文昌航天發射場:明年承擔我國空間站建設階段發射任務 王祝華/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 2020-12-22 15:43
  • 中國新飛船將可重複用、帶6人,空間站核心艙合練3個月
    空間站和新飛船來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1月21日消息: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大幕即將拉開。那麼,我國空間站和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新特點?為什麼要合練呢?
  • 新載人飛船、空間站核心艙、長徵5B火箭同日「亮相」值得期待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一天內連放多個「猛料」,那些我們關注的和載人飛行相關的任務幾乎和盤託出,印證著自去年底長徵五號火箭復飛成功後,一系列後續工程正在提速。其中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初樣)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遙1)均被提及,而且都至少處於完工和出廠狀態。
  • 我國將於明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我國計劃2021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而後接續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出席交接儀式時表示,我國將於明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 長五B擬於今年春季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任務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 21世紀最大噸位單體太空飛行器,天宮空間站核心艙!配4臺電推動力
    日前,載人航天工程總師周建平披露,我國將於明年春天發射空間站核心艙,據此推定具體時間就是明年上半年的2月至5月。今年上半年成功首飛的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為天宮空間站的在軌建設打通了最後關卡,使我國航天正式具備發射22噸級超大型太空飛行器能力。
  •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乘組選定:每組 3 人,任務周期 3 到 6 個月
    IT之家10月7日消息 據央視新聞報導,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工程全線正在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 2022 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稱,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此次飛行任務每個乘組分為三人,其中將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目前航天員正在開展任務訓練工作
  • 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原標題: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我國將於今年(2021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 太空超級工程即將啟動,核心艙已運抵發射場,可容納3名太空人
    近日,中國航天傳出好消息,空間站的核心艙「天和」已成功運達海南文昌發射場,不久後將搭乘長徵5B運載火箭升空,並將首次執行外太空在軌建造任務。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中國航天預計有40多次發射任務,包括火星探測和空間站等多個項目,其中,將會有12次事關空間站的建設,由此可見,對長徵系列火箭來說今年仍是忙碌的一年,而隨著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長徵5B的應用,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工作將在2020年全面展開,預計在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組裝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