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核心艙,重量達22噸,全球首次使用電推發動機太空飛行器

2021-01-13 東方號角

說到空間站,蘇聯作為全球第一個發射空間站的國家,在1986年發射「和平號」空間站,工作12年之後於1999年開啟無人自動駕駛,最終在2003年墜入大氣層燃燒分解。此後便是美國聯合多個國家打造國際空間站,也是目前唯一成熟的空間站。中國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空間站,也是我國首個空間實驗室,最終在2016年終止服務,並且在2018年完成銷毀。期間與神州八號、神州九號、神州十號完成對接任務,可以說在中國航天發展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此後我國在2016年發射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完成對接任務,承擔著重要的空間站相關研究任務。最終在2019年終止數據服務,天宮二號可以說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太空實驗室。當然也拉開中國建設國際空間站的序幕,為此我國打造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屬於中國航天史上首個核心艙,而且預計在2021年由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承擔發射任務。要知道該運載火箭是我國近地軌道最大的全新運載火箭,起飛重量達到830噸左右,運載能力達到22噸。

據悉作為我國首個空間站核心艙天河一號,在2019年已經完成測試,長度達到18米左右,直徑大約為4米左右,發射質量在20噸至22噸左右。該核心艙分為節點艙、生活艙、資源艙三部分,主要為太空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並且允許太空人長期駐紮。此外採用第二代異體同構周邊對接機構,大大改良對接過程產生的巨大衝擊。而且還安裝實驗艙對接停泊口,能真正做到永久性對接,其中還搭載100伏高壓供電系統。

值得關注的是,天和一號搭載4臺LHT-100霍爾電推發動機,擁有極高的高比衝優勢,能夠減少大氣層摩擦帶來的阻力。這也是首次將電推發動機運用在載人太空飛行器之上,可以說在天和一號核心艙上使用了多項新型技術。而且很多技術也是全球首次使用,足以看出如今中國在航天領域具備的實力。

可以說天和一號的亮相,讓中國在空間站建設方面也取得重大成就。也意味著我國已經解決空間站核心艙的問題,為此空間站的建設進度也有望加快。再加上國際空間站狀況百出,很有可能此後中國空間站將會是全球唯一的一個空間站。

編輯:華強

相關焦點

  • 21世紀最大噸位單體太空飛行器,天宮空間站核心艙!配4臺電推動力
    日前,載人航天工程總師周建平披露,我國將於明年春天發射空間站核心艙,據此推定具體時間就是明年上半年的2月至5月。今年上半年成功首飛的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為天宮空間站的在軌建設打通了最後關卡,使我國航天正式具備發射22噸級超大型太空飛行器能力。
  • 我國目前最大的太空飛行器,核心艙運抵文昌,中國空間站任務拉開序幕
    近些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可以說在世人面前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在載人航天方面,還是在月球探測方面,中國航天人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中國人的航天夢遠不止於此,近日,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就傳來了一則令國人振奮的消息。
  • 中國空間站最新進展,22噸核心艙今年發射,長徵五號B將迎來挑戰
    然而這些西方媒體並不知道,長徵五號只是我國航空事業「萬裡長徵的第一步」,基於長徵五號強大的運輸能力,中國航天將在今年進行一個令全球矚目的大動作!在今年,我國籌備27年的國際空間站項目將進入最後一個階段,中國空間站的第一個艙室將會進入太空,開啟屬於中國航天的新時代。
  • 天宮空間站外形大變!規模急劇擴大,核心艙電推發動機後來居上
    然後是原本布置在2號實驗艙位置的巡天光學艙被單獨分離出來與天宮空間站共軌運行,但它仍屬於空間站組成部分。獨立運行的巡天光學艙也是十幾噸的大個頭,被視作中國版哈勃空間望遠鏡,就噸位而言與鎖眼偵察衛星大體相當,同時兼具對地觀測能力。
  • 中國空間站「上天」又近一步!長五發射成功,可搭載22噸重核心艙
    (起飛瞬間)長徵五號基本型全長在57米左右,助推器直徑為3.35米,芯一級直徑為5米,起飛重量為870噸。而長徵五號B全長為53.7米,助推器直徑和芯一級直徑與基本型相同,用直觀一點的說法來看,長徵五號基本型是個"高胖子",那長徵五號B就是"矮胖子"。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運抵發射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0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截至2020年1月20日,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將於今年春天率先發射
    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取得新進展、空間站核心艙春季發射……記者1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擬服務於重型運載火箭的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已取得積極進展。據悉,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負責研製,其性能指標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更好地滿足我國未來火箭和重大航天任務對動力的需求。該型發動機的研製可填補我國氫氧發動機型譜和技術空白,對諸多基礎學科和工業領域有巨大的牽引帶動作用。
  • 嫦娥五號歸來,「胖五」又將迎來新任務,吹響中國空間站集結號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歸來,世界各國再度將目光聚焦中國。作為目前全球航天領域的探索先鋒,我國在航天事業戰略上循序漸進,一系列發射任務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推進。據悉,此前完成發射「嫦娥五號」任務的「胖五」長徵五號又迎來了新任務。明年,它將把我國下一代空間站核心艙「天和」送入太空。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運抵文昌...
    新華社海南文昌1月20日電(李國利、鄧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0日透露,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第二髮長徵五號B型火箭,將送空間站核心艙上天
    後來在世界的東方,中國人開始憑一己之力建造一個屬於自己,且在合作上對全球所有國家都平等的空間站。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個無人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2008年9月27日,中國人在神舟七號的幫助下,首次出艙活動。
  • 空間站核心艙也要依靠它的力量
    那是8臺全新研製的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被裝配在四個助推器上,可產生最高壓強達500個大氣壓。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由此成為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CZ-5B)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專門用來執行空間站發射任務。
  • 一文了解中國空間站建設計劃
    天宮一號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是中國首個自主研製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完成我國首次空間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任務,並進行了二次自動交會對接,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太空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 中國空間站傳喜訊,2021年春將發射核心艙,預計2022年將全面建成
    近期在湖南韶山舉行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上,中國載人航天總師周建平稱,在2021年春季,中國將發射搭載空間站核心艙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目前,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完畢,其他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最後預計在2022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天宮」空間站。
  • 中國新飛船將可重複用、帶6人,空間站核心艙合練3個月
    空間站和新飛船來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1月21日消息: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大幕即將拉開。那麼,我國空間站和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新特點?為什麼要合練呢?
  • 天宮空間站12次發射計劃公開!澄清兩個誤解,新國際空間站誕生
    天宮空間站經常被形容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天宮確實不小,它由天和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夢天號實驗艙、天舟貨運飛船、神舟載人飛船、巡天光學艙組成,一期建成規模即可達百噸級,未來還將視需求再拓展。
  • 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同時期全球唯一的空間站。
    太空飛行器的內部大氣環境有一定漏率,則有利於有害氣體排出。但如果漏率再大的話,有可能加快氣體消耗速度,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應當進行檢查、排除。作為擁有400多噸、十幾個艙段的大型太空飛行器,國際空間站的問題在於許多小器件因為時間原因,陸續出現問題,這也是安德烈∙約認為國際空間站或將在2024年停用的原因。
  • 太空超級工程即將啟動,核心艙已運抵發射場,可容納3名太空人
    近日,中國航天傳出好消息,空間站的核心艙「天和」已成功運達海南文昌發射場,不久後將搭乘長徵5B運載火箭升空,並將首次執行外太空在軌建造任務。此前,航天單位特意為「天和」核心艙的轉場運輸設計了「麵包」型包裝箱,用以控制海陸運輸中的震動量級和溫度,此外,由於空間站核心艙屬於精密設備,在減震方面,包裝箱內還進行了「充氮」處理,這和市面上高端硬碟的減震原理類似。
  • 2020年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接著發射兩個實驗艙
    然而這絲毫沒能阻止中國實現航天夢的腳步,國人暗自下定決心:既然國際空間站不歡迎,那麼我們就打造屬於自己的空間站,再加上近年來中國航天科技快速發展,大家已經有目共睹了,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型空間站已經不成問題,不論是資金還是科技,都符合條件。
  • 國外看中國,長徵5B成為最近的全球航天熱點
    一枚長徵5B火箭星期二發射了一艘載人太空飛行器的原型,展示了該火箭將空間站艙送入近地軌道的能力。升空儀式於上午6點在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東部舉行。四個側面助推器的分離發生在飛機起飛三分鐘左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CASC)在發射20分鐘後確認發射成功。新一代原型太空飛行器在升空488秒後進入預定軌道。
  • 我國明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號返回艙正式落戶韶山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出席交接儀式時表示,我國將於明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周建平介紹:「我們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空間站試驗核心艙和發射它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的研製工作,測試工作正在最後階段,將在明年春天開始中國空間站的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的工作,明年首先發射我們空間站的核心艙。」根據飛行任務規劃,空間站建造將分兩個階段實施。其中,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安排了核心艙發射等6次飛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