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空間站,蘇聯作為全球第一個發射空間站的國家,在1986年發射「和平號」空間站,工作12年之後於1999年開啟無人自動駕駛,最終在2003年墜入大氣層燃燒分解。此後便是美國聯合多個國家打造國際空間站,也是目前唯一成熟的空間站。中國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空間站,也是我國首個空間實驗室,最終在2016年終止服務,並且在2018年完成銷毀。期間與神州八號、神州九號、神州十號完成對接任務,可以說在中國航天發展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此後我國在2016年發射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完成對接任務,承擔著重要的空間站相關研究任務。最終在2019年終止數據服務,天宮二號可以說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太空實驗室。當然也拉開中國建設國際空間站的序幕,為此我國打造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屬於中國航天史上首個核心艙,而且預計在2021年由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承擔發射任務。要知道該運載火箭是我國近地軌道最大的全新運載火箭,起飛重量達到830噸左右,運載能力達到22噸。
據悉作為我國首個空間站核心艙天河一號,在2019年已經完成測試,長度達到18米左右,直徑大約為4米左右,發射質量在20噸至22噸左右。該核心艙分為節點艙、生活艙、資源艙三部分,主要為太空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並且允許太空人長期駐紮。此外採用第二代異體同構周邊對接機構,大大改良對接過程產生的巨大衝擊。而且還安裝實驗艙對接停泊口,能真正做到永久性對接,其中還搭載100伏高壓供電系統。
值得關注的是,天和一號搭載4臺LHT-100霍爾電推發動機,擁有極高的高比衝優勢,能夠減少大氣層摩擦帶來的阻力。這也是首次將電推發動機運用在載人太空飛行器之上,可以說在天和一號核心艙上使用了多項新型技術。而且很多技術也是全球首次使用,足以看出如今中國在航天領域具備的實力。
可以說天和一號的亮相,讓中國在空間站建設方面也取得重大成就。也意味著我國已經解決空間站核心艙的問題,為此空間站的建設進度也有望加快。再加上國際空間站狀況百出,很有可能此後中國空間站將會是全球唯一的一個空間站。
編輯: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