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歸來,「胖五」又將迎來新任務,吹響中國空間站集結號

2021-01-13 深藍航跡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歸來,世界各國再度將目光聚焦中國。作為目前全球航天領域的探索先鋒,我國在航天事業戰略上循序漸進,一系列發射任務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推進。據悉,此前完成發射「嫦娥五號」任務的「胖五」長徵五號又迎來了新任務。明年,它將把我國下一代空間站核心艙「天和」送入太空。這次發射任務,也將全面吹響我國打造全新國際空間站「天宮」的集結號。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所謂「天宮」國際空間站,並不是一個單一個體,而是由一系列單元組成的。其中,「天和」號核心艙是空間站的核心部分。在它完成發射並投入使用後,「問天」與「夢天」兩大實驗艙才能與其完成連接。在此基礎上,包括「天舟」貨運飛船、「神舟」載人飛船以及巡天光學艙等一系列航天設備先後正常運轉,「天宮」國際空間站才稱得上正式投入運營。由此可以看出,「天和」號核心艙發射任務對於整個「天宮」國際空間站項目實施有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天和」核心艙長16.6米,最大直徑4.2米,發射質量高達22.5噸,也是迄今為止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最大太空飛行器。一旦它投入使用後,可以滿足3名航天員的長期駐留。由於「天和」自重過大,一般的火箭顯然無法作為承載發射平臺,唯有長徵五號才能符合需求。據悉,此次負責搭載發射「天和」核心艙的

是長徵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要知道,長徵五號B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它全長53.7米,配備了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起飛質量達到了849噸。按照官方數據顯示,長徵五號B在近地軌道的載荷能力達到了22噸以上,就是為「天和」這樣大型空間站設備量身打造的。

自實踐二十號衛星開始,包括火星探測器「天問」和「嫦娥五號」探在內,「胖五」已經在1年之內先後完成了四次重量級發射任務。這款中國現役最強火箭充分證明了性能實力,也讓中國無愧於航天技術強國的稱謂。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平穩順利,此前航天部門就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測試。特別是今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完成首次飛,將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這次實驗成功,也進一步檢測了長徵五號B的性能。目前,在此基礎上得到優化和提升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已經完成了研製工作,正在進行最後的檢測。不出意外的話,「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將在明年春季開啟。

按照航天部門公布的發射計劃,在「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後,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等將分批次發射,並且會接受交會對接、再生式保障、組合體運行等一系列檢測試驗。直到一切順利無誤,空間站的各個單元才會最終完成在軌轉正。僅僅是在未來兩年內,我國就將圍繞空間站建設連續進行11飛行任務,其中還包括了4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可以說,在這個龐大的航天計劃中,多批次、高頻次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將進一步檢測中國航天綜合實力。除了「胖五」之外,眾多類型的國產太空飛行器與航天技術也將進一步為「中國製造」正名揚威。(舍娃)

相關焦點

  • 胖五新任務來啦!我國新空間站開建,很快將送「天和」核心艙上天
    「長五」,又因為看上去相對其他火箭更為肥碩的體型而被稱為「胖五」,它至今已經發射過6次,除了第2次發射的時候失敗之外,其餘5次全部成功,最後一次便是發射的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其月球取樣任務已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胖五」出徵將創四個「第一」
    而到了今年,我國航天領域迎來了新一輪的大爆發,三項獨立完成的航天事業將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運載火箭2016年首飛成功,但在2017年的一次發射任務中失敗,我方也因此稍作休整,暫停了「胖五」的發射任務。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正值凌晨破曉時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揭秘了「胖五」選擇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四點原因。
  • 胖五搭載嫦娥五號,一飛沖天
    今天凌晨四點,中國大運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俗稱「胖五」搭載嫦娥五號遙感衛星成功發射,奔向月球。這是胖五今年成功五連發。它的連續成功,是我國建立宇宙空間站的必要條件,具有裡程碑歷史意義。而自07年我國開始向月球發射衛星開始,我國登月計劃實施,包括人類月球探測器背後成功著陸。
  • 「胖五」送「天問」,為何火星探測只能依靠長徵五號?
    長徵五號火箭起飛質量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運載能力,把中國火箭送入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世界主流火箭陣營。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中國未來的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三期以及火星探測任務,都將使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 「胖五」有了新乘客 嫦娥五號探測器
    「胖五」有了新乘客 嫦娥五號探測器   計劃實現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  南海之濱,「胖五」揚帆。中國探月,如今邁出意義更為深遠的一步。
  • 嫦娥攬月|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並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共採取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飛向宇宙的時候,正好是地球把太陽光直接遮蔽住,避免有太多太陽輻射對嫦娥五號的影響。太陽活動對於「嫦娥五號」來說是非常複雜和麻煩的,特別是其中爆發的太陽風會干擾其中的電子信號傳播,直接影響科研人員對嫦娥五號的操控。
  • 「胖五」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
    7月2日19時23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原本,這次發射意味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研製圓滿收官,進入正式應用階段。同時,這次發射也是我國在今年下半年探月三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前,對「胖五」火箭的最後一次實戰演練。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技術跨度最大的一型運載火箭,採用3型12臺全新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主發動機均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推進技術,實現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與以往不同,此次發射為什麼要選擇在凌晨升空?
  • 「大衛星」「探測器」「空間站」:「胖五」三絕技開啟新徵程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大衛星」「探測器」「空間站」:「胖五」三絕技開啟新徵程作者 郭超凱 姜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7月23日託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至此,被譽為「胖五」的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先後執行過高軌大衛星、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深空探測器三類任務。
  • 「胖五」飛天,四大喜事連番上演,航天板塊全面崛起
    「胖五」發射還沒有多久,就迅速登上國內各大媒體的頭條和熱搜排行榜,就連中央也發文祝賀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完成,可見此次長徵五號乙發射任務成功的意義非同一般。無論是通過現場親眼目睹還是線上媒體轉播觀看此次的「胖五」發射任務的順利完成,我相信大家的心情都是非常激動的,我也是和你們一樣久久不能平靜!那麼可能會有小夥伴問這次發射任務到底有什麼重大的意義呢?
  • 王者歸來!「胖五」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華商報訊(記者 馬虎振)經過兩年半的浴火重生,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迎來了鳳凰涅槃之旅、王者歸來之旅。  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騰躍而起,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順利送入距地36000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又被人們稱為「胖五」。
  • 關注 | 胖五,你又「變臉」了!
    備受期待的年底航天大戲——嫦娥五號來了。
  • 「胖五」迎來新乘客,「嫦娥」走過了怎樣的奔月之路?
    南海之濱,「胖五」揚帆。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中國探月,如今邁出意義更為深遠的一步。
  • 「胖五」(長徵五號)再出發
    長徵五號)再出發,成功將「嫦娥五號」發射上天。嫦娥五號」送上天空的「胖五」就是近年來我國運載火箭技術發展的重大成果。這一方面,近幾年中國也取得了諸多具有突破性的進展。以「胖五」的各種「尊貴客人」為例,除了昨天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外,今年下半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也在其中。
  • 「胖五」轉運成功「嫦娥」奔月在即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9月下旬由遠望運輸船隊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並通過公路運輸方式分段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 「胖五」的3大絕技
    記者從一院了解到,後續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計劃於年內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為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做出貢獻。2021年一季度,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還將執行中國空間站核心艙發射任務。作為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胖五」將力助中國航天登上更廣闊的舞臺。
  • 今年「胖五」有點忙,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將於10月底發射
    長徵五號火箭送走天問一號之後,「胖五」在10月底還將肩負著帶嫦娥五號去月球的任務。嫦娥五號作為探月三部曲中的最後一個探測器,將從月球帶回1到2kg的樣本用於科研,而這也是我國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據了解,嫦娥五號將會實現月球表面的軟著陸,同時將突破探測器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的技術。實現著陸返回不僅需要登陸器的實力,還需要可靠的運載火箭,而「胖五」則滿足了這個要求。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一位體重800多噸的客人——被我們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悄然到訪。這回,「胖五」將帶著嫦娥「五妹」奔向月球。而僅在四個月前,「胖五」陪伴「天問一號」探測器踏上我國首次火星探索之旅。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