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歸來,「胖五」又將迎來新任務,吹響中國空間站集結號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歸來,世界各國再度將目光聚焦中國。作為目前全球航天領域的探索先鋒,我國在航天事業戰略上循序漸進,一系列發射任務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推進。據悉,此前完成發射「嫦娥五號」任務的「胖五」長徵五號又迎來了新任務。明年,它將把我國下一代空間站核心艙「天和」送入太空。
-
第二髮長徵五號B型火箭,將送空間站核心艙上天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2020年,祝天和一號成功發射!」天和一號我國最早計劃將在今年年底發射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空間站初樣產品將參加發射場合練。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長五b型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上天,它將帶來多種驚喜
2020年必將是我國航天和宇宙探索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因為有多項重要的航天任務首次發射,2020年5月5日下午6點,我國首次出徵的長徵五號b型火箭攜帶著新一代航天飛船順利升空,這是我國新一代航天飛船的首次升空,也是一次實驗性任務,它的發射也代表著我國新一代空間站建設計劃拉開帷幕,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好消息:通過出廠評審
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官方消息:近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分別順利通過了載人航天工程主管部門組織的出廠評審,獲得了評審委員會的一致同意。這也標誌著我國空間站建造即將轉入任務實施階段。
-
我國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核心艙可對接神舟和天舟
我國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核心艙可對接神舟和天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08 20:43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餘曉潔、孫彥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將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作為六大「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之一。
-
中國空間站要來了!計劃明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發射核心艙
我國計劃2021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而後接續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出席交接儀式時表示,我國將於明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
新載人飛船、空間站核心艙、長徵5B火箭同日「亮相」值得期待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一天內連放多個「猛料」,那些我們關注的和載人飛行相關的任務幾乎和盤託出,印證著自去年底長徵五號火箭復飛成功後,一系列後續工程正在提速。其中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初樣)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遙1)均被提及,而且都至少處於完工和出廠狀態。
-
「胖五」新成員搭載新一代飛船首飛成功,開啟中國航天「超級模式...
長徵五號B首飛後,長徵五號下半年將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年底前,長徵五號還將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對月球表面採樣後返回。1「胖五」家族又上新,這次有啥不一樣?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副主任設計師劉秉指出,比如大型的通信衛星和火星探測器、月球探測器等深空探測的任務,需要用長徵五號來完成。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主要執行的是近地軌道的發射任務,例如近地軌道運行的空間站、艙段等等的發射,它們從任務上是有一定的區別。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以下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載荷組合體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
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同時期全球唯一的空間站。
然而即使「深空之門」完成,也至少需要在2030年之後,而在這段時間之內,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全球唯一的空間站,中國空間站包括核心艙天和、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問天、載人飛船(即已經命名的「神舟」號飛船)和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飛船)五個模塊組成。
-
我國2018年前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天和一號」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餘曉潔、王聰)在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將全面推進,任務艱巨。載人航天工程中,預計在2018年前後完成研製並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
-
「胖五」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
7月2日19時23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原本,這次發射意味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研製圓滿收官,進入正式應用階段。同時,這次發射也是我國在今年下半年探月三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前,對「胖五」火箭的最後一次實戰演練。
-
又一枚「胖五」要上天: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也是看點
原標題:又一枚「胖五」火箭要上天,快來劃重點!又一枚「胖五」火箭要上天,快來劃重點!新華社記者令偉家、白國龍、陳曦、趙葉蘋記者1日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第二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1日下午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始加注推進劑,按計劃,火箭將在7月2日發射升空。這是繼2016年11月首飛之後,長徵五號的第二次太空之旅。這次長徵五號上天要幹什麼?和首飛相比有哪些新亮點?未來還有哪些計劃?
-
我國將於明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我國計劃2021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而後接續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出席交接儀式時表示,我國將於明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
我國將於今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我國將於今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餘建斌)我國計劃今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而後接續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
「胖五」的3大絕技
記者從一院了解到,後續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計劃於年內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為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做出貢獻。2021年一季度,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還將執行中國空間站核心艙發射任務。作為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胖五」將力助中國航天登上更廣闊的舞臺。
-
中國最大牌的「快遞小哥」天舟一號上天啦!
是空間站建設的標配在太空軌道運行時空間站會受到殘存大氣阻力的影響而逐漸降低軌道高度為了保持原有高度就必須消耗燃料推動其上升天舟一號將通過一些特有的接口將燃料加注到天宮二號中我知道你可能會有些懵圈,神舟、天宮、天舟、天和,長二、長七、還有長五,傻傻分不清楚。的確,中國載人航天大家庭實在太大了。下面,老司機帶你理一理。中國載人航天有兩大家族:長徵家族和天神家族。長徵家族都是火箭,天神家族都是在軌道上飛的太空飛行器。這兩個家族的關係就是:長徵家族是交通工具,把天神家族送上天。
-
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等通過出廠評審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近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分別順利通過載人航天工程主管部門組織的出廠評審。目前,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完成各項研製、生產和測試工作,研製過程技術狀態和質量受控,系統間接口匹配協調,風險識別及控制措施有效,各項功能性能滿足工程總體要求;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產品完成了正樣研製,技術狀態受控,系統間接口協調,科學實驗地面研究與匹配試驗順利。
-
發射「天問」,為何非「胖五」莫屬?
因為體型比其他長徵火箭更加寬大,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親切地稱呼為「胖五」。「胖五」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可達14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
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今年春季將首先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完成交會對接和相關在軌關鍵技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