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五b型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上天,它將帶來多種驚喜

2020-10-18 科普大世界

2020年必將是我國航天和宇宙探索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因為有多項重要的航天任務首次發射,2020年5月5日下午6點,我國首次出徵的長徵五號b型火箭攜帶著新一代航天飛船順利升空,這是我國新一代航天飛船的首次升空,也是一次實驗性任務,它的發射也代表著我國新一代空間站建設計劃拉開帷幕,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而今年僅長徵五號火箭的出徵將至少會有三次,這是第1次,下面還將於今年7月份發射我國的首個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並且還將擇機發射我國的新一代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開啟我國的新一代空間站建設任務。

長徵五號是我國目前推力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之一,它的主箭芯級直徑達5米,比長徵其他系列火箭都粗很多,就連助推器也直徑3.35米,體型看上去胖胖的,所以又被人們稱之為「胖五」。

長徵五號b型火箭,實際上是長徵五號標準型的簡化版,身高」近54米,相當於18層樓高,約850噸,比長徵五號標準型矮了約3米,「體重」輕了約20噸。因為長徵五號基本型是二級半火箭,長徵五號b型火箭只用了一級半,就是把上面一級給簡略掉了,它也是我國第1臺一級半型的火箭,但整流罩加長了,一級推進方式還主要是主箭加4個助推器,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於22噸,它也將是我國下一代載人飛船和空間站建設的專用火箭。

相比於以前的神舟系列飛船來說,此次發射的新一代載人飛船體積更大,容量更大,技術更先進,更經濟,更安全,可以載人,也可以運貨,能同時使用,還可以重複使用,每臺大概可重複使用10次左右,最多可以搭載7名航天員,不下於美國當年的太空梭的運載能力,降落時採用「群傘+氣囊」的著陸方式,安全性很高。

新一代載人飛船同時也是我國載人登月工程中要使用的飛船,甚至可能應用到未來的無人或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中。就是說這款飛船不但用於空間站的建造和運營,也將會為登月和探火服務。

這也就是說,胖五b型的成功發射,一代載人飛船的成功上天,必將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因為它意味著我國的新一代載人航天工程,新一代空間站建設,將來的載人登月和登陸火星的籌備和試驗工作正在順利開展,2020年,必將是我國航天事業和宇宙探索事業的重要年份。

參考資料:

《上觀新聞》5月5日文章《首次發射超「兩萬公斤」的太空飛行器,長五B如何創下中國火箭新紀錄》

《澎湃新聞》5月5日文章《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成功,可重複使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相關焦點

  • 將來用於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火箭會是哪一款?原來並非長五B
    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成功進入預定軌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5月8日下午,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順利降落東風著陸場,代表著該型飛船首次試驗圓滿落幕,而這一款飛船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了登陸月球,隨著後續的試驗,該型飛船的功能和安全保障將趨向於完善,並將擔負起我國的載人登月任務從航天員登陸月球並在地月之間往來的重任,看來我國的載人登月飛船已經有著落了,那麼載人登月火箭要用哪一款呢?
  • 成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託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一飛沖天!來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胖五」新成員搭載新一代飛船首飛成功,開啟中國航天「超級模式...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於胖胖的身材被親切地稱作「胖五」,此次發射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就是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的首個改型,也是胖五家族的一名新成員,那麼長徵五號B與長徵五號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從外觀上看,長徵五號高約56米,長徵五號B高約53米,箭體都是五米直徑,都配備了4個助推器。雖然整體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它倆的構型卻完全不同。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飛成功 國外還有哪些飛船在研製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過兩周,美國SpaceX公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也要嘗試第一次載人飛行。2020註定成為載人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年。那麼,現在有多少類型的飛船正在推進研製?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特點呢?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成功,將開啟新的太空探索之旅
    稿源: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簡稱五院)自行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探索浩瀚宇宙新的一步。
  • 成功著陸!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凱旋歸來,技術領先收穫多多
    據央視等媒體報導: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2020年5月5日,我國長徵五號B型火箭發射上天並取得圓滿成功,其載荷主要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一個柔性空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兩者進入一定軌道後,負責於5月6日下午返回地球,但是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說明該裝置和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 首個商業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開啟人類航天新時代
    ,進入近地軌道,把兩名航天員送入太空,接下來將和國際空間站對接,發射用的獵鷹9號一級火箭也穩穩地落在「當然我依然愛你」號駁船上。動圖:此前SpaceX已經通過「炸掉一枚」火箭的方式測試了龍2載人飛船在最大動壓點附近的極限逃逸能力(圖源:SpaceX)b.強逃逸能力傳統載人飛船發射必須攜帶昂貴的逃逸塔,負責發射前和發射後兩分鐘左右的太空人安全,發射過程中會被拋掉。
  • 美國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和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相比哪個更強
    本次飛行若一切順利,載人龍飛船將在飛行19個小時以後,將與空間站對接,兩人隨後進入空間站,預計飛船與空間站合體運行110天左右返回,若按照設計要求,它可以在軌運行210天。b型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返回,5月30日已開艙檢測,說明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已經進入了實體發射試驗和檢測階段,如今美國的龍飛船首次載人發射成功,那麼它和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相比,兩者哪一款更強更先進呢?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圓滿成功,再來盤點一下國外載人飛船的情況
    就在昨天(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被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就在剛剛(5月5日下午6點),我國搭載新型無人飛船的長徵5號B火箭發射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順利送入軌道!長徵2F火箭這次發射的是長徵5號的新型號——長徵5號B,這也是它的首次發射。這次發射搭載的負荷,就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艙,即將用於後續的空間站運送航天員。新一代載人飛船相對以前的老式神舟飛船,有了很大的改觀,不僅採用了國際先進的兩艙式結構,而且還可以重複使用,最大可搭載6個人或者物資。在研究的新一代飛船有兩個型號,分別是14噸和20噸,其中20噸型號的,可以支持未來登月任務。
  • 我國新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未來將登陸火星,為何放棄了逃逸塔?
    5月5日下午18時06分,我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用長5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為咱們的2020航天黃金年打開了一個大好的局面。相比之前發射「神舟」系列飛船,這次的船箭結合體不僅又粗又大,而且還有一個不同之處,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那就是飛船頂部沒有逃逸塔。
  • 2次航天發射失利之後,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中國並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計劃於4月下旬由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神舟11號發射與與天宮二號對接,也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與神舟飛船相比,新一代載人飛船採用了全新的設計,體型更大,採用了模塊化設計,不僅可以兼顧近地軌道的載人和貨運任務:執行載人任務時可搭載6~7名太空人,比「神舟」翻了一倍;執行貨運任務時則能上行攜帶4噸,下行攜帶2.5噸。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
    新華社酒泉5月8日電(李國利、鄧孟)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8日13時49分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長徵5乙運載火箭抵達發射場,5月5日發射,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又稱「胖五」,它是我國為了滿足進一步航天發展需要,而研發的重型運載火箭。未來我國的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的深空探測計劃,都將會使用到長徵五號火箭系列。據悉,在4月29日的時候,長徵5號乙運載火箭就樹立在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上,準備發射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 成功返回!新一代飛船開啟載人航天新篇章,向世界一流前行
    5月8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降落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預定區域,這標誌著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圓滿成功,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開啟了新的篇章。這次任務的主要目標就是驗證新一代載人飛船方案的正確性。據了解,為了驗證更多的技術和設備,五院研製團隊為試驗船安排了高密度的飛行事件。在軌飛行過程中,試驗船要完成數十個關鍵動作,開展多項搭載試驗,可以說每一分鐘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從成功發射到安全返回,試驗船表現完美。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對於載人航天領域而言,下一步的天宮空間站核心艙重量達到了20噸級別,這時就必須依賴長徵五號系列火箭。而本次發射的長徵五號B型火箭,則是根據具體需求,在基本型的基礎上擴展而來的新型號,它的核心目標就是服務於重型的天宮空間站發射任務。
  • 十組問題,了解剛剛首飛成功的長五B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劉揚 特約記者 姜哲)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以下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
  • 新載人飛船、空間站核心艙、長徵5B火箭同日「亮相」值得期待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一天內連放多個「猛料」,那些我們關注的和載人飛行相關的任務幾乎和盤託出,印證著自去年底長徵五號火箭復飛成功後,一系列後續工程正在提速。其中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初樣)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遙1)均被提及,而且都至少處於完工和出廠狀態。
  • 2020長徵8號安排發射3次,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科技?8個字形容
    2019年的輝煌,在2020年將延續下去,我國長徵五號將發射三次,這三次長徵五號的發射,將為我國在太空創下怎樣的輝煌,新一代載人飛船又被怎樣形容?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長徵五號的發射計劃了,年末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也為我國後續航天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