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2020-05-10 科普大世界

5月8日下午,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順利降落東風著陸場,代表著該型飛船首次試驗圓滿落幕,而這一款飛船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了登陸月球,隨著後續的試驗,該型飛船的功能和安全保障將趨向於完善,並將擔負起我國的載人登月任務從航天員登陸月球並在地月之間往來的重任,看來我國的載人登月飛船已經有著落了,那麼載人登月火箭要用哪一款呢?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可能很多朋友都會認為是長徵五號,畢竟它是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也是全世界現役第二大的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23噸,但是這是它在地球近地空間的發射能力,而稍遠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只有14噸,而地月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就只有8噸左右了,而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登月版重達22噸左右,很顯然,長徵5號火箭不具備這樣的推力。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那麼我國用哪款火箭來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實現我國的載人登月夢想呢?

會是長徵七號系列火箭嗎?它也是我國的一款新型火箭,其實只要看一眼長徵七號的運載能力就明白了,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約為14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大約為5.5噸,地月轉移軌道的運轉能力當然就更小了,所以載人登月火箭不可能是長徵七號,不過用它來進行月球無人探測器的發射倒是可以的。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那麼會是傳說中的長徵九號火箭(CZ-9型火箭)嗎?相信我國航天事業的朋友,大概都聽說過長徵九號火箭,這是已知我國目前在沿著最大型號的火箭,具備超越史上推力最大火箭——美國土星五號火箭的能力,其箭體芯級直徑達9.5米,其起飛質量最大約4200噸,最大起飛推力超58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接近70噸,地月轉移軌道約50噸,地火轉移軌道約44噸,可見,這款火箭可以一次推送兩臺新一代載人飛船前往火星,用它來發射新載人飛船登陸月球當然沒問題了。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最左側為長徵九號火箭

但是,用長徵九號火箭這種超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只有22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送往月球,還是有點小題大做了。而且長徵九號的研製和生產工作中的技術困難也不少,首先它需要大推力發動機,箭體、防護罩、燃料儲藏箱等也都十分巨大,對大尺寸部件製造工藝形成挑戰,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設計製作,按照現有的該型號火箭的首飛時間可能不會早於2028年,但是我國的載人登月計劃不想等這麼久。因此我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呼喚一種新的火箭來完成它,於是,「921火箭」應運而生。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可能很多朋友還都沒有聽說過「921火箭」是怎麼回事,但是大家應該都知道美國SpaceX公司的重型獵鷹火箭,其三發並聯的一級火箭讓人印象深刻,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63.8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約26.7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20噸,地火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16.8噸,是現役推力最大的火箭,其之所以推力巨大,是因為三發並聯的一級火箭安裝了27臺梅林1D發動機,而我國的921火箭就與其相似,甚至有人稱就是受這種火箭結構的啟發而決定研製的(實際上研發意願要比重型獵鷹出現的時間早很多)。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發射臺上的重型獵鷹火箭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航展中展示的「921型火箭」

從已有的消息來看,921火箭採用3級半的CBC構型,由芯一級火箭與兩枚助推器並聯而成,一級推力包含21臺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根據最新的發動機試驗數據來看,每臺可產生約130噸的推力,一共可產生2730噸左右的推力。比重型獵鷹火箭的運載能力更強,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超7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完全能滿足將新一代載人飛船送往月球的需要,所以未來將新一代載人飛船送上月球的火箭將並非長五和長九,將是這款「921火箭」,而且它還會參與我國的空間站建造以及深空探測等航天任務。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左側為921火箭,中間為長徵九號火箭,右側為長徵二號f型火箭。

這款火箭的最大起飛質量約2200噸,至少相當於2.5臺長徵五號標準型火箭的重量(每發859~879噸),還大,或者12臺波音747大型客機的重量(每架162~185噸),這款火箭的主要技術難點是要解決多臺發動機並聯的技術,前蘇聯的N1超重型火箭(一級火箭有30臺發動機)就是因為沒有解決好這種技術而失敗的,但是重型獵鷹火箭卻基本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前蘇聯N1型火箭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美國重型獵鷹火箭

目前關於這款火箭的消息較少,不過它的身影已經在珠海航展上亮相過,實際上該型火箭目前還沒有一個官方名稱,它的「921火箭」的名稱也不是其代號,而是航天愛好者們以載人航天工程921代號為之冠名的,而且目前也還沒有關於這款火箭何時開始發射測試的消息,一般認為2025年之前應該會對其進行幾次發射試驗,2026年有可能依靠這款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進行我國的首次載人登月活動,當然目前這些還都只是猜測。(有說法認為這款火箭在2022年可能進行無助推器首次試飛,因為發動機以及很多部件和技術都是現成的,設計和製造起來比較快,但也有人認為要2026年後才首飛。)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注意:圖上面的火箭被認為是傳說中的921火箭,上面有逃逸塔,而且與新一代載人飛船擺放在一起。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5月8日文章《揭秘中國未來載人登月探火「新飛船」》

《環球時報》5月8日文章《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環球網》2019年12月17日文章《NASA宣布載人登月巨型火箭建造完成:2024年重返月球》


相關焦點

  • 將來用於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火箭會是哪一款?原來並非長五B
    而這款新型載人飛船將來的飛行任務包括探月工程任務,也就是說,這款飛船很有可能就是未來用於實現載人登月的載人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但我們同時也會感到疑惑,仔細一想,這次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長五B未來的主要任務是將重量大的飛行器送到地球近地軌道
  • 運力比長徵五號大3倍,我國載人登月將用這款火箭,並非長徵九號
    5月8日下午,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順利降落東風著陸場,代表著該型飛船首次試驗圓滿落幕,而這一款飛船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了登陸月球,隨著後續的試驗,該型飛船的功能和安全保障將趨向於完善,並將擔負起我國的載人登月任務從航天員登陸月球並在地月之間往來的重任,看來我國的載人登月飛船已經有著落了,那麼載人登月火箭要用哪一款呢?
  • 長五b型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上天,它將帶來多種驚喜
    2020年必將是我國航天和宇宙探索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因為有多項重要的航天任務首次發射,2020年5月5日下午6點,我國首次出徵的長徵五號b型火箭攜帶著新一代航天飛船順利升空,這是我國新一代航天飛船的首次升空,也是一次實驗性任務,它的發射也代表著我國新一代空間站建設計劃拉開帷幕,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2030年載人登月?還只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據相關報導,這艘新一代飛船未來將會用來替代當年送英雄航天員楊利偉上太空的「神舟號」飛船,並且計劃於2030年執行中國首次載人登月任務!如今,只有中國的「神舟」飛船、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和上個月剛剛幫助美國恢復載人能力的SpaceX「龍」飛船能送人類往返太空。
  • 長徵九號落選首輪載人登月?一款新火箭脫穎而出,進展勢如破竹
    去年上半年我國成功首飛了服務載人登月任務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俗話說運載火箭運力有多大,航天舞臺就有多大,飛船系統只是通往載人登月目標的第一步,除此之外還需要有與之運力匹配的載人運載火箭。早在2011年我們就已經開始載人登月任務論證,新一代載人飛船就是論證工作的具體實踐,火箭系統同樣是論證的核心焦點之一,經過多輪迭代論證後火箭選型基本已經塵埃落定。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用長徵九號還是921火箭?
    作為我國未來國之重器的超重型火箭「長徵九號」,承擔著我國未來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甚至登陸火星星辰大海夢想,一直備受航天愛好者的關注。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並且面臨出生就落後狀況,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是921火箭!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使用長徵九號還是921?
    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並且可能面臨出生就落後,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將是921火箭!「長徵九號」是傳統的大推力發動機和助推器組合形式(土星5號結構),隨著商業航天的快速崛起,復用火箭的出現大幅度拉低發射成本,傳統火箭面臨高成本難以找到客戶的狀況。另外近幾年核動力火箭等新概念火箭又開始炒作,傳統火箭不被看好聲音日益高漲。
  • 長徵九號首戰告捷:第一階段工程全線完工,載人登月時間表出爐
    ,這是一艘由軌道艙、返回艙、上升器、著陸器四大艙段組成的8噸級月球飛船,在整個任務過程中要完成一連串多達12個高難度航天科目,最終將數公斤月壤送返地球,其登月控制技術已然超越它的前輩「阿波羅系列載人登月飛船」,毫無疑問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技術成果必將直接助力中國載人登月工程。
  • 中國正開展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認證 計劃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
    中新社福州9月18日電 (郭超凱)在18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表示,目前中國正持續開展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論證,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能夠將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周雁飛介紹道,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規模大,可考慮在文昌發射場發射。
  • 載人登月發動機告捷!長程點火試車圓滿成功,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是921載人航天辦公室招標項目,也被航天愛好者稱為「921火箭」。這是一款三級半構型火箭,兩部助推器與芯一級火箭通用,起飛級總共有21臺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可以產生約2700噸起飛推力,芯二級是2臺高空版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芯三級則是兩臺YF-75D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它將長徵火箭家族近地軌道運力上限從8.6噸提到25噸,能將東方紅五號平臺這類8-9噸級載荷發射到高軌,能執行更大型的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返回任務,能執行大型火星探測和深空探測任務等。總體上,長徵五號是一個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的大型運載火箭平臺。對於中國航天要攬的&34;而言,它就是&34;。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此次試驗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主要是為了我國後續的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是我國繼神舟號系列飛船之後的又一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模塊化、多任務、可重複使用等特點,可提高我國載人飛船的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此次試驗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主要是為了我國後續的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是我國繼神舟號系列飛船之後的又一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模塊化、多任務、可重複使用等特點,可提高我國載人飛船的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
  • 新載人飛船、空間站核心艙、長徵5B火箭同日「亮相」值得期待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一天內連放多個「猛料」,那些我們關注的和載人飛行相關的任務幾乎和盤託出,印證著自去年底長徵五號火箭復飛成功後,一系列後續工程正在提速。其中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初樣)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遙1)均被提及,而且都至少處於完工和出廠狀態。
  • 長徵五號可以實現載人登月嗎?有倆方案都支持!但另一方案更可行
    然而實際情況是這樣的方法也並非不可以,我國也的確有知名航天專家提出過這樣的方案,就是用2~3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載人登月艙分段發射到太空中組裝對接,然後從太空中再將載人登月飛船推向月球,實現我國載人登月並返回的計劃。
  • 載人登月、火星基地、火箭送物流,中國航天大會透露了這些信息
    每一年的航天大會都會吸引國內外航天工作者和愛好者的關注,今年的大會也是乾貨滿滿,不僅公布了載人登月新方案,甚至還有地火經濟圈、自主學習的人工智慧火箭等重大構想。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中國目前正在進行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論證,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將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登月艙分別發射至環月球軌道,再進行對接組裝。
  • 「胖五」新成員搭載新一代飛船首飛成功,開啟中國航天「超級模式...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於胖胖的身材被親切地稱作「胖五」,此次發射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就是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的首個改型,也是胖五家族的一名新成員,那麼長徵五號B與長徵五號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從外觀上看,長徵五號高約56米,長徵五號B高約53米,箭體都是五米直徑,都配備了4個助推器。雖然整體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它倆的構型卻完全不同。
  • 中國載人登月開啟倒計時,兩個登月計劃誰更優?
    下一次到訪月球的新客人會是誰呢?  坦言說,最有希望的是中國。  中國探月工程非常宏偉,堪稱當前科技水平下的「流浪地球」計劃,其總共分為三大階段。  美國載人登月,用的土星5號超重型運載火箭,這款火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火箭之一。  土星5號全高110米,較之一棟33層的樓房還高出10米,起飛重量則超過3000噸。  這次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全高約57米,起飛重量879噸。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就在剛剛(5月5日下午6點),我國搭載新型無人飛船的長徵5號B火箭發射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順利送入軌道!這次發射搭載的負荷,就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艙,即將用於後續的空間站運送航天員。新一代載人飛船相對以前的老式神舟飛船,有了很大的改觀,不僅採用了國際先進的兩艙式結構,而且還可以重複使用,最大可搭載6個人或者物資。在研究的新一代飛船有兩個型號,分別是14噸和20噸,其中20噸型號的,可以支持未來登月任務。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飛成功 國外還有哪些飛船在研製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過兩周,美國SpaceX公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也要嘗試第一次載人飛行。2020註定成為載人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年。那麼,現在有多少類型的飛船正在推進研製?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特點呢?